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全球城市案例研究2023:基于网络的合作与竞争国际经验借鉴
》
售價:HK$
199.4
《
引爆:炸药、硝酸盐和现代世界的形成
》
售價:HK$
85.1
《
人类星球:我们如何创造了人类世(企鹅·鹈鹕丛书013)
》
售價:HK$
91.8
《
伏候圣裁:中国古代的君主与政治
》
售價:HK$
98.6
《
艺术图像学研究(第一辑)
》
售價:HK$
188.2
《
摆脱强迫的人生(修订版)
》
售價:HK$
88.5
《
知宋·宋代之司法
》
售價:HK$
99.7
《
空间与政治
》
售價:HK$
87.4
|
編輯推薦: |
★ 历史是很好的教科书; ★ 12节点,浓缩新中国国史精萃; ★ 1978年之里程碑意义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改革开放大序幕; ★ 一日轻松读国史:感名家学术精粹,品朴实畅达文字 ☆ 轻松读国史 ☆ 品名家精品 ☆ 感辉煌时代
|
內容簡介: |
中共中央总书记*强调,历史是很好的教科书。本丛书分别选取在共和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转折或引起过社会加速发展的12个年份为切入点,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记述这些年份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本书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记述了1978年前后中国发展的历史:本书较为详细的介绍了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中国在两年拨乱反正的徘徊中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以及波及全国的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始末,重点叙述了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即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开始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走上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确道路。
读点国史:辉煌年代国史丛书选择在共和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转折或引起过社会加速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12个年份为切入点,一年一本,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记述了这一年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描述其经济政治发展状况和社会风貌,论述其在新中国65年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地位。
丛书共12卷,分别为:
中共中央总书记*强调,历史是很好的教科书。本丛书分别选取在共和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转折或引起过社会加速发展的12个年份为切入点,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记述这些年份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本书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记述了1978年前后中国发展的历史:本书较为详细的介绍了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中国在两年拨乱反正的徘徊中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以及波及全国的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始末,重点叙述了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即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开始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走上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确道路。
|
關於作者: |
黄如军,北京大学毕业,法学硕士,研究员。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原主任、中国中共党史学会秘书长。 长期从事党史研究、宣传教育和科研管理工作。发表党史学术研究论文数十篇,参与撰写出版《中国共产党和资本主义、资产阶级》等四部学术著作,参与主持和组织大型党史主题专栏《永远的丰碑》《双百人物》等撰稿审稿工作,参与主持党史国史重大题材书稿审读、影视作品审看及重大主题展览陈列内容审稿等工作。
|
目錄:
|
引 言
第一章 徘徊中前进
一、揭批四人帮运动的开展和两个凡是错误方针的提出
◎粉碎四人帮后,广大人民群众纷纷要求尽快让邓小平出来工作,为天安门事件平反
◎华国锋提出:继续批邓天安门事件是反革命事件
◎按照华国锋的意图,两个凡是出台
◎中央工作会议上,陈云、王震顶住压力,道出了大多数人的心声
◎邓小平致信党中央,提出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
◎粉碎四人帮九个月后,邓小平官复原职
◎邓小平同其他老一辈革命家一起倡导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二、揭批四人帮遇到种种障碍
◎揭批四人帮的斗争,党中央部署了三个战役
◎两个凡是给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揭批四人帮设置了重重障碍
◎只能批极右实质,不能批极左
◎粉碎四人帮竟被说成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胜利
◎对四人帮的代表作,汪东兴批示:不能点名批判
三、国民经济的好转与新的冒进
◎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国民经济状况迅速好转
