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不被他人左右:基于阿德勒心理学的无压力工作法
》
售價:HK$
67.9
《
SDGSAT-1卫星热红外影像图集
》
售價:HK$
457.7
《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原书第11版)
》
售價:HK$
227.7
《
汉匈战争全史
》
售價:HK$
102.4
《
恶的哲学研究(社会思想丛书)
》
售價:HK$
109.8
《
不止江湖
》
售價:HK$
101.2
《
天才留步!——从文艺复兴到新艺术运动(一本关于艺术天才的鲜活故事集,聚焦艺术史的高光时刻!)
》
售價:HK$
158.7
《
双城史
》
售價:HK$
110.9
編輯推薦:
陈黎、黄灿然、熊培云鼎力推荐
央视主持人周涛为她献声
倍受公众号为你读诗青睐!
美国当代禅学山水诗人!
喜欢王维、孟浩然等中国山水田园诗人的也会喜欢她!
內容簡介:
《去爱那可爱的事物:奥利弗诗集》是普利策诗歌奖、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得者玛丽奥利弗Mary Oliver热销诗集Why I Wake Early的简体中文版。
奥利弗深受惠特曼和中国禅学思想影响,她的创作题材涵盖自然、信仰等,诗句短小隽永,深含禅意。
她的诗,合于天,合于地,合万物她在森林里写下拯救世界的诗歌!
關於作者:
作者:(美)玛丽奥利弗Mary Oliver
生于俄亥俄州,13岁开始写诗,1962年玛丽前往伦敦,任职于移动影院有限公司和莎士比亚剧场。回到美国后,玛丽定居普林斯顿。1984年获得普利策奖,1992年获得国家图书奖,长年隐居山林,创作多以山野自然为对象,被称为美国当代的归隐诗人。
译者:倪志娟
1970年生人,哲学博士,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与法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哲学与文化、女性诗学研究以及诗歌创作与翻译,近年来出版学术专著《女性主义知识考古学》和个人诗集《猎物》。
目錄 :
译者序
用词语站回那一刻 1
第一部
为何我早早醒来 27
骨头 28
让花重新变得新鲜,她说 32
寺庙从何处开始,在何处结束 33
豆子 35
箭头 37
猪牙花 38
诗人前往印第安纳州 40
雪蟋蟀 43
大地的情人情不自禁 46
万物如何欣喜于活着 49
云 52
春天在黑水潭:我体验了已领悟的训导 53
百合 54
看并领悟 57
这个世界 58
黑河 60
泽鹰 63
破损 66
舞蹈从何处开始,在何处结束 ? 67
雪鹅 69
北俄亥俄州最大的购物中心所在之处曾是一个池塘,
每个夏天的下午我都会造访 72
小海雀 74
某种东西 77
逻各斯 80
熊 81
一段里程 83
月神 85
稍等片刻,一个声音说 88
第二部
这个早晨我看见鹿 93
中国古代诗人 95
白色的眼睛 96
黄足鹞 99
我能做的最好的事 100
从卡罗来纳州飞来的鹪鹩 102
智者说,有些事物 104
留心 106
建设者之歌 109
再看一看 110
麒麟草,晚秋 111
十一月 113
雏菊 116
一 118
灵魂,最终 120
松树林 121
流连于幸福 124
內容試閱 :
