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以爱为名的支配
》
售價:HK$
64.4
《
台风天(大吴作品,每一种生活都有被看见的意义)
》
售價:HK$
55.2
《
打好你手里的牌(斯多葛主义+现代认知疗法,提升当代人的心理韧性!)
》
售價:HK$
66.1
《
新时代硬道理 广东寻路高质量发展
》
售價:HK$
79.4
《
6S精益管理实战(精装版)
》
售價:HK$
103.3
《
异域回声——晚近海外汉学之文史互动研究
》
售價:HK$
112.7
《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聚焦亚洲、中东和南美洲被忽视的本土农业文明
》
售價:HK$
102.4
《
无端欢喜
》
售價:HK$
78.2
編輯推薦:
曹军骥等编著的《PM2.5与环境精》结合多年的研究心得,力图从理论层面探讨各种空气污染现象。包括通过全国14城市PM2.5的观测一分析一模拟相结合研究,深入理解我国城市PM2.5的组成与来源;对PM2.5的环境影响不仅停留在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上。而且通过能见度的理论分析,结合案例,从地形、气象、排放、物理与化学反应等多角度探讨重污染事件通常表现为雾霾天气的影响;同时对一些前沿的新粒子生成、物理化学反应机制等也有所述评等,以期从理论角度认识雾霾成因,为制定相应控制对策提供指导。
內容簡介:
2011年末我国发生多次大范围雾霾事件,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PM2.5概念被迅速广泛传播。这不仅是公众生产、生活的社会热点问题,更是国内外科学研究的焦点问题。《PM2.5与环境精》通过对全国PM2.5外场观测、遥感反演、实验分析、数值模拟等研究工作,以PM2.5浓度水平和理化组成为基础,阐述我国PM2.5的来源和时空分布特征,提出我国PM2.5污染的管理体系和控制建议,同时深入总结了PM2.5的环境、健康和气候效应。本书内容丰富,数据翔实,案例充分、针对性强,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研究与管理应用相结合。
曹军骥等编著的《PM2.5与环境精》供大气环境科学研究人员以及管理部门专业人员参考使用。
關於作者:
曹军骥,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所长,兼任亚洲气溶胶学会AARA主席、国际气溶胶学会IARA执行委员、国际空气与废弃物管理学会AwMA中国学会主席、SCI期刊Journal of the AirWaste Management Association副主编、Atmospheric Environment编委等。主要从事大气气溶胶与环境、PM2.5研究与控制、古气溶胶循环与过去全球变化等研究。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曾获Frank A.Chambers国际空气污染控制杰出成就奖亚洲唯一、亚洲气溶胶研究青年科学家奖、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等,分别于2008年和2012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已发表SCI论文200余篇,被SCI引用约4000次。
目錄 :
序I
序Ⅱ
前言
第一章 PM2.5概述
第一节大气颗粒物
一、大气颗粒物简介
二、大气颗粒物粒径分布
三、颗粒物浓度的表示方法
第二节 PM2.5的基本特征
一、PM2.5主要来源
二、PM2.5的物理性质
三、PM2.5的化学组成
四、PM2.5的生物性质
第三节 PM2.5的研究意义及我国污染现状
一、PM2.5对环境、健康及气候的影响
二、PM2.5对生态文明、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我国PM2.5污染现状
第二章 PM2.5的研究进展及标准
第一节 国外PM2.5研究进展
一、空气污染发展历程
二、美国和欧洲PM2.5研究
第二节 国内PM2.5研究进展
第三节 国内外环境空气PM2.5标准概述
一、美国环境空气PM2.5标准
二、欧洲环境空气PM2.5标准
三、WHO关于环境空气PM2.5指导性标准
四、我国环境空气PM2.5标准
第三章 PM2.5的采样与分析方法
第一节 PM2.5样品的离线采集
一、过滤采集
二、采样器的组成_
三、切割头的选择
四、滤膜的选择及滤膜支撑
五、采样流量的测定、控制和运行
六、美国FRM和FEM采样器简介
第二节 PM2.5实时在线监测
一、质量浓度在线监测
二、数浓度、粒径谱分布在线监测
三、化学组分在线监测
第三节 PM2.5常规分析
一、质量浓度的分析
二、元素分析
三、离子分析
四、碳组分分析
五、热解析一气相色谱/质谱联用TD~Gc/MS的常规有机分析
第四节 PM2.5非常规分析
一、有机组分分析
二、单颗粒的表面形态和成分分析
三、同位素分析
四、生物组分分析
第五节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一、标准操作程序
二、质量审核目标
三、实验室操作审核
四、野外操作审核
第四章 遥感技术在PM2.5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节 气溶胶遥感技术
第二节 遥感技术监测PM2.5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PM2.5质量浓度遥感反演的基本方法及实例分析
一、遥感反演的基本方法
二、基于PARASOL AOD估算西安地区PM2.5质量浓度
第四节 PM2.5组分的遥感反演
一、地基遥感观测反演PM2.5组分
二、卫星遥感观测反演PM2.5组分
第五节 遥感技术在PM2.5研究中的局限及其趋势展望
第五章 我国PM2.5研究综述
第一节 全球PM2.5分布概况
第二节 我国PM2.5时空分布
第三节 北京市PM2.5及其化学组成、来源变化特征
一、北京市概况
二、PM2.5质量浓度及化学组分特征
三、来源变化特征
四、奥运期间颗粒物浓度及化学组分变化特征
第四节 上海市PM2.5及其化学组成、来源变化特征
一、上海市概况
