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长高食谱 让孩子长高个的饮食方案 0-15周岁儿童调理脾胃食谱书籍宝宝辅食书 让孩子爱吃饭 6-9-12岁儿童营养健康食谱书大全 助力孩子身体棒胃口好长得高
》
售價:HK$
48.3
《
身体自愈力:解决内在病因的身体智慧指南
》
售價:HK$
101.2
《
非言语沟通经典入门:影响人际交往的重要力量(第7版)
》
售價:HK$
126.4
《
山西寺观艺术壁画精编卷
》
售價:HK$
1725.0
《
中国摄影 中式摄影的独特魅力
》
售價:HK$
1127.0
《
山西寺观艺术彩塑精编卷
》
售價:HK$
1725.0
《
积极心理学
》
售價:HK$
57.3
《
自由,不是放纵
》
售價:HK$
56.4
|
內容簡介: |
畅销书《名老中医之路》系列,讲述的是“大医 精诚”的历程。
本书是“中医学子之路”纪实,讲述的是“早成 明医”的捷径。
本书是河北中医学院扁鹊医学社同学们“学用中 医、早成明医”的心路历程和思考实录。
刘超颖编写的《中医学子早成明医的捷径》用学 生诊治的病例和撰写的论文,展现他们的“明医”水 平,也昭示*多中医学子:只要早期接触临床、学用 平脉辨证,放手让学生独立诊治,老师把关,就能找 到一条少走弯路的中医成才“捷径”。
|
目錄:
|
**章 “早成明医”的心路历程
明医之路:梦想与信念开始的地方
抄方:从大一到读博的那些记忆
我的学医之路
思考中的中医路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自己开中医诊所的人生思考
第二章 “明医头脑”是怎样炼成的
从纸上谈兵到临床亲历“补中益气汤甘温除热”
另辟蹊径:巧用附子治湿热
大胆猜测小心求证:论肝主卫气
敢对权威说不:中药功效拾遗
李东垣与张德英:跨越时空的对立相承
刘保和应用血府逐瘀汤验案举隅
李士懋教授对头汗一症治验实录
麻黄何以“破癥坚积聚”
越辨越明:浅议“风为百病之长”
田淑霄运用补中益气汤经验
桂枝芍药知母汤心悟
小药治大病:浅谈龙骨牡蛎之功效
小议白术——刘渡舟验案中的深意
并非标新立异:从心论治月经病
何以事半功倍,且看风药应用
习李士懋温阳法治喉痹
半夏泻心汤与“否”卦的思悟
牛蒡子习用心得——突破“清热利咽”的局限
学《傅青主女科》对生化汤的应用心得
与时俱进:从痰火上壅论治痘疹
“高处不胜寒”——读《儒门事亲》有感
论脾阴——破解“历代医家对于脾阴一说,其论尚少”之谜
跟诊李士懋教授感受“补中益气汤证”
金水六君煎:从疑虑顿生到恍然大悟
细心体会“奔豚汤”,组方用药何其妙
层层思考层层悟,透营达卫话桂枝
一波三折守病机——阎艳丽治疗咳喘案
铁杆中医张德英“痰浊脾实论”应用
连珠炮式发问:“燥邪”到底是什么
拍案叫绝:刘保和教授“旋转乾坤汤”亲试记
李士懋平脉辨治高血压经验
参机悟道:花金芳用药经验举隅
从“皮刺法”谈痛症治疗与得气
杜惠兰治疗不孕症的学术思想
抽丝剥茧细究“当归四逆汤”
花金芳大夫治疗脾胃病经验
惊叹山药功效之神巧
“平脉辨证”活用麻黄附子细辛汤
举一反三:石膏适用范围何其广泛
思路洞开:温通阳气法以治痤疮
习李士懋教授“阴阳脉诊”手记
第三章 “小郎中医案”师生互动
附录:扁鹊医学社13年掠影
跋
|
內容試閱:
|
整个大一生活基本上都是在苦读中度过的,我每 天都将课上所学认真复习,并将其加以深化扩展。需 要感谢的是几位老师,记得课间时我总是抓紧一切时 间请教老师问题,现在想想确实有些不应该——老师 上完一节课已经十分劳累,课间稍微休息后还要上下 一节课,我却把老师们仅有的一点儿休息时间全占用 了。讲授《中医基础理论》的牛兵占教授(后来又教 《内经》)是我经常请教的老师之一。他主攻中医文 献方向,但对中医学很多理论有自己的看法,对某些 疾病的中西医结合焦点把握得也非常到位。可以说, 牛老师对我中医启蒙点拨颇多,至今是我非常尊敬的 老师之一。我们师生的关系也很好,每有专著出版, 牛老师总是签好名后赠送我一本,这样提携后学的好 老师,我将感激一生。
还有很多老师都教给了我很多的知识:教中药的 李春香教授讲起课来很是利落,特别强调中药古籍中 对药性的阐述,同时在课上还介绍一些临床经验,非 常受用;教方剂的王永梅老师(已故)曾经到北京中 医药大学进修,讲授方剂课程时常常向我们介绍王绵 之教授的经验,同时还将王洪图先生的《黄帝内经临 证指要》介绍给我看,使我受益匪浅;教中医诊断的 田元祥老师当时对我特别好,每次课前提问时常常叫 我的名字,有一次我有事没有来上课,田老师还两次 在课堂上问起我。课下田老师带我出门诊,这是我第 一次跟随老师出门诊,当时心情异常兴奋。田老师临 证疗效不错,善于运用柴胡疏肝散加减,且攻补兼施 、寒热并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图书馆是大学中的一个重要资源,我比较会应用 这一资源,记得大一刚开学不久,我就认识了当时图 书馆中管理期刊的一位老师,并在期刊阅览室阅读中 医经验文章。还曾带着申晓伟同学一起摘抄、复印朱 良春先生《虫类药应用经验》。当时图书馆并未进行 开架借阅,教师阅览室同时是样本书阅览室,里面书 籍较全。我与管理员李慧敏老师关系很好,经常利用 课余时间帮忙擦地后在里面看书。记缛刚上大一时因 为在那里看到《文魁脉学》后,如获至宝,将学生证 抵押后连抄一夜,直至次日方将书中大部分内容抄完 归还。现在想来,其实当时完全可以复印,但对知识 的强烈渴求使自己没能想起,也可见当时学医之刻苦 。
