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金刚经讲义(毛主席推重、时常阅读的佛教经典。福慧双修,成就幸福圆满的人生。用佛教的最高智慧,破除人生的烦恼。最全面最权威的金刚经讲义)

書城自編碼: 2133759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
作者: 江味农
國際書號(ISBN): 9787567512436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01-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470/42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29.5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收尸人
《 收尸人 》

售價:HK$ 74.8
大模型应用开发:RAG入门与实战
《 大模型应用开发:RAG入门与实战 》

售價:HK$ 91.8
不挨饿快速瘦的减脂餐
《 不挨饿快速瘦的减脂餐 》

售價:HK$ 68.8
形而上学与存在论之间:费希特知识学研究(守望者)(德国古典哲学研究译丛)
《 形而上学与存在论之间:费希特知识学研究(守望者)(德国古典哲学研究译丛) 》

售價:HK$ 113.6
卫宫家今天的饭9 附画集特装版(含漫画1本+画集1本+卫宫士郎购物清单2张+特制相卡1张)
《 卫宫家今天的饭9 附画集特装版(含漫画1本+画集1本+卫宫士郎购物清单2张+特制相卡1张) 》

售價:HK$ 135.7
化妆品学原理
《 化妆品学原理 》

售價:HK$ 57.3
万千教育学前·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捕捉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 万千教育学前·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捕捉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

售價:HK$ 48.3
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 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

售價:HK$ 57.3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04.0
《天台宗讲义(近代佛门泰斗谛闲法师讲解天台宗经典,了解大乘止观》
+

HK$ 150.8
《圆觉经讲义附亲闻记》
+

HK$ 119.3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录(史上最权威、最有价值、最美的《心经》解》
+

HK$ 82.6
《六祖讲金刚经:洗心.养心.静心,首次公开面世的慧能大师解读《》
編輯推薦:
毛主席非常推重,时常阅读的佛教经典
福慧双修,成就幸福圆满的人生
用佛教的最高智慧,破除人生的烦恼
最全面最权威的金刚经讲义
內容簡介:
江味农居士一生修持金刚经,极有心得,在蒋维乔的邀请下,讲解《金刚经》,留下未完成的遗著,经弟子周清圆整理形成本书。作者对《金刚经》进行了逐字逐句的讲解,同时贯穿佛教的历史、制度和基本理论。特别是作者从信解行证四个方面疏通金刚经(信,就是相信佛法;解,就是理解佛法;行,就是实修佛法;证,就是证悟道果),在本书中处处揭示了《金刚经》指示的实修的方法。我们读本书不仅能够理解《金刚经》,而且还能找到真切实用的修学方法,对学习佛经和修身都会大有裨益。
本书曾有较多的科判的内容,因不适合现代人阅读习惯,此次出版做了删除,只是在会影响文意的地方做了保留,且做了相关说明。本书是讲解《金刚经》的经典之作,内容最为丰赡。看本书不仅对《金刚经》能有深入的理解,对整个佛教也会有大体的了解,因此本书可以称得上是一本佛教的百科全书。
關於作者:
江味农(1872—1938),原名忠业,字味农,法名妙熙,晚号定翁。祖籍江苏江宁,出生官宦,1903年考中举人,但不乐仕进。曾听谛闲讲经,且录有讲义。又曾赴日本学东密,归国后随白普仁喇嘛在沪、杭、湘、鄂等地弘扬藏密。1931年任上海省心莲社社长,常在社中讲经。一生修持读诵《金刚经》,很有心得,常年讲解《金刚经》,后辑成《金刚经讲义》一书,很受教内外推崇,是讲解《金刚经》的经典著作,很值得认真阅读。
目錄
《归元文库》总序
前言
导读:发挥般若之精义,成就圆满之人生——江味农与《金刚经》
序一
序二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附录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经》校勘记
內容試閱
(一)说般若纲要
般若纲要,含有三义。

一、谓般若为大乘佛法之纲要也。此义,诸大乘经论及古德著述中,随处可见。若博引之,累牍难尽。兹且舍繁就约以明之,取其易了也。
夫大乘教义,深广如海,然壹是以自度度他为本。自度度他,法门无量,然壹是以六波罗蜜为本。而施、戒、忍、进、定五度,若离般若,非波罗蜜。是所谓六波罗蜜者,壹是以般若波罗蜜为本。然则般若为大乘佛法之纲要也,彰彰明矣。故《大智度论》曰:“般若波罗蜜,是诸佛母。诸佛以法为师。法者,即是般若波罗蜜。”

