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第四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售價:HK$
172.5
《
朋党之争与北宋政治·大学问
》
售價:HK$
102.4
《
甲骨文丛书·波斯的中古时代(1040-1797年)
》
售價:HK$
90.9
《
以爱为名的支配
》
售價:HK$
64.4
《
台风天(大吴作品,每一种生活都有被看见的意义)
》
售價:HK$
55.2
《
打好你手里的牌(斯多葛主义+现代认知疗法,提升当代人的心理韧性!)
》
售價:HK$
66.1
《
新时代硬道理 广东寻路高质量发展
》
售價:HK$
79.4
《
6S精益管理实战(精装版)
》
售價:HK$
103.3
|
內容簡介: |
本书分为五大部分,分别于历史、文明和政治视角,在中国与世界的牵连互动格局中,描摹这一经由法制和政制的缝缀而建设现代中国的伟大进程的基本轮廓,总结和探讨其法政机制与文明义理。由于事涉大中华,理接东西方,情在古今之间,故而,不同作者身处同一时代进程的不同场域,所映照而表述的却是一个统一进程的分歧多元的场景。其进退出处,其甘苦得失,其希望绝望,特别是它的当下情形与棘手难题。从而,在知识论和实践论合一的意义上,作者和编者,于追求思想答案的理性欣悦之中,引导出可欲的实践操作路向,便是在向时代交卷,也就是在安顿此身此心,夫复何求。
|
關於作者: |
许章润,法学博士,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屠 凯,法学博士,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李一达,清华大学法学院博士生。
|
目錄:
|
主编者言1
作者简介1
第一编邦国
国家:概念的兴起、理性与合法性於兴中
超级大国没有纯粹内政许章润
中国政党法治的逻辑建构和现实困境秦前红苏绍龙
当下中国构建主义法治的困境与出路马长山
转型中国的激进与渐进刘毅
在传统与现实之间
论西方与我国司法权威的政治基础之差异黄思怡
第二编历史
从土司制度看我国历史上结构形式的多元性马岭
叙事与正义的地方性知识:台湾人法意识与法律空间的民族志王晓丹
诗学与文教
比较中国传统儒家和道家对于现代中国法形而上学精神构建之意义张薇薇
从礼法论争到孔教入宪
法理健将汪荣宝的民初转折陈新宇
清代诉讼解释框架的反思与再造
以民事刑事与重情细事为切入陈长宁
戴东原的法哲学屠凯
第三编义理
另一种思考:中国法与西方法对立吗?朱景文
吴经熊的宪法自然主义
兼论其与加藤弘之的异同苏基朗苏寿富美
权利相对性理论及其争论
以法国若斯兰的权利滥用理论为引据刘作翔
具体正义与法治中国
阿马蒂亚森的正义论及其启示邱昭继王进
古希腊的双生花:衡平与修辞学杨贝
论双向度的文化发展模式
以马克思主义法学对自然法传统价值的批判与超越为例杨锦帆
第四编体制
人性尊严的移植与混生
我国台湾地区宪政秩序的价值格局江玉林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与香港行政长官选举林峰
一带一路背景下BIT对香港和澳门投资者的适用
挑战和对策莫世健
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研究
新制度法学的分析周勇
小组政治与三位一体的最高领导人体制翟志勇
作为多样性之样本的人民代表
论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表观及其起源周林刚
论在司法中贯彻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的三个要点任苗苗
网络诽谤罪司法解释的宪法困境及出路孙煜华
第五编特稿
法律与哲学[美]约翰加德纳
