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图解机械工程入门
》
售價:HK$
96.8
《
中文版SOLIDWORKS 2024机械设计从入门到精通(实战案例版)
》
售價:HK$
98.9
《
旷野人生:吉姆·罗杰斯的全球投资探险
》
售價:HK$
75.9
《
世界巨变:严复的角色(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HK$
110.0
《
宋初三先生集(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
》
售價:HK$
217.8
《
天生坏种:罪犯与犯罪心理分析
》
售價:HK$
97.9
《
新能源材料
》
售價:HK$
63.8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采煤机智能制造
》
售價:HK$
96.8
|
編輯推薦: |
人生来并非政治动物,但人总生活在由政治决定的生存空间。因而,对一个尊重人类尊严的社会来说,人的政治判断力是其存在的先决条件。
那么,每个人作出政治判断的能力又受哪些因素影响?究竟是什么逻辑,使希特勒攫取了德国**权力?在当今世界,一个“政治的人”该是什么样子,需要具备哪些关键素质,其判断力又当如何训练得到?
在《政治的人》一书中,奥斯卡内格特对上述一系列问题作出了鞭辟入里的深刻剖析,全方位呈现了他对思想教育和知识社会的研究成果,从当前地域政治的发展状况出发,全面构思了一个变革时代的政治思想教育纲要。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德国社会学家奥斯卡内格特的集大成之作,旨在通过思想教育和实践培养具有“独立评判能力”的“政治的人”。作者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考察,分析了品格、理论知识、经历察知对构建政治的人的作用,指出了一个政治的人需具备的关键素质和判断力,以及这些素质和能力如何通过训练获得。作者从当前地域政治状况出发,为读者构思了一个变革时代的政治思想教育纲要。书中提出的问题和展示的思想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關於作者: |
作者简介:
奥斯卡内格特Oskar Negt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法兰克福学派重要代表人物之一。1934年出生于一个农工家庭,1955年高中毕业后,起先遵从父愿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法律,后转到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大学,学习社会学与哲学,直接从师于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先驱、社会哲学家霍克海默与阿多诺。1962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担任哈贝马斯助教长达八年。在阿多诺(1969年离世)和霍克海默(1973年离世)相继去世后,哈贝马斯与内格特成为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内格特1970—2002年任汉诺威大学社会学教授。著有《变革时代的童年与学校》《劳动与人类尊严》《工会有何用?》《康德和马克思》《浮士德的事业与龙的现代化》《政治的人:作为生活方式的民主》等。
译者简介:
郭力
1960年生于北京,1985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曾任中国科学院《兽类学报》编辑。1991年自费留学德国。现为德国弗赖堡大学汉语教师,自由作者、翻译。著有《日常德语阅读》《德国名诗精译精析》,散文集《莱茵北流去》《成长在德国》,译著有《阿连德家族》《阻击石头军》《德国人会死绝》《完美朋友》《法兰克福学派史》等。
|
目錄:
|
第一章 地球——以政治势力重新划分为标志
1.定位定向:寻找安全保障
2.世界图像构想的演变
3.“无着无落的世界”:关联中断问题
4.四个历史标志,自三分世界战略之终结说起
不同的世界概念
5.恐惧混乱,呼唤帝国秩序
6.关于战争理由的丰富想象
7. 争夺“地域主权”:地域政治的回归
8.地球新秩序:美国影响
9.重新给敌人下定义
10.大棋盘
第二章 欧洲的认知过程:欧洲的世界构想——为保障世界内部和平作贡献
1.两次战争——两次认知挑战
第一次认知挑战:三十年战争
第二次认知挑战:纳粹统治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奥斯威辛集中营意味着什么?它为什么能出现?
2.作为文化区的欧洲
3.精心养护近环境——欧洲经济区
4.寻找欧洲自身性
欧洲边界在哪里?
欧洲问题——俄罗斯
记忆与认知之间的密切关系
关于集体关系下自身性的辩证思维
5.欧洲公民社会的主要危机
第一个危机:全球化
第二个危机:工作岗位与失业
第三个危机:教育及学习场所的转型
第四个危机:科技发展与伦理道德
第五个危机:缓行中的“去政治化”进程
终身学习:成人教育为寻找欧洲自身性作贡献
6.病史,或:我们如何将历史带入当代?
第三章 当今世界动荡不定,定位定向时须知道些什么?
1. 他们明知不做:对知识社会意识形态的评判
语言及符号谱系的改变
关于将认知运用到公众反思域的能力
简要哲学回顾:知识与良知
认知过剩导致责任归属的不确定性
2. 政治教育的最高目标:建立关联!