《大般若经》曰:“摩诃般若波罗蜜,是诸菩萨摩诃萨母,能生诸佛,摄持菩萨。”可见所谓大乘最上乘者,惟一般若而已。除般若外,便无佛法。当知大小乘一切教义,皆自般若出。一切教义,间有与外道如儒家道家中最高之理论相近者。独有般若,惟佛能证,惟佛能说。外道最高之理论,一遇般若,冰销火灭矣。故华严会上,诸大菩萨赞曰:
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
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知此,则三教同源之说,其荒谬何待言哉。知此,则学佛者苟不了彻般若,虽尽知种种教义,尽学种种法门,皆是舍本逐末,在枝叶上寻觅耳。岂能到彼岸乎?

夫般若非他,理体本具之正智是也。理体者,实相般若也。正智者,观照般若也。皆名般若者,显其理外无智,智外无理,理智一如也。既曰学佛,首当开佛知见。云何为佛知见?般若是也。乃从来罕有学此者,或望而生怖,或无知妄谈。此所以学佛者虽多,而证道者甚少也。岂但辜负佛恩,抑且辜负己灵。何以言之?如我世尊成道时,诧曰:“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觉性。但因妄想,不能证得。若无妄想执著,则无师智、自然智即时现前。”

如来智慧觉性,即实相般若。妄想即分别心,第六识。执著,即我见,第七识。而观照般若,即转此二识者也。此二识转,藏识及前五识皆转矣。故曰:“若无妄想执著,无师智、自然智,即时现前。”此二智,即谓如来智慧觉性,因非外来,亦不可授人,故曰“无师”。因法尔本具,必须自觉自证,故曰“自然”。亦可配根本智、后得智,或道种智、一切智说。总之,凡夫所以为凡夫者,由于无始无明。无明犹言无智。故今欲超凡入圣,惟在开其正智耳。佛门中人有恒言曰:“求开智慧。”此语,正谓当开般若正智,亦即开佛知见。我世尊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何谓大事因缘?即是为一切众生,开佛知见,示佛知见,俾得悟佛知见,入佛知见耳。

乃众生虽知求开智慧,而不明其所以然。教者、学者一味寻枝觅叶,绝不知向般若门中问津,甚至相戒勿言。可悲之事,孰逾于此?违背佛旨,孰逾于此?误法误人,孰逾于此?自今而往,深愿与诸善知识,昌明正义,极力弘扬也。

二、所谓般若纲要者,谓即般若而明其纲要也。如上引《大智度论》所言,佛法即是般若。可见般若一门,摄义无量。若不明其纲要,未免泛滥无归。前人有宗第一义空立说者,有宗二谛立说者,有宗八不立说者,其说至不一也。

第一义,即谓本性。性为绝待之体,故曰“第一义”。性体空寂,故曰“第一义空”。此义,是明般若纲要,在于破我除执,必须我法俱遣,情执尽空。所谓“得无所离,即除诸幻”,而后实相现前也。

二谛者,俗谛也,真谛也。俗,谓世俗。真,谓真实。谛者,精审确当之意。谓世间之事相,凡俗见以为审确,是名俗谛。真实之理性,圣智乃知其审确,是名真谛。若约佛法言,凡明诸法缘生之义者,曰俗谛。何以故?以世俗未悟本性,逐相而转。因晓以一切诸法但是缘生,有即非有,其义决定故。凡明缘生即空之义者,曰真谛。何以故?以圣智即虚妄相见真实性。故洞然一切诸法非有而有,当体皆空,其义决定故。

龙树菩萨曰:“为世谛故,说有众生。为第一义谛故,说众生无所有。”世谛,即俗谛。第一义谛,即真谛也。由此可知,俗谛明即空之有也,真谛明即有之空也。又曰:“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故嘉祥大师曰:“佛法不出二谛,二谛赅摄一切佛法也。”夫般若本摄一切佛法尽,而曰佛依二谛说法,则般若纲要不出二谛也明矣。盖般若要旨,为令空有不著,以合中道第一义。真俗二谛,正明此义者也。

