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
》
售價:HK$
79.4
《
《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国有企业条款研究
》
售價:HK$
101.2
《
银行业架构网络BIAN(全球数字化时代金融服务业框架)(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管理丛书)
》
售價:HK$
101.2
《
金托邦:江湖中的沉重正义
》
售價:HK$
62.1
《
易经今解:释疑·解惑·见微
》
售價:HK$
90.9
《
东欧史(全二册)-“中间地带”的困境
》
售價:HK$
227.7
《
虚拟资本:金融怎样挪用我们的未来
》
售價:HK$
79.4
《
刻意练习不生气
》
售價:HK$
40.3
|
編輯推薦: |
《精品课程是怎样炼成的》是田俊国继《上接战略,下接绩效:培训就该这样搞》后的又一力作,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梁能教授、惠普商学院院邰慧长作序推荐。
本书可以看做企业大学最佳实践的代表作。秉承“以学员为中心,紧贴业务实践,实战实效,精益求精”的企业培训精品课程特征。
本书所涉精品课程开发方法被《商业评论》评为“最具借鉴价值和操作性的十大中国实践”之一。
內容包括:
-教学、课堂、课程的重新定义
- 知识、技能和态度要区别对待
-形式、逻辑、过程可无限创新
-精雕细琢的全过程彩排
-跳出课程开发看课程开发
|
內容簡介: |
《精品课程是怎样炼成的》是田俊国继《上接战略,下接绩效:培训就该这样搞》后的又一力作,此书更像是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和教学设计原理的实践总结,是一个爱学习的实践者的实战演习报告。《精品课程是怎样炼成的》中的案例多源自作者在课程开发和上课中的真实经历,比生涩的教育学理论更易读,结合实践更紧密;比野路子的经验介绍更多一些体系化的梳理和通透的分析。作者所做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更主动、更投入,为了让课程更聚焦、更科学,为了让课堂更生动、更有效。经验之谈,不一定成体系,但一定实用,不一定照搬,但一定受启发。
|
關於作者: |
田俊国,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用友大学校长,中欧EMBA,高级工程师。曾在数家知名IT企业担任过研发部经理、首席顾问、销售总监、高级企划经理、分支机构总经理等职务。
2008年起全面主持用友大学工作。几年来,坚持“上接战略、下接绩效”的培训路线,在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精品课程开发方法、五星教学、行动学习、讲师培养、培养体系建设等方面做了大胆探索和创新性实践。用友大学以其专业、创新、实战的优势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其独特的精品课程开发方法被《商业评论》评为“最具借鉴价值和操作性的十大中国实践”之一,并因此获得2012年度管理行动奖。
田俊国先生有雄厚的业务背景和专业管理经验,在企业战略规划与商业模式、中高层领导力、大项目销售等领域有较深研究和实践,现主要致力于建构主义教学实践和中高端领导力的培养。田俊国荣获2013年度中欧校友年度人物荣誉奖,其著作《上接战略,下接绩效:培训就该这样搞》在业界热销。
|
目錄:
|
第一章 教学、课程、课堂的重新定义
一、认知的假设决定教学的主张
1.从行为主义到建构主义
2.世界是感知和建构的世界
3.将建构主义当成一种信仰
二、好课堂犹如拉风箱
1.传统课堂:一个巴掌拍不响
2.理想课堂:学员建构的道场
3.五星教学:师生要拍花巴掌
三、课程开发像造拉链
1.好课堂是师生合作的结果
2.好课程要气血顺畅
3.当烈火遇到湿柴
4.五星与“五行”的珠联璧合
第二章 知识、技能和态度要区别对待
一、人类对自身认知的突破
1.大脑运作机理决定了教学分类
2.撬动绩效的杠杆
二、知识学习贵在有效提取
1.有效提取是掌握知识的标志
2.掌握知识的五大策略
3.知识学习的三道坎
4.知识积累的加速效应
