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古乐钩沉(中国音乐学院60周年校庆中青年学者文集)
》
售價:HK$
132.2
《
我和抑郁症的3000天
》
售價:HK$
66.1
《
与骸骨交谈:我希望每一个真相都被发现
》
售價:HK$
76.2
《
人体使用手册3:自愈力的逻辑(全面解读身体面对疾病时的反应逻辑,学习更多有效的系列家庭按摩)
》
售價:HK$
61.6
《
素描简史:从文艺复兴到现代艺术
》
售價:HK$
436.8
《
智慧宫丛书028·神工智能 诸神与古代世界的神奇造物
》
售價:HK$
87.4
《
街头健身训练指南
》
售價:HK$
266.6
《
留学早规划
》
售價:HK$
76.2
|
編輯推薦: |
《红楼新境》是红学大家、九秩老人周汝昌关于红楼最新力作!研红六十年结晶之作,标志他探红最新境界。不读《红学新境》不能体会周老沉迷“红潭”的程度,那真是无可比拟的沉迷。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红学家周汝昌继《红楼夺目红》后的又一部读《红》随笔集,计收入包括《引言》在内的五十二篇文章。这些文章均是作者最近两三年的口述新作,在本书中被归入红楼关键词、谁怜咏絮才、荣辱话曹家、源流证大观四个栏目。这些随笔的文字既是平和的,又是婉转如诗的,读来仿佛聆听一位有着六十余年研《红》经历,虽目盲耳聋却依然对《红楼梦》一往情深的耄耋老人的娓娓而谈。
|
關於作者: |
周汝昌,红学家、古典文学专家、诗人、书法家。本字禹言,号射鱼、敏庵、命新,后改字玉言,曾用笔名念述、苍禹、雪羲、顾研、玉工、石武、玉青、师言、茶客等。1918年4月生于天津咸水沽镇,曾就学于北京燕京大学西语系本科、中文系研究院。先后任燕京大学西语系教员、华西大学与四川大学外文系讲师、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部编辑、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他是新中国研究《红楼梦》的第一人,是享誉海内外的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1991年开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10年被聘为中国艺术研究院首批终身研究员。出版有四十余部学术著作,其中《红楼梦新证》是红学研究历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也是近代红学研究的奠基之作。
|
目錄:
|
引言· 1
红楼关键词· 1
说“沁芳” 3
说“芳” 6
说“群芳” 10
说“芭蕉冉冉” 13
说“金陵十二钗” 18
说“钗” 21
说“冤” 25
说“茶” 29
说“红楼” 32
说“名士与英雄” 37
说“增删五次” 41
说“家的” 45
说“通灵” 48
说“甄英莲” 51
说“炭篓子” 56
说“奇”、“畸” 59
说“牙牌令” 64
说“三” 69
说“大观园” 72
说“风月” 75
说“风尘” 79
二说“大观园” 82
说“旖旎” 87
说“三春” 90
说“看官” 95
说“大旨谈情” 99
说“梦幻” 103
说“绛洞” 106
说“情榜” 112
说“离合悲欢” 116
说“美与艳” 121
说“真传正传” 128
说“荒唐言” 133
谁怜咏絮才· 137
《葬花吟》 139
《秋窗风雨夕》 149
《桃花行》 153
荣辱话曹家· 167
红楼奥秘却分明 169
雪芹家不讳曹操后代 173
真假难辨的康熙传位遗诏 176
《红楼梦》与赵文化 180
通灵宝玉与蔺相如 191
曹雪芹笔下的“仁” 194
元春生日春秋笔 198
谁知脂砚是湘云 201
《葬花吟》最早的读者 208
石?玉?人?芹 216
源流证大观· 219
重新认识恭王府 221
三小王与芹哥儿 225
天香庭院与西府 232
所谓的“大观园” 244
惓惓不尽 253
后记· 269
缀语· 273
|
內容試閱:
|
引言
“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细谙则深有趣味……”我这篇《引言》开头不说自己的话,怎么把人家曹雪芹的开篇之词照样搬来了?难道说是由于崇拜曹雪芹太过分了,因而连人家的言辞也要模仿一番,模仿不成,就把人家的原文照录过来了?说实话,说我崇拜曹雪芹是一点儿也不错的,说我把人家的原词搬来是因为模仿不成而转为照录,可就有点曲解了我的本意。
引言一开头先引这两句话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我自知过去读《红》还都是草草翻阅一过而已,对曹雪芹用字造句的功夫没有读懂,自己深为愧怍。如今重新体会,方知只这么两句之中就有三个字眼至关重要。一个是“近”,一个是“细”,再一个就是“深”。人家曹雪芹开门见山就说明了,此书讲娲皇炼石“虽近荒唐”,“近”相当于“近似”,也就是白话里的“好像”,而上面加一个“虽”字,就更加明白:像是荒唐,实则并不荒唐。然后,一个“细”加一个“深”,让我感到雪芹早就知道我读书不够细致,因而无法领会人家言辞内外的深意。我的这个“粗”和“浅”就是自己读书治学的一大病痛。从此,再读时就加上了一点工夫,果然感受就与从前有所不同了。这种不同对自己是个教训,对于许多一般读者来说,也许有同样的启示作用。夸大一些说,这样一个过程可以叫做有了一些“进境”,于是“境”字就成为这本小书的题名——《红楼新境》之组成部分。
