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送礼的艺术(畅销珍藏版)一本教你把礼物的作用在生活与工作中发挥到极致的成功哲学。参透人世中的潜规则!

書城自編碼: 1846326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成功/勵志人际交往
作者: 穆秋月
國際書號(ISBN): 9787511319814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02-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21/25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82.6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我从何来:自我的心理学探问
《 我从何来:自我的心理学探问 》

售價:HK$ 119.9
失败:1891—1900 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
《 失败:1891—1900 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 》

售價:HK$ 85.8
万千心理·我的精神分析之道:复杂的俄狄浦斯及其他议题
《 万千心理·我的精神分析之道:复杂的俄狄浦斯及其他议题 》

售價:HK$ 104.5
荷马:伊利亚特(英文)-西方人文经典影印21
《 荷马:伊利亚特(英文)-西方人文经典影印21 》

售價:HK$ 107.8
我的心理医生是只猫
《 我的心理医生是只猫 》

售價:HK$ 49.5
股权控制战略:如何实现公司控制和有效激励(第2版)
《 股权控制战略:如何实现公司控制和有效激励(第2版) 》

售價:HK$ 98.8
成吉思汗传:看历代帝王将相谋略 修炼安身成事之根本
《 成吉思汗传:看历代帝王将相谋略 修炼安身成事之根本 》

售價:HK$ 61.6
爱丁堡古罗马史-罗马城的起源和共和国的崛起
《 爱丁堡古罗马史-罗马城的起源和共和国的崛起 》

售價:HK$ 76.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79.0
《中国式应酬规则与潜规则大全集》
+

