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升级版

書城自編碼: 303606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成功/勵志成功/激励
作者: 武志红
國際書號(ISBN): 9787511367693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08-01
版次: 1
頁數/字數: 272/218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60.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国家豁免法的域外借鉴与实践建议
《 国家豁免法的域外借鉴与实践建议 》

售價:HK$ 188.2
大单元教学设计20讲
《 大单元教学设计20讲 》

售價:HK$ 78.2
儿童自我关怀练习册:做自己最好的朋友
《 儿童自我关怀练习册:做自己最好的朋友 》

售價:HK$ 71.3
高敏感女性的力量(意大利心理学家FSP博士重磅力作。高敏感是优势,更是力量)
《 高敏感女性的力量(意大利心理学家FSP博士重磅力作。高敏感是优势,更是力量) 》

售價:HK$ 62.7
元好问与他的时代(中华学术译丛)
《 元好问与他的时代(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HK$ 87.4
汽车传感器结构·原理·检测·维修
《 汽车传感器结构·原理·检测·维修 》

售價:HK$ 112.7
怪谈百物语:不能开的门(“日本文学史上的奇迹”宫部美雪重要代表作!日本妖怪物语集大成之作,系列累销突破200万册!)
《 怪谈百物语:不能开的门(“日本文学史上的奇迹”宫部美雪重要代表作!日本妖怪物语集大成之作,系列累销突破200万册!) 》

