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经典里的中国

書城自編碼: 2915586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传统文化
作者: 杨照
國際書號(ISBN): 9787549524020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11-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1944/626000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372.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
《 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 》

售價:HK$ 43.7
推拿纲目
《 推拿纲目 》

售價:HK$ 414.0
精致考古--山东大学实验室考古项目论文集(一)
《 精致考古--山东大学实验室考古项目论文集(一) 》

售價:HK$ 250.7
从天下到世界——国际法与晚清中国的主权意识
《 从天下到世界——国际法与晚清中国的主权意识 》

售價:HK$ 78.2
血色帝国:近代英国社会与美洲移民
《 血色帝国:近代英国社会与美洲移民 》

售價:HK$ 59.8
海外中国研究·王羲之:六朝贵族的世界(艺术系列)
《 海外中国研究·王羲之:六朝贵族的世界(艺术系列) 》

售價:HK$ 182.9
唐宋绘画史  全彩插图版
《 唐宋绘画史 全彩插图版 》

售價:HK$ 101.2
“御容”与真相:近代中国视觉文化转型(1840-1920)
《 “御容”与真相:近代中国视觉文化转型(1840-1920) 》

售價:HK$ 113.9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29.1
《秦汉帝国:中国古代帝国之兴亡》
+

HK$ 85.6
《为什么是以色列》
+

HK$ 84.1
《逝者如斯:六十年知见学人侧记》
+

HK$ 95.7
《三十三年梦》
編輯推薦:
★ 杨照,华文世界独一无二的经典领读者。数年来孜孜以求,选取*开创性、原创性、代表性的中外经典,以文学式读法和历史式读法直接面对原典智慧;带着自谦的偏见和真切的问题意识,寻找现代人与传统经典之间的亲近感,实践个人直面传统经典、汲取经典智慧的可能路径,展现丰富多彩的阅读体验。
★ 带你重回朝气蓬勃的先民时代,走进经典里的中国。诞生于媲美古希腊、充满生机和活力、群星闪耀的先秦时代的思想家和经典,织就的不仅是经典文本里的中国,也是经典的中国,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故乡!
★ 自由探索无涯无际的古代思想世界。你会看到,《诗经》中传唱千年的民歌、《战国策》里古代中国的权利的游戏、《尚书》昭示中国古代政治启蒙的关键时刻、《左传》记录封建秩序的日薄西山、《论语》展现的活泼泼的师生关系,一幅幅古代思想与生活世界的精彩写实图景,一窥中华文明的基本面貌。
★ 直接领略来自原典的亲切活泼的智慧哲思。爱哭爱笑会生气的先师孔子、遍游列国以滔滔雄辩捍卫信仰的孟子、起于微末身体力行兼爱非公的墨子、从南方思想世界走来的慈爱隐者老子、宁做泥潭里快乐摇尾巴的乌龟的庄子、真正塑造儒家主流的大宗师荀子,他们中国思想史谱系中
內容簡介:
本系是杨照结合历史式读法和文学式读法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诗经》《论语》《孟子》《老子》《墨子》《庄子》《战国策》《左传》《荀子》《尚书》)的选读和导读。通过对这十部经典的部分章节的逐字逐句解读,还原经典于具体的历史情境和历史脉络,展现出先秦时代诸子百家面对现实变化提出的因应之道,勾勒学派代表人物有血有肉的个人形象和个性及其现实活动;同时,通过还原,让今天的读者领略到经典所展现的思想和时代精神独特魅力,既因为古今时代境况差异而激发个人的思考,又因为古今相同而感同身受,汲取古人先贤应对生活的伟大智慧。

