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基于鲲鹏的分布式图分析算法实战
》
售價:HK$
108.9
《
夺回大脑 如何靠自己走出强迫
》
售價:HK$
65.8
《
图解机械工程入门
》
售價:HK$
96.8
《
中文版SOLIDWORKS 2024机械设计从入门到精通(实战案例版)
》
售價:HK$
98.9
《
旷野人生:吉姆·罗杰斯的全球投资探险
》
售價:HK$
75.9
《
世界巨变:严复的角色(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HK$
110.0
《
宋初三先生集(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
》
售價:HK$
217.8
《
天生坏种:罪犯与犯罪心理分析
》
售價:HK$
97.9
|
編輯推薦: |
杨天石 罗伯特库恩 张颐武鼎力推荐
走进当事人真实的内心世界,
新鲜史料探秘蒋介石家族百年兴衰
1.《蒋氏家族百年秘档》本书人物有蒋氏家族的主要人物蒋介石、宋美龄、蒋经国、蒋纬国,以及蒋介石的孙辈、重孙辈。作者或依托史料,或采访专家及相关人物,尊重事实,客观公正地评述,细节还原真实。
2.《蒋氏家族百年秘档》著者以史实为据,对蒋介石、宋美龄和蒋经国三位现代史上的风云人物进行了全面解读,其中的是是非非以及政治立场诸问题,既没有回避,又能够跳出历史的局限,无论褒贬,都做到了客观公正。非大手笔不能。
3.蒋氏家族是中国近代显赫的政治豪门。两蒋时期,蒋家王朝影响力仍是无远弗届。世易时移,蒋氏家族政治影响力式微。蒋家第四代陆续成家立业,第五代也接连报到。蒋氏第三代,蒋经国与蒋方良之子蒋孝文、蒋孝武、蒋孝勇三兄弟相继因为鼻咽癌、急性心脏衰竭、食道癌早逝。蒋经国与章亚若之子蒋孝慈已逝,蒋孝严目前已退出政坛。蒋家第四代成员,男孩命名依照松柏常青,散居海外,行事低调到极点。蒋友柏返台开设计公司,蒋友松在美国从事教育工作,蒋友梅远嫁英国。蒋孝严之子蒋万安,2016年在台湾地区立委选举中胜选。
|
內容簡介: |
本书系蒋介石家族一门四代的集体传记。蒋氏家族是中国近代史上显赫的政治豪门,蒋介石、宋美龄和蒋经国曾经煊赫一时。国民党退居台湾,蒋介石、蒋经国权势犹存。至第三代、第四代,蒋氏家族逐渐淡出政坛,政治影响力式微,自云端落于平凡。
本书通过亲历者的讲述,对当事人日记、回忆录的探究、分析,依托史料,真实还原蒋氏家族百年兴衰。既有对蒋介石、宋美龄和蒋经国三位风云人物的全面解读和客观褒贬,又有对蒋家第三代、第四代对家族风范传承,转归平淡的思考。
《环球人物》10周年典藏书系
本书系重新汇集梳理了《环球人物》创刊以来的精华内容,涉及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重要领域,与读者一起重温人文理性光辉与魅力,见证那些改变世界的力量。
《环球人物》10周年典藏书系总目本书系蒋介石家族一门四代的集体传记。蒋氏家族是中国近代史上显赫的政治豪门,蒋介石、宋美龄和蒋经国曾经煊赫一时。国民党退居台湾,蒋介石、蒋经国权势犹存。至第三代、第四代,蒋氏家族逐渐淡出政坛,政治影响力式微,自云端落于平凡。
本书通过亲历者的讲述,对当事人日记、回忆录的探究、分析,依托史料,真实还原蒋氏家族百年兴衰。既有对蒋介石、宋美龄和蒋经国三位风云人物的全面解读和客观褒贬,又有对蒋家第三代、第四代对家族风范传承,转归平淡的思考。
