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剑桥斯堪的纳维亚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HK$
158.7
《
禅心与箭术:过松弛而有力的生活(乔布斯精神导师、世界禅者——铃木大拙荐)
》
售價:HK$
66.1
《
先进电磁屏蔽材料——基础、性能与应用
》
售價:HK$
227.7
《
可转债投资实战
》
售價:HK$
102.4
《
王氏之死(新版,史景迁成名作)
》
售價:HK$
56.4
《
敢为天下先:三年建成港科大
》
售價:HK$
79.4
《
长高食谱 让孩子长高个的饮食方案 0-15周岁儿童调理脾胃食谱书籍宝宝辅食书 让孩子爱吃饭 6-9-12岁儿童营养健康食谱书大全 助力孩子身体棒胃口好长得高
》
售價:HK$
48.3
《
身体自愈力:解决内在病因的身体智慧指南
》
售價:HK$
101.2
|
編輯推薦: |
为什么女人比男人更爱唠叨?
男生和女生最基本的爱情需求有什么不同?
身边的朋友中最爱批评你的,是否就是最关心你的?
《别怕,我是社交心理学》让你在读书的同时通晓社交奥妙,
一个月融会和谐交往秘诀!
|
內容簡介: |
人与人的交往,实际上是人心与人心的交流。,一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不仅影响其成长与发展,还决定其事业的成败与人生的高度。本书从心理学和社交技巧两方面入手,教会读者理解行为心理学、认识心理学、大众心理学中的普遍规律,并联系现实生活给予阐释,提升读者与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书中丰富的案例为读者展示了许多有趣的社交心理学现象,帮助读者分析这些心理现象如何产生,如何使之为己所用,帮助读者取得他人信任、有效沟通,提高社交能力,成就精彩人生。
|
目錄:
|
了解社交原理,做到知己知彼/1
聪明人都有好朋友/2
再坚强的人也有流泪的时候/6
士为知己者死/10
找朋友也暗藏法则/15
社交要会做也要会说/19
看一个人,就看他身边的人/24
无事献殷勤,看清动机很重要/29
学会察言观色,快速获得人缘/33
不要做“第二眼人才”/34
对方的名字很重要/39
投其所好是好方法/43
座位安排也是学问/47
注意观察对方的无意识动作/50
从肢体语言透视社交对象/54
看懂面具/57
掌握社交技巧,瞬间获得对方好感/61
懂得倾听的力量/62
多运用他人熟悉的语言/66
打好友情牌,温暖对方的心灵/69
从对方感兴趣的话题谈起/72
在对方最在行的领域提问/77
接受别人特别的习惯/80
给别人恰如其分的赞美/84
看懂领导同事,自如应对职场/89
换种思维,职场更精彩/90
面子问题不可小视/95
春天般的温暖,秋天般的含蓄/100
远离是非八卦,管好自己的嘴巴/104
对新人不要敬而远之,也不能倚老卖老/108
掌握客户心理,随心驾驭商机/113
设身处地为客户着想/114
苏格拉底教你给客户“催眠”/118
悉心倾听客户的话/122
“洗钱包”不如“洗脑”/126
真诚才是终极武器/131
社交中获取他人支持的“七种武器”/135
换位思考才能打动人心/136
人人都有个性,找准你的谈话重心/140
示弱是聪明的表现/143
懂得自嘲的人最可爱/146
适当分享自己的秘密/148
让对方先提出问题/152
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155
体会人生真谛,处理冲突问题/159
要朋友还是要金钱/160
多些沟通,少些偏见/164
醒来闻闻咖啡香/167
与其生活在别处,不如生活在当下/171
放一放,味道更香浓/175
多利用葡萄藤效应/179
要求加薪不必尴尬/183
精简问题,直入核心/187
巧妙化解社交中的敌意/191
适当地抬高对方,让他觉得敌视你毫无必要/192
避重就轻,转移他人的情绪焦点/196
以德报怨,赞美不友好的人/199
不要放弃那些能修好的机会/202
顺言逆意,让对手知难而退/205
自曝其短,效果斐然/208
有话好好说/211
完美说服,是社交中的艺术/215
先让对方答应点小事/216
钓鱼要像鱼儿一样思考/219
引导别人走入你的思路/224
找到彼此的共同点/230
层层递进,让对方放下心理包袱/234
让对方获得参与感/238
合理刺激对方的挑战欲/244
|
內容試閱:
|
聪明人都有好朋友
俗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多座山”。看来,人们打心底里希望自己在友谊的道路上多栽花儿、少栽刺儿。可不是这样吗?当你在异地他乡,只身一人,若遇到什么棘手的事儿,真个是控天无路、诉地无门啊。但若出现一位朋友拔刀相助,让你逢凶化吉,你一定会无比欣喜吧。也难怪人们总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朋友确实很重要。
一位名人也曾不客气地说道:“没有朋友也没有敌人的人,就是凡夫俗子。”说起来,如果一个人既没有喜欢的人,也没有讨厌的人,恐怕问题还不只是凡夫俗子那么简单。想想那些可怜的“狼孩”吧。他们由于意外的缘故自小失去了父母,而被狼群抚养长大。当他们七八岁时,人们把他们接回人群里,却发现这些生理上与我们相同的“狼孩”,说话、思考、劳作、直立行走都出现了问题。他们像狼那样,昼伏夜动、吃着生食,甚至还发出嚎叫。“狼孩”之所以如此,正是因为脱离了人类社会的影响。
的确,世界上的所有人都处于社交之中,也唯有如此才能保证我们的正常。心理学家发现,在蛮荒时代,我们的祖先彼此依存,才能令族群生存下去。他们在狩猎或搭棚的时候,大家一齐合作要比一个人独干更好。可见,人类漫长的进化史,也是人际交往的历史。正因如此,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把人类称作“社会性动物”。“狼孩”和“人孩”的区别,便在于成长中必不可少的历程——社会化。