“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在系统地学习了 中医学专业知识后,跟师学习就变得更与重要了。河 北中医学院当时还没有独立,是河北医科大学的二级 学院,在全国中医界排名也非常靠后。但是这其中不 乏临床大家:李士懋老师、田淑霄老师、赵玉庸老师 、刘保和老师、花金芳老师、杨牧祥老师、薛芳老师 、阎艳丽老师、张德英老师……这些老师不但理论知 识非常扎实,而且个个都有非常过硬的临床本领,对 于各种疑难杂病,常常能妙手回春,取得很好的疗效 。后来我到过北京、南京、天津等一些中医相对发达 的大城市,跟过一些老师抄方,也很难找出太多的超 过上述诸位老师的名医。
大二下半年的时候,我选择性地跟随几位老师抄 方学习:分别有李士懋老师、薛芳老师、花金芳老师 等,后来又间断跟随赵玉庸老师、刘保和老师、吴凤 全老师和田淑霄老师等名医学习,其中还较长时间地 侍诊于杨牧祥老师左右,以上这些老师对我的教诲颇 多,将使我受益终生。
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的学术见解,也都有自己擅 长诊治的疾病。李士懋老师比较强调平脉辨证,对仲 景之经方推崇备至,当然对升降散之类的时方用得也 是出神人化。记得跟随李老师学习时,总是老师先诊 脉,后由每位学生轮流诊脉,然后再将自己的体会与 老师的“标准答案”进行对比,这样确实感觉提高得 很快。田淑霄老师专长妇科,精于治疗闭经、痛经, 她的经验方至今我还在使用,效果真的不错。两位老 师**的特点就是平易近人,从来不摆专家的架子。
学生只要想跟着抄方学习的,几乎没有被拒绝的,因 此他们出门诊时跟诊的学生是*多的。杨牧祥老师临 证时有很多经验方,常常在辨证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加 减使用。如他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一首方,首先用桂枝 甘草汤辛甘化阳补充心阳,再配合生脉散补充心气、 心阴;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分别配以宽 胸化痰的瓜蒌、薤白;活血通络的桃仁、红花或枣仁 、茯神、远志等养心安神的药物,常常取得较好的疗 效。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只是一个人钻 研,常常会局限自己的视野。正在踌躇于找不到可以 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同道时,同学申晓伟把我介绍给 了扁鹊医学社。记得当时扁鹊医学社刚从读书会分离 出来,时任社长的冯卫星师姐当时就将我安排入社, 还请我带着我们年级的同学学习中药。
我人社后,首先感觉到了大家庭的温暖,每位社 员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不像某些社团有所谓上下级之 间的关系。社员们的目标是一致的,也是十分单纯的 ——就是要学好中医。有了这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我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所能,同大家一起提高中医水 平。同时在冯卫星师姐的大力支持下,我们配合张艳 娟师姐对社团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制定出每学期 活动的内容,特别强调随师临证的重要作用,重新规 定招新时间等。这些重要的变化不但使得每位社员更 加受益,也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社团行为,提升了社 团在学校中的影响力。
后来我被推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曾跟随胡 玉琴老师抄方,胡老师的父亲胡东樵先生生前是石家 庄名医,一生活人无数。胡老师早年毕业于北京中医 学院,后来又得其父亲真传,临床疗效较佳,病人也 比较多。胡老师方子不大,用药多有出奇之处,对我 临床诊病影响较大。读硕士期间,我也经常回到社团 ,社里的师弟师妹对我们老社员也很尊敬,我和申晓 伟同学多次参加中药、方剂的集体学习,受益匪浅。
再后来我考上了南京中医药大学,在那里攻读医 史文献专业博士。南京中医药大学坐落在古都金陵, 被称为“现代中医高等教育的摇篮”,其中不乏中医 大师。我在上学期间随从多位老师学习。更为重要的 是,在上学期问我利用探亲的机会在唐山市独立出门 诊,大约诊治了上千人次,虽然不敢说有很好的疗效 ,但确实是治好了一些疾病,增长了临床经验。攻读 博士期间,我还是抽时间回到社里,师弟师妹的热情 接待使我感动,*使我感激的是在做博士论文时,需 要建立一个比较大的医案数据库,三千多份医案都是 由社里的师弟师妹帮我录到电脑里的,可以说,没有 社里师弟师妹的帮助,我是无法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的 。P6-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