《环球人物》10周年典藏书系
本书系重新汇集梳理了《环球人物》创刊以来的精华内容,涉及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重要领域,与读者一起重温人文理性光辉与魅力,见证那些改变世界的力量。
《环球人物》10周年典藏书系总目
《国际政要秘闻》
《百年政治家族》
《大国士》
《先生们》
《商道》
《中国经济十年观察》
《蒋氏家族百年秘档》
《国民党人物春秋》
《影响力:中国领袖风云录》
《中共人物的家国往事》
|
關於作者: |
《环球人物》杂志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是国内发行量最大、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综合时政类期刊之一。杂志以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领域高端人物为报道对象,突出全球视野,兼顾时效性、权威性、可读性,一系列重大选题受到读者和业界广泛好评。
《环球人物》是中国邮政畅销报刊、全国百强报刊,也是全国两会、博鳌亚洲论坛和达沃斯论坛入会重点阅读刊物。
|
目錄:
|
蒋介石真实的情史家事 001
生命中的四个女人 001
西安事变中写下遗书 007
半个世纪的家训 013
电函指导夫人外交 017
引退溪口的背后 021
蒋介石五大谜案 023
谜案之一:与宋美龄的真假爱情 024
谜案之二:因何成为基督徒 028
谜案之三:二二八事件中有没有下过屠杀令 034
谜案之四:为何大骂美英首脑 038
谜案之五:是否想对大陆用核武器 043
蒋介石的巅峰岁月 048
1938 年:衣冠西渡 048
1943 年:权力之巅 055
1945 年:巨人虚弱 063
军中宋美龄:魅力与权欲 071
很有烈士姿态 072
在前线多次遇险 073
比30 个师都有用 075
为西藏主权冷对丘吉尔 077
我的空军 078
她包庇了孔宋两家抗战期间的贪腐 080
外甥女的投机算盘 081
姐夫的黑市买卖 083
兄弟的黄金风潮 084
她的虚娇之气令我作呕 085
那个标语是写给老百姓看的 087
附录:宋美龄在美国国会参议院的演讲(节选) 089
宋美龄在曼哈顿的最后岁月 092
在长岛的20 年 093
格雷西街10 号的最后时光 094
两个女人的缘分 096
蒋经国眼中的共产党 099
台湾纪念他,大陆没忘他:一位特殊的政治人物 099
与父亲决裂,加入共产党,娶了苏联妻子:尼古拉同志的红色岁月 102
接受三民主义再教育,加入三青团:追随父亲,由红变白 106
台湾问题专家评价蒋经国:给国民党留下一份政治遗产 110
大陆保护蒋家故居和祖坟,令他深受感动:共产党的情我领了 112
附录:一言难尽蒋经国 117
探秘溪口蒋氏百年兴衰 121
蒋介石两个儿子:做梦都想回大陆 122
蒋氏后人的故乡情 124
蒋介石孙辈:历尽乡愁,泪洒故土 126
探秘溪口蒋氏百年兴衰 132
蒋介石曾孙辈:往返两岸谋发展 136
附录:蒋家第四代远离政治 137
蒋介石34 处行馆里的秘密 138
装修大致只算中上水准 138
行馆和一系列历史事件紧密相连 140
蒋介石的生活是朝六晚九 141
士林官邸里的蒋介石 144
唤起马英九、郝龙斌的记忆 144
正馆到底什么样 145
神秘通道是否存在 147
致命一击 147
蒋介石和宋美龄,九一八之际联袂亮相 149
