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汉字理论与汉字阐释概要 《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作者李守奎新作
》
售價:HK$
78.2
《
汗青堂丛书144·决战地中海
》
售價:HK$
172.5
《
逝去的武林(十周年纪念版 武学宗师 口述亲历 李仲轩亲历一九三零年代武人言行录)
》
售價:HK$
56.4
《
唐代冠服图志(百余幅手绘插画 图解唐代各类冠服 涵盖帝后 群臣 女官 士庶 军卫等 展现唐代社会风貌)
》
售價:HK$
87.4
《
知宋·宋代之科举
》
售價:HK$
102.4
《
那本书是(吉竹伸介与又吉直树 天才联动!)
》
售價:HK$
102.4
《
传播的跃迁:人工智能如何革新人类的交流
》
售價:HK$
113.9
《
纯粹·古代中国的历史与制度
》
售價:HK$
64.4
|
編輯推薦: |
《鲁迅与当代中国》:著名学者钱理群重述鲁迅与当代中国关系的全新著作!
鲁迅是近代中国的文化坐标,是具有民族性与原创性的文化巨人,对于当代中国的社会思潮与文化发展,仍然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而钱理群是中国盛名的鲁迅研究专家,两相融合保证了内容的经典性与权威性。
当下中国的社会思潮、人文发展需要我们重新认识鲁迅,也需要从鲁迅那里获得新的给养;钱理群教授近年来对此所做的全新思考,刚好契合了社会与时代的需要。
|
內容簡介: |
《鲁迅与当代中国》是钱理群先生近年来在鲁迅研究领域所做的全新思考与论述的结集,聚焦鲁迅对当代中国,尤其是当下年轻人的影响与意义。作者借此重申了鲁迅作为民族性、原创性的思想者与实践者的重要价值,并充分论证了鲁迅在当代中国仍具有巨大的思想启迪作用。
作者从我们为什么需要鲁迅鲁迅与当代青年的相遇,以及重看历史中的鲁迅等三重视角来重新审视鲁迅与时代的关系,昭示出在急速变化的当下,我们更应重拾鲁迅精神,去抵抗新的时弊,努力寻找新的出路。
|
關於作者: |
钱理群,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39年生于重庆,祖籍杭州。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在贵州任中专语文教员18年。1981年获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专业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至退休。
主要从事现代文学史研究,鲁迅、周作人研究,以及现代知识分子精神史研究。并将大量精力投入到学术普及、中学生教育和社会活动等方面的工作,被誉为80年代以来**影响力的人文学者之一。代表作有《心灵的探寻》《与鲁迅相遇》《周作人传》《1948:天地玄黄》等。
|
目錄:
|
目 录
辑一 我们为什么需要鲁迅
我们为什么需要鲁迅
2006年10月19日在北师大春秋学社鲁迅逝世七十周年追思会上的讲话
作为二十世纪中国经验的鲁迅思想的独特价值
刘国胜《现代中国人的发展之道:鲁迅立人思想启示录》序
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化
2006年6 月23日在电视大学演讲
真的知识阶级:鲁迅的历史选择
东亚鲁迅的意义
对韩国学者刘世钟教授《鲁迅和韩龙云革命的现在价值》一文的响应
鲁迅作品教学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
2010年12月24日在全国教师培训班上的讲话
让鲁迅回到儿童中间
刘发建《亲近鲁迅》序
和青年志愿者谈鲁迅
和宝钢人谈鲁迅
在台湾讲鲁迅
2009年10月30日在与鲁迅重新见面台社论坛上的主旨演讲
读柏杨常常让我想到鲁迅
在柏杨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陈映真和鲁迅左翼传统
2009年在陈映真:思想与文学学术会议发言
《野草》的文学启示
汪卫东《叩询诗心:〈野草〉整体研究》序
全球化背景下的鲁迅研究呼唤新的创造力
汪卫东著《鲁迅前期文本个人观念梳理与通释》序
重新体认鲁迅的源泉性价值
王晓初《鲁迅:从越文化透视》序
30后看70后
读《70后鲁迅研究学人论文集》
于我心有戚戚焉
读李国栋《我们还需要鲁迅吗?》
我读《鲁迅在南京》
医学也是人学:漫谈鲁迅与医学
2014年4月26日积水潭骨科论坛上的讲话
谈谈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