售價:HK$ 66.7
罗马政治观念中的自由
《 罗马政治观念中的自由 》

售價:HK$ 51.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56.6
《唐宋词十七讲》
+

HK$ 56.6
《认知突围:做复杂时代的明白人》
+

HK$ 71.1
《极简工作法则 如何成为领先的少数人》
+

HK$ 71.1
《极简生活法则》
+

HK$ 57.7
《学会提问:实践篇》
+

HK$ 60.9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毛姆读书随笔》
編輯推薦:
《为何家会伤人》作者、资深心理学家、百万畅销书作家
武志红温暖分享
生命总有不完美,那是光进来的地方!
改变千万年轻人的疗愈经典 全彩增订
帮助你打开生命流动的通道,正确认识并且坚持你自己!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讲的就是负能量比正能量更具有价值,当我们积极地追求所谓的正能量的时候,其实就割裂了和所谓的负能量的联结,这种割裂是一个重大的损失。悲伤、愤怒、恐惧、内疚、嫉妒和羞耻,我们要打开这些感受的管道。当我们打开这些管道时,生命力就会在我们身上流动。
从1992年在北大心理学系学习心理学开始,到现在已经23年,我终于深刻地、频繁地体会到了这种流动的美好感觉,这是因为我不断地在和人生中这些所谓的黑暗面共处。23年来我一直在走自己的路,现在我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这并不是说武志红有多么好,而是我作为一个管道,越来越通畅。
內容簡介:
我们一直以为一些负面情绪,如坏习惯、痛苦、悲伤、愤怒、恐惧等是不好的,甚至认为这些是不完美的,阻碍了我们成长,我们努力去避免和克服它们。作者从新的角度、用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这些坏情绪,对我们有极大的帮助和正面意义。这些情绪是伴随我们一生的,而且这些情绪并不是我们的敌人,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该接纳它们,并要感谢它们让我们越来越坚强,体验更多生命的无限精彩。真实胜过完美。我们要做的不是灭掉内心的魔鬼,而是去认识并拥抱它,活出真正的自我!
本书重点阐述:
坏习惯不是你的敌人
不要和恶习较劲,因为恶习代表着你内心的需要,你只能理解它并接受它。
悲伤是完结悲剧的力量
不论是忧伤、愤怒,还是焦虑、嫉妒等,假若你学会敏锐捕捉并坦然接受它们,那么你就能获得不可思议的成长。我们一直以为一些负面情绪,如坏习惯、痛苦、悲伤、愤怒、恐惧等是不好的,甚至认为这些是不完美的,阻碍了我们成长,我们努力去避免和克服它们。作者从新的角度、用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这些坏情绪,对我们有极大的帮助和正面意义。这些情绪是伴随我们一生的,而且这些情绪并不是我们的敌人,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该接纳它们,并要感谢它们让我们越来越坚强,体验更多生命的无限精彩。真实胜过完美。我们要做的不是灭掉内心的魔鬼,而是去认识并拥抱它,活出真正的自我!
本书重点阐述:
坏习惯不是你的敌人
不要和恶习较劲,因为恶习代表着你内心的需要,你只能理解它并接受它。
悲伤是完结悲剧的力量
