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钱文忠解读《百家姓》2

書城自編碼: 2477346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传统文化
作者: 钱文忠
國際書號(ISBN): 9787539977829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11-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88/200千字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03.5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人生是旷野啊
《 人生是旷野啊 》

售價:HK$ 72.8
甲骨文丛书· “安国之道”:英国的殖民情报系统及其在亚洲的扩张
《 甲骨文丛书· “安国之道”:英国的殖民情报系统及其在亚洲的扩张 》

售價:HK$ 88.5
台北人(2024版)
《 台北人(2024版) 》

售價:HK$ 87.4
万千心理·成人情绪障碍跨诊断治疗的统一方案:应用实例
《 万千心理·成人情绪障碍跨诊断治疗的统一方案:应用实例 》

售價:HK$ 132.2
让孩子更有力量:赋权型家庭教育指南
《 让孩子更有力量:赋权型家庭教育指南 》

售價:HK$ 67.0
白夜追凶(上下)
《 白夜追凶(上下) 》

售價:HK$ 109.8
财富、战争与智慧——二战股市风云录
《 财富、战争与智慧——二战股市风云录 》

售價:HK$ 132.2
纳特·特纳的自白
《 纳特·特纳的自白 》

售價:HK$ 84.0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83.2
《钱文忠给孩子的国学励志书系列(全5册) 》
+

HK$ 92.1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
+

HK$ 64.8
《程遂营讲六大古都》
+

HK$ 51.8
《玄奘西游记》
+

HK$ 64.8
《马骏解读孙子兵法》
+

HK$ 70.3
《末代皇族的新生 《百家讲坛》热播节目同名图书!》
編輯推薦:
继央视“2013年中国好书”《钱文忠解读百家姓1》之后,再续经典!

一部中华文明的血脉史!

与每个中国人都切身相关的姓氏符号详解!

17讲,67姓,道尽千年百姓往事!

学术明星钱文忠为您讲述您的姓氏的来龙去脉!

随书独家赠送《百家讲坛》同名讲座精华选编光盘!



通过本书,您将看到:
很多姓我们一直有读错,你知道吗?
有个人是四个皇帝的妈,知道是吗?
中国历史上还有唯一的女状元,你知道吗?
梁祝故事到底发生在哪里,你知道吗?
名将狄青、兰陵王为什么总戴着面具,你知道吗?
明朝大臣米万钟与北京大学有着莫大关系,你知道吗?
毛泽东祖上从河北迁到湖南韶山经历了百年迁徙,你知道吗?
蒙古大汗蒙哥的真正死亡之谜,你知道吗?
现在文莱国的皇室祖上居然出自中国过去的黄姓,你知道吗!
內容簡介:
本书经由学术明星钱文忠教授在在央视《百家讲坛》的同名讲座演讲稿整理而成,接续第一部,四字一讲,共分17讲,介绍了《百家姓》第81-148个姓的来源、迁徙路线、名人典故等内容。原汁原味,更突出钱氏风格;注重口语化,便于轻松阅读;历史典故更具故事性,幽默风趣。

本书内容比讲座更为丰富,补全了节目中因时间限制而剪掉的众多片段。

随书独家赠送《百家讲坛》同名讲座精华选编光盘。
關於作者:
钱文忠,1966年6月出生,籍贯江苏无锡。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梵文巴利文专业,师从季羡林先生。大学一年级起,开始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获“季羡林东方学奖学金”一等奖。1980年代中期,留学德国汉堡大学印度与西藏历史文化学系,主修印度学,副修藏学和伊朗学。1990年代,居家自修文史之学五年。1996年,入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任教。现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电影学院客座教授,季羡林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大学《儒藏》精华编编纂委员会委员。著作有《瓦釜集》《末那皈依》《季门立雪》《天竺与佛陀》《国故新知》《人文桃花源》《玄奘西游记》《巴利文讲稿》,译作有《绘画与表演》(合译)、《唐代密宗》、《道、学、政》,另有资料编集与古籍整理十余种,发表各类论文一百余篇。
目錄
第一讲 乐于时傅

1. “冰清玉洁”最早是指男人?

