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地理计算与R语言
》
售價:HK$
124.2
《
沈括的知识世界:一种闻见主义的实践(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HK$
89.7
《
大思维:哥伦比亚商学院六步创新思维模型
》
售價:HK$
74.8
《
宏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HK$
159.9
《
UE5虚幻引擎必修课(视频教学版)
》
售價:HK$
113.9
《
真需求
》
售價:HK$
113.9
《
阿勒泰的春天
》
售價:HK$
51.8
《
如见你
》
售價:HK$
52.7
編輯推薦:
★青年人生的关键问题,你彻底想明白了几个?
大师一针见血揭穿年轻人的心理和面对的路
苦闷、孤独、拖延、懒惰、谦虚、立志、羞恶、禀赋、情感与理智、性爱、恋爱、信仰和功利、艰难和放弃、理想和现实。
大师专辟出近40个话题,给青年讲人生道路上的关键问题。今日青年的苦恼和症结一一被预言。
★大师深度解剖空心病
大师给青年震耳发聩的人生敬告
厌学?价值观缺失?自我否定、抑郁?空虚?没有信念?
你是否也得了空心病? 美学大师朱光潜的心灵咒语深度堪比尼采。
★如何成功避开青年人生悲剧三部曲?
大师深入解剖大多数青年从理想跌入现实,没有实现理想,改革社会,反被社会腐化的悲剧三部曲,警醒青年,彻底放弃幻想,不再自欺欺人,把心磨成一面镜子,认清自己,认清前路。
★40多篇散文精华,囊括大师畅销书籍《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修养》《谈美》《谈美书简》等精华篇,一本胜四本
★超值精装,精美油画彩插,附赠书签
內容簡介:
苦闷、孤独、拖延、懒惰、谦虚、立志、羞恶、禀赋、情感与理智、性爱、恋爱、信仰和功利、艰难和放弃、理想和现实。
青年人生的关键问题,你彻底想明白了几个?
厌学,价值观缺失,自我否定、抑郁,空虚,没有信念!
你是否也得了空心病?
青年从理想跌入现实,没有改革社会,反被社会腐化,大多数人逃不掉的人生悲剧三部曲
本书《朱光潜谈美与不完美:把心磨成一面镜》由美学大师朱光潜专辟出近40个话题,分别从朱光潜给青年、人生的不完美、个人修为和生活的美学四个方面,阐述了朱光潜先生对人生道路上的关键问题的看法,并一针见血、深入骨髓地分析了青年认识上和生活中的一些弊病,帮助青年正确地辨明人生方向,于迷茫中给纷繁扰攘的生活理出一个头绪,少走弯路,活出有价值的人生。
關於作者:
朱光潜 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1925年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致力于文学、心理学与哲学的学习与研究,后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主要著作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谈美》《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把心磨成一面镜》等。
目錄 :
我要对青年说的
此身、此时、此地。此身,是说凡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推诿给别人;
此时,是指凡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推延到将来;此地,是说凡此地
(地位、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等待想象中更好的境地。
谈立志
谈读书
谈学问
谈升学与选课
给苦闷的青年朋友们
谈理想的青年
一番语重心长的话
人生中的不完美
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现世只是一个密密无缝的利害网,一般人不能跳脱这个圈套,所以转来转去,仍是被利害两个大字系住。在利害关系方面, 人己最不容易调协,人人都把自己放在首位,欺诈、凌虐、劫夺,种种罪孽都种根于此。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谈十字街头
消除烦闷与超脱现实
谈青年与恋爱结婚
谈性爱问题
谈人生与我
谈价值意识
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泛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
谈 动
谈 静
谈冷静
谈谦虚
谈情与理
谈休息
谈摆脱
谈交友
资禀与修养
谈羞恶之心
谈恻隐之心
生活的美学
正路不一定就是一条平平坦坦的直路,难免有些曲折和崎岖险阻,要绕一些弯,甚至难免误入歧途。
刚性美与柔性美
无言之美
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
情人眼底出西施
依样画葫芦
慢慢走,欣赏啊!
