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清俗纪闻
》
售價:HK$
101.2
《
镜中的星期天
》
售價:HK$
76.2
《
世界前沿技术发展报告2024
》
售價:HK$
193.2
《
可转债——新手理财的极简工具
》
售價:HK$
66.7
《
新加坡教育:神话与现实
》
售價:HK$
98.9
《
“口袋中的世界史”第一辑·冷战中的危机事件
》
售價:HK$
299.0
《
绝美的奥伦堡蕾丝披肩编织
》
售價:HK$
181.7
《
狂飙年代:18世纪俄国的新文化和旧文化(第二卷)
》
售價:HK$
177.0
|
編輯推薦: |
★汲汲营营,忙忙碌碌,人生在世,不过满足这口腹之欲。吃,是人类存在几千年来永恒不变的诉求。
★ 江南美食自古即以“鲜”著称,读过本书才知,何谓吃得“鲜美”,吃出“味道”。
★江南历来文脉不绝,著名才子李渔、袁枚等都是“好吃者”。循着古人的脚步吃,才叫真名士。
★百家讲坛“坛主”鲍鹏山、《南方都市报》常务副总编辑崔向红、盛大文学副总裁汪海英竞“鲜”推荐。
★随书随机附赠插画精美明信片,与小伙伴共享美味。
|
內容簡介: |
这是一本关于你曾经在婉约宋词中读到,或是在小说影视作品中为之倾倒的江南美食。没有北方那令人大快朵颐的肥肉烈酒,也没有川湘辣子的口舌火热,但因为江南佳肴极致的鲜美,让人满口留香。从海味到山珍,从江鱼到湖鱼,还有那些味蕾上的乡愁,书里有着最江南的味道。也许你曾经倾心于诗画中的满城烟雨,希望用味蕾感受“桃花流水鳜鱼肥”的滋味;也许你曾经徜徉于老街的幽深小巷,只为找寻青葱岁月里的那碗青草糊;而在菊黄蟹肥的时节,你向往的人生只不过是“持螯把酒与山对”。那么,是时候张开你的嘴,跟着女作家一起去品尝江南最深处的味道了。
本书共分为“无鲜勿落饭”“鱼我所欲也”“最江南的味道”“味蕾上的乡愁”四个板块,有山珍有海味,有荤有素,有主食有水果,佐以美酒甜点,再以手绘插图相配,赏心悦目,不亦快哉?
|
關於作者: |
作家,行者,前媒体人。
出生于西湖边,成长于东海边。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从业媒体17年,曾为江南某报常务副总编辑。好读书,好音乐,好园艺,好戏谑,好美食,好行走。走遍中国所有省份,走过世界三十多个国家,边走边吃,且行且摄。乐在其中。
已出版主要作品有:
·《花事》
·《城市的良知》
·《少见多怪王小姐》
·《刀子嘴豆腐心》
·《纯属戏说》
·《行走新疆》
作品入选《21世纪年度散文选》《中国当代散文精选》等几十本精选本。
|
目錄:
|
一、无鲜勿落饭
靠海吃海
不知许事,且食蛤蜊
吃了沙蒜力道足
桃花红,泥螺肥
清明螺,赛肥鹅
三月三,辣螺爬高岩
螺中香妃
血蚶
悲情佛手
海瓜子
蛏子
蟹话连篇
最爱清蒸蟹
秋风起,蟹脚痒
九月九,望潮吃脚手
虾勾弹列传
酒不醉人虾自醉
“龙”得猛的小龙虾
二、鱼我所欲也 085
食有鱼
正是河豚欲上时
大头梅童
被窦娥还冤的鲳鱼
带鱼打蜡两头尖
专放烟墨水弹的墨鱼
黄花鱼
水潺不是软骨头
跳来跳去的弹涂
油菜花黄,昂刺鱼肥
胖头鱼
三、最江南的味道
江南好滋味
尝鲜无不道春笋
阳光·雨露·桃浆
青葱岁月里的青草糊
石莲豆腐的前世今生
蜜汁莲藕
店头荸荠三根葱
在绍兴喝酒
苋菜股
原野之味
乌饭麻糍
立夏樱桃红
五月枇杷黄
夏至杨梅满山红
桂花酒
高橙
栗子
舌尖上的风花雪月
香菜
苦瓜
草紫炒年糕
吃臭的,喝辣的
豆瓣酱
鸡脚婆
粥中滋味长
泡的就是菜
小菜一碟
四、味蕾上的乡愁
故乡风味
小吃五养
日子是可以卖的
蛋清羊尾
端午食事
江南三饼
江南三糕
天台面食
江南刀削面——麦虾
姜汤面
腊八粥·五味粥
|
內容試閱:
|
江南的味道,在诗词歌赋中,在画卷小曲中,也在我们的记忆和舌尖中,所以,江南的滋味,它又是春初早韭,秋末晚菘,是正月雪里梅,二月桃花鲻,是油菜花黄,昂刺鱼肥,是西湖边的小点心雪媚娘,是那道叫小青青白娘娘的凉拌菜,是春日里的采薇采青采马兰头,是立夏的樱桃红枇杷黄,是金秋的红膏蟹冬至的酒酿圆。
——《无鲜勿落饭·最是江南好滋味》
香螺尾部有膏,这是香螺的精华所在。内陆城市的人,初次吃香螺,常把这黄黄的膏当成是香螺的“屎”,弃之不食,经在座的老江湖一番调教,才恍然大悟,吃后不免感叹:天下竟然还有这么好吃的“屎”!