2. 小于谦智斗八府巡按

3. 紫砂壶与时姓的关系

4. 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



第二讲 皮卞齐康

1. 北方俗语“皮实”原来出自御林军

2. 典故“取其中”是这样来的

3. 30年没躺下睡过觉的齐家学者

4. 他把佛学传遍江南



第三讲 伍余元卜

1. 敢行刺董卓的伍姓人

2. 谁让南宋多延续了20余年?

3.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由来

4. 最早提出优生优育的卜姓人



第四讲 顾孟平黄

1. 顾恺之吃甘蔗——渐入佳境

2. 孟姓人为何不认祖宗?

3. 最不寻常的平姓人——晏婴

4. 源自中国黄姓的文莱皇室



第五讲 和穆萧尹

1. 史上最抠门的贵公子

2. “国色天香”的版权归属人

3. 不停出家的皇帝

4. 向岳飞“取经”



第六讲 姚邵湛汪

1. 已传4000余年的姚氏家族

2. 邵雍的“安乐窝”

3. 太康失国,始有湛姓

4. 李白中计,反赞“汪伦情”



第七讲 祁毛禹狄

1. 被亲外甥灭国的祁姓先祖

2. 毛姓是如何到达韶山的?

3. “禹”和“余”其实是一家

4. 狄仁杰源何受宠于武则天



第八讲 米贝明臧

1. 米家有块“败家石”

2. 贝姓疑是清朝的贵族

3. 明姓“忠于”明朝吗?

4. 臧姓祖坟冒青烟了吗?



第九讲 计伏成戴

1. 范蠡曾向计家人学“计”

2. 伏家女传晁错《尚书》

3. 敢顶撞皇帝的成家人

4. 戴氏叔侄著《礼记》



第十讲 谈宋茅庞

1. 大太监也有改革家

2. 暗恋宋玉的楚国第一美女

3. 谁劝秦始皇母子和解的?

4. 关羽是怎么绝后的



第十一讲 熊纪舒屈

1. 一鸣惊人的楚庄王

2. 刘邦的替身

3. 经常挨板子的“忠孝状元”

4. 让纨绔子弟害怕的屈氏兄弟



第十二讲 项祝董梁

1. 难住孔子的神童

2. 梁祝故事到底发生在哪里?

3. 古代当官要看脸

4. “蒙古大夫”非贬义



第十三讲 杜阮蓝闵

1. 比唐僧更早西游的人

2. 不介意和猪对饮的阮家人

3. 楚昭王的悲催逃亡路

4. 血统最纯正的汉族姓氏



第十四讲 席季麻强

1. 太平军的克星

2. 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3. 吓唬小孩的“麻胡”

4. 被管仲气死的老将



第十五讲 贾路娄危

1. 用舌头耕地的人

2. 宋朝皇室咋姓路?

3. 四个皇帝的妈

4. 打不垮的危须国



第十六讲 江童颜郭

1. 古代的明星学院

2. 传说中的“大好人”

3. 颜真卿还是一代战将

4. 与郭子仪攀亲



第十七讲 梅盛林

1. 让商纣王剁成肉酱的梅氏老祖

2. 被误会的中国首富

3. 令人惊叹的“妈祖”
內容試閱
第一讲 乐于时傅



⊙ “冰清玉洁”最早是指男人?

“乐”作为姓,到底有几个读音?书生“乐乐乐”中了状元,难为坏了传话的太监,惹得龙颜大怒不说,还真就不知道这个奇怪的名字到底该怎么读?

