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新常态改变中国2.0:全球走势与中国机遇

書城自編碼: 2592952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經濟中國經濟
作者: 希拉里、基辛格、保尔森 等口述,胡舒立等编
國際書號(ISBN): 9787503464973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8-01
版次: 1
頁數/字數: 344/269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83.3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不挨饿快速瘦的减脂餐
《 不挨饿快速瘦的减脂餐 》

售價:HK$ 68.8
形而上学与存在论之间:费希特知识学研究(守望者)(德国古典哲学研究译丛)
《 形而上学与存在论之间:费希特知识学研究(守望者)(德国古典哲学研究译丛) 》

售價:HK$ 113.6
卫宫家今天的饭9 附画集特装版(含漫画1本+画集1本+卫宫士郎购物清单2张+特制相卡1张)
《 卫宫家今天的饭9 附画集特装版(含漫画1本+画集1本+卫宫士郎购物清单2张+特制相卡1张) 》

售價:HK$ 135.7
化妆品学原理
《 化妆品学原理 》

售價:HK$ 57.3
万千教育学前·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捕捉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 万千教育学前·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捕捉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

售價:HK$ 48.3
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 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

售價:HK$ 57.3
史铁生: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2)
《 史铁生: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2) 》

售價:HK$ 57.3
量子网络的构建与应用
《 量子网络的构建与应用 》

售價:HK$ 112.7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03.5
《新常态改变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谈大趋势》
+

