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全球城市案例研究2023:基于网络的合作与竞争国际经验借鉴
》
售價:HK$
199.4
《
引爆:炸药、硝酸盐和现代世界的形成
》
售價:HK$
85.1
《
人类星球:我们如何创造了人类世(企鹅·鹈鹕丛书013)
》
售價:HK$
91.8
《
伏候圣裁:中国古代的君主与政治
》
售價:HK$
98.6
《
艺术图像学研究(第一辑)
》
售價:HK$
188.2
《
摆脱强迫的人生(修订版)
》
售價:HK$
88.5
《
知宋·宋代之司法
》
售價:HK$
99.7
《
空间与政治
》
售價:HK$
87.4
|
編輯推薦: |
全景式扫描全球资源状况,透视石油、煤炭、金属、水、森林等一系列资源的现状与未来,解析相关科技发展及地缘政治变动。
有40年资源研究经验的日本政府智囊,用50余张图表展示资源常识,权威性与通俗性并重。
|
內容簡介: |
手机、电脑、汽车已渐渐成为你我生活中的必需品,生产它们需要哪些稀有金属?中国经济发展是否遭遇了资源瓶颈?石油的可开采年限就只有40 年,之后人类怎么办?
小到个人生活,大到国家的发展乃至整个人类的存续,都离不开资源。在资源储量不断缩减、价格不断提升、新能源尚待开发的当下,全球资源现状就成了看懂世界未来局势、投资理财必须具备的关键常识。
本书是对全球资源状况的全景式扫描,用50 余张图表,一目了然地展示出石油、矿产、水、谷物、森林等资源的蕴藏量、消费量、价格波动及发展趋势。诚然,资源不只是需求,还意味着权力。本书并不止于资料的铺陈与堆砌,更重要的是力图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揭示出数据背后的国际政治经济内涵与科技变革先机。相信读完此书,读者可以瞬间获得纵观全局的广阔视野。
|
關於作者: |
著者简介
柴田明夫,日本资源、粮食问题研究所创立者,资源问题资深研究员。1976 年东京大学毕业后即进入丸红研究所工作,从事资源相关研究至今40 年。他也是日本政府的资源问题智囊,曾任日本农林水产省食料、农业、农村政策审议会委员,国际食料问题研究会委员,兼任国土交通省国际散货战略港湾检讨委员会委员。著有《原油百美元时代的经济成长战略》《资源遭遇了什么?》《如何防范粮食危机》等。
译者简介
林潇奕,同济大学日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
|
目錄:
|
简目
序活跃在我们身边的资源
第1章 席卷全球的资源争夺战拉开了序幕
第2章资源价格居高不下, 各国将如何应对?
第3章非资源国将何去何从?
第4章左右世界经济的关键资源
目录
序活跃在我们身边的资源
第1章席卷全球的资源争夺战拉开了序幕
1 资源是什么?
2 重新定义稀缺性
3 能源是什么?
4 资源枯竭和全球温室效应
5 工业化的推进使资源需求扩大
6 中国的崛起和资源领域的新动向
专栏一飞行的稀有金属,奔跑的稀有金属
第2章资源价格居高不下, 各国将如何应对?
1 以使用强度为标准
2 资源价格为何波动?
3 规避资源市场中的价格波动风险
4 原料商品市场的规模与对冲基金
5 所有资源的价格曲线都是一致的吗?
6 为什么资源价格居高不下?
7 中国的新课题
8 人民币升值是把双刃剑
9 资源消费国的能源战略
10 资源民族主义是什么?
专栏二国际主要石油公司的重组与合并
第3章非资源国将何去何从?
1 石油能实现去中东化吗?
2 即将达到临界点的地下系资源
3 如何开发利用太阳系能源
4 为渡过危机而进行的革新
5 没有石油的明天
6 风力和小水力发电
专栏三石油的开发旷日费时
第4章左右世界经济的关键资源
1 石油(原油)
2 天然气
3 煤炭
4 铀
5 铁矿石
6 基本金属
7 稀有金属和贵金属的价格
8 水资源
9 三大谷物
10 水产资源
11 森林资源
专栏四国际基本金属生产:为何英系国家占据主流?
结语资源价格是警示,绿色革命是趋势
|
內容試閱:
|
1 资源是什么?从两个角度把握资源的特征
兼具有用性与稀缺性
资源到底是什么?