3. 何为社会能力——它们应如何与关键素质相结合
通过认知定位定向:事例察知学习法的六种特殊能力
(1)自身性能力:为“我”而战的战场——“我”作为检验现实的主体仲裁处
(2)科技能力:了解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发展辨别能力
(3)公正能力:对剥夺经历的敏感,对正当与不正当、公正与不公正的敏感
(4)生态能力:注重保护与人、自然、环境的关系
(5)经济能力:慎重对待思想源泉及物质资源,慎重对待自己的劳动力及社会原材料
(6)历史能力:回忆能力和乌托邦能力
4. 一个新学习周期的开始
第四章 评判性社会理论及事例学习法——关于政治教育教学法
1. 察知之重要性:以亲身经历作说明
(1)法兰克福学派
(2)德国社会主义学生联盟及马克思主义小组
(3)工会政治教育工作
(4)社会主义办事局
(5)戈洛克湖学校
2. 政治教育过程中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3. 教育学的乐观主义:社会学想象力与事例学习法
第五章 民主的无价宝:公众察知场所,集体经历时光
1. 公众域的文化意义
2. 没有公众域便没有个体解放,辩证论证人类的社会化
(1)解明运动的自我解明
(2)人类的古老性
(3)自下开始的社会化
(4)不堪重负的设想力
(5)我应该做什么?
3. 结构转型中的公众域
4. 城市作为文化风景线
(1)欧洲文化是城市文化
(2)永远的巴比伦
(3)政治城:雅典
(4)政治生物——神秘的城市动物
5. 一个人作评判时,是一个共同体成员的评判。汉娜阿伦特的共同体观
(1)政治哲学:起点可靠,终点未知
(2)政治是公众行动
(3)特殊性的历史特权
6. 家乡及媒体世界对感官感性的剥夺问题
近与远的辩证关系
7. 感官感性与理解力:我们不同才能的发展差异
客观世界的分化
第六章 判断力的政治程度,关于公众域中的理性运用
1. 作为社会化重要才干的判断力
2. 汉娜阿伦特的努力:借助康德的《评判判断力》重建政治哲学
3. 政治的人破碎的中间世界(柏拉图的地洞)
4. 谈论场所的变化:从古希腊集市、古罗马论坛到酒馆、固定聚会桌
5. 偏见的危害:“击碎偏见比击碎原子还困难”
(1)宾客权的破坏及其处罚
(2)社会暖流与寒潮
6. 意识形态盘根错节,真相与谎言交织混淆
7. 即兴演说,及为演说学复兴的辩护
(1)真理解译家的不解难题
(2)“背后捣鬼术”:演说学的去政治化倾向
(3)演说学的传统范本:亚里士多德和西塞罗
(4)出色演说者的质朴个性:德摩斯梯尼和西塞罗
(5)图宾根大学当代演说学
(6)《联邦党人文集》 的公开实验
(7)政治演说学必须重建
第七章 政治的人与他的共同体:政治品格问题
1. 关于自由及个体责任
(1)哲学性政治辅导的长期困境
(2)职业政治家缓慢去政治化的问题
2. 民主及公民道德的重要性
3. 没有经济民主便没有持久的公民社会:关于可期待性及责任感
4. 社会主义真的过时了吗?
(1)社会主义乌托邦及资本主义的历史环境
(2)市场神话、平等表象及规划效益性
(3)人权、劳工与民主
5. 政治的人与他的道德
参考文献与注释
附录
|
內容試閱:
|
译 者 序
记得二十年前我曾问过一位德国生物学博士,政治(Politik)是什么意思。他想了想说,是管理国家的艺术。他的回答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一来政治在我的大脑里,大概是关于指导思想、政策的执行贯彻、统治管理一类……铁血的感觉,从我的角度,绝然想不到艺术上去;二来他是生物学博士,却可以对此问题作出此等简练准确的回答,说明这种政治概念属于他们的基础教育范围,是一种普遍认知。
二十年后,当我用了近两年时间翻译了这部《政治的人:作为生活方式的民主》,上述感觉更得到了确认。并且以前的——不论是自己的还是他人的,认为西方人不关心政治的偏见,也有所改变。我很庆幸,通过译书能了解到,德国人所以有今日这样很强很清醒的政治意识,要感谢他们有许多激情满怀,富有判断力、责任感的社会学家,大众政治辅导员(如果允许我这样称呼的话),比如本书作者奥斯卡内格特先生。
当人们赞赏德国二战后认真反思的认罪态度,对他们诚恳认错,对战争罪行表示悔悟,向各国道歉、向所有死难者致哀的行为表示敬重之时,恐怕很少会有人想到,这些在公众舆论域发生的一切是怎样产生的。这一切不会理所当然地不请自来!正如内格特先生在本书中所述:“在德国,对历史的反思已成为一个集体成就,一个集体认知过程。”可想而知,位于这个集体中心的,就是像法兰克福学派成员这样的社会学家们,是他们如阿多诺一样提出了这样的警醒:要尽一切努力,让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悲剧不再重演。如今,他们仍活跃在大中小学、业大,各种政治培训、报告讨论会等公众域中,为保持民众普遍的政治觉悟进行着不懈努力。本书正可使读者对此类努力窥见一斑。
关于翻译
评论、评判、批评、批判这些汉语词汇,在德文中都可以是一个词:Kritik!