在凤凰读书网国家中的国民性:以胡适和鲁迅为中心讨论会上的讲话
答中央电视台《大先生鲁迅》摄制组记者问
关于鲁迅的两封通信
辑二 鲁迅与当代青年的相遇
鲁迅在当下中国的历史命运
2012年在印度鲁迅国际会议上的发言
七八十年代青年眼里的鲁迅
鲁迅与九十年代北京大学学生
当代中学生和鲁迅
《鲁迅作品选读》课的资料汇集
读什么,怎么读:引导中学生读点鲁迅的一个设想
《中学生鲁迅读本》编辑手记
让自己更有意义地活着
90后中学生读鲁迅的个案讨论
在高中与鲁迅相遇的意义
王广杰主编《在高中与鲁迅相遇》序
部分台湾青年对鲁迅的接受
台湾90后青年和鲁迅的相遇
读台湾清华大学鲁迅选读课程学生试卷
关于鲁迅的银幕形象
辑三 重看历史中的鲁迅
如何对待从孔子到鲁迅的传统
2007年在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出版座谈会上的讲话
鲁迅谈民国
2011年1月8日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主办的民国座谈会上的讲话
漫说鲁迅五四
2009年3月11日在首都师大举办的国家历史讲堂上的演讲
对鲁迅与胡适的几点认识
2014年一份始终没有发表的讲稿
后 记
|
內容試閱:
|
我们为什么需要鲁迅
2006年10月19日在北师大春秋学社鲁迅逝世七十周年追思会上的讲话
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我们为什么需要鲁迅?
为什么要选这么一个题目?还是先从一件小事说起。你们社的一位同学告诉我,他看了在学校放映的电影《鲁迅》,非常感动。我对这部电影的印象也很不错,能拍成这样,是很不容易了。在拍摄过程中,编剧和导演曾经征求过我的意见,因此我注意到编剧的一个陈述,强调鲁迅兼有儿子丈夫父亲导师朋友等几重身份,整部电影也是围绕这五方面来展开的,着重从日常生活中来展现鲁迅情感的丰富,同学们看了电影以后,觉得亲切而感人,这说明电影是成功的,它有助于年轻一代走近鲁迅。但我可能受到鲁迅的影响,喜欢从另一面来看来想,于是,就有了这样的疑问:今天我们花了这么大的人力、物力来拍这么一部大型彩色故事片,难道仅仅在于告诉今天的观众:鲁迅是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好朋友吗?这其实就内含我们今天所要讨论的问题:历史与现实生活中,我们中国并不缺少好儿子、好父亲、好丈夫但我们为什么需要鲁迅呢?这正是我们所要问的:鲁迅对于现代中国,对于我们民族的特殊的、仅仅属于他的、非他莫有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
提出这样的问题,并不是无的放矢,因为在当下的思想文化界、鲁迅研究界就或隐或显地存在着一种倾向:在将鲁迅凡俗化的旗号下,消解或削弱鲁迅的精神意义和价值。这又显然与消解理想、消解精神的世俗化的时代思潮直接相关。
是的,鲁迅和我们一样:他不是神,是人,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
但,鲁迅又和我们,和大多数中国人不一样:他是一个特别,因而稀有的人。因此,我们才需要他。
这样说,强调这一点,不是要重新把他奉为神,重新把他看作是方向主将导师。这些说法,恰恰是掩盖了鲁迅真正特别之处。
鲁迅从来就不是任何一个现代思想文化运动的主将,无论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五四新文化运动,还是三十年代的左翼文学、文化运动,他都是既支持、参加,又投以怀疑的眼光。
鲁迅从来就不是,也从来没有成为方向,他任何时候(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不可能成为方向,因为他对任何构成方向的主流意识形态,以至方向本身,都持怀疑、批判的态度。
而且,鲁迅还向一切公理、公意、共见、定论提出质疑和挑战。画家陈丹青按胡塞尔的定义:一个好的怀疑主义者是个坏公民,断定不管哪个朝代,鲁迅恐怕都是坏公民, 这是确乎如此的:鲁迅就是一个好的怀疑主义者和坏的公民。
鲁迅也不是导师。从古代到现代,到当代,绝大多数的中国知识分子都有一个导师和国师情结,这可以说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个传统。鲁迅是提出质疑和挑战的少数人之一。他在著名的《导师》一文里说,知识分子自命导师,那是自欺欺人,他提醒年轻人不要上当;但他又说,我并非将知识分子一切抹杀;和他们随便谈谈,是可以的。 在我看来,他也这样看自己。他不是导师,今天我们读者,特别是年轻读者如果想到鲁迅那里去请他指路,那就找错了人。鲁迅早就说过,他自己还在寻路,何敢给别人指路?我们应该到鲁迅那里去听他随便谈谈,他的特别的思想会给我们以启迪。是思想的启迪,和我们一起寻路;而非行动的指导,给我们指路:这才是鲁迅对我们的意义。