首先想到的是石油、煤炭、天然气等生活必需的能源,构成多彩世界的铁、铝、金、稀有金属等,或者是大米、小麦、玉米等谷物,抑或是砂糖、天然橡胶、棉花等农副产品。此外,金枪鱼、秋刀鱼等海产品,杉树、扁柏等林产品也属于资源。
水、土地、阳光也可以说是资源吧。那大气、时间和废弃物呢?甚至是被称为人才的人类,也属于资源。但如果把范围扩大至此,就未免有些跑偏了。那让我们来重新定义一下资源吧。说到资源,至少要考虑两个方面。
一个是有用。也就是说,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和改为促进产业发展的能源和物质才可被称为资源。
另一个是稀缺。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在他的著作《微观经济学》里对资源做出了解释:所谓资源是指用于生产其他商品的一切东西当资源的数量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所有生产性需要时,资源是稀缺的。①所以,我们在使用资源的过程中必须做出选择。
资源的获利能力,关键在提炼
做出选择时,必须了解资源的获利能力。某项资源即使很有用,但如果太稀少,以至于需要巨额费用来开发和生产的话,它就不具备获利能力,没法作为资源加以利用。所谓获利能力,可以从资源的理论潜藏量与实际利用的关系上来说明,它在极大程度上由该资源是否属于提炼之后能转换为经济效益的自然物资来决定。总而言之,提炼是关键。
以蜂蜜为例,在蜂巢里收集到的蜂蜜就是资源。而在油菜花、杜鹃花里的蜂蜜,由于分布广泛而稀少,我们没法说它是资源。这是因为要提炼出这些蜂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不过,如果某些资源的需求急剧扩大,我们就不得不利用那些没法产生经济效益的资源以满足需求。这时,我们就需要新的技术和方法。
像这样,我们根据有用性和稀缺性估算出费用,然后在此基础上判断需要选择哪些,舍弃哪些。我们必须判断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而这一问题,正如克鲁格曼所说,从古至今都是经济学界的核心问题。
地球孕育的不可再生资源
兼具有用性和稀缺性的资源可以大致分成两类。其中一类是矿物资源、能源资源等不可再生资源。
地球诞生于46亿年前。在这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在一些偶然的机会下,产生了许多矿物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在产生时间上比矿物资源要晚一些。生命诞生之后海洋浮游生物和茂盛的陆上植物残骸最终变成了能源。这些是地球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偶然产物。随着人类的开采和利用,这些资源的蕴藏量也在递减。
我们通常用可开采年限来表示资源的枯竭程度。用现有的经济发展条件(技术和资源价格等)下具有获利能力的资源蕴藏量,除以每年的资源消费量就可得到可开采年限。地球经过46亿年,孕育了石油、天然气、铁、铜等诸多资源,而人类在工业革命开始至今的200年里就把这些资源几乎用至殆尽。
根据2011 年的《BP 世界能源统计年鉴》,世界原油的确认蕴藏量是13,832亿桶,而年生产量(消费量)大约为300亿桶(日产量8,209万桶的365 倍)。由此可以算出,可开采年限为46年。那么,金属资源的状况又是怎样呢?
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显示,全球铜的确认蕴藏量(2008 年)转化为金属资源后大约是5.5亿吨,而年生产量(开采量)则为1,570
万吨。由此可见,可开采年限为35 年。再比如铅,蕴藏量大约为7,900 万吨,而年产量为380 万吨,也就是说可开采年限为20 年。
不过,这里所说的可开采年限,实际上并不能确切地表示该资源距离枯竭所剩的年数。它只是一个在假设现有状况不变的前提下,根据蕴藏量和消费量推断而得出的数据。而实际上,资源价格和技术水平的变化会引起蕴藏量的变化。当然,消费量也可能会像中国一样呈现倍增的态势。在这种情况下,资源距离枯竭所剩的年数也会急剧缩短。
可再生的生物资源
还有一种资源是生物圈中农林产品、水产之类的可再生资源。这类资源即使被开发利用,也可以通过自然的再生机能或人为活动(如栽培、种植、养殖等活动)而重新再生。因此,生物资源的可开采年限是用蕴藏量除以年消费量与可再生量之差所得到的值。因为需要减去可再生量,所以年净消费量就相对较小,与之相应,表示资源枯竭程度的可开采年限的数值就较大,可以说不需要担心将来资源会枯竭。然而近年来,许多自然资源就如水产资源一样,消费量持续增加超过了可再生量,总有一天这类资源也会面临枯竭。
因此,为了使水产资源、森林资源等维持可再生的标准,我们必须严禁滥捕滥伐,把生产控制在利于后代的范围内,也就是资源可以持续再生的范围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