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棱镜精装人文译丛)思想的假死
》
售價:HK$
63.8
《
当代精神分析新论
》
售價:HK$
94.6
《
宋初三先生集(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
》
售價:HK$
217.8
《
定言命令式:康德道德哲学研究(政治哲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129.8
《
棕榈油的全球史 : 从奴隶船到购物篮
》
售價:HK$
96.8
《
简帛时代与早期中国思想世界(上下册)(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HK$
308.0
《
进化主义在中国的兴起(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HK$
209.0
《
不废风雅 生活的意趣(汪曾祺风雅意趣妙文)
》
售價:HK$
61.6
|
編輯推薦: |
1)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生前未打算发表的遗作
维特根斯坦,现代西方著名哲学家,早年曾受罗素的影响而成为逻辑经验主义的先驱之一,后来脱离了该流派又成为日常语言哲学的主要代表。他不仅对逻辑经验主义哲学、日常语言哲学的发展,而且对哲学方法、逻辑学的发展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备受现代西方哲学界的尊重。
2)了解维特根斯坦学说、个人精神面貌的第一手资料
本书收集了维特根斯坦37年间的有关笔记,对其社会历史思想、文艺评论思想、道德伦理思想的了解十分宝贵。同时,从这些笔记中还可以大致看到一位现代西方著名哲学家的精神面貌、生活阅历、个人性格、文化修养、治学风格、兴趣爱好,是十分宝贵的材料。
3)风格洗练明快,哲理精辟,令人回味良久
本书极好地反应了维特根斯坦的写作文风,深入浅出,常常以箴言警句表述出富有哲理的观点,同时也有晦涩、深奥、枯燥乏味的一面。冯·赖特在选编时,以中立、客观的立场忠实地反应了作者的思想学说,为后世研究维特根斯坦提供了比较直接的材料。
|
內容簡介: |
《文化和价值》一书是由维特根斯坦的学生冯·赖特根据其遗稿、按照年代顺序编排的札记性作品,收录了作者自一九一年起到一九五一年间所记录的关于哲学、历史、宗教、科学、教育、美学、艺术等方面问题的评论笔记,全书简练明快、深入浅出,伦理精辟、掷地有声。这些笔记对于了解维特根斯坦主要著作的孕育、创作过程,思想理论的酝酿、形成和变化过程等有着第一手价值资料。某种意义上,也是他三十七年间思想活动的自传性纪实。
|
關於作者: |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1889-1951)出生于奥地利,后入英国籍。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语言哲学的奠基人,20世纪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代表作品《逻辑哲学论》《哲学研究》。
译者简介:
黄正东,美国耶鲁大学法学博士,1992年担任美国芝加哥德保大学法学院的兼职教授,讲授现代中国法律。1997年至2001年担任香港大学法学院的研究生校外督导员,负责批改、辅导法学硕士研究生有关中国商业和民法方面的考试论文。兼任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广西大学、湖北大学及中南民族大学的客座教授。曾经担任全美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联合会主席(1988年),耶鲁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会长,旅美中国科学家工程师协会创始人之一及首届常务副会长1992。
唐少杰,男,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1982年入武汉大学哲学系,获硕士学位,1985年7月毕业后入清华大学任教。2002年8月—2003年7月,为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者。
|
內容試閱:
|
可是,类似施本格勒的观点是怎样和我的观点相联系的呢?施本格勒的曲解在于:如果理想作为决定一个人的思想形式的原则被提出的话,它不丧失任何尊严。它具有一种可靠的衡量性。
麦考莱的论文中含有许多卓越的见解,可是他对于人的价值判断却冗闷累赘。人们想对他说:不要装腔作势!只需说出你必须说的话来就行了。
据说从前的物理学家突然发现他们自己极端缺乏与物理有关的数学知识。今天的青年人几乎完全一样,据说他们正处在普通常识已经不能满足生活的奇怪要求的境况中。一切事情都变得这样的复杂,以至于把握它们需要特殊的才智。由于玩游戏的技巧已经不够了,因此一直未得到解决的问题依然是:现在还能玩这种游戏吗?什么是适当的游戏呢?
解决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途径,就是以促使疑难问题消失的方式去生活。
生活难以应付这个事实说明,你的生活方式不适合生活的模式,所以你必须改变你的生活方式。一旦你的生活方式适应生活的模式,疑难问题就随之消失。
可是,难道我们没有感觉到,看不到生活中的问题的人对于重要事情、甚至对最重要的事情都视而不见吗?能否说这种人只是毫无目的地生活呢一一盲目地生活,如鼹鼠一样?如果他看得见,他就会看出问题吗?
或者,我不应该这样说吗:正确地生活的人遇到问题时不会感到苦恼,所以对于他来说,问题不是疑难,而是欢乐。换句话说,问题对于他来说是环绕他生活的一道明亮的光圈,不是含混暖昧的背景。
有时,思想也在未成熟之前就从树上掉下来。
我发现,在探究哲理时不断变化姿势是很重要的,这样可以避免一只脚因站立太久而僵硬。
这就像攀登高山的人为了恢复体力而后退一会儿,以便伸展不同部位的肌肉。
基督教不是一种学说,我是说,它不是一种对人的灵魂已经或者将要发生的事情的理论,而是对于人的生活中实际发生的事情的描述。由于“悔罪”是一种真实的事件,因而绝望和诉诸宗教信仰的拯救也同样是真实的。议论这些事件的人(如班扬)仅仅是在描述对于他们发生的事情,而不管人们可能想给这类事件抹上什么光泽。
我每天经常地构思一首乐曲,这时我总是有节奏地摩擦上下牙齿。虽然我经常下意识地这样做,但我以前就注意到这一点。而且,我构思的音符似乎是由这种摩擦产生的。我相信这可能是构思乐曲常见的体内的方式。当然,我不动牙齿也能构思乐曲,可是在那种情况下,音符就变得如同鬼魂一样,模糊含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