法治的理想[美]安德瑞马默
索引
|
內容試閱:
|
2015年度世界华人法哲学年会,于十月三日、四日两天,如期在康乃尔大学法学院举行。汇合于纽约肯尼迪机场,同行数人,合乘大巴赶往伊色佳,耗时将近六个钟头。时在乙未初秋,山河静美,不意阴寒先至,更兼细雨斜风,顿感萧瑟。薄暮时分,层林尽染,终于抵达。天宇幽冥而澄澈,偶或云烟漫漶处,馆舍错落,显隐于重峦叠嶂。冷浸一天空,间架疏朗,格局巍峨,好一个水木乃尔。
此次会议是华人法哲学大会的第四度年会,继在北京、香港和悉尼三度聚议之后,在中国本土外举行的第三次会议。本届年会轮值主席於兴中教授,也是年会的发起人之一,在此膺任法学院讲座教席,山峙渊渟。老於性格清淡,本不乐意张罗,无奈经不住我再三煽动,乃做东筹组,恪力尽心,玉斯于成,这也才有华人法哲学家们不避僻远,络绎而来。除开所谓"两岸三地",就数北美华人学者为多。惜乎偌大欧洲,学府煌煌,华裔学人不少,而担纲法哲学教席者几乎阙如,要不是周勇教授只身跨洋莅会,则"世界华人法哲学"这一全球憧憬差点缩减为有待整全的局部世界图景。此情此景,在似乎演示彰显着一个太平洋文明时代的降临之际,道出了对于法意之深度思索的理论疲惫这一当今思想尴尬。
谁说历史不曾终结?又有谁曾说过历史早已终结?是耶非耶,难为了我们。
本届年会以"国家建构与中国的法律改革"为题,期期于法律哲学的"反思与回应"。下设分论,自"东西交汇"铺陈背景,迭次推展至"移植与继受""宪政与民族"。话题虽旧,立意则新,幽思潜航,忧思永恒。而如此作业,自当紧扣百年中国的"法制改革"及其"左右之争",于中西镜鉴中求相互启明,在古今回顾里辨来程去路。其间,还安排了两场客座演讲和一场圆桌会议。前者莅讲嘉宾分别为牛津大学法学院的John Gardner和康乃尔大学法学院的Andrei Marmor,基本一水儿的分析法学成色,英语法学的看家底子,如今一线牵连,不绝如缕,顶真格儿的功夫,海内外同行学人想必都不陌生。后者则以青年法哲学家为主,各秉理路,自出机杼,在凸显会议之开放胸襟与多元格局之际,用功于当下,致力于未来,也将一腔热望寄托于未来。
之所以围绕"国家建构"来展开中国的法制建构叙事,特别是检讨其中所谓的"法制改革",就在于晚近一个半世纪,华夏祖邦的跌宕起伏,莫不围绕着"立国、立宪、立教和立人"这一核心主题打转,其为四位一体的统一进程,不妨以"政治建国"一言以蔽之。廓然四顾,此为承接现代世界及其现代秩序的诞生而来的中国式叙事,也是迎应地中海文明现代早期以还这一波文明大转型的中国式努力。其间枢机,要亦不外乎立基"老中国",借鉴西洋现代文明,前仆后继,而翻转建设一个"新中国",一种华夏邦国的现代文明秩序。所谓西洋现代文明,指的是欧西现代早期以还,逐层递进,演绎孵化而来的地中海文明和大西洋文明,其背后则为深植于两希与罗马的世道人心。由此,现代中国的政治建国不仅诉诸现代立国之重器,如民族国家的主权形态、立宪民主的政体结构、人民共和的德性原理与统归于法治项目下的程序公正等,正因为它们矗立其间,纲举目张,才支撑起这个家国天下;而且,必得深度回归为文明的自我更新与开放对话中的自我重述,在回应外部挑战和接应先进文明的栗栗危惧中,辗转推陈,亲亲而疏疏,善善复恶恶,行行重行行。所谓历史精神,所谓时代潮流,尽皆不言之中,而埋伏于此,显露于彼。由此,现代中国的立国进程必然是而且已经是一个致力于"民族国家-文明立国"与"民主国家-自由立国"的双元革命。以文明立国,以自由立国,为自由立法,堪为颠扑不破之理。此间努力,已有成效,甚至绝大功效,长程跋涉,刻下有待收束也。正是在此,对于现代国家及其可欲的法制形态的文明论检视,对于中西两家老底子的探赜索隐,返本开新,遂为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期土期民必得肩负践履的题中应有之义。其间缘故无他,盖为先贤所道:"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而且,岂惟中国,襟抱所在,则普世人类永久和平,端亦在此一线牵连,危乎殆哉。有所悟得,有所舍离,设身处地,昊天厚土,天下本为一家,世界实为一人也。