內容試閱 :
谈立志
抗战以前与抗战以来的青年心理有一个很显然的分别:抗战以前,普通青年的心理变态是烦闷,抗战以来,普通青年的心理变态是消沉,烦闷大半起于理想与事实的冲突。在抗战以前,青年对于自己前途有一个理想,要有一个很好的环境求学,再有一个很好的职业做事;对于国家民族也有一个理想,要把侵略的外力打倒,建设一个新的社会秩序。这两种理想在当时都似很不容易实现,于是他们急躁不耐烦,失望,以至于苦闷。抗战发生时,我们民族毅然决然地拼全副力量来抵挡侵略的敌人,青年们都兴奋了一阵,积压许久的郁闷为之一畅。但是这种兴奋到现在似已逐渐冷静下去,国家民族的前途比从前光明,个人求学就业也比从前容易,虽然大家都硬着脖子在吃苦,可是振作的精神似乎很缺乏。在学校的学生们对功课很敷衍,出了学校就职业的人们对事业也很敷衍,对于国家大事和世界政局没有像从前那样关切。这是一个很可忧虑的现象,因为横在我们面前的还有比抗敌更艰难的局面,需要更坚决更沉着的努力来应付,而我们青年现在所表现的精神显然不足以应付这种艰难的局面。
如果换过方式来说,从前的青年人病在志气太大,目前的青年人病在志气太小,甚至于无志气。志气太大,理想过高,事实迎不上头来,结果自然是失望烦闷;志气太小,因循苟且,麻木消沉,结果就必至于堕落。所以我们宁愿青年烦闷,不愿青年消沉。烦闷至少是对于现实的欠缺还有敏感,还可以激起努力;消沉对于现实的欠缺就根本麻木不仁,决不会引起改善的企图。但是说到究竟,烦闷之于消沉也不过是此胜于彼,烦闷的结果往往是消沉,犹如消沉的结果往往是堕落。目前青年的消沉与前五六年青年的烦闷似不无关系。烦闷是耗费心力的,心力耗费完了,连烦闷也不曾有,那便是消沉。
一个人不是生下来就烦闷或消沉的,因为人都有生气,而生气需要发扬,需要活动。有生气而不能发扬,或是活动遇到阻碍,才会烦闷和消沉。烦闷是感觉到困难,消沉是无力征服困难而自甘失败。这两种心理病态都是挫折以后的反应。一个人如果经得起挫折,就不会起这种心理病态。所谓经不起挫折,就是没有决心和勇气,就是意志薄弱。意志薄弱经不起挫折的人往往有一套自宽自解的话,就是把所有的过错都推诿到环境。明明是自己无能,而埋怨环境不允许我显本领;明明是自己甘心做坏人,而埋怨环境不允许我做好人。这其实是懦夫的心理,对于自己全不肯负责任。环境永远不会美满的,万一它生来就美满,人的成就也就无甚价值。人所以可贵,就在他不像猪豚,被饲而肥,他能够不安于污浊的环境,拿力量来改变它,征服它。
普通人的毛病在责人太严责己太宽。埋怨环境还由于缺乏自省自责的习惯。自己的责任必须自己担当起,成功是我的成功,失败也是我的失败。每个人是他自己的造化主,环境不足畏,犹如命运不足信。我们的民族需要自力更生。我们每个人也是如此。我们的青年必须先有这种觉悟,个人和国家民族的前途才有希望。能责备自己,信赖自己,然后自己才会打出一个江山来。
我们有一句老话:有志者事竟成。这话说得很好,古今中外在任何方面经过艰苦奋斗而成功的英雄豪杰都可以做例证。志之成就是理想的实现。人为的事实都必基于理想,没有理想决不能成为人为的事实。譬如登山,先须存念头去登,然后一步一步地走上去,最后才会达到目的地。如果根本不起登的念头,登的事实自无从发生。这是浅例。世间许多人行尸走肉浪费了他们的生命,就因为他们对于自己应该做的事不起念头。许多以教育为事业的人根本不起念头去研究,许多以政治为事业的人根本不起念头为国民谋幸福。我们的文化落后,社会紊乱,不就由于这个极简单的原因么?这就是上文所谓消沉无志气。有志者事竟成,无志者事就不成。
不过有志者事竟成一句话也很容易发生误解。志字有几种意义:一是念头或愿望,一是起一个动作时所存的目的,一是达到目的的决心。譬如登山,先起登的念头,次要一步一步地走,而这走必步步以登为目的,路也许长,障碍也许多,须抱定决心,不达目的不止,然后登的愿望才可以实现,登的目的才可以达到。有志者事竟成的志,须包含这三种意义在内:第一要起念头,其次要认清目的和达到目的之方法,第三是抱必达目的之决心。很明显的,要事之成,其难不在起念头,而在目的之认识与达到目的之决心。
有些人误解立志只是起念头。一个小孩子说他将来要做大总统,一个乞丐说他成了大阔佬要砍他的仇人的脑袋。所谓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完全不思量达到这种目的所必有的方法或步骤,更不抱定循这方法步骤去达到目的之决心,这只是狂妄,不能算是立志。世间有许多人不肯学乘除加减而想将来做算学的发明家,不学军事学当兵打仗而想将来做大元帅东征西讨,不切实培养学问技术而想将来做革命家改造社会,都是犯这种狂妄的毛病。