这些产生于不同时空环境下的文献,记录的毕竟都是人的经验与感受,我们今天也就必然能够站在人的立场上,与其经验、感受彼此呼应或对照。也就是,我们能够从中读到相似的经验、感受,隔着时空会心点头;也能够从中读到相异的经验、感受,进而扩张了我们的人生体会。
杨照
關於作者:
杨照,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本名李明骏,1963年生,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候选人。曾任《明日报》总主笔、远流出版公司编辑部制作总监、台北艺术大学兼任讲师、《新新闻》周刊总编辑、总主笔、副社长等职;现为新汇流基金会董事长,诚品讲堂、敏隆讲堂长期经典课程讲师,并在News98电台、BRAVOFM91.3电台主持广播节目。
主要著作有《迷路的诗》《我想遇见你的人生》《故事照亮未来》《想乐:聆听音符背后的美丽心灵》《呼吸》及现代经典细读系列等四十余种。
目錄
尚书:追寻永恒的天命
第一章 中国古代知识系统的形成
神圣文字与世俗文字
被遗忘的《尚书》
王官学之复兴
哪个版本才可靠
累积千年的知识层级系统
第二章 三千年前的政治启蒙
一字多义多用途
周人的深层焦虑
原则与弹性
殷鉴不远
追寻治国的原则
第三章 传说与神灵的时代
《汤誓》年代之谜
巫觋治国──商人的政权基础
帝尧的用人之道

录 《尚书》选读




诗经:唱了三千年的民歌
第一章 三千年的民歌
中文的独特系统
周朝人如何唱歌
封存起来的声韵
不一定是大道理
采集民歌与封建统治
诗里的副歌
风雅颂与赋比兴
声音与文字的规律
三种文类
第二章 贵族的基本教材
从关雎开始
桃树的变化
洁净的女孩
熟读《诗经》的太子
贵族的对话基础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女性的声腔
第三章 庶民生活的切片
闲置的人才
妈妈的辛苦
河滨散记
悲愤的离婚女子
从怨女等成怨妇
爱情来了
热闹的青春戏谑
破碎的家庭
翻墙求爱的男子
附 录 《诗经》选读



左传:封建秩序的黄昏
第一章 以传解经
记录历史的格式
掌握来龙去脉
以血脉为基础的封建秩序
必也正名乎
经传并存才有意义
谁是左丘明?
第二章 封建秩序崩坏史
霸主崛起的关键时刻
实力与旧制度的对抗
裁剪编排凸显争议
国际秩序的连锁反应
合礼的侵略
第三章 最后的礼教秩序
君子谋定而后动
弱肉强食的新法则
乱世中依然有君子
史书中的小人物
第四章 实力比名分更重要
才重于德的时代
政治哲学再突破
君子不懂的计谋
周代的战争术语
礼仪秩序只是借口
谁是称职的国君
第五章 霸业形成
传奇大力士的悲剧
霸业之始
妖由人兴也
什么才是应该效忠的对象?
野火燎原
国际新秩序
附 录 《左传》选读



论语:所有人的孔老师
第一章 《论语》的身世
《论语》的两种念法
听孔子说话
学生的共同笔记
师生关系的起点
第二章 做为老师的孔子
先进于礼乐的准备
被围困的师生
有个性的人
这才叫做教学相长
真正的好学
第三章 孔子不是真理发言机
不是整天讲道理
判断人才的方法
过分与不过分的哀伤
老师也是很矛盾
多面向的人
怎样成为仁者
从来没有现成的回答
孔子的幽默感
第四章 还原真实的孔子
孔子是唯心主义者?
礼与情感教育
划错重点的学生
孔子非常忧心
全幅人格的老师
孔子怎么开玩笑
第五章 老师没有标准答案
生与死是怎么回事
性格了解命运
分辨真假的功夫
答案不只一个
学生的志愿
小结
附 录 《论语》选读



墨子:庶民社会的主张
第一章 独立特行的思想家
墨子年代考
来自庶民社会
乱源就是封建
反复论述的独特风格
雄辩时代的先驱者
第二章 兼爱真的很简单
只在一念之间
古史大爆发
你会信赖谁?
尧舜禹汤皆证人
第三章 挑战周文化
义与不义之乱
墨式辩术
节省才能用更多
实践出来的显学
附 录 《墨子》选摘