这是我在Kritik的家乡德国生活多年后,在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求证、翻译的过程中的发现。特别是2013年笔者有幸翻译了《法兰克福学派史》(该书2014年初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一书,才有机会将Kritik通常的翻译“批判”改为“评判”。
本译著中还将沿用大部分上述译著中的改译,比如将“批判”改为“评判”,“启蒙”(Aufklrung)改为“解明”,“唯心主义”改为“理念主义”等(详见《法兰克福学派史》译者序)。
因本书作者内格特也是当代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本书中Kritik又属于最常出现的词汇,笔者还想对此话题作些说明。
Kritik的意思,内格特先生这样对笔者解释道:“其希腊文是‘评定、评价的艺术’。它是要对事物及理论进行分析、考核、论证、研究。它可得出正面结论,也可提出批评、建议,尽管会具有考查、批评倾向,其目的却是为了人类社会的改进与完善。”
翻译过程也是学习过程;通过日复一日的艰辛翻译,通过同德国友人进行的广泛求教讨论,笔者对Kritik(评判)的理解越来越清楚,并渐渐悟出一个“评判”的大体历程:康德最先举起“评判”大旗, 1804年康德去世,14年后出生的马克思再次将它举起;而法兰克福学派的创始人霍克海默,出生于马克思去世12年后的1895年,他在20世纪30年代重新发现马克思,将他的“评判”方法在自己学派中广泛推行;阿多诺等人接过这个旗帜后,哈贝马斯、内格特等后人,在学派创建八十多年后的今天,还在继续将它高举。
原来马克思高举的是评判,而非批判大旗!
令笔者庆幸的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共产党和政府没有再举“批判”大旗,显然人们没有忘记这杆大旗曾造成了怎样深重的灾难,也不希望让“批判”再次搞乱人们的头脑。笔者真诚希望,评判(Kritik)能早日得到正名,作为Kritik的译文取代批判。
其间我在德国也同两位年轻大学生谈过“批判”与“启蒙”的翻译问题。两位都是留学德国的八零后女大学生,德语能力都很强。来自浙江的那位同学说:“是啊,Kritik不是批判,我爷爷那时候就是受了批判的……Aufklrung也不光是教育问题。”我想了解在台湾是怎样介绍启蒙运动的,我问:“什么是启蒙?”来自台湾的女同学告诉我:“启蒙就是……就是要独立思考,运用自己的理智……其实叫启蒙也是挺矛盾的。” 八零后女大学生对这些哲学词汇的敏感令我感动感慨,本身又感到是对自己改动努力的鼓励。
本译著中笔者还将ffentlichkeit一词译为“公众域”,没有采用“公共领域”及译者曾经的“公共域”的译法。因这样的构词法相当于“公共电话”“公共场所”,但“公共域”令人无法想象。当我问德国友人,他们读到ffentlichkeit,会有哪些想象时,他们会说:可以是学校,是公众聚会、讨论,这个词的主体是公众。ffentlichkeit在德语中,包括公众性及公共性两个方面,在社会学方面涉及的主要是公众性,是关于关心公共体生活,为它议、为它争的公民、公众。例如本书作者对公众域有如下论述:
“……为公众域而战,表达的是人类——不论个人还是群体——真诚的独立解放的诉求,它是社会生活人性化的斗争焦点,是保卫群体自由团结的焦点。”
“公众域应有足够的规模及结构,它所能提供的应远超出市场商品交易的私人交流,而要让拥有公民权的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加入到政治化关联中。”
翻译的过程也是接受挑战的过程。本书作者学识渊博,善于谈古论今,引经据典,这为翻译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如果没有当今的计算机技术,要找寻许多文字的出处、背景资料,是难以想象的。但仅靠这些技术手段、词典书籍,要完成这本专著的翻译仍然困难重重。本书中给出的“译者注”有三百多个,这些译注如果不是通过计算机搜寻找到,便是通过同友人、专家的求教讨论得出。在此,译者要特别感谢对我的翻译工作始终给予大力支持的各位友人,他们是译者的先生Richard Wilkinson、德国文理中学退休德语教师 Rolf Müller 先生、Kay Mestern 先生、Claus Czeranski先生、Wolfgang Bammert先生等。
孔子曰:“志于道。”即,以(人)道为目标立身。译为德文成了:Der Weg ist das Ziel——路即目标。阴差阳错,面目皆非,不过产生的新意却也不赖,更乐为人们所接受。在此,译者愿以“志于求索”与读者共勉。
郭力
2014年6月24日于德国弗莱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