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认识人生

書城自編碼: 2872844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宗教
作者: 学诚法师
國際書號(ISBN): 9787512508590
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 2016-08-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64/145000
書度/開本: 24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74.7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山西寺观艺术壁画精编卷
《 山西寺观艺术壁画精编卷 》

售價:HK$ 1725.0
中国摄影 中式摄影的独特魅力
《 中国摄影 中式摄影的独特魅力 》

售價:HK$ 1127.0
山西寺观艺术彩塑精编卷
《 山西寺观艺术彩塑精编卷 》

售價:HK$ 1725.0
积极心理学
《 积极心理学 》

售價:HK$ 57.3
自由,不是放纵
《 自由,不是放纵 》

售價:HK$ 56.4
甲骨文丛书·消逝的光明:欧洲国际史,1919—1933年(套装全2册)
《 甲骨文丛书·消逝的光明:欧洲国际史,1919—1933年(套装全2册) 》

售價:HK$ 277.8
剑桥日本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剑桥日本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HK$ 207.0
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精品教材大系:材料的时尚表达??服装创意设计
《 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精品教材大系:材料的时尚表达??服装创意设计 》

售價:HK$ 78.2

 

建議一齊購買:

+

HK$ 59.9
《好好说话》
+

HK$ 57.0
《贤二心悦读系列手工书·到海外找师公(讲故事、做手工、看动画)》
+

HK$ 57.0
《贤二心悦读系列手工书·谁打碎了花瓶(讲故事、做手工、看动画)》
+

HK$ 57.0
《贤二心悦读系列手工书·贤二起烦恼(讲故事、做手工、看动画)龙》
+

HK$ 59.4
《在受苦的地方绽放》
+

HK$ 119.4
《学诚法师开示人生套装(《愿你没有白白受苦》+《一切都还没有注》
編輯推薦:
推荐1: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福建省佛教协会会长、福建莆田广化寺、陕西扶风法门寺、北京龙泉寺方丈,《法音》杂志主编学诚法师人生三书系列漫画第三波来袭,师承弘一大师佛法精髓,开示读者人生真谛,启发人们获得对生命的佛性感悟。
推荐2:
《认识人生》是漫画与佛学思想的完美融合!用可爱谐趣的漫画将深邃的佛家思想,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风格幽默谐趣,内容通俗易懂,引领僧俗读者走上人生明达、智慧、自在、清静之路。
推荐3:
弘一法师手写书名,认识人生四字选自弘一法师李叔同亲笔手写《华严集联三百》。《集联》集高超的哲理美、文学美于一体,给人以极强的启发性和感染力,看到之人可顿得无穷法味,顿生无上清凉之感,弘法利生,作用殊胜。
推荐4:
一代高僧,一颗慈悲佛心,一本佛语开示,一群可爱的小和尚,一幅幅人间百态图,寓教于乐、融情于理,沐浴幸福能量寺庙龙泉寺的佛法智慧,拈花问佛,洞察世事,每个人都可以在书中找到行走人生的点滴启发,对生命乃至生死获得更深刻的体悟,走向觉悟的道路。
內容簡介:
《认识人生》为学诚法师人生三书系列的第三本,是用漫画的形式阐释佛法的绘本书。
2007年12月29日至31日,北京龙泉寺元旦法会期间,学诚法师为僧俗二众密集开示三天,结集为《认识人生》。《认识人生》系列开示共十讲,法师从修心讲起,结合日常生活、工作和修行的点点滴滴,告诉我们如何趣入经论的真实意趣,如何实践佛法,怎样观待众生,教我们认识人生,体悟佛法的真正内涵。
《认识人生》如同一位传递佛教智慧的使者,希望能够给现代快节奏生活中奋斗的年轻人、渴望修身养性的中老年人,带去佛性的智慧和感悟,尽早离苦得乐,过上吉祥喜乐的幸福人生。
關於作者:
学诚法师
1966年出生于福建仙游。1982年于莆田广化寺出家,于定海长老座下剃度,并依止圆拙老和尚修学。
1991年于中国佛学院研究生毕业。2007年被泰国朱拉隆功佛教大学授予教育行政学名誉博士学位。2010年获孟加拉国阿底峡大师和平金奖。2011年被全印度比丘僧伽会授予三藏大法师称号。
现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福建省佛教协会会长、福建莆田广化寺、陕西扶风法门寺、北京龙泉寺方丈。同时,学诚法师还担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法音》杂志主编等职。
目錄
第一讲 以清净心听闻正法/ 001
一颗清净的心才能与佛法相应/
003
了知生灭相,体会无常法/ 008
发慈悲心,积累福德智慧资粮/
011
第二讲 如何趣入经论的真实意趣/ 021
听闻佛法不能断章取义/
022
依法亦依人,方为真相应/