庄子:开阔混同的精神世界
第一章 连续的世界观
谁才是笨蛋
逃狱专家
老子其实没那么老
误读两千年
第二章 从相对开始
可悲的满足
想清楚自己要什么
神人当然不近人情
不是无用,是不会用
第三章 以绝对超越相对
听不到的天籁
什么对精神有害
相对不如绝对
第四章 观点就是偏见
愈分辨愈糊涂
学友专精只是小聪明
道没有是非
附 录 《庄子》选读




孟子:雄辩时代的斗士
第一章 为儒家信念而战
雄辩时代来临
为解决现实问题而辩
问题的根源是好战
借孔子之口开骂
仁者无敌
创造古代思想的当代价值
第二章 通向王业的大道
发自浩然正气的雄辩
王道始于仁心
能推恩者得民心
直抵内心的雄辩术
用逻辑迎战诡辩
善是人心共同的想望
第三章 暗夜里的火炬
分工是文明社会的常态
坚守夏文明的价值
战国思想的通病各有所偏
直接命中墨者的谬误
由本心推扩而出的伟大哲学
附 录 《孟子》选摘



老子:乱世里的南方智慧
第一章 老子庄子不一样
游于道,善用道
治世黄老,乱世老庄
第二章 南方的隐者智慧
一笔糊涂账
是谁出了函谷关?
王官学以外的智慧
第三章 知道与行道
老子只谈三件事
无法言说的终极事物
以悖论强化印象
让百姓的心平静
第四章 大道无私
天地圣人皆不仁
上善若水无私无争反而得利
不有、不恃、不载
不是全舍全无,而是有无相合、有取有舍
第五章 苦难乱世里生成的哲学
古士徐行而安
放过老百姓吧
在历史脉络中理解老子
附 录 《道德经》全文



荀子:儒学主流的真正塑造者
第一章 还给荀子公正的评价
在历史脉络中掌握经典
以礼为核心的孔孟哲学
各自诠释孔老师
向大势底定的时代转变
重新思考礼与法的关系
两千年儒学真正的主流
第二章 儒者的变貌
荀子重视位分和实用
治国之道:群天下之英杰而教之以至顺
礼之不及,以法续之
贱儒和君子儒
由王官学向诸子学转移
第三章 儒家有什么用
不实用就淘汰
大儒典范周公
儒者无所不适
评量、选择和分配的艺术
人皆可以为尧舜
荀子的理想社会:恰如其分地安排秩序
儒者积极进取
第四章 不学无以成君子
学习讲究环境
专注坚持的力量
附 录 《荀子》选读



战国策:超越国界与阶级的计谋全书
第一章 异于道统的奇书
纵横术士全记录
道统之外的奇诡雄辩
特殊时代的特殊梦想
第二章 开创与沦丧的时代
如何搬运九鼎
秦国主导了时代气氛
能臣的悲剧
人话鬼话都能说
圣王贤君从来不怕打仗
合纵连横任君选
翻身就靠一张嘴
第三章 怎样游说才有效
游士无祖国
想称霸就要彻底
史实不是重点
赌上性命
阶级不再是壁垒
第四章 机锋百变
进谏不须硬碰硬
古圣先贤都是好理由
名家与纵横家的联系
昏君可以名利诱之
凸显谋士的角色
无法抗拒的诱惑
第五章 全新的效忠模式
权力的平衡游戏
考验君王的智慧
网罗奇人异士
拉抬行情的艺术
不求而求
养士的原则宽容
附 录 《战国策》选读
內容試閱
今天,我们怎样读中国传统经典