◎由于两个凡是,经济工作仍沿袭了大跃进和抓革命,促生产的办法和思路
◎第二次农业学大寨会议上,开始提出不切实际的高指标
◎工业学大庆会议发动了新跃进
◎各部门纷纷制订跃进计划
◎五届人大一次会议贸然通过冒进计划
◎冒进使整个经济发展陷入困境
四、各项工作恢复,指导思想依旧
◎党的十一大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却仍肯定文化大革命的理论
◎五届人大一次会议重申四个现代化的目标
◎五届政协会议召开,邓小平当选为全国政协主席,对恢复和加强统一战线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因文革而拖延了十余年的妇联、工会和共青团全国代表大会相继召开
◎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开始恢复正常秩序,但仍未走出文化大革命的阴影
第二章 艰难的步履
一、教育领域推翻两个估计
◎邓小平自告奋勇抓科教
◎两个估计是广大知识分子身上的沉重枷锁
◎太原会议上,恢复高考的提议未获通过
◎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明确肯定17年
◎邓小平明确提出:两个估计不符合实际
◎毛泽东批示的被发现,使两个估计终被否定
◎恢复高考制度,报名的青年达570多万
二、迎接科学的春天
◎十年动乱中,科技和教育战线同是重灾区
◎对科技战线的整顿,成为邓小平再次被打倒的重要罪状
◎邓小平复出后,首先整顿的仍然是科技和教育战线
◎全国科学大会的筹备
◎在一系列指示、报告中,仍然重申要对知识分子进行团结、教育、改造
◎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邓小平的重要讲话澄清了重大理论是非问题
◎邓小平对科技工作者诚恳表示:我愿意当大家的后勤部长
◎面对会议盛况,郭沫若纵情欢呼:科学的春天到来了!
三、否定文艺黑线专政论
◎黑线专政长期成为文艺工作者头上的紧箍咒
◎批判文艺黑线专政论推动了文艺界的拨乱反正
◎一批长期被禁的剧目陆续公演
◎受到严重摧残的文艺事业重现生机
四、打开平反冤假错案的局面
◎冤假错案所涉及和牵连的大约有近1亿人
◎平反工作阻力重重
◎有的老同志到中组部申诉冤情,竟被拒之门外
◎胡耀邦积极为平反冤假错案造舆论,深得人心
◎经中共中央常委会决定,胡耀邦出任中组部部长,平反冤假错案工作的局面被打开
◎烟台会议,在改正错划右派问题上分歧明显
◎中央同意多数人的意见,决定为右派平反
◎中组部重新复查薄一波等六十一人叛徒集团案
◎针对两个凡是,胡耀邦提出两个不管
◎要求为天安门事件平反的呼声日益高涨
第三章 冲破坚冰
一、经济理论界的最初冲击
◎1977年内,经济界召开五次理论讨论会,澄清在按劳分配和唯生产力论问题上的是非
◎经济理论问题的讨论得到了邓小平的有力支持
◎《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全面论证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性质
◎有人呼吁,要搞好管理,必须贯彻物质利益原则
◎奖金制度开始恢复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形成与发表
◎中央党校形成了实事求是的小环境
◎一些理论工作者开始涉及关于真理的标准问题
◎中央党校集中讨论党史问题时,提出了两条指导原则
◎胡福明撰写真理标准问题的文章
◎杨西光决定:文章从哲学版撤下,作为重要文章在头版发表
◎中央党校对文章作进一步修改
◎文章改毕,胡耀邦亲自审阅两次并定稿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发表,拉开了一场全国性理论大讨论的序幕
三、一篇文章激起轩然大波
◎《实》文发表,立即引起强烈反响
◎有人指责该文是政治上砍旗
◎中央领导说:文章是针对着毛主席来的
◎《红旗》杂志决定不表态,不卷入,作壁上观
◎关键时刻,邓小平号召全党:拨乱反正,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
◎罗瑞卿挺身而出,支持《解放军报》再发重头文章
◎谭震林的一篇文章,使《红旗》杂志不得不放弃沉默
四、思想解放的潮流开始形成
◎理论界、科技界、新闻界都积极行动起来了
◎周扬率先提出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重大政治意义
◎各地纷纷召开理论会,形成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各地党、政、军主要负责人纷纷表态
◎各大报刊不同寻常的报道,使人感到一个历史性的巨变正在酝酿之中
第四章 探索强国之路
一、走出国门看世界
◎进入1978年,我国的对外交往开始活跃
◎国家领导人纷纷出访
◎邓小平访问日本,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中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使国人震惊
◎国门刚开,就展示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与诱人魅力
二、迈出引进和开放的步伐
◎邓小平再次呼吁,要学习、吸收世界上一切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改革开放的主张正在成为多数中国人的共识
◎国务院务虚会开了两个月,为改革开放作思想准备
◎陈云觉察到冒进倾向,要求听听反面意见
◎李先念的总结讲话,集中阐述了改革思想
◎1978年,我国共引进22个大型成套设备
三、突破旧体制的初步尝试
◎粉碎四人帮后,左的政策仍在农村盛行
◎安徽省委的《六条》开始突破禁区,该省成为农村改革发源地
◎四川省委制定《规定》,各省也开始调整农村政策
◎面对百年大旱,安徽省委决定借地渡荒,由此引发了包产到户
◎小岗人发明包干到户,从此结束了逃荒要饭的历史
◎四川省委决定,在工业战线上首先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
第五章 实现历史转折
一、实行工作重点转移的酝酿
◎1978年9月,邓小平对东北三省进行了一次非同寻常的视察
◎邓小平说:我是到处点火
◎全国计划会议确定,经济战线必须实行三个转变
◎在工会九大上,邓小平把工作重心转移的意思说得更清楚了
◎中央常委就工作重心转移问题取得了一致意见,但指导思想上仍存在分歧
二、促成历史转折的中央工作会议
◎开幕会上,华国锋宣布了三个议题
◎陈云发言,把会议引向拨乱反正,三个议题被突破了
◎在与会同志强烈要求下,中央政治局作出为天安门事件平反等重大决定