乐,这个姓有点麻烦,到底读yuè还是读lè?有的人对这个问题很随意,你说“yuè先生”,我说“lè先生”。其实,这两个读音千万不能混,从它们来源的角度看,就很好理解了。

第一个,源于子姓。春秋初期,宋国国君宋戴公有个儿子,名叫公子,字乐父,“子孙以王父字为氏”。这一支出现于3000年前,是宋国王族的后裔。起源于哪里呢?今天的河南商丘附近。他的后代有两个人在历史上非常有名——乐羊、乐毅。这一支又叫灵寿乐氏或平山乐氏,是乐氏的正宗,至少乐氏人都认为这一支最正宗。这一支应该念yuè,绝不能念lè。

第二,源于姬姓。春秋时期,晋国有个很有名的大夫,叫乐王鲋,姬姓。他的后代就叫乐王氏,后来分出来两个姓——乐氏和王氏。可见,有一些乐氏和王氏是有血缘关系的。这一支也念yuè。

第三,源于官位。过去有乐正这么一种官职,管音乐和礼仪的。乐正在古代很重要,因为他要管整个王朝的教化。有些乐正的后代就姓乐,以官名作为自己的姓氏。这一支也念yuè,很清楚。

第四,源于地名。这很好玩。有个很有名的典故,叫夜郎自大,一般人都听说过。说的是汉朝初期,西南地区有个小国,觉得自己特大。夜郎有个很重要的城市,叫乐王邑。这个地方在哪儿呢?比较通行的说法,是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的乐望镇。时过境迁,“乐王邑”中的三横“王”变成了“望”。当然,说到这里,需要强调一句,现在讲到古代地名的位置时,尤其是比较有名的,得特别小心,免得被人打一棍子。因为很多人会争这个,“我们这里也有那地方”。比如夜郎国,据我所知,湖南、贵州、云南、广西、四川都有地方说夜郎在他们那里。既然大家都在争,当然得小心。但我认为,在贵州的可能性比较大。乐王邑的居民后来也姓乐和王,我们知道,这一支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汉族。这一支,还读yuè。

还有一支更奇妙了,岳飞的后裔。公元1142年,也就是宋高宗绍兴十二年,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害了,他的族人纷纷逃难。今天咱们讲,一人做事一人当,在古代却是“一人做事一家子当”,甚至有时候一人出事,祖宗十八代都得跟着倒霉。所以岳飞出事后,他的族人就都跑了,分三条路线逃往南方:一部分跑到了江西,一部分跑到了广西,还有一部分跑到了广东的韶关。为避人耳目,他们就把“岳”改成了同音字“乐”。这支跟前面提到的那几支,一点血缘关系都没有,而且是南宋以后才有的。跑到广东韶关的岳飞后人,出了很多名人,比如南宋的特科状元乐雷发。南宋宝元年1253年,乐雷发培养的一个叫姚勉的学生,中了状元。在朝堂之上,姚勉对宋理宗说,我的老师太厉害,厉害到什么地步呢?堪比诸葛亮、管仲,我愿意把我的功名让给我的老师。宋理宗非常惊讶,就说,你的老师是谁呀?他说,乐雷发。结果,宋理宗召见了乐雷发,见他果然出口成章,言之有物,因此特赐他“特科”状元,另赐良田八百亩。显然,这一支仍然念yuè。

熟悉蒙古族的都知道,蒙古族也有一支非常重要的乐氏。在蒙古族历史上有好几支蒙古姓,比如格尔泰氏、奥敦格日乐氏,都改姓了汉姓乐,这一支念lè,绝对不能念yuè。如果你问一个人姓什么,他回答“我姓乐(lè)”,那他就是蒙古族的后代,不会有错的。所以古人讲:“乐(yuè)乐(lè)一起走,同字异音分汉蒙。”字相同,音不一样,分别代表汉族和蒙古族,两个民族就这样区分开来了。

乐氏一族最早在河南的南阳郡发展成望族,史称河南望、南阳望。从史料来看,乐姓在全国的迁徙路线分布不像别的姓氏那么清晰,我没有查到。在今天,乐姓自然也是遍布全国。

很多人都多少认识几个姓乐的朋友,因此觉得这至少是个中不溜的姓,其实呢,乐姓比很多人想象的都要小。但是呢,它也是名人辈出的。

在全国各地的乐氏祠堂里,我们经常看到这么一副对联,上联叫“冰清岳丈”,下联叫“机断乐妻”。什么意思?

