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高敏感女性的力量(意大利心理学家FSP博士重磅力作。高敏感是优势,更是力量)
》
售價:HK$
62.7
《
元好问与他的时代(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HK$
87.4
《
汽车传感器结构·原理·检测·维修
》
售價:HK$
112.7
《
怪谈百物语:不能开的门(“日本文学史上的奇迹”宫部美雪重要代表作!日本妖怪物语集大成之作,系列累销突破200万册!)
》
售價:HK$
66.7
《
罗马政治观念中的自由
》
售價:HK$
51.8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宠位厮杀
》
售價:HK$
63.3
《
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这是一本读了之后会让人运气变好的书”治愈无数读者的心理自助经典)
》
售價:HK$
45.8
《
未来特工局
》
售價:HK$
57.3
|
編輯推薦: |
苏俄战略威慑力量的重要代表,世界大国之间的武备抗衡
中国火箭军的启示与前鉴!
|
內容簡介: |
战略火箭军在前苏联时代是成军最晚的军种,但在五大军种排名中名列首位,是苏联核打击力量的体现,也是冷战时期令美国长期挥之不去的阴影。如今,俄罗斯战略火箭兵已经装备了第五代地面战略导弹,由于保密原因,其相关资料在很长时间内都秘而不宣。本书向读者阐述苏俄战略火箭军的成军历史,梳理各型导弹性能及其装备情况,介绍苏联科研专家、历任指挥人员及部队编制,收录大量秘辛轶事,包括研发导弹过程中出现的事故、古巴导弹危机、核裁军内幕、签署中程弹道导弹条约始末等。
|
關於作者: |
吴荣华,上海人,二战历史研究者,尤其关注苏俄军事历史,著有《苏俄远程战略航空兵全史》《苏联国土防空军全史》《二战苏联海军史》等作品,并在相关军事杂志发表文章数十篇。
|
目錄:
|
序言
前言
第一篇 最初的发展
第一章 不断探索
第二章 空气动力研究室
第三章 “喀秋莎”扬名
第四章 喷气科学研究所
第一节 研究所的组成
第二节 首枚火箭升空
第三节 步履蹒跚
第五章 来自德国的挑战
第六章 战时的默默无闻
第二篇 筹备建军
第一章 对德技术争夺
第一节 夺取波兰试验场
第二节 争夺德国境内基地
第二章 对德技术复原
第一节 从无到有
第二节 在德主要苏联专家介绍
第三章 火箭部队建立
第四章 最初的装备
第一节 P-1的诞生
第二节 由1到2
第三节 中程导弹的出现
第四节 扬格利的首个作品
第三篇 初建成军
第一章 进入核时代
第一节 第一代战略核导弹
第二节 秘密部署在德国
第二章 新军种诞生
第三章 扬格利的杰作
第四章 洲际导弹诞生
第一节 紧张的筹备
第二节 高调亮相
第三节 余音不绝
第四节 勉为其难的重担
第五章 新型洲际导弹
第一节 命殒发射场
第二节 担当重任
第六章 孤注一掷
第一节 部队扩编
第二节 争夺桂冠
第三节 阿纳德尔行动
第七章 从地面转入地下
第八章 积极的探索
第一节 P-9A的努力
第二节 切洛梅的加入
第三节 固体导弹的尝试
第四篇 进一步发展
第一章 预包装技术的采用
第二章 固体推进剂与多弹头
第三章 提高机动性
第四章 主导的作用
第五章 达到平衡
第五篇 进入巅峰
第一章 第三代导弹
第一节 迎击还是还击
第二节 群星荟萃
第三节 末日的反击
第二章 不幸的机动战略导弹
第三章 轨道弹道导弹
第六篇 谁与争锋
第一章 “白杨”亮相
第二章 恐怖的核导弹列车
第三章 逝去的“流星”
第四章 《中导条约》
第一节 中短程导弹的较量
第二节 中导问题由来与条约的签署
第五章 从联盟到解体
第一节 崩溃前的大国
第二节 第二阶段核裁军
第七篇 岁月艰辛
第一章 由盛转衰
第一节 无奈的现状
第二节 镇国重器
第二章 新的改组
第三章 导弹空间防御部队
第一节 发展过程
第二节 部队编成
第四章 旧貌还是新颜
第八篇 走入新世纪
第一章 由军种到兵种
第二章 新的挑战
第一节 独挑大梁
第二节 推陈出新
第三章 再铸雄师
第一节 新的变化
第二节 “边界”的登场
第三节 目前的状况
第四节 走向未来
附录
附录一 苏(俄)战略火箭军历任司令
附录二 苏(俄)导弹型号一览表
附录三 主要部队介绍
附录四 苏(俄)战略火箭军历年实力(1960-2000)
附录五 俄地面战略导弹主要设计单位介绍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序言
2015年8月3日,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宣布,俄武装力量新兵种空天部队组建完毕。据俄卫星新闻网报道,俄空天军队由空军和空天防御部队合并组建。绍伊古说,空天部队从8月1日起已经进入战备值勤。该部队将统一管理空中、防空等力量以及俄轨道卫星集群航天器。此外,导弹袭击预警体系和太空监控体系也属于空天军队管辖范围,可提高用兵效率和确保国家空天防御体系的发展。“组建空天军队是完善俄空天防御体系的最佳方案”。
与此同时,作为俄罗斯国家战略优先选项的战略火箭军继续得到了发展,第六代导弹始终在研发进程中,预计将在2020年左右会装备部队。从冷战后俄罗斯军队历次改革来看,唯一几乎没有受到影响的就是战略火箭军,其地位可见一斑。
对于未来战略火箭军装备的构成,目前最理想的方式似乎是公路机动、铁路机动与地下发射井型并存,在燃料选择上也是固体推进剂和液体推进剂并存,当然最终是否如此,需要我们拭目以待。
作为曾经的苏联五大军种之首、如今的俄罗斯武装力量三大独立兵种之一,战略火箭军的历史与发展一直被人们高度关注,笔者也不例外,而这也成了写这本书的初衷。成稿后,又传来中国人民**也成立火箭军部队的消息,精神大为之一振,欣慰异常。
2015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以原中国人民**战略导弹部队(简称“第二炮兵”)为主,将其他军种分属的战略核打击力量合并,正式成立了中国人民**火箭军。这是中国人民**适应新形势下作战需求所作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决策,也是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的战略举措,将成为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在此祝愿我国建成一支强大的现代化火箭军!
历史上,“苏俄”时期为1917-1922年,“苏联”时期为1922-1991年,“俄罗斯”时期为1991-今。本书讲述战略火箭军的起源、发展,直到现状,跨越好几个时代,重点介绍苏联和俄罗斯时期,为便于表述,书名仅用“苏俄”简称。
由于资料限制及笔者学识浅陋,书中错误与疏漏难免,还请广大读者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