如果以起念头为立志,有志者事竟不成之例甚多。愚公尽可移山,精卫尽可填海,而世间却实有不可能的事情。我们必须承认不可能的真实性。所谓不可能,就是俗语所谓没有办法,没有一个方法和步骤去达到所悬想的目的。没有认清方法和步骤而想达到那个目的,那只是痴想而不是立志,志就是理想,而理想的理想必定是可实现的理想。理想普遍有两种意义,一是可望而不可攀,可幻想而不可实现的完美,比如许多宗教都以长生不老为人生理想,它成为理想,就因为事实上没有人长生不老。理想的另一意义是一个问题的最完美的答案,或是可能范围以内的最圆满的解决困难的办法。比如长生不老虽非人力所能达到,而强健却是人力所能达到的,就人的能力范围来说,强健是一个合理的理想。这两种意义的分别在一个蔑视事实条件,一个顾到事实条件,一个渺茫无稽,一个有方法步骤可循。严格地说,前一种是幻想痴想而不是理想,是理想都必顾到事实。在理想与事实起冲突时,错处不在事实而在理想。我们必须接受事实,理想与事实背驰时,我们应该改变理想,坚持一种不合理的理想而至死不变只是匹夫之勇,只是猪武。我特别看重这一点,因为有些道德家在盲目说坚持理想,许多人在盲目地听。
我们固然要立志,同时也要度德量力。卢梭在他的教育名著《爱弥儿》里有一段很透辟的话,大意是说人生幸福起于愿望和能力的平衡。一个人应该从幼时就学会在自己能力范围以内起愿望,想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也能做自己所想做的事。这番话出诸浪漫色彩很深的卢梭尤其值得我们玩味。卢梭自己有时想入非非,因此吃过不少苦头,这番话实在是经验之谈。许多烦闷,许多失败,都起于想做自己所不能做的事,或是不能做自己想要做的事。
志气成就了许多人,志气也毁坏了许多人。既是志,实现必不在目前而在将来。许多人拿立志远大作藉口,把目前应做的事延宕贻误。尤其是青年们欢喜在遥远的未来摆出一个黄金时代,把希望全寄托在那上面,终日沉醉在迷梦里,让目前宝贵的时光与机会错过,徒贻后日无穷之悔。我自己从前有机会学希腊文和意大利文时,没有下手,买了许多文法读本,心想到四十岁左右时当有闲暇岁月,许我从容自在地自修这些重要的文字,现在四十过了几年了,看来这一生似不能与希腊文和意大利文有缘分了,那箱书籍也恐怕只有摆在那里霉烂了。这只是一例,我生平有许多事叫我追悔,大半都像这样志在将来而转眼即空空过去。延与误永是连在一起,而所谓志往往叫我们由延而误。所谓真正立志,不仅要接受现在的事实,尤其要抓住现在的机会。如果立志要做一件事,那件事的成功尽管在很远的将来,而那件事的发动必须就在目前一顷刻。想到应该做,马上就做,不然,就不必发下一个空头愿。发空头愿成了一个习惯,一个人就会永远在幻想中过活,成就不了任何事业,听说抽鸦片烟的人想头最多,意志力也最薄弱。老是在幻想中过活的人在精神方面颇类似烟鬼。
我在很早的一篇文章里提出我个人做人的信条,现在想起,觉得其中仍有可取之处,现在不妨趁此再提出供读者参考。我把我的信条叫作三此主义,就是此身、此时、此地。一、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二、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三、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的另一地位去做。
这是一个极现实的主义。本分人做本分事,脚踏实地,丝毫不带一点浪漫情调。我相信如果我们能够彻底地照着做,不至于很误事。西谚说得好:手中的一只鸟,值得林中的两只鸟。许多有大志者往往为着觊觎林中的两只鸟,让手中的一只鸟安然逃脱。
谈读书
朋友:
中学课程很多,你自然没有许多时间去读课外书。但是你试抚心自问:你每天真抽不出一点钟或半点钟的工夫么?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点钟,你每天至少可以读三四页,每月可以读一百页,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读四五本书了。何况你在假期中每天断不会只能读三四页呢?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
