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学问·明清经济史讲稿
》
售價:HK$
70.8
《
中国国际法年刊(2023)
》
售價:HK$
115.6
《
西班牙内战:秩序崩溃与激荡的世界格局:1936-1939
》
售價:HK$
217.8
《
基于鲲鹏的分布式图分析算法实战
》
售價:HK$
108.9
《
夺回大脑 如何靠自己走出强迫
》
售價:HK$
65.8
《
图解机械工程入门
》
售價:HK$
96.8
《
中文版SOLIDWORKS 2024机械设计从入门到精通(实战案例版)
》
售價:HK$
98.9
《
旷野人生:吉姆·罗杰斯的全球投资探险
》
售價:HK$
75.9
|
編輯推薦: |
经济学能*恰当地把生活经验和逻辑思维结合起来,推广这种逻辑思维方法,对我们国家、对我们社会都有很大的意义。
我把人文经济学和建立人文经济学会理解为中国新启蒙运动的开始。张维迎(著名经济学家,人文经济学会理事)
法治社会需要宪政和人文体制支持它。从这个角度理解,提倡人文经济学太有意义了。陈浩武(著名学者,人文经济学会理事)
我觉得人文经济学有三点:有理性,有逻辑,而且还要有道德关怀。王巍(著名并购专家,人文经济学会理事)
希望人文经济学会推广普及重要的经济学知识,提供大家正确理解经济问题的方法,这样我们国家经济增长才可持续,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余永定(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
內容簡介: |
博弈与社会:浅析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是没有价值判断的,它不告诉你这个结构是好还是不好,它只告诉你如果每个人都选择自己认为的*行为,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当然了,如果我们主观上给纳什均衡本身加一个价值判断的话,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不好的。我要讲明一点,可能有好的纳什均衡,也可能有不好的纳什均衡,什么叫好的纳什均衡?什么叫不好的纳什均衡?依赖于我们用什么标准来衡量。传统的经济学里,我们会用社会福利函数,或者帕累托效率标准来衡量,如果这个制度达不到帕累托均衡,我们说这是不好的,达到了就是好的。
从量化历史看风险博弈与文明变迁
风险具体是什么意思?如果不管理风险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可能很多人只知道说套话,但并不真正理解,我们以前常说,可以让时间告诉我们答案,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自然会走向文明。那么,人类走向文明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凯恩斯经济学及其批判博弈与社会:浅析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是没有价值判断的,它不告诉你这个结构是好还是不好,它只告诉你如果每个人都选择自己认为的*行为,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当然了,如果我们主观上给纳什均衡本身加一个价值判断的话,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不好的。我要讲明一点,可能有好的纳什均衡,也可能有不好的纳什均衡,什么叫好的纳什均衡?什么叫不好的纳什均衡?依赖于我们用什么标准来衡量。传统的经济学里,我们会用社会福利函数,或者帕累托效率标准来衡量,如果这个制度达不到帕累托均衡,我们说这是不好的,达到了就是好的。
从量化历史看风险博弈与文明变迁
风险具体是什么意思?如果不管理风险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可能很多人只知道说套话,但并不真正理解,我们以前常说,可以让时间告诉我们答案,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自然会走向文明。那么,人类走向文明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凯恩斯经济学及其批判
我们把宏观政策看成是保增长的灵丹妙药,这是对凯恩斯的极大误解,凯恩斯根本就没谈经济增长问题。经济增长靠什么?前面已经说过,单纯依靠资本和劳动力积累的经济增长是无法持续的,因为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减,劳动力的边际收益也是递减的,只有依靠技术水平的提高才能实现可持续增长。
反思通缩恐惧论
作为一个新兴的转型大国,中国世纪之交应对通缩实践提供了合理应对宏观经济领域通缩压力的重要经验案例。中国政府实施结构改革与宏观稳定的组合政策应对通缩,不仅实施一系列扩大内需举措应对经济下行压力,而且着力推进国企改革、入世开放等一系列结构改革举措。在化解周期失衡矛盾的同时成功提升经济潜在供给增长率,为21世纪初年开放经济强劲增长奠定了基础。
