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利他主义的生意:偏爱“非理性”的市场(英国《金融时报》推荐读物!)
》
售價:HK$
79.4
《
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的顶层设计
》
售價:HK$
102.4
《
FANUC工业机器人装调与维修
》
售價:HK$
102.4
《
吕著中国通史
》
售價:HK$
64.4
《
爱琴海的光芒 : 千年古希腊文明
》
售價:HK$
204.7
《
不被他人左右:基于阿德勒心理学的无压力工作法
》
售價:HK$
67.9
《
SDGSAT-1卫星热红外影像图集
》
售價:HK$
457.7
《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原书第11版)
》
售價:HK$
227.7
|
編輯推薦: |
1.全世界公认的现代“日本学”开山之源,了解日本不可不读的经典名著!
2.20世纪50年代美国用它改造日本,20世纪80年代世界用它分析日本,21世纪我们用它重新认识与发现日本。
|
內容簡介: |
日本,一个小小的弹丸之地,一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岛国,它造就了一场极度惨烈的世界大战,但也造就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伟大的经济奇迹。日本为什么会成为令人发指的侵略者?日本的野心到底有多大,真的想吞掉美国吗?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被原子弹轰炸的国家,是怎样迅速复兴崛起的?所有问题都能在这本《菊与刀》中得到解答。
“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本尼迪克特用“菊”与“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以一个西方人的冷静视角,通览日本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此书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其极大的影响至今不减。
|
關於作者: |
鲁思·本尼迪克特(1887—1948)是美国著名的女人类学家,她曾经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文化人类学,其导师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弗朗兹·博尔斯(Franz
Boas),鲁思受到导师的影响,一生注重原始文化的调查研究。1944年6月,鲁思接受了研究日本的课题任务,在研究过程中,特别重视对日军战俘和美籍日本人的研究,获得了很多一手研究资料。1945年提交研究报告,1946年将报告改写为《菊与刀》出版
|
目錄:
|
译者序
第一章 任务:研究日本
第二章 战争中的日本人
第三章 各就其位
第四章 明治维新
第五章 历史和社会的负债人
第六章 报恩于万一
第七章 最难承受的道义
第八章 洗刷名誉
第九章 人之常情的世界
第十章 进退维谷的道德
第十一章 自我修养
第十二章 儿童启蒙
第十三章 投降后的日本人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任务:研究日本
美国曾经与日本发生全面战争,也跟其他劲敌国家交过手,但在所有这些敌人中,日本人的脾性最古怪,也最难琢磨。他们不但是强大的对手,而且行为和思维习惯竟然全都与我们截然不同。因而必须引起重视,认真对待,这在其他战争中从没出现过。我们跟此前1905年的沙俄几乎面临同样的问题,作战对手都是同一个民族,他们的传统不属于西方文化,但又经过充分的武装训练,甚至全民皆兵。在西方国家,人们对那些出于人道的战争惯例已经达成共识,但对日本人来说,这些东西显然毫无意义。如此看来,太平洋战争不仅是进行一系列的岛屿登陆作战,或者是克服困难卓绝的后勤补给,熟悉“敌性”也是一个重要课题,要想与日本人打仗,就必须先了解他们的行为习惯。