那么,什么才是“境”的本义呢?用文言说就是占地面的“疆域”。比方说,你要出国旅游,要办出境手续,这个“境”指的就是本国的领域。但到了文艺方面,这个“境”就不那么简单易懂了。
尽人皆知,20世纪有一部书题作《人间词话》,是静安先生王国维文学理论的代表之作。他在其中讲词,就用上了这个“境”字,并成为全书的一个焦点、眼目。他说,填词必须有“境”,而“境”又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然后,他又把“境”说成“境界”。如果你还要按照“境”字的本义去领会,那就会很费思索而不得其本质了。
那么,这“境界”一词是从何而来呢?这需要从两条线路来解说。一条是来自佛经,另一条是来自东晋大画家顾虎头。佛经是指哪一部呢?如果我记忆不误,应该是《无量寿经》,其中有两句话说:“斯义弘深,非我境界。”顾虎头的话却是“如倒食甘蔗,渐入佳境”。这可妙极了!他们说的完全是不相干的事情,而合在一起融汇在我们中华文艺理论上来,可就发生了崭新美妙的巨大作用。佛经说的是要修持佛道,有一个很长的历程,这历程分为很多阶段、层次,一个比一个精深。所以,我引的这两句是弟子对师傅说的,您的“境界”很高深了,非我所修持的程度可比。“境界”一词,实出于此。至于顾虎头,他拿吃甘蔗来比喻饮食的滋味,与修道全无交涉。因为甘蔗很长,分有许多节,真正甜的部分在中上部,下面越来越接近根部,就变得又粗又硬,味道差了很多。所以先倒过来吃根部,就会越来越嫩,越来越好吃了,这叫“佳境”。
我这么一讲,您可能又向我提出问题,你的书名《红楼新境》到底是指佛家的“境界”还是画家的“佳境”呢?这个提问很有意味,我的回答未必全对。为了简明,我把这个复杂的问题化为一两句,希望您能满意。“境”是个双面词,它包含着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正如佛法道理无实物可帮助讲解,而艺术品则有实物显示于人。一个文化造诣深厚的人,能够领会很深的道理和境界。但如果没有了“文化造诣深厚”这一主观的条件,客观存在的优劣高下也就无法讲起了。因此,我这本小书的取名是说近年来读《红》多下了一点工夫,这才能够发现和感受雪芹笔下更丰富、更美好的“境界”。
曹雪芹在他的书中也曾用了“境界”一词。这就是《红楼梦》第八回中的一首七律,说的是:
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说大唐①。
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亲就假皮囊。
……
此处的“境界”恐怕是指娲皇赋予那块石头的灵性,而后来石头却被一僧一道给点化成了一块玉坠。玉坠是个假象,它已经没有原来的灵秀的真“境界”了。
提出“倒食甘蔗,渐入佳境”文艺鉴赏主张的顾虎头,在《红楼梦》第二回中就已被着重提到:“如前代之许由、陶潜、阮籍、嵇康、刘伶、王谢二族、顾虎头……”前面几个人用的都是真姓名,而唯独把大画家顾恺之称为“虎头”。原来“虎头”是顾恺之的乳名,仅这一点就表现出雪芹对顾虎头有着更为丰富的感情。比如,顾恺之字长康,雪芹则连这长康也不称,单单要叫他的小名,这就像是最亲密而不拘俗礼的朋友关系了。又如,在东晋当世,已经有了“痴绝顾长康”的评语,可见“痴”是顾虎头的一个最大特点。他本来智慧最高,而一发起“痴”来又最容易受人哄骗,这就是性情上的两面性,符合“正邪两赋”之人的双重性情。再如,顾虎头又和“通灵”这个词语有着特殊的关系。一个例子是虎头给嵇康作传,开头就说嵇康是一位“通灵士也”,你看这岂不极为重要?另一个例子是他把自己最珍惜的绘画作品锁在一个柜子里,怕人偷窃,后来,有人知道了这个秘密把柜子从后面打开,将这些画作都盗走了。他发现后,却不怀疑被人拿走,反而自豪起来,说他的画都“通灵”了。这位大艺术家真是“痴绝”得无人能比!还有一例,就是汉代著名学者刘向,搜集了七十二位有节操、有道德的贤妻良母素材,为她们一一作传而成《列女传》。这实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尊重女性的重要著作,而顾虎头也很看重此书。他给这七十二位列女都绘制了画像,而且是画了两本,即后世所说的《大列女》、《小列女》。这又是一项“开辟鸿蒙”的艺术创作,由此才又演变出后世的所谓《百美图》,只不过是画《百美图》者未能领会刘向的“七十二”是八个九的乘积数,而雪芹却由七十二这个八九之数引申成为十二个九的一百零八位。明白了这些中华文艺史上的特点特色,你才能够不迟疑地接受我所主张的雪芹真本《红楼梦》原为一百零八回,与所谓“一百二十回全本”毫无交涉。
以上说了这些关系,都是为了什么?就是让你比较深细地理解这本小书题名为《红楼新境》的“境”字到底应该如何理解、领会。
辛卯年九月三十日
2011-10-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