上联讲的是晋朝有个人叫乐广,这个人当过很多官,官不小,有政声,名望很高,说话得体,非常宽厚。所以,每每他离职后,都被大家思念。岳广有个闺女,嫁给了一个名人,咱们以前讲过的,中国第一美男子卫。所以,乐广是卫的老丈人。为什么叫“冰清岳丈”呢?因为历史上对乐广的评价就是冰清,像冰一样清。所以我们要知道,冰清玉洁,最早不是形容女性的,而是形容男性的。同样,珠圆玉润也不是形容女性的,最早也是形容男性的。形容谁呢?就是卫。玉润是形容卫的,冰清是形容他老丈人的。所以上联叫“冰清岳丈”。

为什么还有个下联叫“机断乐妻”呢?东汉的时候,南阳郡有一个人叫乐羊子,他在路上捡到一块金子,回家后就交给了妻子。他妻子却说:“我听说,有志气的人不会偷喝泉水,清廉的人不食嗟来之食。你捡了人家的东西,居然还拿来给我,你这不是在玷污你的品行吗?”古人太讲究品德了,咱们前面讲过,即使没有人,古人喝了井水都会往井里扔钱。还有个例子能说明乐羊子妻子的讲究品德。有一次乐羊子外出求学,一年以后想老婆,跑回来了。可他妻子居然拎着一把刀迎接他。乐羊子一看,晕了,怎么拿刀来迎接我?只见他妻子扭头走向了织布机,说:“你中途中止学业跑回来,这和砍断我织到一半的布有什么区别?所以我干脆把织到一半的布给铰了算了。”这学的是孟母,“子不学,断机杼”,不过他妻子把自己的辈分抬高了一辈,教训老公像教训儿子一样。

“乐”字为什么复杂?因为这个字除了yuè、lè两个读音,还有一个音读yào。《论语》里边有这么两句话:“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现在大家都念lè,其实应该念yào,起码我小时候,老辈念的是“仁者yào山,智者yào水”。不是说仁者喜欢山,智者喜欢水,这么解释不确切。“乐(yào)”是亲近的意思。“仁者yào山”,指仁者亲近山,喜欢住得靠山近一点;“智者yào水”,指智者喜欢住得离水近一点。

民间还有一个传说。说有一个书生,他的爹妈不知道怎么想的,给他起了一个名字,三个字是一样的,乐乐乐。后来这个书生中了状元,金榜题名,是要见皇帝的。有个小太监一看,三个乐,就喊,“乐乐乐(lè)上殿”。底下没人理,这谁呀?哎哟,旁边有个中年太监,比那小太监有学问,觉得大概是念错了,他赶紧喊,“乐乐乐(yuè)上殿”,也没人理。一个老太监,那学问更加好一点。完了,看来这既不念yuè,也不念lè,念yào啊,所以他说:“乐乐乐(yào)上殿。”可是还没人来,皇帝就不高兴了,这什么意思?旁边的主考官,很有学问,赶紧上来说,别叫了,三个人喊的都不对,他叫乐(yào)乐(lè)乐(yuè)。这么一喊,那人就上来了,说“那就是我”。可见,这个字很有意思。

乐氏是一个古老的、多源流的姓氏,在今天的姓氏排行榜上排在第279位,都快出300位了,所以它其实不大。人口也很少,只有23.3万人,占全国人口的0.014%。


⊙ 小于谦智斗八府巡按

于姓是超级大姓,起源于河南,却在宋代就早早地迁移到了遥远的黑龙江,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至今,西湖旁边仅仅有三个名人墓,其中就有一个姓“于”。

中华民族的姓基本都是多源流的,于姓的来源也很复杂。

第一个来源:姬姓。源于周武王之子叔的封地国。这个国在公元前743年就被郑国灭掉,离今天将近3000年了。国家被灭掉了,没有了土地,就把那个所谓的耳朵旁去掉了,所以国人的后代就姓于。这个来源是于氏的正宗,史称河南于氏。