而鲁迅思想的特别,就决定了他对我们的启迪是别的知识分子所不能替代的,是他独有的。
鲁迅思想的特别在哪里?同学们从我刚才连说的三个不是不是主将,不是方向,不是导师,就可以看出,鲁迅在整个现代中国思想文化体系、话语结构中,始终处于边缘地位,始终是少数和异数。
他和以充当导师国师为追求的知识分子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他从不看重(甚至藐视)社会、政治、思想、文化、学术的中心位置,他也不接受体制的收编,他愿意站在沙漠上,看看飞沙走石,乐则大笑,悲则大叫,愤则大骂, 他就是要在体制外的批判中寻求相对的思想的独立与自由。当然,他更深知,完全脱离体制的控制是不可能的,独立和自由极其有限,他甚至说,这是伪自由:他连自己的追求也是怀疑的。
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讲正统道统,同化力极强的文化结构与传统来说,这样的好的怀疑主义者,这样的体制外的、边缘的批判者,是十分难得而重要的;我们甚至可以说,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幸亏有了鲁迅,也许还有其他的另类,才形成某种张力,才留下了未被规范、收编的另一种发展可能性。
我们这里所说的收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不只是指体制的收编,也指文化,例如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收编。这就说到了鲁迅的另一个特别之处:他的思想与文学是无以归类的;鲁迅因此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谈蝙蝠》。文章特意提到一则寓言:鸟兽各开大会,蝙蝠到兽类去,因为他有翅子,兽类不收,到鸟类去,又因为它是四足,鸟类不纳,弄得他毫无立场。 鲁迅显然将他自己看作是中国思想文化界的蝙蝠。这是很能显示鲁迅的本质的:他和自己所生活的时代,存在着既在又不在的关系;他和古今中外一切思想文化体系,也同样存在着既是又不是的关系。他真正深入到人类文明与中华民族文明的根柢,因此,他既能*大限度地吸取,拿来,又时时投以怀疑的眼光,保持清醒;既进得去(而我们许多人都只得其表,不得入门),又跳得出(而我们一旦入门,就拜倒在地,被其收编),始终坚守了思想的独立自主性、主体性。他的既在又不在,既是又不是的毫无立场,正是从根本上跳出了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和站队意识,而对一切问题,都采取了更为复杂的分析态度,形成了他的思想和表达的缠绕性。这也就使他*易遭到误解与各方攻击,在现实生活中,他就不得不时时处在横战状态中。但这同时就使他的思想与文学具有了许多超越时代的未来因素,是同代人,甚至后几代人(他们常常拘于二元对立不能自拔)所不能理解,或只能片面理解,而要在历史的复杂性逐渐显露之后,才能为后来人所醒悟;或者说,当后来人面对更为复杂的现实时,鲁迅思想与文学的启示性才真正得以显示,并获得新的现实性:我们今天读鲁迅著作,总能感到他仍然生活在我们的现实中,其原因即在于此。
我们在这里已经讨论到了,鲁迅这样的中国现代思想文化中的少数、异数,这样的无以归类的蝙蝠,对今天的中国思想文化界,今天的中国读者的意义。
首先,它是一个检验:能否容忍鲁迅,是对当代,以及未来中国文化发展的宽容度、健康度的一个检验。而我们这里所发生的,却是人们争先恐后地以各种旗号(其中居然有宽容的旗号)给鲁迅横加各种罪名。尽管明知道这种不相容是鲁迅这样的另类的宿命,今天的新罪名不过是鲁迅早已预见的老谱袭用,但我仍然感到悲哀与忧虑,不是为鲁迅,而是为我们自己。
当然,任何时候,真正关注以至接受鲁迅的,始终是少数:一个大家都接受的鲁迅,就不是鲁迅了。我曾在《与鲁迅相遇》里说过:
人在春风得意,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大概是很难接近鲁迅的,人倒霉了,陷入了生命的困境,充满了困惑,甚至感到绝望,这时就接近鲁迅了。换一个角度说,当你对既成观念、思维、语言表达方式深信不疑,或者成了习惯,即使读鲁迅作品,也会觉得别扭,本能地要批判他,拒绝他;但当你对自己听惯了的话,习惯了的常规、常态、定论产生不满,有了怀疑,有了打破既定秩序,冲出几乎命定的环境,突破自己的内心欲求,那么,你对鲁迅那些特别的思想、表达,就会感到亲切,就能够从他那里得到启发。这就是鲁迅对我们的意义:他是另一种存在,另一种声音,另一种思维,因而也就是另一种可能性。