HK$ 109.2
《互联网+普惠金融:新金融时代(2015“风口”上国内首部“互》
+

HK$ 90.7
《联网力:传统行业互联网化转型的原动力(精装)》
+

HK$ 107.3
《知识与权力:信息如何影响决策及财富创造》
+

HK$ 73.6
《中国2015:看清新常态》
+

HK$ 98.8
《大秩序——2015年后的中国格局与世界新趋势》
編輯推薦:
1. 希拉里、基辛格、保尔森等世界政要带你读懂中国未来大趋势!
2. 谈中国改革、金融、法治、亚投行、一带一路等关键议题,权威评析其中的挑战和机遇!
3. 分析中国农业、医疗等领域的发展前景与潜在机会!
內容簡介:
《新常态改变中国2.0:全球走势与中国机遇》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改革驶入深水区,值此错综复杂之际,财新传媒独家专访希拉里、基辛格、保尔森等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政要,从中国经济转型、改革路径,经济发展与政府治理能力和法治的关系等方面,全面厘清当前局势,高屋建瓴地分析中国未来发展趋势,对其中的变革与机遇,给出了极具建设性的观点。
關於作者:
希拉里:美国第67任国务卿。
基辛格:美国著名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美国前国务卿。
保尔森:美国第74任财政部长,曾担任高盛集团的主席和首席执行官。
胡舒立:财新传媒总编辑,《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美国《外交政策》杂志“世界百名思想者”。
王烁:财新传媒主编。
黄山:财新传媒国际新闻部主任.
目錄
良好的政治秩序取决于平衡?001
斯坦福大学高级研究员: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
记者:胡舒立、王烁
美国篇
“没有什么话题不能讨论”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 记者:胡舒立、李昕、黄山
中美可以超越意识形态的不同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Henry Kissinger) 记者:胡舒立、王烁、黄山
华尔街由远到近,中国由边缘到中心
美国第 74 任财长、博鳌亚洲论坛理事:亨利·保尔森(Henry Paulson) 记者:胡舒立
我很高兴不再站在峭壁边缘
美国第 74 任财长、博鳌亚洲论坛理事:亨利·保尔森(Henry Paulson) 记者:胡舒立、王烁、李昕
如何与中国打交道
美国前财长、现任保尔森基金会董事长:保尔森(Henry Paulson) 驻华盛顿记者:张远岸
金融危机的经典教训?056
美国第 75 届财政部长:蒂莫西·盖特纳(Timothy F. Geithner) 记者:胡舒立、叶伟强、黄山、汪旭、
特派华盛顿记者 : 李增新
厘清中美经贸分歧
美国财长:雅各布·卢(Jacob Lew) 记者:胡舒立、黄山
特派记者 : 唐家婕、张翃
“遏制中国与我们的目标不符”
美国助理国务卿:罗素(Daniel Russel) 记者:张远岸
“我浸淫政治够久了”
第43届佛罗里达州州长:杰布·布什(John Ellis Jeb Bush) 记者:黄山
我站在风口浪尖
美国驻华大使:鲍卡斯(Max Baucus) 记者:胡舒立
我受够了政治
美国华裔驻华大使:骆家辉(Gary Locke) 记者:胡舒立
治疗金融癌症的药方?
美联储前主席,国际金融论坛荣誉主席:保罗·沃尔克(Paul Volcker)
记者:王力为
对环境的真正保护来自民众
美国环保署(EPA)署长:莉萨·杰克逊(Lisa. P. Jackson) 记者:胡舒立、张瑞丹、李虎军
病人的需求是医疗服务的核心
美国联盟医疗体系副总裁:马奇(Gilbert H. Mudge) 记者:李妍、薛健聪
实习记者:俞翔
中美反腐合作行动意义有限
美国国务院负责 APEC 事务的高级官员:王晓珉(Robert S. Wang) 特派华盛顿记者:张远岸
中美双边投资协定前景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雷吉纳尔多·琼斯 高级研究员:加利·霍夫鲍尔(Gary Hufbauer) 记者:王力为
欧洲篇
改革之难与欧洲之机
意大利总理:蒙蒂(Mario Monti) 记者:胡舒立、李增新、张远岸
以现代化告别过去
俄罗斯第一副总理:舒瓦洛夫(Igor Ivanovich Shuvalov) 记者:胡舒立、黄山
结交新朋友,不忘老朋友
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Tony Abbott) 记者:李增新、陈沁 特派华盛顿记者:张远岸