023
依照次第实践佛法/ 030
培养直下承担的信心和能力/
034
从心而发,实现吉祥与和谐/
038
第三讲 如何实践佛法/ 041
忏悔与修善,守护清净心/
042
烧香许愿之误区/ 047
怎样才能学好佛法/ 049
禅,直指人心/ 053
如何对治烦恼/ 057
把握佛法意趣,应机而说/
061
第四讲 娑婆与极乐/ 065
净土法门三殊胜/ 066
把握生命自主权/ 069
断恶修善,清净三业/ 073
怎样认识净土与秽土/ 075
修戒定慧,除烦恼草/ 079
如理讲闻解佛义/ 084
第五讲 依师学法/ 089
智慧觉观,快乐自得/ 090
坚固定力,全心全意实践佛法/
094
如理依止善知识 圆满成办功德资粮/ 098
日常生活中,处处有佛法/
109
第六讲 怎样观待众生/ 115
用什么心去面对一个陌生人/
116
有情分上修六度/ 119
用佛法去观待众生/ 122
外缘对自己生命的重要性/
129
佛法是一种内心的境界/
135
第七讲 破除我执,融入团队/ 143
如何认识我/ 144
芸芸众生差别相/ 147
用慈悲心来消融我执/ 151
种种法门修自心/ 156
认识同行善友的重要/ 160
广发正愿,净罪集资/ 166
第八讲 认识人生/ 171
怎样认识自我/ 173
不同的苦乐观/ 176
佛法观真相/ 183
不离世间,超越世间/ 188
什么是修行,如何去修行/
195
第九讲 佛法修行的总纲/ 203
认识自己的心/ 204
空有不二/ 206
空烦恼,有菩提/ 211
戒定慧是修行佛法的总纲/
214
第十讲 体悟佛法的内涵/ 227
勿贪功德,应求智慧/ 228
往生极乐的方法与目的/
234
禅之境界,打破妄想的束缚/
237
学教重在行持/ 240
愿力为根本鉴真大师的启迪/ 242
知幻即离,勿入魔道/ 251
修菩萨心,舍凡夫心/ 253
內容試閱
如何对治烦恼
我们常常讲烦恼、智慧,烦恼究竟对我们有多大的妨碍,对我们有多大的障碍、影响,有多大的坏处?我们也能知道,因为烦恼而造业、受苦、轮回、流转,但我们怎么把自己内心的这些烦恼归类、分类、给它贴上标签这是什么烦恼,那是什么烦恼就很重要。犹如我们库房里的东西,那么多东西可以一包一包给打包好、贴上标签,你要找就很好找。
物质的东西很好归类,精神的东西就不好归类,烦恼就不好归类。因为你自己心都乱了,怎么归类?就搞不清楚。只有你清楚的时候才有办法归类,正念分明的时候、智慧具足的时候,才有办法了知烦恼相。本身我们起烦恼的时候,内心的这种现行和心相本身就是烦恼,就是这个烦恼起来的时候(有时候可能两个三个烦恼同时起来),自己认不清楚自己在起烦恼,这种心态就是一个烦恼的心态。我们一个人,从早到晚、一年到头,很少会认为自己的心态是有问题的,大部分时间会认为我们的心态是正常的,甚至我们学佛,我们的心态比别人要好不会认为有问题,而认为比别人好。本来就是要作病想,于自安住如病想,本来我们修行就是要认清我们烦恼的特点、烦恼的相状。如果我们作意我心态比别人好,这样怎么能够认识到烦恼呢?这是不可能的,本身我们这种心态已经成问题了。
所以我们学了佛法,就是要认清烦恼的一些特点,然后来对治。对治,当然也可以用禅宗的办法
:离相不让它起烦恼,不去管烦恼到底怎么表现,只要不让它起、不让它起心动念,什么烦恼就都不起了。但如果起来了怎么办?要吃什么药?双管齐下,正面的、反面的、积极的、消极的办法都要用。
有时候你认为,现在这个烦恼起来了,我要再拿一个法来对治,结果对治不好更烦恼。多瞋众生慈悲观,你瞋心大,你说我要修慈悲心、去帮助别人,好言相劝柔软语,本身你这样去修去做就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很难的一件事情,脾气暴躁要一下变成非常调柔,本身就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很难的事情。你坚持一两天,坚持不下去了,觉得这个很难修,那就更烦恼,弄不好还会引发更大的瞋心。你说我修了慈悲心、对人对事修了慈悲心,修得不灵验、修不好,别人感受不到你的慈悲心这是常常会发生的。那么这种瞋心还会再增长。
我们念经、打坐、做功德、闻法为什么要回向?就是将自己所得到的功德回向、布施、分享给所有的众生、亲友、怨家、冤亲债主、法界众生,让大家都能够消除业障,离苦得乐,与无量无边的众生结缘。这种心慢慢慢慢去培养,自然而然我们心心念念利益众生的念头、念力就会越来越广。不能老是想,我今天听了一句佛法,别人没听说过;或者说,我今天有一个什么心得,别人理解不了、别人理解不到,好像很神秘一样,好像觉得我们比别人要高出一等一样。这就不是一种回转归向法界众生的心态。我们所得的、所拥有的好的东西、好的部分,愿意让大家都能够得到
;让我们所有的善言、善行、善举、善法不断增长广大,愿意布施、回向给所有众生。自然而然时间长了,我们对其他众生就不会有怨有仇,就不会发瞋心,就是自然而然的,因为这是从大的方面来着眼、来着手、来用心。我们不愿意别人、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众生受苦
;我们希望所有人、所有众生都得到快乐 ;我们不愿意跟所有的众生结怨,跟所有的众生有违缘,我们都是要忏悔的。
如果我们常常去串习这样一些概念,我们就可以少花功夫去想怎么来对治瞋心、怎么来对治慢心、怎么来对治怀疑要对治怀疑、对治慢心,都不是容易的事情。因为我们怀疑,不是对所有人说的话都怀疑,是对有些人说的话怀疑,对有些人说的话不怀疑,那我们到底有没有怀疑?信心也是一样,对有些人说话有信心,对有些人说话没有信心,那我们到底有没有信心?就都分不清楚了。慢心也是一样,有时候觉得我们会比谁高,有时候觉得我们会比谁差。