社会心理学中所说的社会化,指的是一个人在整个人生中学习社会或群体规范的过程。我们从小接受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看到的各种媒体信息,当然,还有很重要的朋友交往,无一不是社会化的一部分。小到父母的只言片语、行为习惯,大到宗教信仰、民俗文化,都对一个人的社交模式起到影响作用。可以说,我之所以是“我”,与社会的塑造是密不可分的。正因社会化对人的强力塑造,我们才看到了与众人格格不入的“狼孩”,也才得到了一个有着深深社会烙印的“我”。
虽说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但人是怎么一步一步认识到这一点的呢?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很早就提出他对自我的见解。他认为,自我就是自己所知觉、体验和想到的自己。而一个人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包括他的名声和荣誉,则被詹姆斯称为社会自我。社会自我的重要性有多大,也许不用我们多想。有人在失败后觉得颜面扫地,有人为了名节而心疼欲绝,不都是因为这个别人眼中的自己而犯愁吗?可见,我们很重视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诗人虽曾浪漫而孤寂地说,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却远非这般疏离。在澳大利亚黏土动画片《玛丽与马克思》中,我们甚至看到两个年龄跨度大、身处两国的人,竟在几十年的书信交往中,成为莫逆之交。在经典电影《拯救大兵雷恩》中,一个小分队的战士,也不惜一切地在战地营救队友。电影《荒岛余生》里的查克,更与一只球交了朋友……这些看起来难以理解甚至不可思议的人际交往,无疑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发自内心地希望与别人交往,以使自己不再寂寞。纵使我们都是一座座孤岛,我们也希望与他人联系在一起。设想一下,在如今这个分工如此明细的时代,全能型天才基本是不可能存在的,如果不与他人合作,我们能独立完成的工作还有几项?
随着学者对人类的进一步了解,社交还不仅仅是人们的需要,也是近年来衡量个体健康的一个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在关于健康的定义中提到,社会适应良好也是健康的必备条件。也就是说,一个人在所处环境中,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受到他人欢迎,同样关乎个体的健康。有研究显示,良好的人际关系,甚至可以让工作成功率与个人幸福体验率提至86%以上。在个体成功的诸多因素里,人际关系的比重可达85%,而诸如技术、学问、经验等因素,却只占了15%。可想而知,一个想要成功的人,怎么可能是书斋里只会读书的书生呢?良好社交无疑是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我们不仅无法脱离社会而存在,社会中的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也非常重要。同时,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又是如此紧密,我们的方方面面甚至连成功都无法离开社交。这些无不提醒我们,要想做一个健康快乐的人,搞懂社交心理学显然是必修课。当然,相信很多人是知道这个道理的,想要提高自己社交能力的人也应该大有人在。可是谈到具体操作,很多人却不知道要如何下手。也有人把拍马屁、请客送礼、打小报告当作搞好关系的方法。实际上,这些都是对人际交往的种种误读。要搞好人际关系,就必须研究社交心理学。观察生活中那些朋友多、社交圈子广的人,我们不难发现他们或无意或有意地对社交心理学有所了解。怎么说话才讨人喜欢,怎么做才能博得同事的认可,怎么才能说服他人,如何把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理清……这些问题无不包含在社交心理学中。
世界上没有比交往更美好、更令人愉快的东西了,任何聪明人都不会孤独得忘了交朋友。社交带给人物质上成功,更给人心理上的愉悦。
找朋友也暗藏法则
常常听一些青少年朋友说:“爱是没有原因的,喜欢就喜欢了,很自然。”也听有人说:“两人相遇是缘分。”虽然并不是一切事物都能找出原因,但在人际交往的世界里,各种法则也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神秘莫测。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经典实验:
研究者把美国某所大学刚入学的新生招募过来,详细搜集了每位同学的智力、人格等方面的信息。之后,这些参与者被随机安排成男女一组,去参加一个大型盲目派对。所谓盲目派对,指的是从未晤面的男女经第三者安排而成的约会。研究者们在派对当晚及随后跟踪期间,都要求参与者评价各自的约会对象,并告诉研究者自己还想不想再次见到对方。结果可想而知:无论男生还是女生,都更喜欢那些养眼球的伴儿;相貌比高智商、优秀人品都要重要。所以说,只有那些俊男配靓女的小组才愿意进一步发展。
常言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可看看这个实验吧,哪个参与者不是在看相貌呢?我们总说不能光看别人的外表美,更要看别人的心灵美。甚至小时候多少都还听说过:蘑菇的样子越好看,毒性越大。可是,为什么在心理实验的照妖镜下,每个人的社交倾向却现出了原形?