中国加强法治越快越好
德国驻华大使:柯慕贤(Michael Clauss) 记者:陈沁
英国加大网络欺凌打击力度
英国司法大臣:福克斯(Lord Edward Faulks) 记者:陈沁
中企在爱尔兰面临机遇与挑战
爱尔兰财长:努南(Michael Noonan) 记者:王玲
新移民改革意欲何为
加拿大移民部长:亚历山大(Chris Alexander)
记者:王玲
鼓励中国学生来新西兰留学
新西兰教育参赞:葛佑兰(Alexandra Grace) 记者:任波、赵晗
亚非拉篇
“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里”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Lee Hsien Loong) 记者:胡舒立
亚太经济合作可以有多种方式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Lee Hsien Loong) 记者:胡舒立
会诊中日经济病灶
日本庆应大学经济学教授、小泉政府内阁要员:竹中平藏(Heizo Takenaka) 记者:胡舒立
期待亚投行建成有国际地位机构
新加坡驻华大使 : 罗家良(Stanley Loh) 记者 : 王玲
最看好中以在农业技术领域的合作
以色列驻华大使:马腾(Matan Vilnai) 记者:陈沁
以色列式创新
以色列经济部首席科学家:哈桑(Avi Hasson) 记者:王力为
复制中国特区经验
哥斯达黎加外贸部长:莫拉(Alexander Mora Delgado) 记者:王玲
中智合作为拉美提供经验
智利农业部部长:富切尔(Carlos Furche) 记者:王玲
我们的改革并非出于短期政治利益?268
墨西哥驻华大使:温立安(Julian Ventura) 记者:王玲
重建埃及
埃及 50 人修宪委员会主席:穆萨(Amr Moussa) 特派记者:倪伟峰
国际组织篇
优雅前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 记者:胡舒立
2030 年的中国
世界银行行长:金墉(Jim Yong Kim) 记者:胡舒立、李增新、戈扬
愿与亚投行合作
亚洲开发银行行长:中尾武彦(Takehiko Nakao) 记者:陈沁
“一带一路”看硬件也看软件
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史蒂芬·格罗夫(Stephen Groff) 记者:王力为
中美的未来不是注定的
前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Kevin Rudd) 记者:胡舒立、王玲特 派华盛顿记者:张远岸
21世纪亚洲的挑战是保持和平
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Kevin Rudd) 记者:张远岸
打破政府担保思维是国企改革关键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亚洲及太平洋部主任:巴奈特(Steven Barnett) 记者:王玲
欢迎新伙伴参与非洲建设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非洲部主任 : 萨耶赫(Antoinette Sayeh) 记者 : 王力为
中国改革显疲态
中国欧盟商会会长 : 伍德克 Jorg Wuttke 记者 : 王玲
內容試閱
中美可以超越意识形态的不同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Henry Kissinger) 记者:胡舒立、王烁、黄山
眼前的基辛格,与媒体上的形象并无二致:身材不高,虽显老态, 但衣着一丝不苟——黑西服、白衬衫外加精致的袖扣——典型的华盛 顿外交家形象。
简单寒暄后,采访迅速切入正题,从基辛格的新作《世界秩序》
(World Order 开始。作为现代国际关系现实主义理论的倡导者和实 践者,基辛格浸淫外交数十年。特别是在 1969 年至 1977 年间,他 先后出任共和党尼克松政府的国家安全顾问、国务卿以及继任者福特 总统的国务卿,成为整个上世纪 70 年代美国主要外交政策的决策者 和执行者,他的现实主义理念也因此得以发扬光大。
从美苏的缓和,到历史性地推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往来进而形 成事实上的中美联手抗苏联盟,以及旨在结束越战的《巴黎和平协定》 的签订,无一不留下基辛格深深的烙印。争议也罢,褒奖也好,不可 否认的是,即便在 92 岁的高龄,基辛格依然被之后的美国历届政府 以及其他国家领导人问计,其影响力可见一斑。而从《大外交》《论 中国》到最新的《世界秩序》在内的 14 本著作,几乎没有等闲之作, 也足以看出基辛格的智慧与精力。