实力悬殊的中日对阵 149
在愤怒的民众面前 151
第一夫人初次亮相 154
蒋介石1927 年的首次亮相 157
洋鬼子聚焦蒋介石 157
征服者走进上海 158
被渲染的传奇 159
一场婚礼改变了前程 162
蒋介石两次下野与复出 166
蒋介石的两次下野 166
复出的人骑在马上 168
美国要人眼中的蒋介石政策 170
蒋介石,从出拳到被拳击 174
在远东,苏日之间硝烟突起 174
国共关系从对抗到解冻 176
屈辱中的出拳 178
从五十大寿到西安事变 180
蒋介石有五大毛病 182
阅读蒋介石日记的大陆第一人 182
蒋介石日记可以说是他的反省录 184
日记中很多内容令人惊讶 186
对蒋介石的认识不能一面倒 187
蒋孝严:不要让分离主义的气焰高涨 189
孤儿竟是蒋家人 189
谈家族:等到蒋家不当权才改姓 192
谈大陆:每个地方都给我不同的感受 195
谈两岸关系:不设时间表 197
郝伯村谈蒋家父子 200
两蒋的得力干将 200
反台独愤然离职 202
儿子眼中的慈父 204
蒋介石曾孙蒋友柏:永远站在悬崖边 206
神灯被拿走了 207
人生没有应该 209
要做大拇指 211
还有几年可活 213
|
內容試閱:
|
★蒋介石为何丧母不久便休妻?原来,此时他正在热烈追求一位上海富商之女陈洁如。仅仅一周后,1921 年12 月5 日,他便在上海和陈洁如举行了婚礼。一直到1927 年,蒋介石才正式办妥和毛福梅的离婚手续,因为当时他要迎娶宋美龄。宋家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是蒋介石加入基督教;二是他要遵照基督教教义,不能同时有两个妻子,必须与原配离婚。
★1936 年12 月22 日,宋美龄带着一盒梅干菜、一把手枪,走进了兵谏中的西安城。梅干菜是带给蒋介石吃的;手枪是万一军队对她无礼,用来自我了结的。她问前来接她的张学良:这是我的东西,就不要再检查了吧?张学良答:夫人,岂敢!她就这样走进了张公馆,见到了她的丈夫、被软禁10 天的蒋介石。蒋介石看到她,一直流泪:你怎么来了?如入虎穴矣!宋美龄反而镇定,安慰道:宁抗日,勿死敌手。
★1943 年的一天晚上,罗斯福夫妇邀请宋美龄共进晚餐,席间谈到了美国矿工罢工事件。罗斯福问宋美龄:如果中国政府在战争时期遇到这样的事情,该如何解决?宋美龄没有说话,只是用手划过脖子做了一个优美的杀头手势。后来罗斯福问妻子埃莉诺:你还认为宋美龄是一个性格温柔甜蜜、易于亲近的人吗?
★宋美龄人生的最后十年,她的侄子每年来看她两次,当被问到宋美龄是否神智清楚时,他说,她以自己的方式保持着清醒。宋美龄有时会把他当成别人,所以他们的谈话也有些异常。据说,宋美龄每天都接到来自台湾的报告,多是秘书做的剪报,以及她最喜欢的杂志。她对侄子说:我姐妹们死了,我的兄弟们也死了,我不知道为什么上帝留下了我。
★作为蒋介石之子,蒋经国一下成为矛盾的焦点。他必须立即表明自己的态度,与父亲划清界限,不能有丝毫犹豫。在中山大学举行的声讨蒋介石罪行的大会上,蒋经国跳到主席台上,激动地用俄语振臂高呼:打倒反革命蒋介石!同学们激动万分,把他举起来,抛到半空中,高喊:乌拉!乌拉!(俄语,为欢呼之意)
★蒋介石生活相当规律,早、中、晚均会静坐30 分钟。每天早晨6 点起床,之后念诗、做运动、祷告、静坐,然后开始写日记、看书报、散步。早餐多是小笼包、馄饨、虾仁吐司等点心,加上木瓜等水果;他不喝茶也不喝咖啡,爱喝温开水。早餐时,他会翻阅秘书用红笔圈出的报纸消息。