2007年到2011年,我在敏隆讲堂连续开设了十三期共一百三十讲的重新认识中国历史课程。那是个通史课程,将中国历史从新石器时代到辛亥革命做了一次整理,其基本精神主要是介绍过去一百多年来在中国历史研究上的许多重大、新鲜发现与解释,让中国历史不要一直停留在新史学革命之前的传统说法上,所以叫做重新认识中国历史。
这套中国传统经典选读的内容,最先是以接续重新认识中国历史的课程形式存在的。在基本取径上,因而仍然是历史的、史学的,等于是换另一种不同的方式,重讲一次中国历史。
重新认识中国历史由我从上下数千年的浩瀚内容中,依照我的判断,选出重要的、值得介绍和讨论的面向,来呈现中国历史。中国传统经典选读则转而希望降低个人主观的选择判断成分,让学员能够从原典来认识、了解中国历史。
从原典认识、了解中国历史,牵涉到一个极其难得的幸运条件。两千多年前的中国文字,两千多年之后,我们一般人竟然都能不用透过翻译直接阅读,光靠直觉就能掌握其讯息大概,再多费点工夫多些解释,还可以还原大部分的本意。中国古文字和我们今天日常使用的这套文字,有着明显、强烈的延续性,现代通用的大部分文字其起源可以直接追溯到《诗经》《尚书》,小部分甚至还能再上推到甲骨、金文。尽管在文法上有相当差距,尽管字义不完全相同,但古文字和现在文字在运用上,有着容易对照的规律可循。
这是人类文明的奇特状态。世界历史上实在找不到另一个例子,从公元前三千年到现在,同一套文字、同一套符号与意义结合的系统,五千年来没有断裂消失,因而可以直接挪用今天的文字习惯,来接近几千年前的文献。
高度延续性的文字传统,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中国文明的基本面貌,也让中国社会付出了相对的代价,才造就了现实中我们每个人身上极为难得的能力。我们没有理由不去认知、善用如此特殊的能力吧!