作为“中国的老朋友”,基辛格同毛泽东以来的中国主要领导人 都有过会面。专访前一天,他刚刚获得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接见,
并共进晚餐,足见基辛格在中国的影响力。作为当年中美恢复正常关
系的操盘手,基辛格对今天的中美关系有足够的洞见:作为当今世界 最重要双边关系的中美关系,历经正常化以来 40 多年的风雨,能否 以及如何进入新型大国关系的建设轨道。
历史明示,守成大国与崛起大国的并行从来不会一帆风顺。观察 者言,在 2013 年中美两国最高领导人加州庄园会晤后,原本预期的 两国关系改善未见到来;相反,老问题犹在,新问题不穷,以致在美 国国内关注中美关系人士发出中美关系要进行危机管控的呼声。而这, 即便对习惯了风浪的中美关系而言,也是不寻常的声音。
好在,中美关系“大而不倒”,重要性就在于此,往往在普遍不 看好的情况下,由于两国内部演变和双边互动对全球格局的影响力, 使得即便各自国内“利空”因素充斥时,两国关系往往会出人意料地 纠偏。比如 2014 年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一片悲观声中,习近平与 奥巴马携手夜游中南海,随即公告两国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历史性共 同声明。
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和关切实在太多,全球治理缺一不可。伊朗 核危机、朝鲜问题、后美军时代的阿富汗稳定、突窜的“伊斯兰国”
(IS)、乌克兰危机,包括伊拉克、叙利亚和利比亚的动荡,这些国 际关系的旧恙新疾,都需要中美两国的合作。因此,即便在价值观、 社会制度层面的差异,也无法覆盖利益驱动的中美关系。两国的共同 利益如此之大,以至于可以超越意识形态的不同。这或许也解释了基 辛格及其现实主义政治的主张迄今对两国关系的相关性。
基辛格发言,人们在听。
“我不认为任何国家可以凭一己之力打造世界秩序”
守成大国与新兴国家难以避免冲突,被称为“修昔底德陷阱”,国 际冲突的重要根源。德国与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对决,被视为最 经典的案例之一。这似乎是个魔咒。在过去 500 多年间,发生过 16 次 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之间的互动,其中 12 次以战争告终。那么,作为
20 世纪后半叶最大事件之一的中国崛起,是否会落入同一“陷阱”?此外, 中国在积极参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经济秩序之外,也 开始通过领衔发起金砖国家银行、稳定基金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 致力于打造新的国际多边金融和经济机构。这会不会遭到美方的质疑和 杯葛?就此,基辛格给出他的答案。
你在《世界秩序》一书中提到,中美需要从“一战”领悟深刻教训。 你说的教训是指什么?
基辛格:教训是这个:一国可能由于短期看上去很合理的事情卷入冲突,之 后忽然发现自己已陷入不知如何自拔的地步。
我觉得,如果当时各国领导人事前知道“一战”的后果,没人会做当初的 选择。所以,中美须谨慎,以防步入表面上合理但仍带来紧张局势的行动;随 着时间发展,紧张关系将难以管理。
所以说必须避免失去灵活性,那什么情况下可能会进入僵硬状态呢?
基辛格:两国都得铭记不管分歧如何,共同利益更大。所以出现问题时,中 美应该通过妥协来应对,而不是施压。要记住,对和平的需求超乎当下的紧张, 中美当基于此解决问题。
在书中,你还提到,伙伴关系得成为现代大国制衡的一部分,但这两者本身是一对矛盾。为何这种矛盾是必要的?两国怎样才能成功 管理这对矛盾?
基辛格:中国想阻止外部的人接近其领土,为此开展了相应的防卫,这是可 以理解的。鉴于中国的历史,我特别能理解。美国不希望任何地区被一个大国 主导,同样也是可以理解的,所以这构成了大国制衡的因素。
另一方面,这一平衡中的两个因素,即中国和美国,同样也得寻求合作, 正如气候变化方面的协议所示。我相信,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年的访美之行 将增进中美之间更多积极的理解。这两方面的趋势必须相向而行。
中国除了在现有国际金融秩序中寻求更大的影响力,还发起与世界 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行的新型多边金融机构。你如何看待其 中的战略意义?