三、技能掌握要看自动反应
1.潜意识反应是掌握技能的标志
2.掌握技能的五大策略
3.养成习惯的三要点
四、态度改变需要价值重定位
1.态度背后有台阶
2.态度改变故事会
3.影响态度的五要素
4.改变态度的五大策略
5.多管齐下
第三章 形式、逻辑、过程可无限创新
一、给学员丰富而深刻的体验
1.持续抓住学员注意力是课程设计的关键
2.丰富而深刻的体验才能促进转变
3.逻辑给左脑,过程给右脑
二、形式:精彩演绎无极限
1.形式创新故事会
2.好形式的五大标准
3.让人从概念中获得直接体验
4.向宣教主义说“不”
三、逻辑:错落有致的贯穿
1.好课程必须有好逻辑
2.五大基本逻辑
3.从混沌到有序
4.帮助学员建构自己的逻辑
四、过程:张弛有度的编排
1.过程设计的三足平衡
2.过程设计五大策略
3.开发是科学,授课是艺术
第四章 精雕细琢的全过程彩排
一、需求要深入挖掘和理解
1.课程效果不佳有原因
2.培训需求的三个层面
3.满足需求的两大策略
4.培训需求访谈法
5.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6.确定课程总体目标
二、目标是课程开发的起点
1.四两拨千斤的课程目标
2.目标表述看表现
3.表现性目标的表达
三、内容要围绕目标充分延展
1.主题阅读:间接经验的汲取
2.SCORE法则:实践案例的采撷
3.回眸反顾:紧盯目标不放松
四、工艺设计的创新实践
1.逻辑梳理有诀窍
2.形式创新无极限
3.过程编排靠试讲
五、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
1.教学评估设计
2.课程的持续改进
3.学员体验路径图
第五章 跳出课程开发看课程开发
一、面向业务问题的敏捷开发
1.有方向即可组织研讨
2.有问题即可开研讨班
3.研讨成果加工成课程
4.课堂也可以建构课程
5.课程不厌百回改
6.持续强化的评估和培训
二、短平快的微课程
1.微学习将是常态
2.微课程也要五脏俱全
3.碎片和体系
三、从课程开发到培养项目
1.学习的境界
2.培养项目的不同
3.虚拟社区交流也是学习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二、好课堂犹如拉风箱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绝大多数中国人都热爱学习和渴望学习。然而,上千年来,人们对上课的印象通常是与痛苦联系在一起的。为什么呢?因为传统的课堂是老师宣贯式的,老师讲爽了算,学生只是个被动的接收者。这种基本的课堂模式不被颠覆,我们的子弟对学习的热情之火将迟早被浇灭。
1.传统课堂:一个巴掌拍不响
在我的课堂上经常有这样一个互动:让学生分享自己上过的一堂印象最深刻的课,并分析这堂课给人印象深刻的原因。按说,我的课程受众至少应该是大学毕业,又有多年职场工作经验,粗略估算一下,从小学到现在,每人至少上过不少于两万课时的课程。遗憾的是,要在这两万课时中找一堂印象深刻的课却并非易事,但是很多人搜肠刮肚也想不起来。后来我仔细思考了这个现象。在中国,我们习惯了讲师宣贯式的授课,讲师在讲台上照本宣科,学生们在课桌上中规中矩,每堂课都是如此,就像每一餐都喝稀饭就咸菜一样,找不到一堂印象深刻的课也实属正常。中国有尊师重教的光荣传统,绝大多数民众是渴望读书和学习的,然而,人们对上课的印象通常是与痛苦联系在一起的。
有一个很好的比方来阐释这种现象。假如你刚开始学习打羽毛球,有一位羽毛球高手愿意跟你打球,你也很渴望跟高手对打以提高技艺。结果,在球场上,他发的球你一个也接不住,演变成他啪啪啪地发了一下午球,你则撅着屁股捡了一下午球。请问你下次还跟他打球吗?实际上,如果我们把一堂课比做打一场球的话,那么传统的课堂上老师喋喋不休地宣贯,好比羽毛球教练不断地发球,根本不考虑学生是否接得住、回得过来,教练可以发挥地很爽,学生看得眼花缭乱,捡球捡得索然无味,能有乐趣吗?能有成就感吗?
如果一堂课始终都是学生在被动接收的话,说明课程设计出了严重的问题。事实上,那些习惯照本宣科的老师也能洞察到学生的注意力不在课堂上,但他们不在乎这些,往往只在乎他们的内容是不是讲完了,事先准备的那些知识点和故事是不是讲完了,他们不在乎呼应,顾不上互动,只在乎在规定的时间里讲完自己该讲的话,最后该考试时考试,学生不及格完全是学生的事情。课堂上学生睡得东倒西歪,即便最后考试学生考了一百分,我们就能藉此认定老师教得好吗?