世间有许多人比你忙得多。许多人的学问都在忙中做成的。美国有一位文学家、科学家和革命家富兰克林,幼时在印刷局里做小工,他的书都是在做工时抽暇读的。不必远说,你应该还记得,国父孙中山先生,难道你比那一位奔走革命席不暇暖的老人家还要忙些么?他生平无论忙到什么地步,没有一天不偷暇读几页书。你只要看他的《建国方略》和《孙文学说》,你便知道他不仅是一个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个学者。不读书讲革命,不知道光的所在,只是窜头乱撞,终难成功。这个道理,孙先生懂得最清楚的,所以他的学说特别重知。
人类学问逐天进步不止,你不努力跟着跑,便落伍退后,这固不消说。尤其要紧的是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常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说不定要被恶习惯引诱。你不看见现在许多叉麻雀抽鸦片的官僚们绅商们乃至于教员们,不大半由学生出身么?你慢些鄙视他们,临到你来,再看看你的成就罢!但是你如果在读书中寻出一种趣味,你将来抵抗引诱的能力比别人定要大些。这种兴趣你现在不能寻出,将来永不会寻出的。凡人都越老越麻木,你现在已比不上三五岁的小孩子那样好奇、那样兴味淋漓了。你长大一岁,你感觉兴味的锐敏力便须迟钝一分。达尔文在自传里曾经说过,他幼时颇好文学和音乐,壮时因为研究生物学,把文学和音乐都丢开了,到老来他再想拿诗歌来消遣,便寻不出趣味来了。兴味要在青年时设法培养,过了正常时节,便会萎谢。比方打网球,你在中学时欢喜打,你到老都欢喜打。假如你在中学时代错过机会,后来要发愿去学,比登天还要难十倍。养成读书习惯也是这样。
你也许说,你在学校里终日念讲义看课本就是读书吗?讲义课本着意在平均发展基本知识,固亦不可不读。但是你如果以为念讲义看课本,便尽读书之能事,就是大错特错。第一,学校功课门类虽多,而范围究极窄狭。你的天才也许与学校所有功课都不相近,自己在课外研究,去发见自己性之所近的学问。再比方,你对于某种功课不感兴趣,这也许并非由于性不相近,只是规定课本不合你的口胃。你如果能自己在课外发见好书籍,你对于那种功课的兴趣也许就因而浓厚起来了。第二,念讲义看课本,免不掉若干拘束,想借此培养兴趣,颇是难事。比方有一本小说,平时自由拿来消遣,觉得多么有趣,一旦把它拿来当课本读,用预备考试的方法去读,便不免索然寡味了。兴趣要逍遥自在地不受拘束地发展,所以为培养读书兴趣起见,应该从读课外书入手。
书是读不尽的,就读尽也是无用,许多书没有一读的价值。你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你须慎加选择。你自己自然不会选择,须去就教于批评家和专门学者。我不能告诉你必读的书,我能告诉你不必读的书。许多人曾抱定宗旨不读现代出版的新书。因为许多流行的新书只是迎合一时社会心理,实在毫无价值,经过时代淘汰而巍然独存的书才有永久性,才值得读一遍两遍以至于无数遍。我不敢劝你完全不读新书,我却希望你特别注意这一点,因为现代青年颇有非新书不读的风气。别的事都可以学时髦,唯有读书做学问不能学时髦。我所指不必读的书,不是新书,是谈书的书,是值不得读第二遍的书。走进一个图书馆,你尽管看见千卷万卷的纸本子,其中真正能够称为书的恐怕难上十卷百卷。你应该读的只是这十卷百卷的书。在这些书中间,你不但可以得较真确的知识,而且可以于无形中吸收大学者治学的精神和方法。这些书才能撼动你的心灵,激动你的思考。其他像文学大纲科学大纲以及杂志报章上的书评,实在都不能供你受用。你与其读千卷万卷的诗集,不如读一部《国风》或《古诗十九首》,你与其谈千卷万卷希腊哲学的书籍,不如读一部柏拉图的《理想国》。
你也许要问我像我们中学生究竟应该读些什么书呢?这个问题可是不易回答。你大约还记得北平《京报》副刊曾征求青年必读书十种,结果有些人所举十种尽是几何代数,有些人所举十种尽是史记汉书。这在旁人看起来似近于滑稽,而应征的人却各抱有一番大道理。本来这种征求的本意,求以一个人的标准做一切人的标准,好像我只喜欢吃面,你就不能吃米,完全是一种错误见解。各人的天资、兴趣、环境、职业不同,你怎么能定出万应灵丹似的十种书,供天下无量数青年读之都能感觉同样趣味发生同样效力?