不论是忧伤、愤怒,还是焦虑、嫉妒等,假若你学会敏锐捕捉并坦然接受它们,那么你就能获得不可思议的成长。
愤怒是对愤怒者的保护
你必须清楚地知道你的愤怒,并知道为什么会这么愤怒,然后富有智慧地去处理它。
不要内疚,这世界没有*的清白
内疚是大自然的馈赠,它在提醒我们,你的一个关系需要调整了。
恐惧告诉你什么对你更重要
恐惧具有独一无二的价值,因为很多时候,只有恐惧才能强有力地提醒你,什么是*重要的。
只有在人群中,才能认识自己
任何一个你在乎的关系,其实都是一面心灵的镜子,可以照出你内心的秘密来。
说出我接受,让心灵回归自由
所谓接受,即直面我们人生中的所有真相,深深地懂得,任何事情一旦发生就不可更改,而且不管多么亲密的人,我们都不能指望他们为自己而改变。
给自己一个仪式,开始一段征程
心灵的成长并非是一个抽象的过程,我们需要一些具体的仪式来呼应心灵成长的节拍。
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程度与接纳痛苦的程度成正比,拥抱你的痛苦,这是成为你自己的必经之路。
武志红
關於作者:
武志红
资深心理咨询师、心理学畅销书作家。
1992年考入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师从国内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2001年获得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专业硕士学位。现于北上广开办了心乐土?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著有《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为何家会伤人》《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等作品,个人作品销量超百万册。
目錄
新版序:拥抱内心的暗夜
序:拥抱你的不完美

CHAPTER 1 坏习惯不是你的敌人
认识恶习:它一定曾让你获益 003
带着心理问题积极生活 012
心灵成长书吧:《克服焦虑》 022

CHAPTER 2 悲伤是完结悲剧的力量
悲伤是完结悲剧的力量 028
每一次磨难都是生命的财富 037
越控制,越失序 046
对抗痛苦才是痛苦主源 050
越快乐,越悲伤? 061
超越挫折:变逆境为机遇 066
心灵成长书吧:《体验悲哀》 073

CHAPTER 3 愤怒是对愤怒者的保护
愤怒:你的力量之泉 076
向创可贴式的爱说不 084
如何与传销者谈话 092
走饭之死与快乐王子的铅心 094

CHAPTER 4 不要内疚,这世界没有绝对的清白
从承受内疚开始 102
你的欲望不是罪 113
自卑,只是因为缺乏爱 123
心灵成长书吧:《女心理师》 126

CHAPTER 5 恐惧告诉你什么对你更重要
无须战胜恐惧 133
好好活着是最好的想念 143
人生为什么会轮回? 150
温柔地对待你的疾病 153
身体是心灵的镜子 156
心灵成长书吧:《关于坏人我们需要知道的一切》 161

CHAPTER 6 只有在人群中,才能认识自己
在关系的镜子前审视自己,理解自己 170
关上车窗,关上心房 181
我们为什么需要崇拜谁? 188
心灵成长书吧:《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192