★1969 年7 月初,蒋介石夫妇按照惯例,准备从士林官邸到阳明山避暑。就在车队从官邸开上仰德大道时,一辆台湾军队的吉普车突然窜出,与蒋介石的高级防弹轿车相撞。由于冲击力非常剧烈,坐在后排的蒋介石毫无防备,身体一下子飞了起来,狠狠地撞到了前排的防弹玻璃隔板上,两排假牙从嘴里飞了出去,但受伤最重的还是胸部。
★蒋介石脾气暴躁,多次打骂身边的人,从士兵到警卫员,甚至自己的原配老婆。每打一次,他就检讨一次,但屡犯屡检讨,屡不改。此外,蒋介石的孤僻任性,也令人吃惊。孙中山早年没有根据地,到处漂泊,所以孙中山很想找一块根据地,培养一支军队。他看中了福建一块地方,就把蒋介石派去了,可蒋到了那个地方三天,就拂袖而去,最终也没把根据地建起来。这种情况不止一次发生,但蒋介石总能给自己找到一个理由,要么是别人嫉妒他,要么是环境不好。
★蒋孝严:每个地方有很不同的感受。桂林是我出生的地方,也是我母亲过世的地方;奉化是我的祖籍所在地,是我先人出生的地方;台湾是我成长的地方,从7 岁成长到现在,也是最有感情的地方。我上次在北京就讲过,像我这个年龄层的人都经过中国的动荡,在很多地方住过,像贵州我也住过,在铜仁住过一年多。不管我是浙江人、广西人、贵州人,还是台湾人,我都是中国人。很多台湾人说他不是中国人,这就很奇怪了。
★顶着蒋家后代的光环,配上天生帅气的面庞和极富个性的言行,并非娱乐圈出身的蒋友柏,却早已成为年轻人心中的偶像,甚至被称为台湾的威廉王子。然而,2003 年,蒋友柏就一路喊着不做蒋家第四代,远离政治,创立了一间名为橙果的设计公司。
ng:0pt''、戏曲、曲艺等各艺术门类中都有建树的作曲家。
ily:宋体;mso-asci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巴渝山水情
包龙图传奇(附mp3)
八仙庆寿(附mp3)
蒋介石五大谜案
谜案之一:与宋美龄的真假爱情
关于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婚姻问题,一直有很多传闻。最广泛的说法是,蒋宋之间是一场政治婚姻,两人并没有真正的爱情。尤其是后来有美国人出书,称蒋介石偏安重庆时期,宋美龄曾与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特使温德尔里维斯威尔基有过一段婚外情等,更给蒋宋的婚姻蒙上了一层迷雾。
蒋介石日记开放至1955 年,那时他已68 岁,宋美龄也已58 岁。可以说,至此他们的婚姻问题可基本定性。杨天石教授通过研究蒋介石的日记,认为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婚姻,有很深厚的爱情基础。
平生未有之爱情
奢靡趋俗,招摇败名,以洁如治家无方,教育幼稚,不胜怨恨
这些出自蒋介石早年日记的怨言,是对其前妻的评价。
蒋介石在与宋美龄结婚之前,已有过三位妻妾,分别是原配毛福梅,
第二位姚冶诚和第三位陈洁如。但在他早年的日记中,常常慨叹自己是不幸婚姻的受害者。直到1927 年底和宋美龄结婚以后,蒋介石对婚姻的看法发生了180 度的转变。
1926 年,蒋介石在广州第一次见到宋美龄时,就对这位美妹一见倾心。1927 年12 月1 日,经过执着追求,蒋介石终于和上海名门宋家三小姐结为秦晋之好。他完全沉浸在一场春风得意的爱情盛典中。当日,他在宋家的要求下接连举行了两次婚礼,一次是在宋家举行的简洁的教会婚礼,一次是在大华饭店举行的豪华、时尚的婚礼。从当天的日记中,看得出蒋介石的心情极好。蒋介石写道:见余爱姗姗而出,如云霞飘落,平生未有之爱情,于此一时间并现,不知余身置何地矣。他还详细写下他们婚礼后乘车游行、晚宴,以致最后进入新房的情景。可惜后面日记的三行字被墨笔涂去,只能隐约看出最后三个字好像是乐无穷。