我为了写这封信给你,特地去调查了几个英国公共图书馆。他们的青年读物部最流行的书可以分为四类:(一)冒险小说和游记,(二)神话和寓言,(三)生物故事,(四)名人传记和爱国小说。其中代表的书籍是凡尔纳的《八十天环游地球》(Jules Verne: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y Days)和《海底二万里》(Twenty Thousand Leagues Under the Sea),笛福的《鲁滨孙飘流记》(Defoe:Robinson Crusoe),大仲马的《三剑客》(A. Dumas:Three Musketeers),霍桑的《奇书》和《丹谷闲话》(Hawthorne:Wonder Book and Tangle Wood Tales),金斯利的《希腊英雄传》(Kingsley:Heroes),法布尔的《鸟兽故事》(Fabre:Story Book of Birds and Beasts),安徒生的《童话》(Andersen:Fairy Tales),骚塞的《纳尔逊传》(Southey:Life of Nelson),房龙的《人类故事》(Vanloon:The Story of Mankind)之类。这些书在国外虽流行,给中国青年读,却不十分相宜。中国学生们大半是少年老成,在中学时代就欢喜像煞有介事地谈一点学理。他们--你和我自然都在内--不仅欢喜谈谈文学,还要研究社会问题,甚至于哲学问题。这既是一种自然倾向,也就不能漠视,我个人的见解也不妨提起和你商量商量。十五六岁以后的教育宜注重发达理解,十五六岁以前的教育宜注重发达想象。所以初中的学生们宜多读想象的文字,高中的学生才应该读含有学理的文字。
谈到这里,我还没有答复应读何书的问题。老实说,我没有能力答复,我自己便没曾读过几本青年必读书,老早就读些壮年必读书。比方在中国书里,我最欢喜《国风》《庄子》《楚辞》《史记》《古诗源》,《文选》中的书笺,《世说新语》《陶渊明集》《李太白集》《花间集》,张惠言《词选》《红楼梦》,等等。在外国书里,我最欢喜济慈(Keats)、雪莱(Shelly)、柯尔律治(Coleridge)、布朗宁(Browning)诸人的诗集,索福克勒斯(Sophocles)的七悲剧,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Shakespeare;Hamlet)、《李尔王》(King Lear)和《奥赛罗》(Gthello),歌德的《浮士德》(Goethe:Fasuts),易卜生(Ibsen)的戏剧集,屠格涅夫(Turgenef)的《处女地》(Virgin Soil)和《父与子》(Fathers and Children),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Dostoyevsky:Crime and Punishment),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Flaubert:Madame Bovary),莫泊桑(Maupassant)的小说集、小泉八云(Lafcadio Hearn)关于日本的著作,等等。如果我应北平《京报》副刊的征求,也许把这些古董洋货捧上,凑成青年必读书十种。但是我知道这是荒谬绝伦。所以我现在不敢答复你应读何书的问题。你如果要知道,你应该去请教你所知的专门学者,请他们各就自己所学范围以内指定三两种青年可读的书。你如果请一个人替你面面俱到的设想,比方他是学文学的人,他也许明知青年必读书应含有社会问题科学常识,等等,而自己又没甚把握,姑且就他所知的一两种拉来凑数,你就像问道于盲了。同时,你要知道读书好比探险,也不能全靠别人指导,你自己也须得费些工夫去搜求。我从来没有听见有人按照别人替他定的青年必读书十种或世界名著百种读下去,便成就一个学者。别人只能介绍,抉择还要靠你自己。
关于读书方法。我不能多说,只有两点须在此约略提起。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和精彩的地方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不特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刺激你思考。记着这两点,其他琐细方法便用不着说。各人天资习惯不同,你用那种方法收效较大,我用那种方法收效较大,不是一概论的。你自己终久会找出你自己的方法,别人决不能给你一个方单,使你可以依法炮制。
你嫌这封信太冗长了罢?下次谈别的问题,我当力求简短。再会!