说来,也怪不得这些大学生,相貌的确是社交的第一大法则。我们认识一件事物不总是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吗?就像哲人说的:“外表的美丽比任何介绍信都更有效。”是啊,看看那些男男女女吧,谁不是在街上看到帅哥美女就放慢脚步,屏住呼吸,巴不得多看几眼。就算年纪大了,也对俊男靓女更加偏爱。可见,爱总是有条件的,恨也同样如此。因此,不要说你无条件地爱一个人或恨一个人,你这么说,很可能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中。
这么一说,不少人要愁怀了。没有张柏芝的面庞、莫文蔚的身材,是不是就没有男性搭理了?男人恐怕就更痛苦了,一边是施瓦辛格那样的大硬汉,一边是张睿家那样的清新小美男,自己在女性眼中难道是史莱克吗?可惜,无论我们有多愁,在我们的社交中都存在一种的刻板印象:人们认为身体有魅力的人在其他方面也很优秀。这种看法显然是以点概面,但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总被外表有魅力的人吸引。
不过,论到一个人的智力水平或职业生涯方面,外表的魅力就没有那么大的作用。我们总不会因为谁长得帅,就认为他会成就一番大事业吧。反而常说某人“绣花枕头”、“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看来,在事业上做个成功者,还真是相貌平平者的福音啊。
当然,美貌只是交际中的一个方面,与再好看的人时间待久了,还是会审美疲劳。两个人在一起交往,更重要的还要看性格方面。虽然我们不太清楚何谓“心灵美”,但我们总会与我们觉得心灵美的人在一起相处。这就是俗话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道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当你和类似的人在一起时,你能获得一种证实的感觉。
假如你是一个足球迷,当你跟一个不爱足球的人在一起时,你会觉得你们俩格格不入、谈不起来;而当你和一个同好者在一起时,侃侃而谈间,你会觉得自己所珍爱的东西被认可了。比起和那些爱好不同的人在一起顶嘴、争论,还不如找个志趣相投的人,起码可以少产生些矛盾。这就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想让别人和自己做朋友,必须让别人觉得你们在某方面有着共同兴趣。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要怎么才能做到与别人有共同点呢?一些商谈经验丰富的人士会告诉你这么一个经验。他们一般在进行一桩大买卖之前,必须进行大约两天的项目说明,同时还要给对方提供一些文件。而他们在这两天中,如果能让客户亲手将相关文件打开,那就说明商谈成功了一半。
我们从这里应该发现一点:朋友也好,伙伴也好,有时候并不是因为你们有什么共性所以在一起,这些共性完全可以由你来创造。商谈中只不过是让客户亲手翻开文件,却在潜意识里让这位客户觉得他与商谈者在合作——这不就是共性了吗?如果你打算与一个人合作或者成为朋友,你完全可以使用这种技巧,巧妙地让对方在无形中卷入你的计划之中。
网上风靡一时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也证实了这个人际法则。它指的是作为人质的被害者,对于绑架自己的匪徒产生了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匪徒的一种难解情结。其实,在这种情境下的人质,不也是把自己认作匪徒的伙伴吗?这种心理错觉提示每个人,在生活中我们同样可以暗暗地“绑架”别人,比如请求帮你修改一下文章,向别人请教一件事情的见解,等等。在这样一来二去之中,对方已被你悄悄植入朋友意识了。
虽然我们很难改变自己的样貌,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社交。天生丽质的灰姑娘一个秋波把王子电到,这样固然很美好;但对于我们大多数姿色平平的人来说,巧妙运用人际法则,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不做第二眼人才
那些外表很美,一眼看上去就很漂亮的女子,被我们称作“第一眼美女”。而那些第一眼看来外表不太出众,但与之接触以后觉得气质很好,越看越耐看的女子,则被称为“第二眼美女”。不光审美如此,我们对人才的衡鉴也很类似。那些第一次接触时才华并不显眼,在后来慢慢显出价值的人,也可以被称作“第二眼人才”。
是啊,古人早就说过“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我们了解一个人肯定也需要一段时日,慢慢地发掘他的所长。不过,在今天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哪里还有那么多的时间去了解一个人啊?一位经验丰富的人力资源人员,仅需8秒就能浏览一份简历。即使简历很复杂,30秒的时间也就搞定了。所以说,如果我们做不了“第一眼人才”,在这样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无疑要以失败告终。