还有一个来源比较麻烦,来自于复姓淳于氏。这个复姓,今天还有姓的,非常少。这一支唐朝以后才出现,出现原因是避讳。贞观年间,唐太宗定了皇族七姓,其中就有淳于氏。到了公元805年,唐宪宗李纯继位,“纯”和“淳”的读音一样,为了避讳,就将复姓淳于氏改成了单姓的于。到了宋代,这一支的人有的恢复了淳于氏,有的没有恢复,接着姓于。所以,这一支的于氏和淳于氏同宗同源。

另外,还有一些于姓源于古代各兄弟民族。在鲜卑族、匈奴族、契丹族及后来比较晚的蒙古族、满族里面,这种于姓都特别多。

古代国在今天河南沁阳市北部一带,这是于姓的发源地。秦汉时期,于姓以河南为中心缓慢地向周边播迁。北边迁往山西、河北,东面迁往安徽、山东,西面迁往陕西、甘肃。

到了魏晋南北朝期间,北方是军阀割据,打仗很厉害,所以大家就开始往东南的广大地区逃难,于姓就跑到了南方,辗转到了四川、湖南等地。

隋唐时期,于姓人数突然开始增加。

到了北宋,金兵攻陷了开封,宋朝的两个皇帝徽宗、钦宗就被抓到今天的东北去了。于姓就跟随着开封这批人被抓走了,然后就传到了黑龙江。因此,可以说中原的姓氏比较早就到了黑龙江。南宋后期,于姓开始进入福建、广东。

到了明朝,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中也有于姓。所以,于氏又一次从山西被迁往全国各地。

今天的于姓遍布全国。哪儿比较多呢?山东、河南、河北,姓于的比较多。

和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样,我们都觉得于姓不会太大,是吧?实际上于姓是个超级大姓,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在历史上那也是人才辈出。

先讲一个于谦,当然不是和郭德纲说相声的那个于谦。于谦是西湖三杰之一,在西湖边上,三个人有墓。哪三个?岳飞、张煌言,还有一个就是于谦。

于谦是钱塘(今杭州)人,是明朝著名的民族英雄,咱们都知道。为什么大家都知道于谦呢?因为有一首诗,咱们中国人都学过,选进过课本,这就是《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个《石灰吟》有两个版本,我查了一下,现在咱们课本里都不一样。还有一个版本:“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大家都知道,于谦品格高尚,像石灰一样,留在人间的是清白,但是于谦小时候机灵、聪明的故事,很多朋友就不知道了。

在中国传统当中,看某个孩子是不是聪明,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对对子。对对子特别能考验一个人的逻辑思维与反应能力。于谦从小就特别会对对子。有一天,他穿着一件红衣服,小孩子嘛,穿红衣服,骑着马。旁边就有人跟他开玩笑,说:“红孩儿骑马游街。”大家都知道,游街不是好事。看古装戏,也可发现,穿红裤子也一定不是什么好事。于谦那时候才八九岁,扭头回答道:“赤帝子斩蛇当道。”众所周知,刘邦就说自己是赤弟子,把白蛇给斩了。小于谦的意思是说,我穿红衣服,因为我是赤帝子,赤帝的儿子,你挡着我,我就把你斩了。这小孩,多厉害。大家都很惊讶,说这孩子将来肯定不得了。

还有一天,于谦的母亲给他梳了两个朝天辫,小孩子嘛,挺高兴地就出去了。结果碰到了和尚,这个和尚还很有名,叫兰古春。这和尚挺逗的,看到小于谦,忍不住说道:“牛头喜得生龙角。”意思是这个头长得像牛头,却生了一对龙角。其实是夸他,但也有开玩笑的意思。于谦回答说:“狗口何曾出象牙。”很厉害,对得非常棒。一下把兰古春给惊到了,心想:这个孩子怎么这么聪明?于谦回家跟他母亲说:“妈,明天别给我弄这个了,两个朝天辫,人家挤对我。”他妈妈听了,就给他头上梳了三个角。他妈也挺逗的,既然两个角不行,那就多梳一个。哪知道,那个和尚兰古春对对子对不过于谦,就盯上他了。见于谦今天梳了三个角,他又出了一个上联,叫“三角如鼓架”。于谦回答“一秃似擂槌”,又把那兰古春给骂了。兰古春说这孩子太狠了,所以他专门找到于谦的老师,说这个孩子将来不得了,你要好好培养他。