你的朋友 孟实
给苦闷的青年朋友们
朋友们:
我是中年以上的人,处在现在这个环境,几乎没有一天不感觉苦闷,你们正当血气旺盛、感觉锐敏、情感丰富的时候,苦闷的程度当然比我的更深。因为年龄的悬殊,我们在经验与见解上不免有些隔阂;但是我也经过了青年时代,我想你们的心绪是我能够了解的,而且能够同情的,你们的环境之中哪一件叫你们能不苦闷呢?先说家庭。你们多数人一进了学校,就和家庭隔绝,在教育上得不到家庭的督导,在经济上得不到家庭的援助,在情感上得不到家庭的温慰,你们就像失巢的孤雏,伶仃孤苦地在这广大而残酷的世界里自奔前程,自寻活计。并且在一般穷困流离的情况之下,许多家庭都不免有些不如意的事,有些是贫病交加,有些是家败人亡,这尤其使流亡在远方的子弟们时时抱着一种沉忧隐痛。
其次说到学校,这些年来我都厕身 教育界,说起来不能不惭愧,学校对于你们都没有尽到它应尽的职责。它只奉行公事,贩卖一点知识,没有顾到真正的学术研究,没有顾到校里的社会生活,更没有顾到人格熏陶。你们虽是处在一大群人之中,实际上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寂寞的,与教师无往来,与同学往来也不多,终日独行踽踽,茫茫不知所之,加以经济压迫,使你们多数人在最需要营养的发育期,缺乏最低限度的营养,以致由虚而弱,由弱而病,在应该活泼泼的青春就感到病的纠缠与死的恐怖。你们许多人都像破墙脚下石头压着的萎黄的小草,无论在生理上或是在心理上,很少有是健康的。最伤心的当然还是时局。抗战胜利带来了多么大的喜悦与希望!而这喜悦与希望不到一两年就打得粉碎。于今战氛蔓延全国,经济濒于破产,眼看全体崩溃与侵略势力的闯入就在目前,这怎能叫人不忧惧,不愤恨?这事实纠葛之中又夹杂着政治思想的问题,而这问题是青年人所特别关心的。在中国和在全世界一样,很显然地摆着两个路线,两个壁垒,一是英美所代表的民主制度,一是苏联所代表的共产制度。究竟哪一条路是将来世界的出路呢?哪一条路比较适合现在中国的国情呢?青年朋友们未必有资料与时间对这些问题作周密的检讨,往往凭着片面的带有哄骗性的宣传文字,把自己摆到某一方的旗帜之下,这与其说是思想的归宿,毋宁说是情感的寄托。在情感酝酿之中产生了某一面政治理想,而任何一面政治理想在中国都和事实起剧烈的冲突,甲路碰了壁而乙路也未必走得通,究竟中国有没有出路呢?世界有没有出路呢?原来想在一种政治理想上寄托情感与希望,而事实到处予以强烈的否认,于是情感与希望仍然是落空虚悬。不仅在中国,在整个世界,战争与毁灭的黑影都常在面前晃摇,这怎能叫人不心焦气闷?
在这种种情形之下,人人都感觉到压迫、窒息,寂寞和空虚,而你们青年人所感觉到的当然更尖锐。于今世界已成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有机体,世界没有出路,国家不会有出路,国家没有出路,个人也绝没有出路。这一连串的铁环是没有人能打破的。不过有一点我们可以确定:假如要把世界和国家扭转到正轨,必须个别分子的努力。事在人为,于今谁可为呢?不消说得,要有一批有朝气的人才能做出一番有朝气的事业,造就一种有朝气的乾坤。像我们这辈子中年以上的人们在心理发展上都已成为定型,暮气已深;因循坐误大事的是我们这一辈子人,要想我们变成另样的人来把世事弄好,那希望恐甚渺茫。我们说这话也很痛心,但是不幸这是事实。所以我们不能不殷切寄望于你们这一辈子青年人,望你们不再像我们这样无能,终有一日能挽回这个危亡的局面。但是目睹你们的苦闷消沉的情形,我们也不免栗栗危惧。你们能否如我们所殷切属望的,担当得起这个重大的责任呢?我们中年以上人之中常有人窃窃私语,说我们这一辈子人固然不行,下一辈子人还更不如我们。如果真是一蟹不如一蟹,中国不就完事大吉了吗?我们忏悔自己种因不善,造成一种环境,叫你们不得不苦闷消沉;同时,我们也不甘心就这样了局,尽管病已垂危,一息尚存,我们仍望能起死回生,而这起死回生的力量就来自你们。在这忏悔与希望之中,我们想以过来人的资格,向你们进一点苦口婆心的忠告。
苦闷本身不一定就是坏事,它可能由窒息而死,也可能由透气而生。它是或死或生之前的歧途,可以引入两个极端相反的世界。我知道有许多人由苦闷而消沉,由消沉而堕落;也有许多人由苦闷而挣扎,由挣扎而成功。苦闷总比麻木不仁好,苦闷至少表示对现实的缺陷还有敏感,还可以激起求生的努力;麻木不仁就只有因循堕落那一个归宿,苦闷是波澜,麻木不仁就是死水。处在现在这样的环境而能不苦闷,那就是无心肝,那就是社会血液中致死的毒素。现在你们青年人还能苦闷,那就表现中国生机未绝。我们中国的老教训是国家与个人恒存乎灾患疚疾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有一种苦闷是孤臣孽子苦闷,也有一种苦闷是失败主义者的苦闷。你们的苦闷自居哪一种呢?这是必须深加省察的。如果是孤臣孽子的苦闷,那就终有达的一日;如果是失败主义者的苦闷,那就是暮气的开始,终必由消沉而堕落了。