因为宋美龄在宋家姐妹中排行第三,蒋介石在日记中常以三弟三妹来称呼她,而爱妻和爱更是蒋介石对宋美龄独有的蜜语和昵称。其后,沉浸于新婚甜蜜中的蒋介石与宋美龄,时而缠绵在上海的家中,时而沐浴于汤山的温泉。此一阶段,蒋介石在日记中充满了喜悦的记述,家庭幸福是他最喜欢的话题。
蒋介石年轻时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好武尚斗,喜爱冒险。杨天石从蒋日记中看出,与宋美龄结婚后,蒋介石改掉了很多坏毛病。他坚持写日记的目的之一,也是为了修身养性。在此后的日记中,他对家庭和感情的记述明显增多了。
别后黯然销魂,更感悲戚
1985 年,美国人迈可考尔斯出版了一本名为《迈可回顾》的回忆录。书中写道,1942 年10 月,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特使威尔基访问重庆,作为随员,考尔斯见证了这位特使与宋美龄发生的风流韵事秘密约会。蒋介石发觉,气愤至极,率领手持自动步枪的士兵前往捉奸等。
杨天石教授告诉笔者,史学研究者们一致认为这是美国人的恶作剧,是很荒唐的事。实际上,考尔斯并非这段桃色新闻的始作俑者。早在1974 年,美国出版的一本《皮尔逊日记》就曾谈到威尔基访问重庆时与蒋夫人有染。在美国的宋美龄读到此书后大为震怒,将出版商告上法庭。最终出版商进行了公开道歉,并承诺再版时将诽谤的文字删除。
杨天石教授为了拿到自己的证据,专门对威尔基访问重庆那段历史进行了考证。他几乎收集了当年重庆《大公报》的所有报道和相关档案资料,把威尔基在重庆6 天里所有的活动排列了一遍,甚至把时间精确到了分钟。整理之后的日程表让人一目了然:威尔基紧密的行程中,没有任何可以和宋美龄单独约会的空隙。
杨天石教授说,还有一点也许不为外人所知:那时的宋美龄一直身体不好,她是不是那种风流女子暂当别论,但她当时根本就无暇他顾。早在抗战初期,宋美龄到淞沪前线劳军时,突然遭遇日军飞机空袭。她乘坐的汽车在躲闪中翻车,自己也受了伤。从那以后,宋美龄就常年疾病缠身。1942 年,她的身体更是每况愈下。10 月27 日,蒋介石在日记里写道:妻体弱时病,未能发现病因,甚忧。两日后又写道:妻体弱神衰,其胃恐有癌,甚可虑也。10 月30 日他再次写道:恐妻病癌,心甚不安,决令飞美就医,早为割治。四天时间里,蒋介石在三篇日记里写到宋美龄的病,一来说明宋美龄的病情确实很严重,二来也表明了他对妻子的爱怜之情。
杨天石教授认为,从这些日记里可以清楚看出,宋美龄此后访美确是去看病,而非像美国人所说的与威尔基之间的私情有关。
宋美龄访美启程前,蒋介石依依不舍,愁肠百结。这一心情在1942年11 月2 日的日记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为妻将赴美,此心甚抑郁,不知此生尚能有几年同住耶?11 月17 日下午,蒋介石和宋美龄一起讨论她赴美国的一些注意事项,回到住所后,夫妻依依,甚以明日将别为忧也(当天的日记)。在11 月18 日的日记中,蒋介石用大段篇幅记述了送别妻子的过程,精确到每一个时间点:五时醒后不能安眠,默祷妻此行平安成功九时,送妻至九龙铺机场,同上机,送至新津大机场,换大机十二时,送妻登机别时,妻不忍正目仰视,别后黯然销魂,更感悲戚。
