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图像的肉身:在绘画与电影之间

書城自編碼: 2814679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藝術影视/媒体艺术
作者: 莫罗·卡波内, 曲晓蕊 译
國際書號(ISBN): 9787567549401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06-01
版次: 1
頁數/字數: 186页
書度/開本: 32开

售價:HK$ 194.7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民主崩溃的政治学(精装版)
《 民主崩溃的政治学(精装版) 》

售價:HK$ 91.3
交易撮合者:私募股权的经验与教训(泰丰资本创始人葛涵思投资秘籍!)
《 交易撮合者:私募股权的经验与教训(泰丰资本创始人葛涵思投资秘籍!) 》

售價:HK$ 86.9
最美世界名画(顾爷十三年匠心之作。超大开本;精美刷边;4米长海报;藏书票)
《 最美世界名画(顾爷十三年匠心之作。超大开本;精美刷边;4米长海报;藏书票) 》

售價:HK$ 734.8
神医嫡女·2
《 神医嫡女·2 》

售價:HK$ 54.8
近世闻人掌故
《 近世闻人掌故 》

售價:HK$ 74.8
余华长篇小说全集(共6册)
《 余华长篇小说全集(共6册) 》

售價:HK$ 385.0
非线性定价
《 非线性定价 》

售價:HK$ 162.8
艰难时代
《 艰难时代 》

售價:HK$ 96.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69.0
《如何看电影》
+

HK$ 46.2
《图像行为理论》
+

HK$ 52.5
《与蒙田共度的夏天》
+

HK$ 75.0
《新媒体动画研究》
+

HK$ 67.5
《沉默的言语:论文学的矛盾》
編輯推薦:
“轻与重”文丛,对“肉身”的现代视觉思考,在绘画与电影之间的梅洛-庞蒂!
肉身,作为梅洛-庞蒂后期哲学的关键性概念,一直隐现在诗性的语言与暧昧的界域之中。如何理解这样一个“在传统哲学中尚且无名”,“既不是物质,不是精神,也不是实体”的“存在之元素”?
《图像的肉身》从“可见性”的角度对肉身的解读,不仅是对概念本身的梳理与明析,更是对梅洛-庞蒂感性哲学的进一步深化,尤其通过对新的观看方式的描述、以独到的艺术视角对图像在当代文化中特殊地位的分析,一步步呈现出由艺术到政治、渗透于生存经验之中的肉身哲学亦即对存在之境的敏锐体悟。《图像的肉身》从现象学的视角对于图像文化的反省非常独特,深刻又轻盈。
內容簡介:
“轻与重”文丛,对“肉身”的现代视觉思考,在绘画与电影之间的梅洛-庞蒂!
在梅洛-庞蒂后期哲学中有许多诗意而富于洞见的哲学表达,极好地阐明了当代图像与人的关系。
《图像的肉身》中的思考邀请我们踏上一条非常规哲学(a-philosophie)的道路,在生活的体验与反思中寻找人与世界、人与人之间“亲密的共存”。这是哲学有待完成的任务、是思想本身的任务,它引导着我们不断从当前体验世界的方式出发,对其做出新的理解和阐释。它是梅洛-庞蒂哲学为我们留下的疑问和挑战,也是这一有待完成的思想给予我们极大的财富。
關於作者:
作者 莫罗·卡波内(Mauro Carbone。1956- ),法国里昂第三大学(让-穆兰大学)哲学教授,美学教授,法兰西大学研究院(IUF)院士。曾在多所学术机构担任访问教授,如:英国华威大学(2004)、意大利科学院(2005)、美国哥伦比亚大学(2005)、北京大学哲学系(2009)等。
作为当代著名的梅洛-庞蒂研究学者,莫罗·卡波内教授对梅洛-庞蒂的讨论始终不曾远离对文学、艺术的思考(这也是梅洛-庞蒂本人在哲学思考中始终贯彻的原则),并且与他本人对当今社会文化现象的反思紧密结合,这不但为我们从哲学、美学角度阅读、理解梅洛-庞蒂提供了鲜活丰富的阐释和指引,也极大地扩展了我们审视当代文化、艺术及社会现象的批评视角。

译者 曲晓蕊,法国里昂第三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专攻当代美学方向。
目錄
译序 1
导言 肉身概念及当代视觉思考 1

第一章 肉身:一段误解的始末 14
梅洛-庞蒂:自然(La Nature)作为肉身 14
胡塞尔,大地(La Terre)与肉身 17
弗兰克、南希、德里达:身体与肉身 21
亨利,肉身与粘土 25
南希,肉身与石头 29
梅洛-庞蒂,弗洛伊德主义与肉身 32
肉身,石头与政治 35
世界化,“视觉领域”以及肉身的语义 40

第二章 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成为野蛮:梅洛-庞蒂看高更/高更看梅洛-庞蒂 45
怎样的肉身?德里达对梅洛-庞蒂的反对 45
野蛮存在 48
高更与“基督教身体的解构” 53
幕遮与晦暗:绘画中的可见性 57

第三章 “使人们看见”:梅洛-庞蒂与保罗·克利 64
不可见之物(la visubulié de l''invisible)64
当今的“诗画一致“(ut pictura poesis画如此,诗亦然)69
在巴洛克世界中思考哲学79

第四章 哲学家与导演:梅洛-庞蒂与面向电影的思考 86
不去解释,而是使人们看见:电影与哲学的历史共识 86
电影中的运动问题 104
图像本体论:互为先导的旋进(précession réciproque)图像122