这项任务十分艰巨,困难也很明显。日本的国门刚刚打开75年,之前一直都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人们描述日本的时候,使用的一些词句往往很荒谬,令人感到困惑,比如“但是……却又……”之类,在描述世界其他民族时,从来没有像这样的。一位严谨的研究专家谈到其他民族时,不会刚说过他们彬彬有礼,就再加上一句:“但是,他们又很蛮横倔强。”通常也不会说“他们无比顽固”,转而又说“但是,他们很能适应暴力革命”;或者说这个民族性格温顺,又说他们不肯轻易屈服上级的管教;说他们忠诚厚道,又说“但是心存叛逆,怨恨满腔”;说他们本性勇敢,又说他们十分怯懦;说他们爱自己的面子,但做事总考虑别人的想法;又说他们真诚善良,渴慕西方文化,但他们又是顽固的保守主义分子。人们不会先写一本书,来描述这个民族如何酷爱审美,如何给予演员和艺术家崇高的赞誉,如何醉心于栽培菊花,而后再另写一本书作为补充,描述该民族如何崇尚刀剑武力,如何向往武士道的无尚荣耀。
然而,当谈论日本时,上述所有的矛盾都会出现,并形成纵横交错的经纬线。而且,这些矛盾都是千真万确的,刀与菊,充满不和谐的矛盾,却是一幅画面的两个组成部分。日本人的生性极其好斗但又非常温顺;他们黩武却又酷爱美丽;自负桀骜却又文雅守礼;顽固不化却又狡黠善变;性情温顺却又不甘受人摆布;忠贞不贰却又容易叛变;勇敢却又怯懦;保守却又渴望新潮。他们非常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但是,如果别人不晓得他们有什么劣迹,或者干过什么坏事,他们就很容易被罪恶征服,不断地犯罪。在日本的军队里,虽然士兵已经被彻底驯服,但仍然具有很强的反抗性,攻击上司的事件时有发生。
美国迫切需要了解日本,这一点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我们不能漠视这些矛盾,还有那些同样令人心烦意乱的,让人纠结的问题,也都无法置之不理。危机接二连三地出现在我们面前。日本人下一步打算干什么?将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如果不进攻日本本土,日本人会投降吗?我们是不是应该轰炸日本皇宫?对于日军俘虏,我们能有什么样的期待?为了拯救美国人的性命,同时削弱日本人那种负隅顽抗的决心,对日本军队及日本民众宣传时,我们该说些什么?这些问题在熟悉日本国情的专家中,存在严重的分歧。一旦实现和平,为了维持正常秩序,需要对日本实施永久性的军事管制吗?我军是否准备进入日本深山老林的每一个要塞,与那些顽抗到底的激进分子展开激战?在世界和平到来之前,日本会不会发生一场革命?类似法国革命或俄国革命?谁将领导这场革命?或者日本民族只能灭亡?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作出的种种判断,导致的结果将全然不同。
1944年6月,我接受委托从事日本研究。我作为一个文化人类学家,受命使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研究手段,以便弄清日本民族的底细,研究他们究竟是什么样的民族。那年初夏,我们刚刚开始了对日本的大规模反攻。许多美国人认为,对日战争将要持续三年,或许是十年,甚至更长时间。而很多日本人则认为,这次战争将会持续百年。日本人说,美军虽然取得了某些局部胜利,但那是在新几内亚和所罗门群岛,离日本本岛至少还有数千英里呢。日本的报纸杂志根本不承认日本海军的失利,所以日本人还以为自己是胜利者。
然而,到了六月,局势开始发生变化。盟军在欧洲开辟了第二战场,两年半以来,盟军最高司令部一直给予欧洲战场军事优先权,这些措施已经明显见效,对德战争的结局完全能够预见。在太平洋战场上,我们的军队已经登陆塞班岛,这场大规模的战役预示着日军终将彻底失败。此后,我们的士兵经常与日军短兵相接。另外,通过新几内亚、瓜达尔卡纳尔、缅甸、阿图、塔拉瓦、比亚克等战役,我们深知自己深陷于残酷的战争中,而我们所面对的敌人又是何等可怕。
于是,在1944年6月,我们有许多疑问急需解答,这都与我们的敌人——日本有关,一切已经迫在眉睫。这些问题错综复杂,军事上的,外交上的,关乎最高决策的,关于在前线对日军散发传单的,诸如此类种种问题,我们都必须适时提出真知灼见。日本发动的是一场全面战争,我们迫切需要知道的,不仅是东京决策者的目标和动机,或是日本漫长的历史,也不仅是经济和军事上的统计数字。我们必须了解,日本政府从国民那里能够获取哪些期待?我们也必须了解,日本人的思维特征和情感习俗,甚至了解因这些特征和习俗所形成的生活模式。我们还必须搞清楚,有哪些制约因素支持这些行动和观念。我们得暂时把美国人的行动前提抛在一边,并且尽可能地不要轻率武断地下结论,也许在那种情况下,我们做的事,日本人也会那样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