——《无鲜勿落饭·螺中香妃》
刚起捕不久的梅童鱼,眼睛锃亮,透骨新鲜,用以清蒸,加上绍兴黄酒、姜丝,再撒点盐,其味之鲜、肉质之细嫩,吃到嘴里好像马上会化掉,那种鲜,好像直接从海里蹦到餐桌上来似的。
——《无鲜勿落饭·大头梅童》
“菜花甲鱼菊花蟹,刀鱼过后鲥鱼来。”秋风起了,菊花开了,蟹脚痒了,比蟹脚更痒的是贪吃鹫们(吃货)的脚,这时不去弄几只肥蟹吃吃,岂非辜负大好秋光?这时节,随便什么蟹都肥得可以,青蟹、梭子蟹、湖蟹、田蟹,剥开后蟹膏似玉,蟹黄似金。秋天吃蟹,好像开春一定要吃笋,清明一定要吃青团一样,已经融入江南文人的生活里。人生的乐趣大抵也是来自琐琐碎碎的生活细节中。要是秋风起时,不吃上几只螃蟹,江南的文人一定觉得这一年是虚度了。
——《无鲜勿落饭·最爱清蒸蟹》
清明一到,免不了想到春江水暖、河豚欲上,还有鲈鱼堪脍、烟渚鸥鹭。说到鲈鱼,它不仅仅是条鱼,身上还有很多乡愁的味道,以致一到春天,很多人会为鲈鱼动了归兴。
——《无鲜勿落饭·正是河豚欲上时》
俗话说:唱戏的腔,厨师的汤。能烧汤的海鲜很多,但是要烧得像沙蒜汤那般的鲜香绵稠,不容易。鲜脆沙蒜汤的鲜味缠绕在唇齿之间,把味蕾的快感勾了个痛快淋漓。对于第一次吃这种汤的人来说,绝对是一种震撼,因为这汤实在太鲜、太有味道了!
——《无鲜勿落饭·吃了沙蒜力道足》
江南人家喜欢食鱼,一年到头的餐桌上,永远断不了的是鱼腥味儿,实在没钱,来碗酱爆螺蛳也是好的。菜花黄时,有丰美的塘鲤鱼,还有肥嫩的昂刺头,濡湿的杨柳风一吹,桃花流水鳜鱼肥了,“蒌蒿满地芦芽短”时,河豚露面了。江南的鱼之多、之鲜、之美,大抵在于江南独有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所谓的鲈鱼堪脍,必定有特定的风土人情垫底。
——《鱼我所欲也·食有鱼》
望潮长得娇俏玲珑,八条细柔的触手,摇曳生姿,似还带点狐媚的气息。从“肤色”看,章鱼是灰褐色的,而望潮通体透明,浅灰中隐着棕白色,细腻得如同玉石。
我最爱的还是清汤望潮。这清汤望潮呀,实在美味,清汤里浮着几只望潮,汤里撒着翠绿的葱花,望潮头部朝上,肢体舒展,白中隐隐透出轻灰,如一朵朵盛开的白菊,端的是“清水出望潮”呢。
——《无鲜勿落饭·九月九,望潮吃脚手》
比起什么棺材蟹、鹰爪虾、蛤蟆鱼之类,水潺的名字显得诗意多了。看到水灵灵、圆滚滚的水潺,有时不免想起两句诗,一句是“侍儿扶起娇无力”——水潺柔弱无骨,只有一根细细的脊柱骨,它也没有鳞片,看上去弱不胜衣,另一句诗就是“温泉水滑洗凝脂”,这是因为水潺通体雪白,几近透明,肤如凝脂,丰腴肥美,刚出水的水潺,感觉就跟贵妃出浴似的,又白又嫩,肌肤胜雪。
——《无鲜勿落饭·水潺不是软骨头》
海边人说“正月雪里梅,二月桃花鲻,三月鲳鱼熬蒜心,四月鳓鱼勿刨鳞”,的确,海边人谁不知“三鲳四鳓”,农历三月鲳鱼的味道最是鲜美,到了四月,则是吃鳓鱼的好时候。
农历三月的鲳鱼是我的心头之爱,新鲜的鲳鱼扁平阔大,白色的腹部如丝绸肚兜,滑溜溜,光闪闪,难怪被称为银鲳。
——《鱼我所欲也·比窦娥还冤的鲳鱼》