译者序 用词语站回那一刻一阅读奥利弗的诗,我们遭遇的仿佛不是文字,而是自然本身,有些事物令人印象深刻,比如池塘、睡莲、蛇、猫头鹰、熊它们反复出现,被赋予了鲜明个性,成为奥利弗的诗歌标志。将自然作为诗歌的绝对主题使奥利弗常常被归入华兹华斯、济慈、爱默生、梭罗、惠特曼等诗人所构成的自然主义诗歌传统中,奥利弗本人也认可自己与这一传统的关联,她在随笔中多次提及了这些诗人对她的影响。不过,相比于这些诗人,奥利弗依然具备独特的质地。她在诗歌中既没有确立人高于自然的等级制法则,也没有对自然进行单纯的理想主义包装,而是力图呈现真实的自然,对自然的生与死、美与残酷这两面都予以关照。她对自然怀抱一种悲欣交集的态度:自然没有目的 既不是文明的,也不是理智的(《雨》),它包含着死亡与恐惧;自然也不是巴塔耶似的一块石头、一座雕像,永远恬静地安息,它包含着生机、流动与美。在奥利弗的诗歌中,自然的生死两面性最突出表现在猫头鹰与猎物、熊与蜜蜂这两组动物身上。她对猫头鹰与熊极为偏爱,多首诗写到了它们。这两种生物在她的诗歌中出场时总是带有死神的气度:猫头鹰鸣叫时,血腥的气息弥漫在树林,这是猫头鹰的树林 这是死亡之林 这是生命维艰的树林(《森林》),它的鸣叫伴随着猎杀和吞噬;熊在饥饿的驱使下找到蜜蜂的巢穴,如同一只雪橇似的冲进去,给勤劳的蜜蜂带来打击和利爪(《果园里的黑熊》),让它们消失于自己的呼吸之中。奥利弗将生物之间的残杀与吞噬视为自然的生死交替过程,当猫头鹰捕食兔子,当熊吃下蜜蜂,它们自身也是兔子或蜜蜂,也会被死亡所捕获:有一天,当然,熊自身也会变成一只蜜蜂,一只采集蜂蜜的蜜蜂,在普遍联系中。自然,在她长长的绿发下,拥有那种坚定不移的法则《果园里的黑熊》每一种生命都从属于生死交替的有机循环体,这种循环构成了自然的生机,也构成了每一种生命的意义:假如我是我曾经所是的,比如狼或者熊,站在寒冷的岸边,我将仍然能看见它这一次,鱼如何轻松地逃脱了,或者,片刻之后,它们如何滑进一束黑色的火焰,又从水中升起,与鲱鸟的翅膀紧紧相连。 《鲱鸟》这种意义不是基于人类的价值判断标准,而是基于生命本然的状态。奥利弗在诗中反复表达了一种观点:既不是文明的,也不是理智的自然,才是人类的归属地,她甚至将主体性赋予自然界的所有生物乃至于无机物。奥利弗所理解的主体性并非由理性、观念、知识建构起来的超越性自我,而是灵魂本身,最终,奥利弗的诗歌讲述了许多灵魂的个体故事,它们没有高低秩序之分,在自然中各安其位,共同组成了一个有机和谐的世界:小块花岗石,矿石和片岩。它们每一个,此刻,都沉沉睡着。《智者说,有些事物》百合心满意足地站在花园,并未完全睡去,而是用百合的语言说着一些我们无法听见的私语《百合》这是一种自我圆满的状态,每一种生命与外在环境水乳交融,它们屈从于生死变迁、生态食物链和自身的有限性,却仍然保持着生命的尊严,努力让自己的生命焕发光彩。在自然中,灵魂既不是人所独有,人亦不再是万物的灵长,人的生命形态和自然万物平等,人不比自然之物比如青草更好,或者更差:这个早晨,我想,与莫奈的睡莲相比,睡莲没有减去一丝一毫的美,而我并不渴望用更多实用的,易驾驭的事物,引导孩子们走出田野,进入文明的课本,告诉他们,他们比青草更好(或更差)。《清晨,我的生日》这种自然观与西方主流文化所认同的人类中心说和等级秩序说有着根本区别,更接近于美国本土印第安人的世界观。美国本土印第安人没有在物质和精神之间划出一条固定不变的界限,也没有产生二元对立的观点,他们倾向于将人类社会、自然界和宇宙看成一个整体,所有的个体生命都是伟大的产物,拥有共同的创造者,都是平等的,共同组成了一个有序、平衡、生机勃勃的整体,人类并无高于其他物种的特权。1 这样的世界观体现了一种强烈的诗性智慧。奥利弗以领悟的形式将这些原始文化所包含的诗性智慧融入了自己的诗歌之中。比如,她对猫头鹰的描述就带有明显的印第安文化元素,印第安人常常将猫头鹰视为逝者灵魂的携带者,在奥利弗的诗歌中猫头鹰也具有这种灵魂携带者的神秘气度。不仅如此,奥利弗的多首诗歌直接以印第安文化以及类似的原始文化为主题,例如《了解印第安》《爱斯基摩人没有关于战争的词汇》等诗,在这些诗中,奥利弗赞美了原始文化质朴、和谐的特征。然而,置身于西方文化的二元对立结构中,奥利弗不能不持有一种生命的悲哀:以理性为核心的文明(包含各种知识、观念、大写的人的主体性概念)造成了我们与本源(自然、灵魂、圆融的自我存在形态)的隔阂,个体身份的获得往往意味着自我与他者、人与自然之间的鸿沟,人丧失了自然之物的那种自在状态。针对这种永恒的失落境况,奥利弗在自然中的行走如同一种回溯:摆脱思想回到原始的整体世界,回到身体与灵魂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