基此脉络,本书庋集是次年会优秀论文,概分五大部分,分别于历史、文明和政治视角,在中国与世界的牵连互动格局中,描摹这一经由法制和政制的缝缀而建设现代中国的伟大进程的基本轮廓,总结和探讨其法政机制与文明义理。由于事涉大中华,理接东西方,情在古今之间,故而,不同作者身处同一时代进程的不同场域,所映照而表述的却是一个统一进程的分歧多元的场景。其进退出处,其甘苦得失,其希望绝望,特别是它的当下情形与棘手难题。从而,在知识论和实践论合一的意义上,作者和编者,于追求思想答案的理性欣悦之中,引导出可欲的实践操作路向,便是在向时代交卷,也就是在安顿此身此心,夫复何求。
说到这里,不免要问的是,既以"华人法哲学"命意,而凸显中文或者汉语作为一种工作语言的效能与德性,特别是它作为法言法语以承载中华文明的现代意义,则邀约非华人学者,以其他语言发表客座演讲,特别是以当今世界第一强势语言英文作为临场工作语言,岂非与此命意和追求背道而驰。朋友,如果这样想,就嫌狭隘了。当初老於提出这一设想,在下也觉得有点别扭呢,可转念一想,英文及其背后的文明强势是明摆着的事实,你承认得承认,不承认也得承认。既然都已经承认一百多年了,再承认一回又有何妨。承认比不承认要好,睁开眼大方正视比心虚闭眼讳视要好。对谁好?对自己好嘛,对双方好嘛。这样说,终究还是有调侃的嫌疑。深层的原因在于,中文世界多数时光对于异域文明总是保持一种自觉的开放性,而于接触中甄别其真伪,在日用中品味其良窳,择善而从,将合用善端拥纳入怀。如此这般,增大自家文明含量,涵养华夏文明气度。实际上,但凡混到今天,混出个人模狗样的文明形态,哪一个不是循沿此辙,踽踽独行,擿埴冥行,强毅力行,而终究山止川行,引领风骚。且不说雅典娜与耶路撒冷的勾兑,也不提中原文明与周遭游牧民族的互为边疆,更不说耶回两教实际上之为难兄难弟,但就欧洲文明本身的盎格鲁-撒克逊文明与拉丁文明的陈仓暗度,日耳曼斯拉夫蛮族对于神圣罗马之张冠李戴,不是在销毁自家,相反,如春风化雨,似春华秋实,着着实实,在滋补、涵养和丰富、强健着自家文明呢,否则,哪能混到这一步。就说这今天依然蔚为顶峰的欧西文明,想当年穷则思变,通过种种渠道,远取近譬,也对我中土华夏想入非非过,而经此转折,无意中增扩了自家文明的视界和含量,终究一冲云霄,坐收红利到于今嘛!--朋友,就包括咱们这些华人法哲学家们叽叽呱呱以汉语作为工作语言坐而论道,也还乐意请一两位操着英语的名家来客座演讲这件事来说,仍然不外是顺着这出红利戏本丁一卯二沿承接续而来的章回小说之又一折也!要不然,我们和他们,他们和我们,在一起唠叨个什么。
所以,我对老於的倡议完全赞成。事实上,效果不错。毕竟,我华夏年轻一辈学人,不少英汉双语都还马马虎虎,对几句话,总还应付得了。受此启发,大家群议,2016年度的世界华人法哲学年会,便以大中华世界的法意与北欧五国的对话为轴心展开。周勇教授坐镇奥斯陆,为此趋导,这不,正在忙活着呢!此后历年推展,不妨有各种文明板块之间的法意对话,当然更欢迎研究中国法的汉学家们来凑热闹。至于工作语言,再说,而一旦说着说着说到以中文作为统一的工作语言,而非只是对象语言,便算或者也算一种境界吧!--收拾心情,自作主张,才有所谓主体性,也才能让自家蔚然享有主题性。否则,讨饭吃,吃剩饭,或者,看人眼色吃饭,总不是个事。
本届年会之能顺利召开,得益于康乃尔大学法学院"克拉克东亚法律与文化研究项目"和清华大学"华宇汉语法学专项基金"的支持,并再次获得锺国昌大律师的无私资助。於兴中教授莅任本届年会主席,运筹帷幄。会议筹组团队不辞辛劳,保证了会议各项议程的顺利进行。法律出版社高山、满春两位小友继续担纲本书责编。凡此齐心合力,源自私意私谊,而作育发扬为公行公德,编者并此鸣谢,合掌鞠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