苦闷是危难时期青年人所必经的阶段,但是这只能是一个阶段,不能长久在这上面停止着。若是止于苦闷,也终必消磨锐气,向引起苦闷的恶势力缴械投降。我所谓孤臣孽子的苦闷是奋斗的激发力,挣扎的前序曲。问题是:向什么目的或方向去奋斗挣扎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改造社会挽救中国是你们所要做的事,你们自己的品格、学识和才能就是器。我们中年以上这一辈子人所以把中国弄得这样糟,就误在这个器太不利了。比如说,现代国家离不开工业,我们工业人才不如人,所以落后;民主国家要有够水准的公民,我们的教育不如人,所以产生一些腐败无能的官吏和视国事不关痛痒的人民。其他一切事没有做好,也都由于做事人的质料太差。你们埋怨旁人没有把事做好,假如让你们自己来,试问你们的品格是否能保证你们能不像过去人那样贪污腐败?你们的学问才具是否能保证你们不像过去人那样无能?假如你在学外交,你是否比现在办外交的人有较深切的国际关系的认识和令人较能钦佩的风度与才具?假如你在学医,你是否有希望能比过去的医生或你的老师较高明?假如你们的品格、学识和才能都不比过去人强,让你们来接他们的事,你们就绝不会比他们有较好的成就。那么,你们就不配埋怨旁人,更不配谈什么革命或改造社会,你们凭什么去改造呢?社会并不是借一些空洞的口号标语所可改造得了的,也不是借一些游行集会可改造得了的。我们在青年时代也干过这些勾当,可是不幸得很,社会到现在比从前还更糟;而我们现在还要以过来人的资格向你们这一辈子青年人作这样苦口婆心的劝告,这是命运给我们的一种最冷酷的嘲笑,我们只希望你们的下一辈子人不致再以后人哀前人。
谈理想的青年
朋友:
你问我一个青年应该悬什么样一个标准,做努力进修的根据。我觉得这问题很难笼统地回答,因为人与人在环境、资禀、兴趣各方面都不相同,我们不能定一个刻板公式来适应于每个事例。不过无论一个人将来干哪一种事业,我认为他都需要四个条件。
头一项是运动选手的体格。我把这一项摆在第一,因为它是其他各种条件的基础。我们民族对于体格向来不很注意。无论男女,大家都爱亭亭玉立,弱不禁风那样的文雅。尤其在知识阶级,黄皮刮瘦,弯腰驼背,几乎是一种共同的标帜。说一个人是赳赳武夫,就等于骂了他。我们都以精神文明自豪,只要精神高贵,肉体值得什么?这种错误的观念流毒了许多年代,到现在我们还在受果报。我们在许多方面都不如人,原因并不在我们的智力低劣。就智力说,我们比得上世界上任何民族。我们所以不如人者,全在旁人到六七十岁还能奋发有为,而我们到了四十岁左右就逐渐衰朽;旁人可以有时间让他们的学问事业成熟,而我们往往被逼迫中途而废;旁人能作最后五分钟的奋斗,我们处处显得虎头蛇尾。一个身体羸弱的人不能是一个快活的人,你害点小病就知道;也不能是一个心地慈祥的人,你偶尔头痛牙痛或是大便不通,旁人的言动笑貌分外显得讨厌。如果你相信身体羸弱不妨碍你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援甘地为例,那我就要问你:世间数得出几个甘地?而且甘地是否真像你们想象的那样羸弱?一切道德行为都由意志力出发。意志的力固然起于知识与信仰,似乎也有几分像水力电力蒸汽力,还是物质的动作发生出来的。这就是说,它和体力不是完全无关。世间意志力最薄弱的人怕要算鸦片烟鬼,你看过几个烟鬼身体壮健?你看过几个烟鬼不时常在打坏主意?意志力薄弱的人都懒,懒是万恶之源。就积极方面说,懒人没有勇气,应该奋斗时不能奋斗,遇事苟且敷衍,做不出好事来。就消极方面说,懒人一味朝抵抗力最低的路径走,经不起恶势力的引诱,惯欢喜做坏事。懒大半由于体质弱,燃料不够,所以马达不能开满。健全精神宿于健全身体。身体不健全而希望精神健全,那是希望奇迹。
