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古代小说学史
》
售價:HK$
184.8
《
中国海域史·南海卷
》
售價:HK$
107.8
《
戏剧舞蹈人物动态图集(绝美的服装设计和极致的身体动态美感展现)
》
售價:HK$
352.0
《
政治权力与公司控制 公司治理的全球政治学新解 (美)彼得·A.古勒维奇,(美)詹姆斯·希恩著
》
售價:HK$
126.5
《
隈研吾建筑图鉴 50座名建筑的深度拆解与访谈
》
售價:HK$
118.8
《
古雅典的民主与法治(当城邦服从法律时,所有这些资源都会为共同的利益服务)
》
售價:HK$
118.8
《
社会法哲学(全二册)(社会法与法社会论丛)
》
售價:HK$
272.8
《
中国传统药食同源物质图典
》
售價:HK$
250.8
|
編輯推薦: |
张谷编著的《道家思想在日本的传播和影响》专门考察道家思想在日本传播的基本状况及对日本文化产生的影响。全书时间跨度涉及整个日本思想文化史,采用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选取日本各历史时期文化领域和类型(包括自然哲学、政治经济思想、社会批判思想、人生哲学、文学、神道、禅宗等)中具有代表性的学派和人物(如圣德太子、空海、荻生徂徕、太宰春台、服部南郭、安藤昌益、海保青陵、石田梅岩、三浦梅园、契冲、贺茂真渊、本居宣长、松尾芭蕉、佚斋樗山等日本历史上重要的思想家和文化人)为例,通过解读主要相关文本,深入探讨道家思想对这些文化领域和类型产生影响的内容和方式,以呈现出道家思想在日本传播和影响的总体面貌。最后,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总结了道家思想在日本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及变化,认为其作用主要表现在建构自然哲学的理论依据、社会文化批判的思想武器、政治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人生的理想境界、开发智慧的思想资源等五个方面,而其变化则主要是趋于隐蔽、与儒家结合以及日本化等。
|
內容簡介: |
道家思想在日本传播和影响的研究,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本书是这方面的专门研究成果。《道家思想在日本的传播和影响》时间跨度涉及日本古代、中世和近世,而以近世为重点,采用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具有代表性的学派和人物如徂徕学派、国学家、海保青陵、安藤昌益、三浦梅园、松尾芭蕉以及禅僧等为例,从哲学、宗教、文学、社会思想等各文化领域入手,通过解读主要相关文本,探讨道家思想对这些文化领域产生影响的内容和方式,从而呈现出道家思想在日本传播和影响的总体面貌,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道家思想在日本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及变化。
|
關於作者: |
张谷,陕西西安人。200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国哲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1994年曾赴日本东京大学文学部中国思想文化研究室研修一年。现任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道家哲学、中日哲学交流与比较等方面研究。在《武汉大学学报》、《鹅湖》、《东北师大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出版译著《汉字文化圈的思想与宗教——儒教、佛教、道教》合译等,主持和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道家哲学对日本近代思想文化的影响”等多项研究课题。
|
目錄:
|
序
引言
第一章 道家思想在日本上古的传播和影响
一、邪马台国“鬼道”与道教的关联
二、道家文献在日本上古的传播
三、圣德太子与道家思想
四、道家思想对日本古代天皇制的影响
第二章 日本古代知识阶层与道家思想
一、奈良平安时代道家文献的流传
二、《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作者的道家宇宙论
三、《怀风藻》和《万叶集》中的道家感悟
四、空海与道家
第三章 日本中世禅僧的道家情结
一、中世禅林的老庄研究
二、禅僧汉诗中的道家思想
第四章 日本神道教义中的道家倾向
——以伊势神道和复古神道为中心
一、伊势神道教义的道家特征
二、复古神道对道家的认同和吸收
第五章 日本中、近世文学中的道家意蕴
——以《徒然草》等为例
一、《徒然草》的道家旨趣
二、“蕉风”文学中的“庄韵”
三、《田舍庄子》:作为通俗文学的《庄子》
第六章 日本近世哲学中的道家思维
——以三浦梅园等为例
一、江户时代的老庄学
二、三浦梅园哲学中的道家思维
三、安藤昌益哲学中的道家思维
第七章 日本近世政经思想中的道家理念
——以徂徕学派等为例
一、荻生徂徕政治思想中的道家因素
二、太宰春台对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认取
三、服部南郭对道家社会理想的认同
四、徂徕学人性论与道家思想的关联
五、海保青陵经济思想的道家特色
六、石田梅岩的町人思想与道家
第八章 日本近世社会批判思想中的道家理路
——以安藤昌益为例
一、“法世”批判中的反人为逻辑
二、理想社会构想的“法自然”特性
第九章 日本近世人生论中的道家精神
——以服部南郭等为例
一、服部南郭“隐”的人生追求
二、《劳四狂》“真乐”的生命意境
三、安藤昌益“真人”的理想人格
四、三浦梅园“忘”的精神境界
结语:道家思想在日本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及变化
附录:道家思想在日本的传播和影响研究综述
主要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