尚书

神圣文字与世俗文字

这本书,叫做《书》《书经》或《尚书》,不同的称呼,重点都在书字上。
书(書)字在今天的日常语言中,只留下了一点点甲骨、金文中所见的象形造字原意。像是书画展,书画两字连用,有些人看到了,产生的联想恐怕会是一条长桌上摆放一堆书籍,后面的墙壁上则挂着一幅幅的画。不是的,书画展展的是书法和图画作品。所以书家不等于藏书家,前者专精于写字,后者则是以收藏了大量特别的书籍而闻名。
书法,本意是写字的方法。不是每个会写字的人,都能写书法,要写得符合一定的规范,到达一定的程度,才是书法。书的甲骨、金文原形是手里握着一支笔的形象,放在像是砂盆般的容器上,所以本意是写。当它用作名词时,指的则是被书写下来的,或是被记录下来的。
《尚书》的尚,意思是时间上高古久远。《尚书》二字连用,说明了这本书的内容,是高古久远前,几乎是中国最早记录下来的资料。最早留下来的,是什么样的资料呢?是周代朝廷、政府的官方文件。
中国文字的起源极为特殊:第一,中国文字不是表音的;第二,中国文字具备很特别的功能。商代的甲骨文,在形体与功能上,都很接近埃及的象形文字。里面有很多符号源自对于自然现象的模仿、抄记,以图画或简笔的方式表示,方便一眼看出其意义。在古中国和古埃及,文字的用途明显都带有宗教性,具备沟通、记录超越领域神明信息的功能,而且文字都被统治阶级独占,其他人不能随便僭用。
埃及的法老,本身就是神,有着神的名字。中国商代的王不是神,但同时领有大祭司的身份,所以可以透过种种方式,与居住在另一空间的祖先沟通,获得祖先的指引或协助。商王的地位与权力,很大一部分源自他控制甚至垄断了和祖先之间的沟通。卜是他用来领受祖先信息的重要形式,甲骨文则是他用来记录祖先信息的一套神秘符号。
这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发展出的楔形文字,大异其趣。楔形文字是表音的,用芦笔在泥板上画出少数几个符号,就可以用来记录语言。而且楔形文字的原始用途,主要是在商业上。楔形文字从记录商业行为进而演变为商业契约,充分利用了文字一旦写下就不会变动的特性,弥补了语言无法精确存留的缺点。
到大英博物馆或卢浮宫,去参观他们的古代近东部门,就会发现主要的藏品中,一定有为数庞大的泥印。泥印是圆柱形的,上面刻蚀了漂亮的花纹,晒干或烤干了之后,可用来保障泥板上书写的内容不被任意改动。具有契约意义的泥板,需要加封另外一层泥片,在上面用泥印滚过,泥印上的花纹就会转印在泥片上,别人就没办法在不破坏泥印花纹的情况下,改动底下泥板的文字内容。这是苏美尔人,乃至于整个两河流域商业贸易之所以早早发达的关键助力。
原本用在宗教上的中国文字,到商周之际,经历了重大变化。周人承袭了殷商的文字,却将其原有的强烈宗教色彩除去,赋予文字很不一样的意义。
商朝很早就掌握了高超的青铜器铸造技术,商人会在青铜器上铸刻铭文,不过这些铭文主要属于族徽的性质,用来标示青铜器属于哪个家族,并不是真正的文字。
到了周人手中,青铜器铭文的性质改变了。周代青铜器上开始有了金文,也就是文字的连缀。很快地,青铜铭文有了固定的格式,其中一个常见的铭文用语,是子子孙孙永保用。这个句子表明了周人对青铜器的一个重点看法─这是可以抵抗时间,不会毁坏,能够一代代不断传留下去的东西。此外,这句话也标示出了在青铜器上刻蚀文字的核心用意─让这些由文字记录下来的信息,可以和青铜器一样不朽,一直存留。
从商代的甲骨文到周代的金文,尽管两者使用的文字符号高度重叠、雷同,但其根本精神已有了巨大改变。甲骨文的本质是神秘的,代表超越的信息;金文的本质则在于凝结、固定、传留意义。书写的行为,在殷商时带有人世之外的神秘气息,在周代则呈现出强烈的时间感,或说抗拒时间流逝的特性。
为何书写?为了要把有价值的信息或真理,借由文字固定下来,使它得以跨越岁月,让后人也能接收。周代的书写,最早从和青铜器的结合中,取得了这样的新意义,然后这种性质回过头来感染、传递到文字上。不只是刻在不朽青铜器上的文字,所有的文字都被周人视为恒久的,因此受到重视甚至尊敬。
这样的渊源,使得周代早期的文字记录,掌握在极少数人手里,属于那些有能力从殷商那里学会如何刻写文字,又有能力继承殷商青铜铸造技术的极少数人。也就是说,文字在周代明确属于王官的传统,是以姬姓、姜姓等几个建立周朝的大族为中心,发展出来的统治阶层文化。
其次,文字和时间、世系纵向联系,三者有着密切关系。为了保留,所以不辞辛劳写下来。那也就表示了周人建立了一套新的标准,认为有些前人的所作所为具备特殊价值,不该随时间消逝,应该找到方法把它们留存下来。所以他们就挪用了本来商人发明的用于记录非人事、超越界信息的文字,改成这样的用途。