宋美龄走后,蒋介石更是倍感惆怅。他在11 月19 日的日记中写道:平时不觉夫妻乐,相别方知爱情长。别后更觉吾妻爱夫之笃,世无其比也。宋美龄到达美国后,经医院检查,确认没有患癌症。消息传来,蒋介石大喜:妻于二十六日平安飞到美国,并据医者检查,决无癌症,此心甚慰。
其后,蒋介石对宋美龄仍思念延绵。11 月29 日,他又在日记中写道:妻于十八日赴美,临别凄怆,儿女情长,今又获一次经验也。那年春节,宋美龄一人在美国度过。除夕之夜,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今日为旧历除夕,孤身独影,萧条寂寞极矣。类似这样的记述还有很多,杨天石教授常常边看边叹息:和宋美龄分隔两地期间,蒋介石对妻子的顾念之情,溢于纸上,绝不是伪装出来的。没有真情实感,哪能写得出来。
凡认余为父者,只能认余爱妻美龄为母
在蒋介石眼里,宋美龄不仅对自己有情有义,对自己的事业也是一心一意地支持。
早年蒋介石生病的时候,因为前妻姚冶诚没有照顾好,他就在日记中大骂她不贤良。而宋美龄在蒋介石生病中的表现,则大大出乎他的意料。1934 年2 月23 日,病中的蒋介石在日记里记述:妻护病保身,无刻不在心,无微不至,诚贤良也。因为操劳过度,宋美龄自己也病倒了。8月1 日,蒋介石在日记中表达了对宋美龄的愧疚之情:妻为我受热忍苦致病,可感也。
20 世纪30 年代初,中原大战爆发,中央政府缺钱,蒋介石找时任财政部长的宋子文借钱,被拒绝。这可急坏了宋美龄。她面见哥哥说,我知道蒋介石的脾气,你不给他筹钱,他一定失败;如果失败,他一定会自杀;如果他自杀,我也决不活着。宋美龄还把自己的房产和珠宝交给宋子文作抵押,并发誓如果蒋介石在前方殉难,她也将一同赴死。宋美龄的做法震撼了家人,宋子文为此也转变了态度,决定为蒋介石筹措经费。
在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的日记中也大量记述了宋美龄的出访和外交活动。1943 年3 月2 日,他在日记中充满自责地写道:余妻昨日在纽约市政6 厅演讲,几至晕厥,其身心之疲乏与精神之愤懑可想而知。此余之审事不周,任其单身前往苦斗之过也。
在蒋介石的日记中,不仅有他对宋美龄的情与爱,某些文字中甚至流露出,他对宋美龄还有超乎寻常的依恋。
蒋介石曾在1930 年12 月4 日的日记中写道:自我有智识以来,凡欲出门之时,必恋恋不肯舍弃我母。到十六岁时,必待我母严责痛击而后出门,及至二十余岁犹如此也近三年来凡欲出门时,此心沉闷惨淡,必不愿与妻乐别者,岂少年恋母之性犹未脱耶,余诚不知所以然也。宋美龄一生没有生育子女,蒋介石认为是一大遗憾。为了巩固宋美龄在蒋家的地位,蒋介石曾经在1934 年和1936 年两次立下遗嘱,嘱咐他的两个儿子:余死后,经国与纬国两儿皆须听从其母美龄之教训,凡认余为父者只能认余爱妻美龄为母,不能有第二人为母也。
杨天石教授说,蒋介石强调宋美龄是他两个儿子的唯一合法母亲,正是因为蒋氏出于对宋氏的爱恋之情,希望确立她独一无二的蒋夫人地位。1949 年5 月,大势已去的蒋介石准备逃往台湾。5 日下午,蒋介石带着蒋经国专程来到上海的东平路,这里是他当年与宋美龄结婚时的新居爱庐,他要临别再看最后一眼。那时宋美龄还在美国,不知归期。蒋氏的心情不禁流露在当天的日记里:晡与经儿同往虹桥路岳父母墓前敬谨告别,回程到东平路爱庐视察,全室皆空,但觉凄凉与愧惶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