CHAPTER 7 说出我接受,让心灵回归自由
学会接受自己 202
宽容自己,才能宽以待人 216
让你的身心重归流动 219
越懂黑暗,越相信光明  227

结语
给自己一个仪式,开始一段征程  237 
內容試閱
拥抱你的不完美
接纳自己!
悦纳真我!
或许,你常听到这类哲言,但你会说,这个道理我懂啊,可是,为什么对我没有用?
因为,它们有一个前提你首先得看到自己,而这相当不易。因而,美国心理学家斯考特派克将认识自己这条路称为少有人走的路。
之所以不易,最重要的原因是,这个所谓的自己中,有太多黑暗、太多痛苦,我们不想面对。
讲一个故事吧。
前不久,我的来访者许哲结束了他在我这儿的长程咨询,他说:终于好起来了。
许哲三十来岁,但他看心理医生的历史却有近10年了。
不过,好起来的那一关键时刻,却看似与心理医生无关。当时,他在看一部电视剧,剧中一人对另一人说:你骗得了别人,但你骗不了自己!
这句很普通的话,却如闪电般击中了他,他感觉脑袋嗡地响了一下,无数感触与过往事件在他内心翻腾,并瞬间融合在一起,令他感到自己的内在与外部世界都刹那间变清澈了。
是啊,他对自己说,你一直都想扮一个好形象给别人,可你骗不了自己!
他说的好形象,即他一直都尽可能用百分之百的努力,试着给周围人留下一个好印象。
但其实,他几乎是每时每刻都处于痛苦纠结中的人。他不能独处,因为独处时会感到致命的孤独,这份孤独演化出虚无,让他窒息,让他觉得活着没有任何意义。然而,和别人在一起,他同样痛苦,因人际关系中的任何一件小事,他都能从中看到别人对他的鄙视。
并且,面对别人的鄙视,他没有自我保护能力,就好像别人敌意的眼光多数时候并非真的,而是他以为的,会直接刺到他的心脏上。
致命的孤独与根本不能融入关系,这两者结合在一起,成为对他的双重绞杀,令他既不能独处,又不能进入关系。结果是,他选择了最低限度的人际关系只与一个人交往。
以前,这个人是妈妈;成年后,变成了初恋女友,后来变成了他的妻子。
他的痛苦,多数时候不是那种尖锐的刺痛,而是钝痛,它散布在他人生中的每一时刻、每一角落,围裹着他,让他感受不到其他事物。
这种钝刀割肉的痛苦,太难受了,所以当他二十来岁听到心理医生的概念之后,立即开始四处求医了。
他自己在一个小城市,而国内有些名气的心理医生大多在大城市,他听说一个就去找一个,对这个失望了,就换一个。
最后,他找到我,而在那个关键性治愈时刻发生前,他咨询我已持续近两年了。
绝非是电视剧中的那句话将他治好了,也绝非是在我之前的心理医生都是庸医,而是这十来年的努力都很重要,而那个治愈时刻,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转折点。
那么,量变到质变是如何发生的?
许哲说,根本在于,他终于接受了真实的自己,即实现了那个所谓的接受自己。
过去,他一直在否认孤独而不善交际的真实的自己,他总觉得,自己不应该是这个样子。并且,他脑海中有一个完美的自己,他一直期待自己是那个样子。
曾有几天的时间,他一度成为那样的完美男人。有十足的雄性魅力,同时对别人又有高度的共情能力,可以凭直觉清晰地捕捉到别人的感受与需求。并且,他可以自如地选择,或者满足别人,或者拒绝别人,或者支配别人,或者顺应形势都是完全从自己的感受出发。有意思的是,不管怎么做,他都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这完美的几天,让他体验到了天堂般的感觉,但更衬托出在他生命的其他时间里,那些感觉是多么糟糕。这种落差尤其加重了他的痛苦:既然自己明明可以活出那么完美的感觉,却为何偏偏坠入地狱般的感觉而不能自拔?
所以,他绝对不想要那种每时每刻都在袭击他的痛苦,而是期待远离它,并进入一种完美的状态。
咨询的过程,特别是最后一年的咨询,就是对他的这些痛苦做细致又深刻入骨的碰触与理解大多数理解,都是他沉醉到自己的感觉中而完成的。这个过程非常痛苦,他常常怀疑自己能否好起来,并一次又一次地问我:武老师,我还有希望吗?
但这个过程,正是传说中的认识你自己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累积的经验,终于等来关键性的时刻。
你骗得了别人,但你骗不了自己!这样一句哲言,让他实现了接纳自己。他明白,他一直不想接受自己真实的样子,那样孤独、那样自卑、在人际关系中那样笨拙,于是渴望成为相反的、完美的样子。那份完美,其实是表演给别人看的,想让别人说:这个人真不错!
可是,即便真的呈现了一个完美的外在,也只能是骗骗别人而已。
这个接纳自己的时刻,像是在一瞬间完成的,但其实是一个累积的过程。前面漫长的咨询,是在做认识自己的工作,自己对自己的认识越来越清晰,最终导致了接纳自己的关键性时刻的到来。
像许哲这样的故事,在我这几年的咨询中一再出现。
这本书首次出版是在2008年年初,而我是2007年下半年才开始正式做心理咨询的,所以多数文章都是在做咨询前完成的,其中最重要的体验,来自我自己读研究生时的抑郁症的自愈过程,它让我明白,深入地碰触自己内心的黑暗,而不是逃避黑暗去追求快乐乃至一个外在的好形象,这才是治愈之路。
这几年的咨询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结论。特别是,我的个案多数是超过一年以上的长程个案,其展现的人性的深度,常让我惊叹,让我越来越真切地相信,拥抱你真实的痛苦假若你内心有这个,就是治愈之路,也是成长之路。
无数哲人也论述过这一道理,如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的萨满依格加卡加克曾说:
生命远非人智所及,它由伟大的孤寂中诞生,只有从苦难中才能触及。只有困厄与苦难才能使心眼打开,看到那不为他人所知的一切。
所以,拥抱你的痛苦,这是成为你自己的必经之路。