梅雨时节,滴滴答答的雨下个没完,让人心情跟着有些烦闷,不过,这个时候,有两样物事让我特别喜欢,一是栀子花,这个时候的栀子花特别的丰腴白嫩,花香浓烈,采一两朵在家中,便觉清香盈室。还有就是海瓜子,梅雨时,海瓜子的肉质最为肥嫩、饱满、鲜美,所以它的别名就叫作“梅蛤”。
——《无鲜勿落饭·海瓜子》
台湾汉声编辑室花了两年时间编辑了《水八仙》一书,其中收入了我写荸荠的文章,在序里,他们说:“我们奉上一块泥巴,泥巴里裹着水八仙,土得掉渣的风物……汉声不仅留下一块泥巴,也留下重塑未来的神土。借水八仙的仙气,让现代人体会日日是好日的风物真味。爱土、爱水,与水八仙相守,是敬祖宗、宜子孙的事。”或许,这就是美食的真谛,享受到任何一种美食的人,对自然、对土地,都要抱着一颗感恩、敬畏的心。
——《最江南的味道·店头荸荠三根葱》
樱桃好吃,花也好看。春分时节,一树一树的樱桃花,在山野倾情开放,花朵白色中带点粉晕,是春光的颜色,“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空山无人,水流花开,那种美,浸润着你,如一杯清凉的薄荷茶。
——《最江南的味道·立夏樱桃红》
乡里人家,多半会酿土酒,新熟的玉米、地下的番薯、树上的杨梅、藤上的葡萄,都能在乡人手里变成好喝的美酒。但是,最好喝、最有诗意的,莫过于桂花酒。番薯烧在我眼里是乡间小调,杨梅烧是民歌,而桂花酒,则是小令。
——《最江南的味道·桂花酒》
美味的小吃,是思乡的蛊惑,也是味蕾上的乡愁。思乡者的记忆中,故乡的一粒麻子都可以是朱砂痣,那些小吃,更是“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味蕾上的乡愁·故乡风味》
还有一种叫小野竹笋的,叶细枝韧,僻寂之处,野地荒郊,常见其身影。剥下它的外衣,是青玉簪般细细的一小条,有一种孤高之美,别有淡泊出尘的气质,切成小段炒腊肉,是青白之中的几笔朱红,雅致可口。
——《最江南的味道·尝鲜无不道春笋》
春天里去杭州的梅家坞,要上一杯明前茶,可以消磨掉半天好时光,当地的农家菜里,有一道就叫“西湖十景桃浆羹”。光听名字,就是满耳朵的欢喜,让人想到西湖边一棵桃树一棵柳树的春天。
江南的风韵,渗透在江南各个角落的细枝末节之中,一碗桃浆里,照见的,是诗意的江南。
——《最江南的味道·阳光·雨露·桃浆》
江南多莲田,乡间的孩童喜欢擎一柄莲蓬,掏里面的莲子吃。莲子是青绿色,似有水汽,一咬,甚是清口。我也喜欢吃新鲜的莲子,别人吃莲子摘掉莲心,我不摘,我喜欢这一点点的苦味,可以清心也。
《金瓶梅》第十九回里,写到潘金莲吃莲蓬,日落时分,西门庆与潘金莲在自家新建的花园里一起喝葡萄酒,潘金莲坐在西门庆腿上,“纤手拈了一个鲜莲蓬子,与他吃”。莲同怜,自南朝起,莲子便成了男女间表情达意的物事。偏个西门庆不解风情,回说:“涩刺刺的,吃他做甚么?”
——《无鲜勿落饭·蜜汁莲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