诗经

悲愤的离婚女子

《诗经》中常见的通例,是以大自然现象作为启发、引领,带出人间生活的片刻情绪。《匏有苦叶》可能是个例外,是一连串的河边即景。《谷风》是另一个例外,这是一首不折不扣的叙事诗,是严谨单一观点的叙事诗。
开头仍然是大自然现象:习习谷风,以阴以雨。从山谷里吹来阵阵的风,带来又阴又湿的气候。黾勉同心,不宜有怒。尽量同心过日子,为什么要像天气那样阴沉发怒呢?接着是农事上的比喻:采葑采菲,无以下体?葑是芜菁,菲是萝卜,都是地下根,收成时必须拉着地上的叶,才能将根拔起来。这句表面的意思是:采芜菁、采萝卜,有办法不连根带叶拔起吗?底下的意思,是和前一句连起来,形容夫妻是一体的,无法分开,但为什么不能努力同心,却要常常摆脸色发脾气呢?
这一段的最后一句:德音莫违,及尔同死。德音是尊称别人说的话。你说过的,要一起老去一起死,可不要反悔违背啊!
第一段就让我们明了了,这是一对夫妻的故事,而且恐怕不会是个甜美幸福的故事。第二段:行道迟迟,中心有违。这句应该是呼应第一段第一句的,她走在路上,所以会感受到谷风阴雨的吹袭。违字从辶部,本意就是从走路上来的。我们今天习惯连语说违背,但其实违背两字有不同意义。背是相反方向,转过身回头走;违则是没有走在路上,走到正路以外的地方去了。违法就是没有完全依照法律规定,走到岔路上去了。她走得很慢,因为打心底就不愿意走上这条路,恨不得能够走到别条路、别的地方去。
不远伊迩,薄送我畿。伊字和薄字都是没有意义的语词。这句话形容的是不情愿地走在路上,回想刚刚怎么走出来的,心中怨叹:不期待你送得很远,但至少可以送我到门口吧!也就是说,出门时,丈夫甚至连送她到门口都做不到,不愿意做。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谁说荼菜是苦的呢?和我现在的心情相比,就算荼菜都像荠菜一般甜美啊!前一句话这样形容心情的痛苦程度,可是后一句却说:新婚时的欢乐,简直就像兄弟相处般自然、亲密。这两句话要怎样连起来?看了后面的诗,我们会知道,新婚,讲的不是她自己,她眼前看到了别人的新婚欢乐,以至于心中痛苦不堪。
往下读,就知道这宴尔新昏的人是谁了。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宴尔新昏,不我屑以。成语中的泾渭分明来自于这两条汇流的河流,在汇流处,泾水很清,渭水很浊,构成奇观。诗中用这个现象来推衍:和清净的泾水相比,渭水看来很混浊,但其实渭水在静止之处,也是清澈的呀!你们新婚欢乐,就嫌我,要把我赶走了。
读到这里,我们懂了。原来宴尔新昏在那里享受欢乐的,是她的丈夫。丈夫娶了新妻子,就把她赶出来,她被赶出家门,痛苦迟疑地走在路上,而离开时,丈夫甚至连送到门口都不肯。
因而泾水、渭水的两句,也就多了一层比喻意义。和新人放在一起比较,显得老丑不堪,然而我并不是从来都这样老丑,我也有年轻当新人的时候啊!
到这里,诗的情绪都是哀苦的。然而此处却有了转折:毋逝我梁,毋发我笱。这是祈使的语气:你可不要到我堆好、用来拦住鱼的河梁那里去!你可不要去打开我的捕鱼篓啊!坏女人,你不要动我的东西,那些鱼是我的!
但这样的怒气快快来,却也快快去,立刻又换回了悲苦、无奈的心情:我躬不阅,遑恤我后。唉,我来自身都照顾不到了,还怎么管得了离开之后发生什么事呢?
再下来: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这四句,可以是记事,也可以是比喻。视之为记事,那就是她在回想住在河边的生活:水深的地方,要用木筏(方)或小船渡河;至于水浅的地方,那就可以游泳。若是读做比喻,那是她用这样的事情来表达:遇到了什么状况,就得变通想什么办法,这一直是我张罗家中事务的本事。所以接着说: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有什么缺什么,不就都是我努力去张罗来的吗?不只对自己家、自己家人如此,遇到了亲戚、邻居别人家有丧事,我也都连滚带爬赶去帮忙。
不我能慉,反以我为雠;既阻我德,贾用不售。慉心字边加一个畜,意思是在心中感念。你非但不在心中感念我的这些好处,反倒把我看作仇人,要把我赶走。拒绝了我的美德,而且好像势利现实的生意人,对待卖不掉的东西一样。
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既生且育,比予于毒。前句的育字是语词,说的是:当时和你生活,难道那么美好、那么容易吗?还不是充满了恐惧与贫困。那样的日子很平顺吗?还不是跟你一路颠颠踬踬地走来。后句的生育,可以指生了孩子,将孩子养大,不过因为前后都没有其他句子提到孩子,她离去的心情中也没有对孩子的挂念与不舍,所以或许解为让家庭、家业无中生有并逐渐变大变好,比较合理。结果呢?你却把我看成毒药啊!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愈想愈气,愈想愈不值得啊,我竟然还帮你晒好了菜干,给你过冬!宴尔新昏,以我御穷。你们正在享受新婚欢乐,却吝于照顾我,为了节省开支把我赶出来。
愈说愈悲惨啊:有洸有溃,既诒我肆;不念昔者,伊余来塈。你对我,不是趾高气扬地炫耀,就是怒气冲天,给我的都只有辛苦的工作。塈是特别的风俗,媳妇刚过门,一切还不熟悉,也还无法明确确定在这个新家中的宗族身份,所以会有一段过渡期、缓冲期,有的说法是三天,也有说是三旬(三十天)的,在这段期间媳妇是不需要工作的。所以她感慨地说:你都忘记了那段当我新嫁进来,还在塈中的日子了啊!唉,那是她当年的宴尔新昏啊!
这是一首讲离婚的叙事诗。在那个从原来家中出门的时刻,这个离婚女子的遭遇与心情。这样的题材,难免让我们想起东汉时的乐府长诗《孔雀东南飞》,写的也是一个离婚妇人的故事。不过《谷风》的叙事,比《孔雀东南飞》来得简约,却包藏着更戏剧性的转折。读这首诗的人,都一定会对毋逝我梁,无发我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后这段留下深刻印象。突如其来的凶恶、愤怒口气,在想象中对着抢走她丈夫的人指斥:不准你动我的东西,我辛辛苦苦准备才抓来的鱼,不准你偷走!但一说完这话,甚至无法维持片刻的自欺,立刻明白自己这话的荒唐与无力,现实包拢过来,只能黯然承认:我都无法留在这里了,要怎么管得着河梁和鱼篓呢?
这样的情绪转折,比其他指责负心男人的话,更让人替她伤感。是非常细腻的文学手法。