悲伤是完结悲剧的力量
任何真切而纯粹的情绪、感受和体验都是大自然的馈赠。假若你学会敏锐捕捉并坦然接受它们,那么你就会获得不可思议的成长。所以说,真纯的情绪、感受和体验都是心灵的兵器。
一个人在原生家庭中的关系决定了这个人的心理健康程度。这是临床心理学的一个基本理论,用我的话概括来说就是:问题,在关系中产生。
不过,总会有例外,我们总能见到一些特殊的人,他们的童年非常非常悲惨,但他们却拥有很健康的心灵。
在广州建设六马路上开着一个时尚小店的24岁女孩Z就是一个例外。她是成都人,两三岁时,妈妈与爸爸离婚,从此失去联系,一直到现在都不知所终。她爸爸是个花花公子,对女人很殷勤,情人不断,但对女儿一直缺乏关照。
爷爷奶奶对她不错。但是,她5岁时,奶奶去世;6岁时,爷爷去世。其他的亲人中,姑姑对她很好,当爸爸把钱花在情人身上而忘了她的学杂费时,都是姑姑帮她垫上的。
这是很糟糕的童年,这种条件下的孩子,一般会有种种心理问题。
幼小的Z也不例外,她特别在乎别人对她的评价,特别惧怕被亲友、同学和同龄的孩子疏远甚至伤害。为了讨好别人尤其是同学,她用过各种各样的方法,但是,没有一个同学喜欢她,大家总是嘲笑她,嘲笑她穷,嘲笑她的衣服有多难看。她还记得,一次学校要换书桌,交几十元就可以将破旧的木桌换成漂亮的铁桌,其他同学都交钱了,唯独她交不起钱,于是全班只有她一个人用的是破旧的木桌,其他同学用的都是崭新的铁桌,那种对照分外显眼。老师把她安排到最角落的地方,同学们也常去奚落她。
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她终于承受不住了。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她想到了自杀。她接连想了好几天,问自己为什么要活着。
最后,一个人的时候,她拿出一张纸,这边写活着的理由,那边写死去的理由。这边只有寥寥几个,那边则是长长的一列。
写完之后,看着这张纸,她感到无比悲伤,于是哭起来,开始是啜泣,但慢慢变成了号啕大哭。以前她也哭过不少次,但没有哪一次如此伤心。
她哭了好久好久,仿佛都没了时间的概念。但哭到最伤心的时候,她内心深处突然蹦出一个声音对她说:你很惨,非常惨,但你有力量好好活下去!
她计划明年去巴黎学设计
这句话救了她。
本来,当看到活着的理由如此之少,而死去的理由如此之多时,她已决意自杀,但内心深处突然蹦出的这句话给了她意想不到的力量,让她有了继续活下去的勇气。
不仅如此,这句话还极大地改变了她。她不再关注别人对她的评价,也不再惧怕别人对她的拒绝和嘲讽。并且,奇怪的是,自从好好哭了这一场后,好像也很少有人再肆意地奚落她了。
她的性格越来越开朗,渐渐有了朋友,先是一个、两个到了初中后,她已有了许多朋友,有人还成了她的粉丝,有男孩开始给她写情书。
她的人生构想也越来越清晰,职高时就开始打工,做过酒店服务员、啤酒女郎和酒吧歌手等。2000年职高毕业时,她已攒下几千元,但把多数钱留给了花花公子爸爸,自己拿着几百元来到广州闯世界。
来广州后,她做过化妆品推销员、杂志业务员等工作。她最近辞去了所有工作,自己经营一家时尚小店,并在广西南宁开了一家分店。
目前,她最大的梦想是去法国学服装设计,已准备好了学费和生活费,计划明年去巴黎。
我刚来广州时就认识了Z,她让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2002年圣诞节,她邀请我去她家里过节。我以为就是几个人的小聚会,没想到是一个很盛大的节目,最后到了28个人,硕士、公务员、律师形形色色的人都有,而她作为一个职高毕业生,却没有丝毫的自卑。
我把Z的故事给我的许多学心理学的同学和朋友讲过,大家一致承认:她是心理学上的一个例外,那么悲惨的童年居然没有阻挡她成长为一个心灵健康的女孩,实在是令人惊讶。那么,这个例外是怎样发生的呢?
以后我只为自己跳舞
关键的答案就是那一次悲伤,那次悲伤令她接受了自己的人生真相你很惨,非常惨。
妈妈离开她、爸爸不关爱她、爷爷奶奶去世、老师和同学经常奚落她等,都是非常惨的事实,这些事实一旦发生,就永远不可能更改了。
但是,我们经常和永远不可能更改的悲剧较劲,这是我们产生心理问题的核心原因。