◎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时,邓小平反复强调:党中央、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干赫鲁晓夫那样的事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成为主要议题
◎根据大家意见,关于农业的文件重新改写
◎关于调整国民经济的主张,使经济冒进倾向得到制止
◎关于改革开改方针的酝酿进一步具体化
◎党和国家的民主建设成为重要议题
◎邓小平亲拟讲话提纲,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主题
三、划时代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央工作会议的各项成果得到了确认
◎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成为各方面拨乱反正的先导
◎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终于实现
◎改革开放开始成为最引人注目的时代内容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共领导集体逐渐形成
◎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
內容試閱:
|
总前言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七十周年之际,将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付梓,是从事国史研究的专业人士理应做到的分内之事。
2013年6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提出: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把党史、国史的学习提到各项事业前进的必修课的高度,这还是第一次。《读点国史:辉煌年代国史丛书》正是落实习近平这个号召的具体行动。它以正史的姿态普及国史知识,用它的品位在读点国史中尽一份社会责任。
这套《读点国史:辉煌年代国史丛书》选择在共和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或者引起社会加速发展并充实着重大事件的12个年份为时间节点,一年一本,各自成卷,构成了共和国历史的基本框架。
如果从完整的纪年看,1950年无疑是新中国的第一年。中国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被人们称为国之瑰宝的宋庆龄,当年是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她将1950年称作第一年的新中国。这一年,我们的共和国到处洋溢着欣欣向荣的新气象。新社会、新政府、新生活、新天地大到国家关系,小到百姓的日常起居,人们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新旧社会两重天,感受到中国的历史巨变。当然,这仅仅是开始,更为波澜壮阔的变迁还在后面。在共和国历史中,1950年之所以具有里程碑意义,就在于它是一元初始,万象更新。
1954年之所以是大业宏图,皆因这一年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毛泽东主持制定了共和国第一部宪法。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出席重要的国际会议,提出划时代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建立国际关系新秩序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令人信服的实践基础。这一年又是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后的第一年,公私合营和农业合作化运动,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全面完成。接下来召开的中共八大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为此,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就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先进的工业国。这一年,双百方针的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使整个科学文化事业呈现出勃勃生机。1956年的的确确是意气风发的一年。
从1956年至1966年的十年是共和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这其中既充满艰辛的探索,也不可避免地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这十年间,有代表性的是1962年。年初召开的七千人大会,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以来的经验教训,对推动国民经济全面调整起到了积极作用。9月召开的党的八届十中全会未使左倾错误在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上得到彻底纠正,而在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还有发展。国内形势困难曲折,国际局势错综复杂。印度不断在中印边界制造事端,中国军队被迫自卫反击。中苏两党分歧加剧,国际共运的争论和分歧达到新阶段。用关山飞渡来概括这一年,较为贴切。
1976年可谓大悲大喜。文化大革命这一全局性的错误至此已进入第十个年头,三位伟人相继离世,四人帮倒行逆施,唐山大地震损失惨重,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边缘。中国人民在关乎国家与民族命运的大搏斗中终于再次赢得胜利。噩梦醒来,艳阳高照。所谓激荡岁月,暗含这一年各种矛盾胶着、较量,经历着动荡和激变,代表着正义的力量终于取得了胜利的那样一种状态。
1978年是共和国历史上经历伟大转折的一年。粉碎四人帮后,我党为肃清左的影响,为发展国民经济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但也遇到阻力。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在全党再次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在政治、思想、组织等领域全面开始了拨乱反正,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伟大转折成为新的起点。