基辛格:现在还不够清晰。美国和其他国家正在与中国进行对话。一些美国 人将中国的举动理解为试图打造现有金融体系之外的另一套体系,甚至可能最 终取代前者。我会说,让历史定吧。目前存在对发展和资本的需求,得有一种 方式,让机构分担责任,且在那之后我们再看。我不认为任何国家可以凭一己之力打造世界秩序,我肯定中国领导人也明白这一点。
有中国商人获得许可,将在尼加拉瓜修建一条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 的运河。美国会将其视为一个战略挑战吗?
基辛格:有很多人说,不论何时中国在非洲或拉美做了什么,都会损害美国 利益。但是,一条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运河,为什么会给美国造成损害?
美国和中国的关系,由两国领导人的目标以及他们与对方打交道的能力决定。我们应该明白,中国和美国现在都是大国了,我们在全球都有所经营,在 一些地方,我们将并肩合作,在另一些地方则不是。我不认为这条运河是个问 题,如果中国想花钱在尼加拉瓜修建运河,而不是建海军基地——为什么我要 担心呢?
你在上世纪 70 年代参与构建了中国、美国和苏联的第一个大三角。 到了今天,中国、俄罗斯和美国之间是否正在上演新一轮的大三角 游戏?
基辛格: 就中美俄三边关系,我在任时,我们的理论是美国要和中苏都保持 良好的关系,美国跟中苏的关系要比中苏之间的关系好,不选边站。我们明确 表达中苏之间的和平解决方案是美国重要利益所在。中国确信,如果苏联攻击 中国,美国必会反对。
今天,目前局势下,美中俄这三国之间没有特别的战争威胁。俄罗斯制造 了也正在经历欧洲的一场危机,这使得它更加靠近中国。这并不损害美国的利 益,我无法想象中国正式与俄罗斯结盟的情景。如果真发生了,美国也会加以 应对。目前为止,绝大部分问题关乎能源供应以及其他事务,这些都不直接影 响美国。
乌克兰危机会不会导致针对俄罗斯的新一轮冷战?
基辛格:乌克兰危机应该通过谈判取得和平解决。一年前我给《华盛顿邮报》 撰稿时是这么想的,现在也这么想。基本的问题是乌克兰是否应该成为军事联 盟(北约)的一部分,或者是否应该属于俄罗斯的军事势力范围。我的观点一 直是乌克兰不应该属于任何一边,它应该是一个会场而非战场。如果这一建议早被采纳,我想和平的解决方案应该已经有了。我认为这仍然是当下应该做的,持续的冲突将损害各方利益。
“习近平身负重任”
基辛格同毛泽东以来的中国主要领导人都有过接触,在西方战略家 中也属惟一。在 3 月 17 日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见面时,基辛格表示, 中国正在进行着具有历史意义的改革大业;美中关系是事关全球和平、 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双边关系。构建美中新型大国关系符合双方利益,是 着眼长远发展的远见之举;相信习近平今年对美国的国事访问将是一次 历史性访问并预祝访问成功。
一般而言,往往是客人被称作“中国的老朋友”,而基辛格上来就 说自己是“中国的老朋友”,可见其自信。
不可否认,今天中国面对来自国内国外的挑战愈发棘手。所谓改革 进入“深水区”,容易做的事和不太复杂的改革已然完成。无论是经济 增速的下滑,还是政府债务问题和土地问题,抑或严峻的环境治理议题 和围绕人口结构产生医疗、教育、养老等诸方面挑战,都是本届政府必 须应对的。同样,在国际上,中国渐渐舒展身躯,“韬光养晦”之说不 闻久矣。这既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必然后果,也对中国新时期和平发展的 形象建设带来挑战。
你与毛泽东以来的中国主要领导人都有亲身认知。你对习近平印 象如何?如何在中国外交战略几十年来演变的背景下评价他的外 交政策?
基辛格:习近平身负重任,他正试图改变一个拥有 13 亿人的国家,改变中国多年来业已建立的模式,也正取得一些成功。在中国人口从农村进入城市、 世界经济日益复杂之际进行这个转变。我觉得,习近平会作为一位给中国带来 重大改革的领导人被载入史册,其中一些改革将为中国带来历史性巨变。
你对习近平今年 9 月访美有何期待?
基辛格:这将是习近平首次对美国的国事访问,时值美国国内正在准备明年 的大选,所以,此次访问对中美关系的延续很有意义。美国对华外交政策已历 经好几任总统,目前正走向奥巴马执政期的尾声。我相信,对华外交将得到新 政府的支持。
同时,美国人还没有真正意义上有机会倾听中国领导人阐释其改革计划以 及中国的发展。我相信,习近平访美时会描绘中国正在发生的变化的图景,这 将非常重要。
你认为中国的崛起是线性向上还是充满波折?
基辛格:历史上,一国崛起总有起伏。我还记得中国 1971 年的样子,如果 有人给我看一张北京的图片,说多年后北京就是这个样子的,我会说绝对不可 能。迄今为止,中国一直在发展,持续了这么长时间,这是史无前例的。期间 出现一些下行是可能的,不过,当我们观察中国过去 30 年到 40 年的发展,我