“八不”者,所谓“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一不异”。因迷八不之浅深,而成六道。因悟八不之浅深,而有三乘。盖一切众生,计执生、灭、断、常、一、异、来、去等相而著有,故谓之迷。三乘中人,虽不执生灭诸相,而又著于不生不灭等,以偏于空。故佛说八不之义,正令洞明乎二谛。二谛明,而后中道显也。而第一义空之义,亦是令空、有俱空,而后一切不著,中道圆明。

由是观之,第一义空、二谛、八不,说虽不同,而义显中道则同。然则般若之纲要非他,即是令于空、有二边,遣荡情执,务令罄尽,以显圆融中道耳。换言之,佛说般若,在令一切妄想执著之众生,开其理体本具之正智,以明其无明,觉其不觉,俾无相无不相之实相、空不空之如来藏现前,同证如来智慧觉性耳。此正我本师出现于世之大事因缘也。是则般若法门,乃最上乘,令一切众生乘之,而直至佛地者耳。

由是言之,与其别别举义,明其纲要,何若曰“《金刚般若经》,实为般若部之纲要”?尤为要言不繁。何以故?本经无法不摄,无义不彰。上举二谛、八不、第一义空诸义,一一具足故。如曰:无我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等,第一义空之义也;“灭度所有一切众生”,俗谛也;“实无众生得灭度”,真谛也;“行于布施”,俗谛也;“于法无住”,真谛也;乃至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即非……是名……”等等,全经所说,无往非明二谛之义者。至令菩萨通达无我法,在于开佛知见。入后所说,则皆不一、不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垢、不净等义,以显诸法空相,是法平等。夫诸法空相,是法平等,即所谓“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也。而令学人如是演说,如是受持,岂非以如是等义,为般若之纲要乎哉?不但此也,如上引《大般若经》、《大智度论》之言曰:“般若能生诸佛,摄持菩萨,佛法即是般若。”是指示佛法要领,不出般若也。而本经则曰:“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其指示般若要领全在此经,不尤昭昭明明乎?

佛说般若,前后共十六会,义丰文富。闻西藏译文至千卷之多,中文简括,亦有六百卷。内典中卷帙最大者,惟般若部。读诵已难,遑论演说受持,故于第九会,由博而约,特说此经。罗什大师师弟译成华文,并加入魏译之数行计之,止五千八百三十七字耳。不但般若要旨,尽在里许,且得此一卷,一切佛法无不在握矣。何以故?此卷为般若之纲,般若为一切佛法之纲故。故必一切佛法通,而后此经可通。何以故?因网乃得纲故。然亦必此经之义趣深解,而后一切佛法头头是道。何以故?纲举则目张故。当如是知也。

此一卷经,既为三藏之纲,其关系重要可知,其义蕴之玄廓,条理之繁密,亦由是而可知。且以少文而摄多义,幸得译人笔妙,方足以传之。是以经中一句一字,皆关宏旨。即一名称,一结集者标举之词,亦含精义。少少忽略,义便难通。

自译传之后,禅宗五祖、六祖,极力宏扬。遂尔家喻户晓,流通不绝。虽多未明其义,而学佛者盖无有不读此经者也。各佛教国中,未见其比。即此观之,足见吾国众生,深蒙佛护,良堪庆慰。何以故?此经流传不绝,便是佛种不断故。自今而后,当于云何演说、云何受持特别加意。乃足以少报佛恩,及翻译此经、流通此经者之恩也。荷担如来,当得菩提,愿与诸君共勉之。

三、谓即《金刚般若》而明其纲要也。本经之纲要无他,遣除妄想执著是已。盖如来智慧觉性,一切众生,人人本具,个个不无,但为妄想执著所障,不能证得。佛为一大事因缘出世者,为此事也。一切佛法,无非破执除障之法门也。而本经所说,尤为直捷了当。譬如金刚宝剑,依此而行,可以直下断除者也。

妄想,即是分别心。执著分为两种:执五蕴色身为我,名曰“人我执”,简言之,曰我执;执著一切诸法,名曰“法我执”,简言之,则曰法执。我执不除,生烦恼障,法执不除,生所知障,总名惑障。由惑造业,则为业障。因业受苦,名曰苦障,亦名报障。我、法二执,细分之,又有分别、俱生之别。起心分别,因而执著者,为分别我、法二执,故粗。并未有意分别,而执著之凡情随念俱起者,为俱生我、法二执,故细。此是多生以来,习气种子,蕴在八识田中,故尔随念即起,最为难除。