热闹的青春戏谑

还有另外一种歌的形式,可以借《桑中》这首诗来认识。
爰采唐矣?沬之乡矣。唐是一种可吃的野菜,沬则是卫国的一座城。诗里说:到哪里去采唐草啊?到沬城的郊外去采唐草。云谁之思?美孟姜矣。然后问:你在想谁,在打谁的主意啊?回答:我喜欢的是姜家的漂亮少女啊!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要到沬城郊外采唐草,一路想着姜家的美少女,描述和她约会的情况─她先在桑中这个地方等我,两人见面了她就邀我一起去上宫,分手之前她还一直送我到淇水岸边呢!
后面两段,和第一段几乎一模一样,只有换韵连带换几个字而已。第二段是:爰采麦矣?沬之北矣;云谁之思?美孟弋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到哪里去采麦呢?到沬城外的北边去。想着谁呢?我喜欢的是弋家的美少女。第三段:爰采葑矣?沬之东矣;云谁之思?美孟庸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到哪里去采芜菁呢?到沬城外的东边去。想着谁呢?我喜欢的是庸家的美少女。
这首诗最重要的特色,就是不适用于我们前面所说的层次结构。这首诗没有层次,因为它的形式与层次无关。形式上,这是集体的少男情歌。我们不能拘泥从文字表面来解释歌中的意思。看文字表面,那要么有一个男人,不要脸地先追求姜家少女,又追求弋家少女,还追求庸家少女,而且跟她们每个人约会都是一模一样的过程,这像话吗?
要不然是有三个男生,第一个喜欢姜家妹妹,第二个喜欢弋家妹妹,第三个喜欢庸家妹妹,而三对情侣的约会场景凑巧都一样,这又像话吗?
这是首年轻男生集体欢唱的歌。固定套装的歌词,轮到谁唱,谁就把云谁之思?后面一句的答案,改成自己的意中人。如此一来,歌也就有了公开告白的功能,让大家知道这个男生爱哪个女生。而套装歌词讲的是女生其我乎桑中于是告白的男生也给自己留了面子,好像女生也喜欢他,说不定唱的过程中,那个被点名的姜家少女就羞红了脸说:不是我!或我才没有邀他呢!充满了青春戏谑的热闹。