觉得长期趋势是向上的,如果目前正在开展的改革得以落实,更是如此。
世界秩序在十字路口
作为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和平和发展,如今都遭到相当大程度的考 验。就和平而言,乌克兰危机不止,“伊斯兰国”坐大、发达国家内生 恐怖分子威胁、伊朗核问题未结,都严重挑战世界的和平,地缘政治的 逻辑重新抬头。同样,在发展端,人类能否削减温室气体的排放、遏制 包括埃博拉在内的流行性疾病的扩散、国家间和国家内部的贫富差距拉 大,以及腐败问题的猖獗和诸多国家结构改革动力的缺失,也令发展前 景蒙上阴影。
“伊斯兰国”在中东兴起,它会改变中东的基本格局吗?
基辛格:我们看到中东正同时经历着三到四种革命。有对现政府的不满,有 什叶派和逊尼派间的宗教分裂,有民族之间的分歧,还有“一战”以来国际秩 序的崩溃。现在,中东国家弃国界于不顾。所有这些危机都同时发生,每一个 又某种程度上起源不同。
如你所言,伊斯兰世界正在十字路口,那下一步走向何方?
基辛格:“伊斯兰国”(IS)代表伊斯兰教早期的写照,即世界由哈里发(caliph) 统治,他既是宗教领袖,也是世俗领袖,世界不分边界。它不对各伊斯兰国家 加以区分,所以这种思维认为伊斯兰教进入阿富汗、中国、俄罗斯和美国是自 然而然的事情。
如果这变成伊斯兰教的主流叙事,那世界就将进入极其困难的时期,任何 拥有伊斯兰人口的国家都无法幸免于此,直到这些人意识到其方式不可接受也 无法被忍受。
“伊斯兰国”是神权政治的象征,如何打败它取决于几个因素。首先,外界国家如何应对;其次,穆斯林如何应对,因为他们直接受其影响。在中东, 让一些穆斯林国家打击“伊斯兰国”应该不难,但有其复杂一面,“伊斯兰国” 人员来自逊尼派,如果使用什叶派力量打败“伊斯兰国”,长期看,这将使冲 突更加复杂。
我们理解是因为这涉及了伊朗和沙特的竞争,那正好转到伊朗核问 题。解除伊朗核武能力的美伊谈判正在进行之中。你认为解决伊朗 核危机的办法是什么?
基辛格:尼克松总统时期,美国和巴列维国王治下的伊朗关系友好,之前几 任美国政府期间也是。如果伊朗像一个民族国家那样行事,认可边界,就可以 对国家秩序和和平做出重大贡献。伊朗文化独特,它是惟一一个一开始被伊斯 兰教征服却没有采用阿拉伯语的国家。伊朗的问题在于谋求帝国的建立,不论是由什叶派主导的帝国,还是历史上的波斯帝国(波斯帝国东起现在中国一些 地区,横跨整个北非)。问题在伊朗是否能像民族国家一样行事。如果能,那 么伊朗同他国建立起良好关系几乎是自然的。
你的书里谈到了社交媒体。考虑到你的资深程度,我很好奇,你是 怎么看社交媒体如何改变国际政治这个话题的?
基辛格:我不想让自己觉得尴尬,不过我得说我不用社交媒体,我也没有必 要告诉所有人我在干什么。当然,网络完全改变了世界,它在人与人之间创造 出一些以往不存在的联系,同时也唤醒了自我意识。当你如此依赖他人肯定之 时,你对自己的判断还有几分信心?实时的、无处不在的舆论反馈,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挑战。
斯诺登事件说明,只要是可能被泄露的,终将被泄露。在这个透明新世界中,你所主张的静默外交(quiet diplomacy)还可行吗?
基辛格: 静默外交有两个层面:一、不透露目标;二、不透露行为。有时候 这是必要的。
比如,当年我们接受中国领导人邀请访华时,我们觉得最好是悄悄地来。 因为,如果公开行事,我们就得做出很多保证,中方也得解释他们的动机。我 们觉得,最好先让领导人会面,就未来两国走向达成理解,然后再公布。经中 方同意,美国发布了当时对话的记录。那时,我们刚开始建立联系,彼此不了 解,我们觉得最好保密。
今天,仍然会有很多重要的事情得通过静默外交来做:不透露目标,不透 露行为。
几年前,我采访了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他现正在深切治疗中。你 如何评价李光耀的成就?
基辛格:李光耀是个伟人。他接手的是一个落后的海港城市,依靠他对新加 坡人民的才智和能力的信念和信任,建立了一个国家。他构建了新加坡的比较 优势,奠基于所有人的纪律和才智之上。他让整个国家在全球范围内辐射其影 响力。一个中等规模城镇的管理者在世界上能有如此的影响力,这是令人无比
惊叹的表现。
后李光耀时代的新加坡会呈现何种面貌?
基辛格:他已经构建了一个现代社会。他接手时,新加坡的人均年收入仅为600 美元,现在已经超过 4 万美元。他通过高度的——或许是被西方国家认为过度的——纪律,实现了这一演变。但是,我认为,新加坡会逐步演变成一个参与度更高的国家。他(李光耀)是那些构建了这样一个能持续增长社会的一 员,新加坡也会继续被他(的故事和精神)所激励。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