1984年,农村改革使粮食产量第一次突破4亿吨,基层政权建设完成了政社分离,建立了乡政府和村民委员会,人民公社体制不复存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决定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对外开放迈出新的步伐,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根据一国两制的构想,中英两国政府签订了联合声明,香港问题圆满解决。这一年,可谓春潮涌动。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谈话,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同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作出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确立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领导地位;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抓住机遇,加快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推进改革开放跃上新台阶,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船迎风破浪,驶上新的航程。
1997年,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进一步阐述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进一步阐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并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作出全面部署,确定了跨世纪发展的宏伟蓝图,明确回答了国际国内普遍关注的邓小平逝世后中国怎样继往开来的重大问题。
2003年,是中国发展进程中重要而非同寻常的一年,也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的一年。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改革开放25年的实践中、从抗击非典疫情的斗争中获得重要启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到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中国发展观的重大进步,适应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2008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的关键一年,也是我们应对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变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一年。中国人民同心同德、顽强拼搏,成功抗击南方部分地区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完成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举办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加强友好交流和务实合作,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严峻挑战,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这一年恰逢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人民隆重纪念这一重要历史时刻,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作出了部署。
2013年在新中国历史上值得书写,不仅因为这一年是新一届政府产生之年,而且因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作风和纪律切实需要加以整顿,党内腐败蔓延正在侵蚀党的肌体,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改革开放到了深水区和攻坚期,如何让多年的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而不仅仅是一句漂亮的口号;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付出了太多的资源和环境成本的代价,必须下大决心转变。这一年,以习近平为首的中共中央在治党治国治军、改革发展稳定的征程上都迈出了坚定的步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人民永续辉煌的不竭动力。
尽管有人把国史看作是中国历史自然的延伸,但我觉得国史与历代中国断代史还是有所区别的。中国是历史积淀异常深厚的国度,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史官文化高度发达,史籍经典延绵不绝,史志资料浩如烟海。按照中国史学的一般传统,是后人记前人事,盖因后人看前人更客观,档案文献的查找也更便利。但也不尽然。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其作者司马迁就生活在汉武帝时代,书中就曾记录了不少当时的人和事,无怪乎有人干脆称《史记》为实录(《汉书司马迁》)。今天人讲今天事,当代人修当代史继承的就是中国史学的这一特殊传统,尽管在秉笔直书、正视历史真相方面多多少少还是有距离和难度的。但本套丛书还是做到了存史的目的。把过去发生的事情娓娓道来,写清楚它们的来龙去脉,应了孔子所说的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和刘知幾强调的良史以实录直书为贵的要求。
这套国史丛书由一批国史研究领域的专家担纲撰写,他们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厚的学术功力,不会轻易受干扰和动摇。笔者相信这些著作会给读者以不同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