孟子:雄辩时代的斗士
不得已的孟子

孟子的雄辩建立在一个他自己深信不疑的道理上仁义可以强国、仁义可以征服、仁义可以战胜诸国统一天下。那个时代的国君念兹在兹的都是如何扩张国势,如何比邻国更强,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征战。他们不理会传统伦常规范,觉得那是已经证明过时、失效了的方法。
儒家传承封建王官学,以古昔为标准,严厉批判现实,主张逆转变化,恢复想象中的封建宗法黄金年代,恢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人伦定则。这样的态度,基本上是不现实,也无法应对现实的,而是要取消现实已有的变化,将时间扭转回去,认为只要回到过去,一切就都好了。
这种主张,在战国时期愈来愈无力。尤其是做国君的,特别听不进这种话。一来,现实征战几乎不存在他要不要打的选择,不是你占人家土地,就是人家攻过来占你的土地。二来,真要回到过去,难道像魏国这种因破坏了封建宗法才兴起的国,要自我取消国的地位,梁惠王要交出国君位子,退回去当大夫吗?
到孟子的时代,真正有力量、有市场的,是纯粹现实功利的主张。纵横家教国君如何善用和邻国之间的关系,创造对己国最有利的情况。兵法家教国君如何训练军队、如何加强纪律、如何布阵作战。还有法家教国君如何更有效管制人民、如何集中人力与资源、如何降低统治上的不利变数。
孟子了不起的地方,在于开创了一条传统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的新道路,并且找到了一种用来描述、推动这条新道路的论辩方法。孟子不是传统主义者,他不用这是过去传留下来的,是圣王发明、运用过的,所以一定是好的这种传统主义逻辑。他看重现实,针对现实而改写了仁义的意义。
当时的人普遍认为仁义就是一套传统政治原则,是在没有列国争战环境下形成的规范,仁义必然无助于富国强兵的现实需要。孟子却发动其滔滔雄辩,让我们在两千多年后仍然感觉得到内在的道理热度,主张仁义既不会妨碍富国强兵,也非和富国强兵无关,相反,仁义是朝向富国强兵最好甚至是唯一的途径。不循仁义之途,无法确实地富国强兵,还会带来许多后遗症。
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很多人会背孟子这句话,却很少人回到历史的情境下真切了解孟子的不得已有多不得已。他的不得已,是因为他的主张违逆时势潮流,更因为他的主张也不是单纯从前人那里承袭而来的。他必须要辩,才有机会在众声喧哗的战国环境中,越过更容易被理解的传统主义和现实主义立场,被国君听到。
后世儒家变成了正统,孔孟又是正统中的正统,于是人们往往就忘了一个再清楚明白不过的事实孔孟相关经典产生时,他们的想法、说法可绝不是正统。他们必须费很大的力气对抗当时的主流,努力改变别人的想法。他们说的道理,不是一眼就能懂得,他们更未握有可以强迫别人必须接受这些道理的权力。孔子活着的时候,没有这份权力;孟子活着的时候,也没有这份权力。
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真不是随便说的。不辩,不靠辩建立起名声,手上没有任何具体权力的孟子,恐怕连让梁惠王见他,客客气气打声招呼说叟不远千里而来的机会都没有!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