当知妄想执著,由于无始无明。而般若,则为理体正智。智开,则无明者明矣。无明明,则妄想执著自断矣。故学佛,首当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佛之知见,即是般若正智也。无论修何法门,皆须致力于此,故一切法不能离般若也。修净土念佛,亦然。经云:“心净则土净。”妄想执著不除,心何由净耶?古德言:“爱不重不生娑婆。”情执我见,实为爱根,故求生净土,必应从此下手。所谓老实念佛者,“老实”二字,必当注意。世间一切染缘,攀缘不息,云何能老实乎?由此可知,般若、净土,初非二事。此经,实一切学人出妄之宏纲,净心之枢要也。兹不过略谈大旨,详见下三,依五重释题中。

古人将释一经,先说玄义,亦曰玄谈。玄者,深也,又悬也。谓将经中深义,提要钩玄而先谈之。使闻者得知大要,入文时乃有头绪也。故“玄谈”云者,犹言提要,正一经之纲要所在也。今故依天台例,开为五重说之。
上来初说般若纲要竟。


(二)明融会各家

解释佛经之书,各宗俱备,且皆流传不失者,莫过此经。有弥勒菩萨之颂,有无著、天亲、功德施三菩萨之论,但译笔晦涩,颇不易读,且各就所见发挥,往往有乍视之,若与经义相反,而实相成者。其精妙之处,非后贤所及也,须向大处深处领取。若死在句下,拘执文字,一一与经文比附,反增障碍。圭峰之《论疏纂要》,即犯此病。功德施论题即妙,曰《金刚破取著不坏假名论》,全经要旨,尽在里许矣。

吾土注此经最早者,为罗什入室弟子僧肇,着墨不多,但略诠释一二要旨而已,然不刊之作也。六朝时注释,至今仍存者,有三论宗嘉祥,天台宗智者两师之疏。嘉祥一生精力,在于三论,所有著述,无一不精。而《金刚经义疏》,则不经意之作,或为门弟子随意录存,未经审订者,亦未可知。因多闲文,笔亦芜杂,与嘉祥其他著作,殊不相类故也。智者之释,全依肇注,偶有一二处,略加疏通耳。智者以三谛发挥一切经,独于此经,宗二谛说之,而于“是名”之言,皆作假名会。祖师法眼,令人钦服,不解台家子孙,何故不遵祖训也!岂未见此书耶(智者疏,清末始由杨仁山居士向日本请归刻之)?

唐时法相宗窥基,亦有注释,多述法相。复有释慧净之注,精湛处不亚肇公。古注中,当以肇、慧为最佳矣!华严宗圭峰,作《论疏纂要》,虽是精心结撰,惜拘牵论文,经义反晦。宋时有长水师,作《刊定记》,以释圭峰《纂要》,依文解义,甚详也。禅宗祖师,亦有说经之作。如唐之六祖,元之中峰,明之憨山,然皆寥寥短篇,无甚发挥。明末,天台宗蕅益,作《金刚破空论》,盖有为而作,亦可备一格也。此外宋明清时,出家在家之释此经者,所在多有,不无一二道着语,精审则未能也。清初有台宗溥畹之《心印疏》,以三谛说经,语多坐实,殊违经旨,独科判间有可取处。又有华严宗达天之《新眼疏》,间有精到,能发前人所未发者,以信解行证判经,见地尤卓。他如五十三家注等,驳杂不纯,不足观也。

今番演说此经,重在将经中精深微妙之旨趣,一一剖而出之。向来视为大乘初门者,一一言其究竟,归于圆融。向不经意之处,则为阐发其宏旨。向谓重复之语,则为抉择其浅深。于前后义蕴关连钩锁之处,皆一一道出所以然,而贯通之。于所有观门、行门,指示修功处,不敢一字忽略,务令闻者得以入手。多引他经,互相证明,以便得所会通。精要处,且融归净土,以破向来歧视之病。自愧学力疏浅,不足以说此深经,然大愿所在,实欲人人明了般若真实义,庶不致于怕谈、妄谈、浅谈云尔。若上举前贤论疏中精要之说,皆一一择取而融纳之,但不必袭其面貌,拘其文字耳。
上来次明融会各家已竟。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