其实,人生的悲剧本身并不一定会导致心理问题,它之所以最后令我们陷入困境,是因为我们想否认自己人生的悲剧性。你很惨,没人爱你,这种事实太难以承受了,于是你骗自己,对自己也对别人说,你很好,你很幸福,其实很多人爱你。这种自我欺骗的方式暂时会令自己好受一些,但它最终在我们的精神中竖了一堵墙,将我们的心与人生真相隔离开来,而我们的心也越来越缺乏营养,最终这颗心不敢碰触的人生真相也越来越多,所谓的心理疾病也由此而生。
Z四年级之前正是如此,她拒绝承认很少有人爱她的人生真相,于是她神经质地极其在乎别人的评价,无比渴望得到亲友、同学和老师的关爱。爸爸妈妈没有给她的,她渴望从别人那里得到。但没有人愿承担这种重量,于是大家对她的索取都有些抵触。她的一个表哥说,小时候的Z尽管看上去很乖巧,但他觉得她心中总有一股强烈的怨气,这让他和亲友都有些不喜欢她。
但通过那次畅快的哭泣,她最终承认了这一人生真相,她不再和这个人生真相较劲,不再把力气花在刻意迎合别人的努力上。
这是很关键的一点。Z说,如果说那次哭泣前后有什么最大的改变,就是:以前我围着别人转,总渴求别人给我什么;以后我把注意力放到自己身上,只为自己跳舞。
Z说,当她第一次读到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的女主人公轻舞飞扬的个人独白时,惊异不已,觉得那段话仿佛是为那次哭泣后的自己而写的:
我轻轻地舞着,在拥挤的人群之中。你投射过来异样的眼神,诧异也好,欣赏也罢,并不曾使我的舞步凌乱。因为令我飞扬的,不是你注视的目光,而是我年轻的心。
只是,要把那句我年轻的心改成我自己的心。Z说,以前,她对别人战战兢兢,特别想赢得别人的认可,结果赢得的却是冷落和嘲讽。后来,她不再关注别人,不再渴求别人的认可,只是为自己跳舞,但人们反而走过来,和她一起跳舞。
这是常见的人生悖论。不过,这一悖论并非是什么人性的劣根性,而是Z自己的心境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变化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一点:她接受了自己人生的悲剧性。套用鲁迅的名言,就是她终于能够直面惨淡的人生。
悲伤是完结悲剧的力量
当直面惨淡的人生时,会产生什么情绪呢?毫无疑问,就是悲伤!
悲伤,是非常令人难受的情绪。我们普遍抵触悲伤。前两天,一个读者打电话给我说,她现在的生活令她非常难过,但她的方法是强颜欢笑,给别人的印象是她一切都很好。
但是,当你抵触悲伤时,你的心也就远离了你悲惨的人生真相。不过,这只是远离,并不是消失。悲惨的人生真相永远不会因为我们做一些主观努力就从我们的世界中消失,并不再对我们的心灵产生消极的影响。
甚至恰恰相反,你越想否认一些悲惨的事实,这些悲惨的事实对你的消极影响也就越大。譬如Z,当她想否认没有亲人爱她的事实时,她要做的事情就是尽力争取别人对她的认可和爱,但这令她更加受伤。
但是,当她那次彻底地沉入悲伤中时,她却平生第一次拥抱了自己悲惨的人生真相,那么沉重的人生真相显然并未摧毁她,相反却给了她活下去的力量。
Z并非特例,而是一种最普遍的心理机制。无数的心理治疗师都发现,悲伤的过程是告别不幸的过去的必经之路。若想帮助来访者从不幸的过去中走出来,就必须帮他完成一个悲伤的过程。
并且,必须是那种真切而纯粹的悲伤,不是来访者为了赢得心理治疗师的认同而表演出来的悲伤,而仅仅是直面自己的不幸时产生的自然而然的难过。
当我们陷入这种真切而纯粹的悲伤时,必然会泪如泉涌,而这泪水就宛如心灵的洪水,会冲垮我们在自己心中建立的各种各样的墙,最终让我们的内心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
以前,你拒绝悲伤,也拒绝直面自己悲惨的人生真相。你巨大的心理能量都花在了否认真相、与真相较劲上。
现在,随着心灵之墙一一倒塌,你坦然接受了悲惨的人生真相,你不再去否认,也不再去和这注定不可能改变的事实较劲。当你做到这一点时,你的心理能量就获得了解放,它们以前被你投注到外界的人和物上,但现在,这能量回到了你自己身上
这正是Z当时的心理过程,当她承认你很惨,非常惨之后,她立即感受到了这力量,于是对自己说:你有力量好好活下去!
最真纯的悲伤过程必然有这样的结果。因此,广州朴实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咨询师舒俊琳感叹说:悲伤是完结悲剧的力量!
