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年处男:一份日本社会纪实报告
》
售價:HK$
49.5
《
行动的勇气,畅销书作家弘丹主编,30余位大咖分享人生高效秘诀。
》
售價:HK$
64.9
《
人生财富靠康波
》
售價:HK$
119.9
《
富人是怎么赚钱的
》
售價:HK$
74.8
《
时刻人文·富与穷:英国政治经济学思想史(1750—1834)
》
售價:HK$
107.8
《
影像中的侦查学:刑侦警务类节目研究
》
售價:HK$
52.8
《
俄国社会阶层与历史变迁(1700—1900)
》
售價:HK$
96.8
《
博弈与平衡:奥格斯堡城市宗教改革研究(1518-1537)
》
售價:HK$
118.8
|
內容簡介: |
《千金方》,全名《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要方》或《千金方》,约成书于永徽三年652。它总结了唐代以前医学成就,是中医学伦理学的基础;总结了多钟中医临床诊断方法,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1.本套国学经典藏书收录的书目是中国人不可不知、不可不读、不可不收藏的历代传统国学经典,类别涉及经、史、子、集各类中的名篇代表,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2.本套书装帧形式采取手工线装缝制而成,外包装采用传统的函套形式,内容竖排,样式古朴美观,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3.本套书采用专家级创作团队精心组织稿件,内容采用原文、注释、译文、赏析体例,通俗易懂;每本书都陪以大量精美插图,读来赏心悦目。
|
目錄:
|
出版说明 一
影宋本《备急千金要方》序 一
新校《备急千金要方》序 三
新校《备急千金要方》例 五
《备急千金要方》序 九
卷第一 序例 一
大医习业第一 一
大医精诚第二 一
治病略例第三 二
诊候第四 四
处方第五 五
用药第六 六
合和第七 一七
卷第二 妇人方上 二三
求子第一 二三
妊娠恶阻第二 二六
养胎第三 二八
妊娠诸病第四 三五
产难第五 四六
子死腹中第六 四九
卷第三 妇人方中 五二
虚损第一 五二
虚烦第二 五六
中风第三 五八
心腹痛第四 六四
恶露第五 六八
下痢第六 七二
卷第四 妇人方下 七六
补益第一 七六
月水不通第二 八〇
赤白带下、崩中漏下第三 八七
月经不调第四 九八
卷第五上 少小婴孺方上 一〇三
序例第一 一〇三
初生出腹第二 一〇五
惊痫第三 一一〇
客忤第四 一一八
伤寒第五 一二三
卷第五下 少小婴孺方下 一二九
咳嗽第六 一二九
癖结胀满第七 一三一
卷第六上 七窍病上 一三八
目病第一 一三八
鼻病第二 一五〇
口病第三 一五六
舌病第四 一六四
卷第六下 七窍病下 一六七
齿病第六 一六七
喉病第七 一七一
耳病第八 一七七
卷第七 风毒脚气 一八五
论风毒状第一 一八五
汤液第二 一九〇
诸散第三 一九八
酒醴第四 二〇〇
卷第八 诸风 二〇五
论杂风状第一 二〇五
诸风第二 二〇八
贼风第三 二一六
偏风第四 二二二
卷第九 伤寒上 二二六
伤寒例第一 二二六
辟温第二 二二九
伤寒膏第三 二三四
发汗散第四 二三五
发汗汤第五 二三七
发汗丸第六 二四二
卷第十 伤寒下 二四三
伤寒杂治第一 二四三
劳复第二 二四九
百合第三 二五二
伤寒不发汗变成狐惑病第四 二五四
伤寒发黄第五 二五五
卷第十一 肝脏 二六三
肝脏脉论第一 二六三
肝虚实第二 二六八
肝劳第三 二七一
筋极第四 二七一
卷第十二 胆腑 二七四
胆腑脉论第一 二七四
胆虚实第二 二七五
咽门论第三 二七七
髓虚实第四 二七七
风虚杂补酒煎第五 二七七
吐血第六 二八二
卷第十三 心脏 二八八
心脏脉论第一 二八八
心虚实第二 二九四
心劳第三 二九七
脉极第四 二九七
卷第十四 小肠腑 二九九
小肠腑脉论第一 二九九
小肠虚实第二 三〇〇
舌论第三 三〇一
风眩第四 三〇一
卷第十五上 脾脏上 三〇五
脾脏脉论第一 三〇五
脾虚实第二 三一〇
脾劳第三 三一五
肉极第四 三一五
肉虚实第五 三一七
卷第十五下 脾脏下 三一八
热痢第七 三一八
冷痢第八 三二五
卷第十六 胃腑 三三二
胃腑脉论第一 三三二
胃虚实第二 三三三
喉咙论第三 三三四
反胃第四 三三四
卷第十七 肺脏 三三八
肺脏脉论第一 三三八
肺虚实第二 三四二
肺劳第三 三四七
气极第四 三四八
积气第五 三四九
卷第十八 大肠腑 三六〇
大肠腑脉论第一 三六〇
大肠虚实第二 三六一
肛门论第三 三六二
皮虚实第四 三六二
咳嗽第五 三六二
卷第十九 肾脏 三七六
肾脏脉论第一 三七六
肾虚实第二 三八一
肾劳第三 三八二
精极第四 三八四
骨极第五 三八七
卷第二十 膀胱腑 三八九
膀胱腑脉论第一 三八九
膀胱虚实第二 三九〇
胞囊论第三 三九一
三焦脉论第四 三九四
三焦虚实第五 三九五
卷第二十一 消渴 淋闭 尿血 水肿 四〇〇
消渴第一 四〇〇
淋闭第二 四一〇
尿血第三 四一七