慢慢地,小于谦的名气越来越大。有一天,上级有个官员来视察,听说这里有个神童,就把于谦叫去了。过去的官员看到神童都很亲切的,觉得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出了一个神童很有面子。那时候官员临时到一个地方,很讲究的。他是巡按,要避嫌,不一定住在官衙里,一般都住在庙里。当时,这个官员就指着其中一个大殿,出了一个对联,说:“三尊大佛,坐狮坐象坐莲花。”于谦对道:“一介书生,攀龙攀凤攀桂子。”意思是,我一介书生,但是我要攀龙攀凤攀折桂,我将来会有大出息的。巡按非常高兴,重赏后,送了出去。走到门口,有两个门卫想捉弄于谦,说,大人的上联是“三尊大佛,坐狮坐象坐莲花”,你怎么对的呢?于谦说,我对的是“两卫小军,偷狗偷鸡偷苋菜”。由此可见,于谦的聪明程度不是我们能想象的。

现在的石家庄井陉县中西部,有一个村庄叫于家石头村,现有400多户人家,就是于谦的后代。这个村庄是用石头垒起来的,全是白石头。他的后代为了缅怀“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先祖,专门用白石头造了一个村庄,咱们有空可以去看看。

于姓比我们想象的要大,排在第几位?第38位。一共738.4万人,占全国人口的0.46%。


⊙ 紫砂壶与时姓的关系

“时”是个小姓,但很早就名人辈出了。孟子就曾非常推崇一位时姓人。时苗,官不大,却敢天天用箭射蒋济,他为什么如此恼恨这位三国名将呢?

于姓后面是时姓,这个姓也有两个音,一个念shí,一个念chí,血缘不同。今天很多人都读乱了,甚至连姓时的人也分不清楚。早一些的老人可是都分的。

时姓的第一个来源是姜姓。春秋时期,楚国的大夫叫申叔时,他的后代就是时氏正宗。然而,按照老规矩,这一支应念chí而不念shí。但今天很多人念shí,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第二个来源是子姓。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大夫,名字就一个字:来。他的封地叫时邑。来的后代就姓时,相传到今天,也是时姓的重要一支。这一支念shí,不念chí。所以按照老规矩,姓chí,就是申叔时的后代;姓shí,就是来的后代。分得很清楚,当然,今天都乱掉了。

第三个来源比较奇怪,来自西域的古国——石国。我在《百家讲坛》讲《玄奘西游记》时,提到玄奘曾经过一个国家,即昭武九姓中的石国。这个石国是哪里呢?就是今天乌兹别克斯坦的首都——塔什干。石国主要是粟特人,这个民族现在已经没有了。粟特人很早就到了中国境内,进入了长安。粟特人特别擅长跳舞,他们的舞蹈叫柘枝舞,在唐朝非常有名,这种舞蹈现在已经融入到了我们的民族舞蹈里面。在石国粟特人的后裔当中,就有人姓石,后来逐渐汉化,就衍变成了时姓。这一支念shí,绝不能念chí。

第四,源于嬴姓。春秋时有一个古国叫国。“”即为“时”的古体字。这个国家后来没了,但是有后代子孙呀,这一支也念shí。

第五,源于各兄弟民族。

时姓发源于河南南部,随着时间的推移,散居各地。到战国时,出了一个名人——时子。姓时,被尊称为子。这个人是谁呀?这个人见过孟子,曾受到过孟子的推崇。所以时姓到战国时已经出了很多名人了。在齐国,也就是山东的东部,在越国,也就是今天的浙江一带,都有姓时的,所以时姓人往南方走得很早。