悲伤所完结的,是人生悲惨的真相。当然,这真相永远不会消失,但经由悲伤之路,我们的心灵从这真相的悲剧中获得了解放。甚至,这真相的悲剧性还会成为我们心灵的养料,促进我们成长。
死而复生成了她的悲伤后遗症
其实,所有的情绪、感受和体验都有这种力量。任何情绪、感受和体验都是天然产生的,它们都在告诉我们一些信息,在指引我们走向好的成长之路。
我们须切记:我们的力量不在于我们看上去有多快乐,而在于我们的心离我们的人生真相有多近。
关于悲伤,我喜欢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摩尔的话:
悲伤把你的注意力从积极的生活中转移开,聚焦于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当你损失惨重或处于极度悲痛的时候,你会想到对你最重要的人,而不是个人的成功;是人生的深层规划,而不是令人精力涣散的小玩意儿以及娱乐项目。
相信许多人有这种体验:一场大病、一场灾难或一场意外的死亡,改变了我们的人生态度,使得我们明白什么是人生中真正重要的。这也是悲惨的人生真相给我们的馈赠。
一系列的人生悲剧,既可以令一个人变成祥林嫂,只是喋喋不休地向别人重复诉说自己的苦难,以赢取别人的同情,也可以令一个人变成贝多芬,紧紧扼住命运的咽喉,唱响自己生命的最强音。
不过,我们也须警惕另一种倾向:命运的强迫性重复。
譬如Z,那次悲伤令她形成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人生哲学。结果,生活一旦平静下来,她就会觉得自己需要重新来一次置于死地。她深信那会极大地激发她的生命能量,把路断掉,会更有生机!
所以,2004年,当装着700元的背包那是她当时的所有财产被一个疾驶而过的摩托车上的歹徒抢走后,她居然没有任何惶恐、愤怒和惧怕,反倒有了如释重负的感受。
她对自己说:你瞧,你整天算计来算计去,考虑怎么花那么点钱。现在钱没了,不用再算计了吧。好了,你该拼命了!结果,她找到一份新工作,在一家杂志社做广告业务员,一年多的时间就挣够了去巴黎的钱。
这当然是一次置之死地而后生。
今年,她忍不住又玩了一次这样的游戏。她辞去了广告业务员的工作,理由是要专心经营她的时尚小店。但我分明感到,那其实是源自她内心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人生哲学的呼唤。她承认了,辞职时,她的确对自己说过:把路断掉,会更有生机!
这就是人生的复杂性。
那次真纯的悲伤,赠予她力量,但另一方面,也在她心中埋下了这种渴求动荡的人生哲学。
虽然,现在她明白了自己是怎么回事,但我想,她或许还要好多年才能放下这种危险的人生哲学,领略到幸福生活的平凡之美。
最纯的悲伤宛如天籁之音
读研究生时,我们几个同学组成了一个心理学习小组,每星期聚一次,轮流讲自己的体验和故事。
那时,我们的心灵都披着厚厚的盔甲,总为自己的故事涂脂抹粉,那些故事也因此失去了力量。大约半年时间,听了许多故事,但我没有一次被打动过,直到那一次。
当时,我的一个女同学讲了一件她的伤心事:
一天晚上,一个长途电话从美国打来说,她高中班上最有才华的男同学在美国五大湖上划船游览时遭遇晴天霹雳,同一条小船上的其他人安然无恙,只有他当场身亡。
她是在北大校园的一个电话亭接的电话,那边话刚落下,她的眼泪就唰唰地流下来。接下来,她忘记还说了什么,也不知道是怎样回的宿舍。
在小组中讲这个故事的时候,那种感觉再一次袭来,她再次失声痛哭。
我们被深深地打动了,大家陪着她一同落泪,我也不例外。只是,在难过之后,我还有了一种特殊的感觉:我仿佛听到了天籁之音。
等平静下来后,我讲述了这种感受,并解释说:你讲得那么单纯,没有掺杂一丁点儿杂质,是我感受过的最纯净的悲伤。所以,我觉得那是来自天堂里的音乐。
我描述这感受时,曾担心她会不会觉得被冒犯,因为那么悲惨的事情我居然有了享受的感觉。但她说,她没有被冒犯的感觉,相反觉得我的这种形容让她很舒服。
后来,我明白这种不掺杂质的悲伤是告别悲惨往事的最佳途径,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讲,真纯的悲伤的确是天籁之音。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