HK$ 74.2
《送礼的艺术(送礼是现代成功人士必修的一门学问!)》
+

HK$ 87.9
《中国式饭局人脉学》
+

HK$ 87.9
《中国式饭局读心术》
關於作者: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传统上很注重礼尚往来。“仁、义、礼、智、信”,其中,“礼”是中国儒家思想比较经典、比较辉煌的一页。发展到今天,送礼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送礼作为社交活动中的重要手段之一,无论是在中国还是世界上其他国家,都受到人们的普遍肯定。庆典送礼、办事送礼、过节送礼、见面送礼、开会送礼、促销送礼、喜事送礼、丧事也送礼。得体的送礼,恰似无声的使者,通过这一方式把你所需表达的感情送到对方的心坎里,给交际活动锦上添花,给人们之间的感情和友谊注入新的活力,从而达到增进友谊、互相关怀、生活愉快、事业顺利的目的。
“礼多人不怪”,这是古老的中国格言,在今天仍有十分实用的效果。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真正地领会礼物的意义,自如地运用礼物表情达意,将礼物的作用充分发挥。
礼物是千百年来人们司空见惯的东西,是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情感媒介。一件理想的礼品对赠送者和接受者来说,都表达着某种特殊的愿望,传递着某种特殊的信息。礼品是一个宣言,它宣告了你与接受者的关系:亲密的朋友、友善的亲戚、感激下属的老板或是一位热心的崇拜者。
现如今,在馈赠礼物的时候,有些人认为礼物价格越高才越有意义,越能表达送礼者的深情厚谊或者感恩戴德之心。其实,这样做是把馈赠的礼物商品化了,与送礼的真谛相悖。其实,价格高昂的礼物,不见得能表达送礼者的真情,再说了动不动送高档的礼物,只会使得收礼者感到“受贿”的尴尬,这样的礼物恐怕很多人都不想要。
古人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礼物的意义在于加固沟通的桥梁,表达的感谢之情要重于礼物本身。当然,并不是说轻微的薄礼必显情意,贵重的厚礼一定是为了功利,关键看礼品是否真正成为心灵的媒介、情谊的象征。“礼轻情意重”的另一层含义就是礼轻、礼重都是相对的,再贵重的礼品,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意相比都是轻微的。
送礼,关键是一个“送”字。这是整个礼物馈赠的最后一环,送得好,方法得当,会皆大欢喜,境界全出;送得不好,受礼者不愿接受,或严词拒绝,或婉言推却,或事后退回,都只会令送礼者十分尴尬,弄得钱已花,情未结,当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与此同时,当人送来一份自己不喜欢的礼物,却仍要装出一副极欣慰感激的神态时,个中滋味,自非笔墨所能形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管你送礼的目的是什么,总是要送一些对方喜欢的东西,但在送礼的过程中要注重表达礼轻情重的中心思想。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送礼不仅仅是提升自己在对方心中的形象和地位,而且还要让这个礼物不白送,充分地表达出我们的心意,增强彼此间的好感,才是一个聪明人明智的做法。
送礼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自有其约定俗成的规矩,送给谁,送什么,怎么送,都很有讲究,绝对不能瞎送、胡送、滥送。只有巧妙掌握送礼的技巧,用一颗诚挚的心去思考,才能把整个送礼的过程画上一个漂亮的句号。
目錄
第一章 有“礼”走遍天下
人们为什么要送礼
礼尚往来的奥妙玄机
礼物让社交更顺畅
礼品是人品的延续
情意是礼物的核心
历代皇帝的送礼之道
礼物赠送的十戒律
第二章 礼轻情意重,关键要会送
送礼前要做好功课
如何让人安心纳礼
送礼切勿急功近利
送礼要注意场合
把握好送礼的时机
利用特殊时机实现意愿
既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
打好亲情牌,走老人孩子路线
懂些送礼经济学,别让礼物无谓损失
百试不爽的送礼方法
第三章 如何让你的礼物“与众不同”
精美的包装让礼物脱颖而出
给礼物找一个好搭档
写上留言让礼物会说话
多花心思,化平凡为惊奇
礼物本身具有特殊意义
让礼物打动人心
鲜花是最佳应急方案
第四章 用礼物织好人脉网
一回生二回熟,让礼物做红娘
用礼物结交朋友
将心比心送人情
巧礼让你得贵人
保持联络,人走茶不凉
礼物为友情保鲜
以礼待老乡,关系更密切
巧用礼物征服意中人
物换景移,礼物有别
第五章 职来职往的送礼艺术
职场有礼人缘好
同事之间送礼拿捏好分寸
新人初涉职场要有礼
加深感情不等于讨好上司
给老板送礼要淡定
领导也“送礼”
出差回来备一份礼物
职场礼物宝典
第六章 商务来往中如何送礼最给力
无礼不成商
礼物能够让你化敌为友
知己知彼,才能礼到成功
赠品宜精不宜“贵”“重”
合作关系需要礼物来增色
得体地接受和拒绝礼物
如何挑选合适的商务礼品
涉外商务送礼礼俗
第七章 重要的日子礼数要周到
传统节日礼来礼往
婚嫁生子锦上添花
情人节送礼俘获芳心
父母寿诞要及时祝贺
孩子生日礼物要有“新”
结婚纪念日给婚姻加点料
探病慰问有讲究
第八章 有“礼”更要有节
把握馈赠与送礼的尺度
送礼要区分类型
礼多人也怪
一定要尊重受礼者
选择恰当的语言
送礼间隔要适宜
一来二去有讲究
慎选礼物,避免尴尬
面子重要,里子更重要
附 录 国外的礼物常识
日本:送礼讲究多
美国:轻松务实
欧洲国家:礼节胜于礼物
內容試閱
《送礼的艺术》送礼是人类共有的表达感情的一种重要方式,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和民族是不重视送礼的,美国也不例外。美国人总开玩笑说,他们送礼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夏娃在伊甸园递给亚当的那个苹果。美国人爱送礼,勤送礼,礼品是他们日常支出的一个重要部分。据统计,美国每年人均送礼支出为2062美元,约占日常开支的十分之一。在美国同样也是“礼多人不怪”。美国人逢年过节无礼不欢,情人节、母亲节、感恩节、圣诞节、新年等各种节庆日自然是送礼高峰期;而在平时,亲朋好友和同事的婚丧嫁娶、生日或纪念日、毕业升学、小孩出生、提拔升职等都是送礼的理由。不过,尽管“送礼文化”在美国十分盛行,但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导致铺张浪费。美国送礼风气的显著特点是轻松务实。在美国,请客人吃顿饭,喝杯酒,或到别墅去共度周末,被视为较普遍的“赠礼”形式。你只要对此表示感谢即可,不必再作其他报答。去美国人家中做客一般不必备厚礼,带些小礼品如鲜花、美酒和工艺品即可;如果空手赴宴,则表示你将回请。顾客在商店购买礼品后,店员会根据顾客的要求用漂亮的彩色包装纸和多彩丝带包好,再加上一张写有祝福话语的卡片,那就是一个很体面的礼品。美国有一些专门的聚会用品商店,出售各类聚会用品和包装材料,价格都十分低廉,却也十分美观。许多美国人喜欢自己购买这种包装材料,自己动手包装礼品。
既然美国人也讲究送礼,为什么美国市场上不存在礼品“过度包装”“椟比珠贵”的现象呢?这恐怕与美国人的送礼文化有关.......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