汉代的时候,时姓的名人就越来越多了,见于史籍的很多。

到了隋唐之际,江苏、安徽、湖北、陕西、山西都能看到有姓时的人。在古籍当中,提到姓名的时候,籍贯在哪里,是一定要讲的。比如,我介绍自己时,按照规矩应该说,姓钱,名文忠,字什么,无锡人也,一般都要这么讲。人家一听就知道了,哦,无锡有姓钱的了。所以根据这些可以判断一个姓氏的迁徙情况。

南宋的时候,江浙一带的时姓越来越多,而且名人辈出。

明初,我们现在知道的大概280个姓的移民里边,有时姓人迁到了山东、河南、河北、北京、天津、江苏、安徽,开始依次往全国迁移。

到了清朝的康乾年间,在闯关东的人里边,我们发现了姓时的。

今天时姓在全国都有分布,尤其以河南、山东为多。这两个省就占了全国时姓人口的66%左右。

其中,在山东菏泽还有个聚居地。山东菏泽有一个县——单县,有两个镇,一个叫时楼镇,一个叫张集。在这两个镇生活的时姓人就有5万人。

时姓不是大姓,我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两个名人。

时苗,三国时期魏国人。从小清白,疾恶如仇,建安中在扬州当过官。当时治理扬州的,是三国时很有名的蒋济。蒋济喜欢喝酒,天天喝得稀里糊涂的。时苗去看蒋济的时候,他又喝醉了,不能接见。时苗作为下级官员,气坏了,气恼他天天喝醉,不理政务,回去以后,就找了块木头,刻了一个人,就叫它蒋济,天天在院子里拿箭射他。说,我要射死这个酒徒蒋济,你不管老百姓,天天喝酒。这个人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虽然他当着官,但是坐最烂的牛车,用最粗的布。这个人廉洁到什么地步?坐牛车,不得养牛嘛,某一年,这牛下了一头小牛。次年,他调任了,按理说应该把两头牛都牵走。他却不干,跟身边的人讲,我来的时候没有这头小牛犊,不是我带来的。所以走的时候,要把它留在当地。旁边的官员觉得这也太过分了呀,希望他把这头牛给带走,就跟他说:“六畜不识父,自当随母。”他不干,坚持把小牛犊留下,自己牵着母牛走了。

还有一个,明朝人,时大彬。在姓时的人当中,可能数他最有名了。为什么呢?很多人喜欢喝茶,大家都知道泡茶最好的茶具是紫砂壶。紫砂壶出于江苏宜兴,时大彬就是著名的“紫砂四大家”之一时朋的儿子。他确定了至今仍然在使用的工艺,用泥片和镶接这种高难度的制作技巧来制作紫砂壶。时大彬的壶现在存世的大概只有很少的几十件。

时姓在今天的姓氏排行榜上排在第189位,人口66.4万,占全国人口的0.041%。


⊙ 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

其实,很多姓“付”的人,原本都姓“傅”,到底是什么让如此多的傅姓人“背宗弃祖”?中国历史上竟然有位女状元,这又是怎么回事?

对于傅姓,要千万小心,为什么呢?听我给大家讲。

傅姓的第一个来源,是源于殷商时期的名相傅说(yuè)。傅说曾帮助武丁兴国,使天下大治,历代有名。之后他的很多族人就以傅说为得姓始祖,这一支是傅氏正宗。1955年简化字推行之后,这一支很多都改成了姓“付”。问题在于,原本就有付姓的,虽说都姓付,但血缘不是一回事。所以实际上这是改错了,从姓氏文化的角度讲,是不能改的。

源流二,源于姬姓,出自黄帝的后代大由的封地——傅邑。傅邑就是今天的山西平陆,大由在此建立了傅国,他的后代姓傅。1955年文字改革以后,也有一些人错改成了这个“付”字。

源流三,出自祁姓,帝尧之子丹朱之后。这一支原来叫傅阳氏,是个复姓,后来就改成了复、傅、付、阳这几个姓,世代相传到今天。1955年汉字简化时,也有的改成了“付”。

源流四,源于姬姓,春秋末期赖国人。赖国后来被楚国灭掉了,赖国的遗民为了避难而改姓,就演变成了罗、傅、赖这三个姓。所以现在很多地方,赖、罗、傅三姓不通婚,特别是在南方。如果碰到不和赖姓、罗姓通婚的傅姓,就大约可以知道,他们就是赖国的后代了。后来这一支也有误改的,改成了“付”。