其次是科学家的头脑。生活时时刻刻要应付环境,环境有应付的必要,就显得它有困难有问题。所以过生活就是解决环境困难所给的问题,做学问如此,做事业如此,立身处世也还是如此。一切问题的解决方法都须遵照一个原则,在紊乱的事实中找出一些条理秩序来。这些条理秩序就是产生答案的线索,好比侦探一个案件,你第一步必须搜集有关的事实,没有事实做根据,你无从破案;有事实而你不知怎样分析比较,你还是不一定能破案。会尊重事实,会搜集事实,会见出事实中间的关系,这就是科学家的本领。要得到这本领,你必须冷静、客观、虚心、谨慎,不动意气,不持成见,不因个人利害打算而歪曲真理。合理的世界才是完美的世界,世界所以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就因为大部分人没有科学的头脑,见理不透。比如说,社会上许多贪赃枉法的事,做这种事的人都有一个自私的动机,以为损害了社会,自己可以占便宜。其实社会弄得不稳定了,个人绝不能享安乐。所以这种自私的人还是见理不透,没有把算盘打清楚。要社会一切合理化,要人生合理化,必须人人都明理,都能以科学的头脑去应付人生的困难。但就个人来说,一个头脑糊涂的人能在学问或事业上有伟大的成就,我是没有遇见过。
第三是宗教家的热忱。过于聪明的人(当然实在还是聪明不够)有时看空了一切,以为是非善恶悲喜成败反正都不过是那么一回事,让它去,干我什么事?他们说:安邦治国平天下,自有周公孔圣人。人人都希望旁人做周公孔圣人,于是安邦治国平天下就永远是一场幻梦。宗教家大半盛于社会紊乱的时代,他们看到人类罪孽痛苦,心中起极大的悲悯,于是发下志愿,把人类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虽然牺牲了自己,也在所不惜。孔子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释迦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都是宗教家的伟大抱负。他们不但发愿,而且肯拼命去做。耶稣的生平是极好的例证,他为着要宣传他的福音,不惜抛开身家妻子,和犹太旧教搏斗,和罗马帝国搏斗,和人世所难堪的许多艰难困苦搏斗,而终之以一死,终于以一个平民的力量掉翻了天下。古往今来许多成大事业者虽不必都是宗教家,却大半有宗教家的热忱。他们见得一件事应该做,就去做,就去做到底,以坚忍卓绝的精神战胜一切困难,百折不回。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紊乱时代,积重难返,一般人都持鱼游釜中或是鸵鸟把眼睛埋在沙里不去看猎户的态度,苟求一日之安,这时候非有一种极大的力量不能把这局面翻转过来。没有人肯出这种力量,或是能出这种力量,除非他有宗教家的慈悲心肠和宗教家的舍己为人奋斗到底的决心毅力。
最后是艺术家的胸襟。自然节奏有起有伏,有张有弛,伏与弛不单是为休息,也不单是为破除单调,而是为精力的生养储蓄。科学易流于冷酷干枯,宗教易流于过分刻苦,它们都需要艺术的调剂。艺术是欣赏,在人生世相中抓住新鲜有趣的一面而流连玩索;艺术也是创造,根据而又超出现实世界,刻绘许多可能的意象世界出来,以供流连玩索。有艺术家的胸襟,才能彻底认识人生的价值,有丰富的精神生活,随处可以吸收深厚的生命力。我们一般人常困于饮食男女、功名利禄的营求,心地常是浑浊,不能清明澈照;一个欲望满足了,另一个欲望又来,常是在不满足的状态中,常被不满足驱遣做无尽期的奴隶。名为一个人,实在是一个被动的机械,处处受环境支配,作不得自家的主宰。在被驱遣流转中,我们常是仓皇忙迫,尝无片刻闲暇,来凭高看一看世界,或是回头看一看自己;不消说得,世界对于我们是呆板的,自己对于我们也是空虚的。试问这种人活着有什么意味?能成就什么学问事业?所谓艺术家的胸襟就是在有限世界中做自由人的本领;有了这副本领,我们才能在急忙流转中偶尔驻足作一番静观默索,作一番反省回味,朝外可以看出世相的庄严,朝内可以看出人心的伟大。并且不仅看,我们还能创造出许多庄严的世相,伟大的人心。在创造时,我们依然是上帝,所以创造的快慰是人生最大的快慰。创造的动机是要求完美。迫令事实赶上理想;我们要把现实人生、现实世界改造得比较完美,也还是起于艺术的动机。
如果一个人具备这四大条件,他就不愧为完人了。我并不认为他是超人,因为体育选手、科学家、宗教家、艺术家,都不是神话中的人物,而是世间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以往有许多人争取过这些名号的。人家既然可以做得到,我就没有理由做不到。我们不能妄自菲薄,自暴自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