而鲁迅同时又质疑他自己,也就是说,他的怀疑精神*终是指向自身的,这是他思想的彻底之处、特别之处,是其他知识分子很难达到的一个境界。因此,他不要求我们处处认同他,他的思想也处在流动、开放的过程中,这样,他自己就成为一个*好的辩驳对象。也就是说,鲁迅著作是要一边读,一边辩驳的既和自己原有的固定的思维、观念辩驳,也和鲁迅辩驳。辩驳的过程,就是思考逐渐深入的过程。在鲁迅面前,你必须思考,而且是独立地思考。正是鲁迅,能够促使我们独立思考,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不接受任何收编,他也从不试图收编我们;相反,他期待并帮助我们成长为一个有自由思想的、独立创造的人这就是鲁迅对我们的主要意义。
而我还想强调一点: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是一个矛盾重重,问题重重,空前复杂的中国与世界。我自己就多次发出感慨:我们已经失去了认识和把握外在世界的能力,而当下中国思想文化界又依然坚持处处要求站队的传统,这就使我这样的知识分子陷入了难以言说的困境,同时也就产生了要从根本上跳出二元对立模式的内在要求。我以为,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文化背景下,鲁迅的既在又不在,既是又不是的毫无立场的立场,对一切问题都采取更为复杂的、缠绕的分析态度,就具有了一种特殊的意义。而鲁迅思想与文学的独立自主性、无以归类性,由此决定的他的思想与文学的超时代性,也就使得我们今天面对我们自己时代的问题,并试图寻求新的解决时,鲁迅的思想与文学或许是一个特别值得注意和重视的精神
资源。
更难能可贵的是,鲁迅同时又是一个能够将自己的思想追求变为实践的知识分子。他的边缘的、异类的、反体制的思想立场,注定了他在现实社会结构中,必然站在社会底层的被侮辱和被损害者这一边,为他们悲哀、叫喊和战斗:这正是鲁迅文学的本质。同时,他又怀着立人的理想,对一切方面、一切形式的对人的个体精神自由的侵犯,对人的奴役,进行永不休止的批判,因此,他是永远不满足现状的,因而是永远的批判者:这也正是鲁迅思想的核心。鲁迅曾提出一个真的知识阶级的概念,其主要内涵就是以上所说的两个方面:永远站在底层平民这一边,是永远的批判者。 这也是鲁迅的自我命名。这样的真的知识阶级的传统,在当下中国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这是我们今天需要鲁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有人在贬低鲁迅的意义时,常常说鲁迅只有破坏,没有建设。他们根本不理解鲁迅思想本身,就是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建设性贡献,是二十世纪中国和东方思想文化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就具体操作的层面,在我看来,也很少有人像鲁迅这样为中国的文化建设和积累而呕心沥血:这自然是否定者视而不见的。鲁迅早就说过:我已经确切的相信:将来的光明,必将证明我们不但是文艺上的遗产的保存者,而且也是开拓者和建设者。 鲁迅是把这样的信念化作日常生活具体行为的。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他就提倡泥土精神,提出不要怕做小事业。 直到1936年去世之前,他还呼吁中国正需要做苦工的人。 他自己就是文化事业上的苦工,仅1936年生命*后一段历程,他就以重病之身,编校了自己的杂文集《花边文学》、小说集《故事新编》,翻译《死魂灵》第二部,编辑出版亡友瞿秋白的《海上述林》,编印《〈城与年〉插图本》《〈死魂灵〉百图》《珂勒惠支版画选集》,还参与编辑《海燕》《译文》等杂志。他的生命就是耗尽在这些点点滴滴的,具体琐细的小事情上,但他生命的意义,也就体现在这些在鲁迅看来对中国,对未来有意义的小事情上。这倒是显示了鲁迅平常的一面:鲁迅经常把他的工作,比作是农夫耕田,泥匠打墙, 这正是表明了鲁迅精神本性上的平民性。这是鲁迅的平凡之处,也是他的伟大之处。在我们今天这个浮躁、浮华的,空谈的时代,或许我们正需要鲁迅这样的文化苦工。
2006年9月5日急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