二、PM2.5质量浓度及化学组分特征
三、世博会期间的空气质量状况
第五节 广州市PM2.5及其化学组成、来源变化特征
一、广州市概况
二、PM2.5质量浓度及化学组分特征
三、亚运会期间的空气质量状况
第六节 西安市PM2.5及其化学组成、来源变化特征
一、西安市概况
二、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三、PM2.5质量浓度及化学组分特征
四、城区与郊区背景点PM2.5质量浓度与化学组分的差异研究
五、PM2.5来源变化特征
六、PM2.5质量浓度与西安市经济能源变化的关系
第七节 其他地区PM2.5研究总结
一、东北地区
二、华北地区
三、华东地区
四、华中及华南地区
五、西部地区
第六章 我国14个城市PM2.5时空分布、来源与变化
第一节 我国14个城市PM2.5的同步观测
第二节 PM2.5质量浓度及元素、离子、碳组成变化特征
一、质量浓度时空分布
二、元素分布特征
三、水溶性无机离子特征
四、OC、EC及8个碳组分的时空分布
五、14个城市PM2.5的物质平衡
第三节 PM2.5非常规化学特征及其来源示踪
一、水溶性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分布
二、char和soot时空分布特征
三、14个城市有机组分时空分布
四、有机物/有机碳比值分析
五、稳定碳同位素测定与示踪
第四节 PM2.5模式与观测对比
一、实测数据用于酸雨研究
二、有机碳和黑碳排放源清单验证
三、区域模型碳组分验证
第五节 我国14个城市2003年和2013年PM2.5对比
一、14个城市PM2.5质量浓度的空间分布
二、时间序列及冬季高污染的过程分析
三、PM2.5质量浓度的10年对比
第七章 PM2.5的主要来源与源解析
第一节 PM2.5主要来源
一、一次排放
二、二次转化
第二节 PM2.5来源解析技术及其应用
一、化学标识物比值等定性及半定量示踪法
二、同位素示踪
三、单颗粒表征与源识别
四、定量来源解析的受体模型
五、过程解析的模型方法
六、源解析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我国PM2.5源谱的研究
一、PM2.5源谱样品采样方法概述
二、我国主要PM2.5排放源源谱
三、我国源谱工作的不足
第四节 源排放清单综述
一、源排放清单建立方法
二、我国源排放清单的研究
三、我国排放清单的应用
四、我国排放清单工作的不足
第八章 重污染事件的历史、成因与控制
第一节 重污染事件的概念
第二节 重污染事件危害及举例
第三节 历史上著名的重污染事件
一、伦敦烟雾事件
二、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第四节 我国重污染事件概述
一、北京市
二、西安市
三、上海市
四、香港
第五节 重污染事件的成因分析
一、不利的天气条件
二、空气相对湿度
三、地形地貌
四、气态二次无机组分的形成
五、重污染形成过程中的新粒子生成和生长
六、雾滴/云滴中的二次污染物
第六节 重污染事件的预警及控制建议
第九章 PM2.5的环境影响
第一节 PM2.5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
一、大气颗粒物的光学特性
二、颗粒物与能见度的关系
三、能见度测量方法
四、美国能见度研究历史及现状
五、我国能见度的变化趋势和现状
六、我国典型城市能见度下降案例分析
第二节 PM2.5对文物的影响
一、颗粒物对文物保存环境的影响
二、文物保存微环境监测
三、PM2.5对文物的影响机理与启示
第三节 PM2.5与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
一、PM2.5与植物的相互影响
二、PM2.5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
三、PM2.5与城市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
第四节 PM2.5对酸雨的影响
一、酸雨的形成
二、酸雨中PM2.5的作用
第十章 PM2.5的健康影响
第一节 PM2.5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概述
一、PM2.5物理特性对健康的影响
二、PM2.5化学成分对健康的影响
三、PM2.5生物组分对健康的影响
第二节 PM2.5的急慢性健康效应及致病机理探讨
一、PM2.5的急慢性健康效应
二、呼吸系统疾病
三、心血管疾病
四、癌症和遗传毒性
第三节 我国PM2.5健康影响研究实例
一、北京市
二、上海市
三、广州市
四、西安市
五、4个城市PM2.5健康研究对比
第十一章 PM2.5的气候影响
第一节 气候概述
一、气候系统的定义与特征
二、气候系统的辐射平衡
三、气候系统的影响因子
第二节 气溶胶的气候效应
一、气溶胶的直接气候效应
二、气溶胶的间接气候效应
第三节 气溶胶气候效应的研究进展
一、气溶胶对直接辐射的影响
二、气溶胶对云和降水的影响
三、气溶胶对季风和水循环的影响
四、气溶胶对冰冻圈的影响
五、气溶胶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第十二章 PM2.5的空气质量管理与控制
第一节 空气质量管理及其理论
一、空气质量管理概况
二、空气污染控制理论
第二节 国外PM2.5污染控制管理
一、美国PM2.5空气环境质量管理
二、欧洲PM2.5污染控制管理
三、日本PM2.5污染控制管理
四、发达国家空气污染控制经验和教训
第三节 空气质量及PM2.5管理体系
一、空气质量管理体系
二、PM2.5管理体系
三、洛杉矾PM2.5管理经验
第四节 我国PM2.5污染管理
一、我国空气质量管理及颗粒物标准演变
二、我国PM2.5浓度标准制定
三、我国PM2.5污染控制管理案例
第五节 中美环境空气质量管理比较
一、中美空气质量管理机构设置
二、中关空气质量监管和执行体系
三、中美空气质量评价体系
四、我国PM2.5管理体系建立
第六节 我国大气复合污染和区域联防联控
一、大气复合污染
二、区域联防联控
三、多污染物协同控制
第七节 PM2.5污染控制技术
一、工业PM2.5污染控制技术
二、机动车污染控制技术
三、其他PM2.5污染源控制技术
参考文献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