新结构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的第三波思潮
一个发展中国家按照这样发展,开始的时候,技术产业都在发达国家的技术产业之内,在技术升级、产业升级的过程中有很多所谓的后发优势,可以把发达国家的产业技术作为借鉴,作为技术产业升级的来源。它的风险和成本比发达国家自主发明技术成本低多了,所以技术升级可以比发达国家快。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跟投资环境,按照比较优势发展,实际上是一个国家快速发展的*道路选择。
|
關於作者: |
张维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创始人、教授。
陈志武,华人著名经济学家、耶鲁大学终身教授。
许小年,现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曾任职美林证券亚太高级经济学家,世界银行顾问。
林毅夫,现任全国工商联专职副主席,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
卢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前身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
目錄:
|
博弈与社会:浅析纳什均衡 1
从量化历史看风险博弈与文明变迁 49
凯恩斯经济学及其批判 95
如何看待我国目前的通缩压力 121
新结构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的第三波思潮 185
|
內容試閱:
|
成立于2012年的人文经济学会,现在已经进入第六个年头了。
本会成立的初衷,就是面向普通大众传播普及经济学知识。这项工作的意义,从小的方面讲,就是我一群有幸接触到经济学的同仁朋友,觉得经济学是一门有趣的科学,我们从学习经济学中获得了不少的乐趣,于是希望能和更多的朋友分享。这就像当你吃到一个好吃的苹果或梨子时,也会忍不住向朋友推荐一样。
从大一点的方面来讲,是我们认为学习经济学有助于人们建立科学理性的思维,让人们真正知道自己的利益在什么地方,知道什么样的经济政策才真正是利国利民的。我们认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总是要受到民意影响的,而社会中会有怎样的思潮和民意,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经济观念。
比如说,最低工资法、反垄断法、新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很大程度上是出于良好的愿望,是为了讨好民意,但实践无数次证明,良好的愿望,不一定能带来良好的效果。这就需要我们事先知道,什么样的经济政策才是对我们社会和个人有好处的。当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辨识这些政策的效果的时候,不良政策的出台就会大为减少。
事实上,人文经济学会所要做的工作,也正是无数经济学人一直以来就在做的工作,国内有许多优秀的经济学人,他们一直都在面向大众作一些经济学普及的工作,让许多经济学门外汉都可以感受经济学的魅力,享受经济学的乐趣。我们学会,不过是在向前辈学习,同时希望能激发更多人来一起传播经济学罢了。
为了更好地传播经济学,我们从2015年开始,每一两个月举行一期《人文经济讲座》。这系列讲座,在北京深受欢迎,这因为每次讲座的主讲嘉宾,都是我们国内鼎鼎大名的经济学者,他们不仅是有名的学者,还是优秀、资深的经济学教育工作者。
而现在摆在您面前的这本书,就是这系列讲座的部分内容结集。这本文集收录了林毅夫、张维迎、许小年、卢锋、陈志武五位学者的演讲实录。在未来,我们希望能继续举办人文经济讲座,并将更多演讲内容结集出版,与更多有兴趣学习和了解经济学的朋友分享。
借此机会,我们更要向一直以来支持人文经济学会诸项工作的读者朋友,为人文经济学会的维持发展而捐资出力的企业家,为人文经济学会写文章、作报告的经济学者,致以诚挚的谢意。希望我们未来的工作能做得更好,让更多的人一起来学习经济学,享受经济学。
陈志武从量化历史看风险博弈与文明变迁
风险具体是什么意思?如果不管理风险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可能很多人只知道说套话,但并不真正理解,我们以前常说,可以让时间告诉我们答案,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自然会走向文明。那么,人类走向文明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02风险的含义与文明变迁