从前面一章的小游戏我们知道,人类的记忆对位置靠前的东西很感兴趣。这在社交里同样有效。心理学上一般把这个效应称为“首因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确实,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给他人的第一印象尤为重要。相识之前,你对于大家而言就像一张白纸;但认识之后,你却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为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画出了一幅自己的肖像。如果能留给别人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那就可以为自己加分不少;反之,则让自己大打折扣。
有一家单位的人事部,通过查阅简历选中了小张,把他列入预选名单。确实,小张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各方面都不错,他进入这个单位完全是十拿九稳的事儿。不过,在复试阶段,小张却因为穿着过于新潮,给面试官一种华而不实的印象。最终,小张遗憾地失去了这个工作机会。看到这里,你或许要为小张打抱不平,他能力不差,肯定能胜任这份工作啊,为什么面试官凭着自己一时的态度,就把这么好的一个人给否决了?诚然,面试官甄别人才的方法过于草率,很容易让优秀人才流失。但无奈的是,人都难免受到“首因效应”的左右,第一印象不好,自然就没时间再作考虑了。现实是残酷的,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且在如今竞争激烈的求职背景下,失去任何一个机会都是一个不小的损失。
另有一位传媒系毕业的应届生,也在四处找寻工作。他比较主动,自己跑到一家报社,找总编开门见山地问道:“请问你们需要编辑吗?”
总编也直截了当地回答:“不需要!”
“那么记者呢?”
“不需要!”
“那么印刷工人总该要吧?”
“也不需要。”
“哦,我想你们一定需要这个吧。”他边说边从包里拿出一块制作精美的小牌子,写着“额满,暂不雇人”。总编看过以后,会心一笑,说道:“要是你愿意,就到我们广告部门工作吧。”
在上面的案例中,这位大学生就主动出击,还用道具有趣地表达了自己的机智和乐观。总编之所以给他一个额外的工作机会,正是被他留下的良好第一印象所吸引。
《因为爱情》唱得好:“因为爱情,怎么会有沧桑?所以我们还是年轻的模样。”爱情中的人似乎总是缅怀于初见时的美好,我们对任何人的态度和认知,不也深深地被初次见面所决定着吗?的确,如果善于把握首因效应在人际中的微妙作用,一定能给自己的未来开创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那么,除了注意仪表和礼貌这些老生常谈之外,我们怎样才能既简单又有效地留给别人一个好印象呢?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微笑确实可以成为快速结识陌生人的一把钥匙。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认为,微笑起码价值百万美元。想想那些珠光宝气的贵妇人吧,他们虽然穿金戴银、光彩熠熠,但脸上的一丝冷意,寡淡的表情,却给人拒之千里的感觉。同样可以想象的是,如果我们拉着苦瓜脸去参加面试,像念讣告一样地介绍着自己的简历,有哪个面试官会有好心情呢?因此,第一印象也自然而然不会好。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因为笑,所以快乐。”他认为生理活动能促使心理产生变化。对不爱笑的人来说,这个观点无疑让你多多练习微笑。笑多了,自然就会收获快乐;快乐了,自然要笑……这样一个良性循环下来,你不就成了一个快乐的人了吗?同时,你留给他人的印象不也就是一个快乐的印象吗?
想一想自己身边的同事或同学,那些让你觉得很阳光的人,是不是很主动地与你打招呼、交谈,让你感觉友善的人?再想想那些成天低着头、目光回避的人,他们又给你一个怎样的印象呢?所以,如果你希望给人留下一个良好印象,千万别忘了去微笑。
需要注意的是,给人留下好印象的因素还涉及其他因素。比如时常见到一些男士西服袖口的商标没剪掉;或者把西服的暗袋拆开,用来装东西……这些都属于男士着装的大忌,很容易降低自我价值。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社交是一门非常大的学问,从察言观色到穿衣打扮,从用词语气到行为举止,无一不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天道酬勤,成功也总是垂青那些肯于学习的人,就让我们努力成为这个高速时代中的“第一眼人才”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