怎样认识自我

生命的迷思
生命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让我们常人百思不得其解,要了解自己的生命、要了解自己是很难的事情。
为什么我们会有这个身体呢?为什么会来到这个世界上做人呢?因果、业感、轮回。因为业力的推动,所以不得不来到这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上,虽然也会有种种的快乐、幸福,也有荣耀、成就,等等,但是最终每个人的生命都会静悄悄地离开世界。你来这个世界是一个人来的,你走的时候也是一个人走的,无常。人在这个世界当中,活着的时候,可能会有很多朋友,天天接触的人也很多。但是,我们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没有事情的时候,比较冷静的时候,我们可以去思考一下:究竟我们从什么地方来?究竟我这个代号是不是就代表了我们的血肉之躯?或者说我们的血肉之躯能够代表我我代表血肉躯,血肉之躯代表我,这个血肉之躯就是我们的生命吗?我们的生命难道就是为了我们自己所拥有的这一副血肉之躯服务吗?我们的尊严、我们的成就、我们活在人世的意义,难道就是为我们的血肉之躯服务吗?你这么去想一想,显然,得出的答案都是相反的。
但是我们其实内心当中也没有(认为)我的成就是为了自己的身体服务,为了自己的血肉之躯服务。我们会认为自己的成就就是应该属于自己,应该归于自己,我的成就、我的尊严、我的荣誉、我的事业、我的成绩,等等。


莫名的压力
我们一个人为了在内心当中感受到自己在这个社会上的存在,以及存在的意义,同时也要去承受社会给我们带来的种种挑战、种种境遇以及种种压力。这些压力是无形的,没有形象的,是内心当中的一种感受,感受到自然界、社会界给我们的压力。山上风呼呼地响,非常寒冷,这些都是自然界对我们身心所带来的一些影响。我们要去面对、要去克服,克服自然、社会的种种问题、种种困难,肯定有压力、肯定有阻力、有障碍。
外在的压力是一方面,我们内心当中还有一种压力。有一种什么压力呢?无明烦恼的压力。什么叫无明?莫名其妙叫无明,没有智慧、不明了、不清楚,对所缘境迷迷糊糊,也是一种压力内在的压力。内在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究竟要坚持还是要放弃,这是一种压力;自己走的路,是不是一直往前走,还是要拐道,也是一种压力;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怎么样过才能够实现自己生命最大的意义,不敢肯定,也是一种压力。
内在有压力,外在也有压力。这种压力不是人的身体很好、很强壮就能够承受得起的,它是一种精神上的作用。因为是精神上的一种作用,所以(无论)走到什么地方、在什么时候,这种压力跟我们都会形影不离,时时刻刻都会感受到压力的存在。
我们有了压力,自然而然就会有矛盾。有矛盾,身心疲乏、憔悴,对宇宙人生的真相、对诸法的实相就认识不清楚,所以佛教告诉我们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要了知诸法的实相。如果我们真正了知到诸法的实相世间上所有一切的名言都是假名安立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如梦如幻的,都是不能当真的。我们人来到世间,就是为大家服务的,都是为众生服务的,我们的能力、我们的智慧、我们的拥有、我们的身心都是为别人服务的,我们内在的压力慢慢慢慢就会得到舒缓。如果一直在意我自己个人的成就,压力势必越来越严重,越来越重。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