第五章 肉身之光:梅洛-庞蒂后期思想中的反柏拉图主义与新柏拉图主义要求 137
一种全新的光的理念 137
没有被理性之光照亮的理念:普鲁斯特 142
撒布逻各斯之光:谢林 148
黑暗与光的声音:赫耳墨斯·特里斯墨吉斯忒斯(作为场域的ch?ra的肉身)151

第六章 在生活与哲学之间的感性理念 158
非常规哲学 (a-philosophie) 158
理念与空窍的同时诞生 164

人名译名索引 176
內容試閱
肉身:一段误解的始末
梅洛-庞蒂:自然(La Nature)作为肉身
“肉身”概念在西方思想史上似乎既久已有之、又十分新近。在二十世纪,它多被用来指代我们的身体与自然之间交流的可能性,通过这一方式令双方都摆脱被笛卡尔主义简化为客观性的命运。更准确地说,“肉身”概念当前主要是命名那被胡塞尔称为Leib、作为知觉和运动的经验统一体的身体与作为“一种神秘的对象、并非客体的对象”的自然之间交流沟通的可能性——梅洛-庞蒂在阐述中重申了胡塞尔式的立场:“自然并非就在我们眼前,它是我们脚下的地面,不是在前面与我们相对、而是在下方支撑着我们”。而在未及完成的《可见的与不可见的》书稿后附的工作笔记中,他也简明地写道:“自然描述为人的另一面(肉身——而不是‘物质’)”。
众所周知,正是梅洛-庞蒂在二十世纪思想史上第一个明确了“肉身”概念的哲学意义、描绘出这种“在任何哲学中都还尚且没有名称”的存在,因为它既非物质、也非精神、亦非实体,而是一切存在者所属的共同肌理组织,其中每个身体、每个事物都仅仅作为与其他身体、其他事物的差别而出现。对他来讲,“肉身”概念最终意味着所有存在者隶属的共同界域。如果这样去理解这个概念,我们会发现它的历史远比基督教对它的阐释要久远得多。实际上,梅洛-庞蒂用前苏格拉底的“元素”概念、以及同样来自前苏格拉底哲学的?μο? ?ν π?ντα(一切都浑然一体)——亚里士多德认为这句话出自阿那克萨戈拉(Anaxagore),字面意义即为“世间万般本为一”——来定义“肉身”。但梅洛-庞蒂并没有将它与“本源”(l’origine)联系起来,而是用它来描述一种“本源性的”(originaire)存在,并特别指出它“并不在我们身后”,而是处于永恒的分裂(éclatement)之中。对此,梅洛-庞蒂指出,这是一种“始终迫近却从未真正实现的可逆性”,对这样一种可逆性现象的理解呼唤着“感性的本体论地位的重建”,他借鉴了胡塞尔在《观念Ⅱ》§36中描述的手的被触摸向触摸体验的转化来对其进行解释:它说明了,同时作为感知者和可感者,我们的身体与感性世界有着肉体上的亲缘联系(charnellement apparenté),所以必须对感性的这一本体论地位给予应有的肯定。

胡塞尔,大地(la Terre)与肉身
梅洛-庞蒂对感性地位重建的重要性的认识直接得益于胡塞尔1934年写下的一份手稿——1939年,梅洛-庞蒂作为最早到鲁汶进行研究的外国学者之一有幸参阅了胡塞尔档案库。他读到了一份名为《对哥白尼理论的颠覆》(Umsturz der kopernikanischen Lehre)的资料,这篇文章1984年由迪迪埃·弗兰克(Didier Franck)译为法文出版,重命名为L’arche-originaire Terre ne se meut pas(《作为原初方舟的大地静止不动》)。
…………
在此基础之上,梅洛-庞蒂进一步提出感知者和可感者同时从属于同一“肉身”,它将我们的身体、他者的身体和世界中的物交织在一起,将我们整个包裹在一个还不存在主客体之分的“原生存在”(être brut)或“原始存在”(être sauvage)界域之中。在这界域中,知觉的产生是感觉和被感觉、感知与想象的不加区分、不断交织,也就是说,知觉拥有在统觉中令缺席之物在场的能力,这表现为视觉的无所不在(ubiquité):
我在圣彼得堡,躺在自己的床上:在巴黎,我睁开双眼看到了阳光。
这就是“感性的肉身”,是我们共同的归属、并让我们在其中彼此互为归属,是它令我们得以交流和分享彼此的体验。正如胡塞尔在《大地》一文中指出的,大地作为我们共同的地面,严格说来,无所谓静止或是运动,它位于两者之下、作为两者同时的可能性,肉身同样地也作为体验交流必需的前提:因此,它潜藏于所有现实的交流和无交流之下。正因为如此,“感性的肉身”将扩展为历史的肉身、语言的肉身甚至观念性(l’idéalité)的肉身。实际上,观念性本身也与它的肉身显现不可分离、与唤起观念性的世界图景的肉身不可分离,因为它是一种盈溢、它由这些图像构成、并超出了图像的整体——就像梅洛-庞蒂在《眼与心》中写到的:“当我透过水的厚度看游泳池底的瓷砖时,我并不是撇开水和那些倒影看到了它,正是透过水和倒影,正是通过它们,我才看到了它”。现象学的蓝图正是以这种方式重新展开,将关注焦点引向显现、从而强调生成,并最终在保持各自矛盾特征的前提下将它们纳入存在之中,胡塞尔在《作为原初方舟的大地静止不动》一书中就成功做到了这一点。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