其他的来源,还有源于官位的。古代有一种官叫太傅,他们的后裔子孙就以先祖官职的称谓为姓氏,称为傅氏。后来也有误改成“付”的。

剩下的就是源于各兄弟民族了,满族、蒙古族都有姓傅的。

先秦时期,傅姓活动在河南北部和山西南部,就是今天的河南新乡、山西晋城一带,这是一个非常狭小的地区。到了秦汉之际,出了一个人叫傅宽,曾跟随汉高祖刘邦打天下,后被封为阳陵侯,先后担任了齐国的相和汉朝的丞相,那么傅姓跟着他就进入了山东。此外,还有很多兄弟民族,比如夜郎族、西羌族里边也出现了傅姓。所以,到汉朝时傅姓已经是甘肃、宁夏、四川的大姓,并向西南的贵州、云南、广西等地迁移。到了西晋的时候,傅姓已经北上河北,南下江苏,渡长江进入浙江。唐朝末期,开始进入福建。

现在,傅姓主要集中在两个地方:一是浙赣闽,浙江、江西、福建,一是山东。今天傅姓的第一大省是湖南,占傅姓总人口的近10%。

傅姓是超级大姓,比我们想象的都大,还不包括搞错的那些“付”姓。

傅姓的名人我给大家介绍两位,一个古代的,一个近代的,一个男的,一个女的。

傅说,他是傅姓的得姓之祖。商朝武丁时期,国力衰微,武丁决心重振朝纲。可是朝里找不到一个大臣可以帮他治理国家。武丁非常着急,有天晚上他突然做了一个梦,梦里出现一个人,像囚徒一样,蓬头垢面。这个人跟他说,你别看我这样子,但我富有良谋,我叫说(yuè)。武丁哈哈大笑,就你那样,还有治国的良策?于是武丁就笑醒了。但是他渴求贤人呀,所以第二天,他就叫人根据他的描述,给那个人画了像,到各地去找。结果,在一个叫傅岩的地方,找到了一个奴隶,长得跟他梦中见到的那个人一模一样。这个奴隶居然也叫“说”,因为奴隶没有姓。于是就把他带回来了。果然,他给武丁提出了很多建议,武丁对他越来越倚重,后来任命他为国相。武丁在位59年,使商朝的后期达到了极盛,武丁也成为了中兴明主。说当了国相以后,可以有姓了,因他曾居住在傅岩,所以就以这个地名为姓,称为傅说。

还有一个女的,傅善祥,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她一个女的,怎么会中了状元呢?傅善祥生于1833年,大概1856年,23岁的时候去世,南京人。大家一想就知道了,只有在太平天国时开放过女性科举,她就是当时的女试状元,一直官至丞相,是东王杨秀清的得力助手。太平天国的多篇重要文献,如提倡男女平等的、提倡禁食鸦片的、提倡禁止女性裹脚的,都是出自她的手笔。当时,太平天国有句话叫作“武有洪宣娇,文有傅善祥”。洪宣娇就是洪秀全的妹妹。1856年,天京内讧,傅善祥和东王府两万多人同时罹难。当然,关于傅善祥的结局,民间还有一个传说。因为她毕竟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状元,大家都不愿意她死,所以有人说她和她的丈夫何震川,侥幸逃出了东王府,逃出了南京。太平天国失败以后,夫妻二人隐姓埋名,住在上海的小胡同里,默默无闻直至终老。

傅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今天姓氏中的排行超出我们的想象,排在第53位。“付”姓排在第几位大家知道吗?我只找到一条资料,不敢说一定对,是排在第871位。如果不是有那么多“傅”姓改过去的话,这个“付”姓恐怕要排出1000位了吧。当代傅姓的人口达450万,占全国人口的0.36%。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