曾经有人跟我表示担心说:电视、网络教学未来可能会替代课堂教学,像哈佛、耶鲁等著名大学的世界级大师的课程在网上都能随便看,那么未来这种面对面教授的课程是不是就没有生存的余地了呢?我对这个观点持反对态度。为什么呢?因为电视、网络教学很难解决跟学生互动的问题,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建构效果很差。
视频课程再好,都是向学生广播,无法进行社会协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有限。而课堂就是一个建构的场,学生需要跟其他人一起探讨,有一个社会协商的过程。面授课堂的本质是给学员创造一个共同建构的场,让他们在这个场上获得最直接、最深刻的体验,从而促进学员自己的精神结构的建构。
当然,我也绝不否认在线培训的价值,以知识为主的课堂用网络授课的方式效果很好。在线培训有自身的价值,但绝对不可能完全替代面授。现在的老年人退休后很孤独,以随身听、电视为伴,出门带着随身听,进门就打开电视。老人只作为一个信息的被动接收者,没有人跟他们互动,他们的思想几乎停止了建构,久而久之很多人患上老年痴呆症。所以,我经常跟学生开玩笑说:“一言堂式的喋喋宣贯的老师,实在是把学生向老年痴呆方向培养。”
2.理想课堂:学员建构的道场
我个人认为,一堂好的课程有一个不二的标准:老师用多长时间跟学生对话,有多长时间向学生广播,互动是面授课堂存在的全部意义。但以技能和态度为主的课堂,练习了才能真正获得技能、折腾了才能真正改变态度,练习和折腾最好还是要面对面互动的。
面授课堂上,老师要与学生对话,即使演讲也要有很真实的眼神交流,这些是电视、网络课堂都不会有的。
一堂好的课程需要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老师给学生的信息充其量叫做食物,需要学生自己去消化,完成属于自己的建构。这是一个最接近人类认知规律、建构主义学习真相的主张,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因为所传授的知识要变成他们自己的,就必须他们主动参与、用心揣摩,而不是被动接收。
建构主义的课堂非常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可以说,谁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强、投入度大,谁上课的收获就大。因此,学生要想在一堂课上有所收获,就必须积极投入、认真思考、踊跃参与讨论、大胆表达观点,因为所有这些措施都有助于帮助学生消化课堂所学知识,便于学生建构自己的认知。
课堂就是一个建构的道场,课程就是要建构的主题,每个参与者都可能从其他参与者那里获得新的信息、观点,受到启发,每个参与者也都有意无意地成为其他参与者的老师,这样的道场即建构主义所认为的意义协商环境。一堂课下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无非是那些自己分享的、受人启发的(当然往往是自己困惑很久,却得到他人意外的启发)、与人共鸣的信息。
我在中欧上EMBA 期间,同学大概都了解我是课堂上最积极、最踊跃的学生。有疑问就举手,有想法也一定要表达,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我理解建构主义的原理,积极参与有利于我自己对所学知识的建构。作为一位学生,与其枯坐着受罪,不如积极参与,把自己的大脑激活。当我以非常放松、坦然和参与的心态出现在课堂上,我会非常享受课堂上的每一分钟,感觉自己就是课堂的主人。每个人的发言都有助于自己把问题弄明白,似乎教室里的参与者都是为了我对问题有全面的理解和认识而存在的,这样的机会多么难得啊!这个道理可以延伸到任何课堂,不管老师讲得如何、不管内容是否有趣味,只要学生积极投入、大脑始终处于思考投入状态,课堂收获都会很大,重要的是学生不能虚度自己的光阴。
造成今天国内一言堂式的课堂俯拾即是的局面也不全是老师的责任。假如当学生的全都掌握建构主义的原理,就算老师旁若无人地宣贯,学生也会主动参与和思考,课堂也能扭转为建构主义的课堂。所以,一堂好的课程,总是老师和学生合作的结果。老师要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的积极参与又调动老师的授课激情,风借火势,火借风力,课堂效果自然差不了。
从老师角度看,建构主义的课堂非但不是挑战,反而成为老师持续建构自己的道场,古人讲的教学相长也只有在建构主义的课堂才能真正、彻底地实现。很多人认为老师这个行当干久了人就被掏空了,就脱离实际了,没什么可讲了。我认识的职业讲师中有不少人心存这样的担忧,甚至还有人想再从自由职业者回到职场来充电,却又担忧久在江湖漂泊,受不了职场的约束。在我看来,这完全是因为讲课不得法,讲师每堂课都是纯粹地宣贯,久而久之,感觉自己被掏空了,没什么新鲜的料可报了。试想,为什么彼得?德鲁克、查尔斯?汉迪这样的管理大师,终生做咨询培训,不但没有被掏空,反而越做越丰富呢?我在课堂上通常会安排很多互动,每堂课都会听到不少学员分享自己鲜活的、生动的案例。一开始我还认真地记录,以便以后在课程中引用,后来发现根本没有记录的必要,因为每堂课都有学员分享的鲜活例子,如果某个课堂中学员的例子不够生动,我稍微回忆一下其他课堂讲到此处的情境,便会自然冒出一个以前学员分享过的例子,信手拈来做个分享。所以,互动性很强的课堂上,老师永远不会枯竭,就像掌握了“吸星大法”,课越上越丰富,老师建构学生思想的同时,学生也帮助老师建构了课程,案例越来越生动鲜活,内容越来越丰富贴切,我甚至感觉课程开发和上课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上课即开发课程,开发课程即需不断上课。
老子在《道德经》第五章中提道:“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说天地犹如一个大风箱,我小时候就经常拉风箱,拉风箱就得有推有拉,这样风就呼呼地往出吹,风箱是空虚的,却有出不完的风,越推拉,出来的风越多。讲课就应该像拉风箱,要有推有拉,这样学生才会参与,才会积极思考,才会主动分享,才不会觉得枯燥,老师才会把握学生建构的状况,才能给出针对性点评,才能促进学生更深入地探讨,才能收集到更鲜活、更贴近业务的案例,才能持续不断丰富课程。
3.五星教学:师生要拍花巴掌
美国犹他州立大学M?戴维?梅里尔(M. David Merrill)教授在综合比较研究了11 种不同的教学过程的主张后,提出了五星教学思想,把教学过程分为五大基本过程。我认为这五大基本过程暗合了人类的基本认知规律,也正因为暗合了人类认知规律,所以按照五星教学法组织的课堂自然会是拉风箱式的。五星教学法是我本人最欣赏,也一贯坚持践行的教学方法,简单、有效、易操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