下面,我想具体来讲我关心的风险事件到底是哪些,具体是什么意思,尤其是因为最近的中国股市状况,大家对风险更感兴趣了。在我的印象中,从20世纪80年代一直到现在,不同的领导人总是谈到要管理好、控制好风险,美国也这样。谈了这么多,风险具体是什么意思?如果不管理风险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可能很多人只知道说套话,但并不真正理解。我们以前常说,可以让时间告诉我们答案,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自然会走向文明,那么,人类走向文明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有一位来自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收集了不同的历史学者做的方方面面的工作,发现原始社会十万人里一年有近800人死于凶杀暴力,到1200年的欧洲社会,这个数字下降到了100人。此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到21世纪,这个比例减少到了十万分之一,也就是平均每十万个人里只有一个人会死于凶杀暴力。也就是说,过去800年的时间里,欧洲社会中人因暴力死亡的概率下降到了百分之一,这是人类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我们现在已经不必担心在家里、在办公室、在马路上莫名其妙地被人打死,人类的文明化就是这个意思。我们死于暴力的概率越来越低,抢劫越来越少,因抢劫带来的凶杀也越来越少。我在讲这些数据时,希望大家能自然地想到一个问题:人类到底做了什么,使文明化的程度越来越高、暴力倾向越来越低了?这个现象的背后肯定是人类有很多举措,使不同人、不同群体、不同国家之间能有效地协调利益纠纷,不至于一有纠纷就想用暴力解决,通过打死对方来让自己获利。
2010年发生了一件大家可能没有太关注的事:4个来自中国的公司在巴西和澳大利亚买了几百平方公里的地,大概花了4亿美元。它们在巴西、澳大利亚买到的这些地的面积比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加起来还要多,而且它们对这些地的使用权跟在自己领土上基本没有差别,想种粮食就种粮食,想建高尔夫球场就建高尔夫球场。除了办工厂有环保方面的要求,其他完全像自己的领土一样。相对于以前,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在传统社会,想获得这么大一个地盘很可能只能通过战争手段,而现在通过跨国市场交易来买地,需要付钱,但不需要流血,更不需要派军队。
那么,战争到底有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前面我们说的是人类之间一般的暴力打架,下面我们来看看有组织的暴力行为战争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黑格统计了最近500年欧洲战争的数据,并列出了每十年间有几年至少有两个欧洲国家在打仗。在16世纪,十年里有九年至少有两个主要国家在打仗;而到19世纪,这个数字下降到了一年;到21世纪,几乎为零。这是人类的另外一个成就,也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战争导致的死亡人数有什么变化?我将表格中不同的数据做了整合:在原始社会,世界上每十万人中有5.25的人会在一年内死于战争;16世纪,这个比例下降到了2.5;到今天,十万个人里只有0.3的人会在一年内死于战争。
由此可见,从原始社会到21世纪,单个人死于战争暴力的概率下降到一百五十分之一左右。这也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在北京街上开车跟别人抢道的时候,你会感觉到人类真是太坏了,每一个都跟你抢来抢去不相让,走到21世纪的今天怎么这么糟糕。我自己在北京开车也有这个感觉。看到这些数字,我会觉得人类真的是了不起,越来越走出野蛮,进入文明。
人类到底做了什么,令我们的文明化程度不断加深,暴力倾向性逐步下降?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回答这样一些问题:人们为什么要打架?为什么要发动战争?暴力的起源是什么,动力来自哪里?
实际上,暴力等行为还是跟生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是非常实际的,如果大家不需要打架就能活下去,甚至活得不错,谁也不会吃饱了没事干跟人打架,更没有意愿发动战争。我小时候见到村里的男孩打架,就远远地躲在后面。现在我想,为什么我这么相信自由市场,这么相信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大概是因为我从小就比较善良。小时候的经历告诉我,如果大家都用打架来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我不愿意去打,那我就会经常吃亏。小时候,我弟弟也是经常埋怨我,说我这个做哥哥的怎么不帮他打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