卷第二十二 疔肿痈疽 四二〇
疔肿第一 四二〇
痈疽第二 四二五
发背第三 四四一
卷第二十三 痔漏 四四五
九漏第一 四四五
肠痈第二 四五六
五痔第三 四六二
疥癣第四 四六六
卷第二十四 解毒并杂治 四七三
附解食毒第一 四七三
解百药毒第二 四七七
解五石毒第三 四八〇
卷第二十五 《备急》 四八八
卒死第一 四八八
蛇毒第二 四九七
被打第三 五一二
卷第二十六 食治 五二三
序论第一 五二三
果实第二 五二六
菜蔬第三 五二八
谷米第四 五三三
卷第二十七 养性 五三六
养性序第一 五三六
道林性第二 五三九
居处法第三 五四三
按摩法第四 五四四
调气法第五 五四七
卷第二十八 平脉 五四九
平脉大法第一 五四九
诊五脏脉轻重法第二 五五〇
指下形状第三 五五〇
五脏脉所属第四 五五二
卷第二十九 针灸上 五五五
明堂三人图第一 五五五
三阴三阳流注第二 五七三
针灸禁忌法第三 五七四
卷第三十 针灸下 五七八
孔穴主对法 五七八
头面第一 五七八
心腹第二 五八六
四肢第三 六〇三
|
內容試閱:
|
出版说明
《千金方》由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所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类书籍,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在中国医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被历代医家奉为必读书。
孙思邈(约581~682年),唐代医学家,中医医德规范制定人。被尊为『药王』,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孙思邈自幼多病,故立志于学习经史百家著作,尤立志于学习医学知识。青年时期即开始行医于乡里,并获得良好的百姓口碑。他对待病人,不管贫富老幼、怨亲善友,都一视同仁;无论风雨寒暑,饥渴疲劳,都求之必应,一心赴救,深为群众崇敬。隋末大业(605~618年)时期,曾游学四川,并在该地炼丹,后隐于终南山,写了不少道家炼丹方面的著作。后唐太宗、唐高宗曾多次召他任国学博士、谏议大夫等职,均被谢绝,唯于咸亨四年(673年)任承务,但上元元年(674年)即因病辞退。孙思邈在数十年的临床实践中,深感古代医方的散乱浩繁和难以检索,因而博取群经,勤求古训,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精心编了《千金方》,反映了唐初医学的发展水平。
孙思邈认为,生命的价值贵于千金,而一付处方能救人于危殆,价值更当胜于此,因而用《千金要方》作为书名,简称《千金方》。《千金方》全书三十卷,明代后有按《道藏》经义析为九十三卷者,内容同。《千金方》第一卷为总论,内容包括医德、本草、制药等;再后则以临床各科辨证施治为主,计妇科二卷,儿科一卷,五官科一卷,内科十五卷(其中十卷按脏腑分述),外科三卷;另有解毒急救二卷,食治养生二卷,脉学一卷及针灸二卷。共计二百三十三门,方论五千三百首。
《千金方》总结了唐代以前的医学成就,书中首篇所列的《大医精诚》及《大医习业》,是中医学伦理学的基础;其妇、儿科专卷的论述,奠定了宋代妇、儿科独立的基础;其治内科病提倡以脏腑寒热虚实为纲,与现代医学按系统分类有相似之处;其中将飞尸鬼疰(类似肺结核病)归入肺脏疹治,提出霍乱因饮食而起,以及对附骨疽(骨关节结核)发病部位的描述、消渴(糖尿病)与痈疽关系的记载,均显示了相当高的认识水平;针灸孔穴主治的论述,为针灸治疗提供了准绳,对针灸取穴的准确性颇有帮助。
在伤寒学方面,他将《伤寒论》内容,较完整地收集在《千金方》中。他总结妇、儿科成就,提出应各独立设科,对妇、儿科形成专科有促进作用。当前妇产医学的内容与他提出的妇女孕期前后的注意事项有不少相符之处。他对婴儿生长的观察及护理方法亦富科学内容。在对疾病认识上,有关麻风、脚气、夜盲、甲状腺肿的描述和治疗等都有独到见解。他还倡行了葱管导尿术、食道异物剔除术以及自冢血、脓接种以防治疖病的免疫法等。在养生延年方面,他提倡按摩、导引、散步、轻微劳动及食治、讲求卫生等结合,为老年病的防治留下了宝贵经验。孙思邈逝世后,后人将他故乡的五台山改为药王山,后人还为他建庙塑像,树碑立传。
《千金方》,约成书于永徽三年,即公元652年,传世的版本有三十卷本和九十三卷本两种,内容相同。
《千金方》在国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本丹波康赖《医心方》、朝鲜金礼蒙《医方类聚》和许浚《东医宝鉴》等书,均以《千金方》为重要参考资料。自宋至今,中外翻刻本有三十余种。
编者提示,由于个人体质不同,对各种方剂、药效所产生的反映也不尽相同;况且方中有一些药物、药方、剂量等按现今的用法已不合时宜,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由于版面所限,本书在编选过程中,选取其中精华部分呈现给读者,由于水平所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