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绝美的奥伦堡蕾丝披肩编织
》
售價:HK$
181.7
《
狂飙年代:18世纪俄国的新文化和旧文化(第二卷)
》
售價:HK$
177.0
《
万有引力书系 纳粹亿万富翁 德国财富家族的黑暗历史
》
售價:HK$
112.7
《
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青海册
》
售價:HK$
78.2
《
三星堆对话古遗址(从三星堆出发,横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对话11处古遗址,探源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
》
售價:HK$
89.7
《
迷人的化学(迷人的科学丛书)
》
售價:HK$
147.2
《
宋代冠服图志(详尽展示宋代各类冠服 精美插图 考据严谨 细节丰富)
》
售價:HK$
87.4
《
形似神异:什么是中日传统政治文化的结构性差异
》
售價:HK$
55.8
|
編輯推薦: |
高尚全先生是目前国内健在的少数几位深度参与40年改革进程并发挥重要作用的老同志之一。本书梳理其近40年来发表的重要文章和相关论述并集结成书,是从一个重要侧面对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回顾,具有较高的资料价值、理论和现实意义。
|
內容簡介: |
全书概括了40年改革开放实践取得的伟大成就,探索出促使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获得巨大成功的基本经验以及指导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向前推进的重要启示,提出在新的历史时期,仍需要继续努力,准确把握新的历史时期的改革难点和重点,确保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
作为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和相关决策的制定者及实施者,作者回顾和梳理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成就、经验和教训,为即将开启的新的改革探索积累了更多的可供借鉴的经验,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關於作者: |
高尚全,1929年9月出生于上海嘉定。1952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曾在东北工业部、一机部、农机部、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工作,1982年调入国家体改委,历任处长、副局长、局长、中国体改研究所所长。1985年5月任国家体改委副主任。曾任中国体改研究会会长,中国发展改革基金会理事长、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香港回归前,曾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和预备委员会经济小组组长。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大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美国密苏里大学斯诺教授,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曾任联合国发展政策委员会委员、世界银行高级顾问。1984年起,先后六次参加中央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先后40多次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改革建言,受到中央领导的重视和批示。在国内外出版的著作有《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新时期改革逻辑论》《政府转型》《民本经济论》《China Economic Reform》《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强国之路》《人民本位论》《论体制创新》等34部。
|
目錄:
|
目录
(上)
绪 论
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3
篇一 从计划经济到商品经济的改革探索阶段(1978 1991年)
打破条块分割 发展横向商品经济联系(1983年10月21日) 31
正确对待西方国家的经营管理经验(1984年11月23日) 45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1984年11月) 49
坚持把改革放在首位(1985年9月30日) 62
经济体制模式转换的新趋势和新任务(1986年4月) 67
关于深化推进改革的几个问题(1986年6月30日) 75
探索和创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1987年3月20日) 94
把发展与改革更紧密地结合起来(1987年6月26日) 108
希望在改革的理论上有新的重要突破(1987年8月21日)
对党的十三大报告中计划与市场关系的一点意见 112
经济要进一步稳定 改革要进一步深入(1987年10月11日) 115
正确处理改革中的十个关系(1987年10月) 129
有效地实现计划与市场内在的统一(1987年11月16日) 146
发展外向型经济与经济体制改革(1988年6月) 152
价格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1988年8月17日) 163
总结历史经验 全面深化改革(1988年10月)
经济体制格局的重大变化 169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1988年11月18日) 182
坚定不移地继续贯彻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方针(1989年10月18日) 192
加强对通货膨胀的研究(1990年1月10日) 199
企业改革及其有关的配套改革(1990年3月31日) 202
逐步建立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
(1990年3月31日) 208
改革要为经济的稳定发展服务,经济稳定发展要靠改革来促进
(1990年4月) 216
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有机结合(1991年2月8日) 219
坚持土地公有,完善产权制度(1991年3月) 227
海南改革、开放、发展的十个问题(1991年4月) 232
改革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强大动力(1991年6月3日) 237
在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中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1991年10月) 240
写出了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初稿
参与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
决定》起草的回顾 249
篇二 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建立阶段(1992 2002年)
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步伐(1992年6月26日) 285
股份制是深化企业改革的有效途径(1992年6月) 301
加快改革步伐,尽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1992年9月12日)306
资本市场的规范化发展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1997年9月30日) 312
充分利用股份制,推动国有企业改革(1997年11月) 317
关于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几个问题(2000年7月15日) 323
体制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2000年11月6日) 33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第一个总体设计参与起草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回顾 334
迈向新世纪的行动纲领参与起草党的十五大报告的回顾 361
吹响新世纪的号角参与起草《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回顾 379
加快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2002年1月10日) 397
(下)
篇三 改革的深化阶段(2003 2012年)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几点意见(2003年4月23日) 403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几个理论问题(2003年6月9日) 406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须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2003年10月24日) 410
改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2003年10月31日) 416
如何认识和应对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2004年5月10日) 426
对十一五规划的几点意见(2004年6月21日)430
保护私有财产和维护公共利益的一致性(2004年9月24日) 436
深化政府改革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2004年10月23日) 441
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几点意见(2005年2月25日) 452
搞好社会再分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环节(2005年5月11日) 456
政府转型:事关改革发展全局的重点(2005年6月8日) 460
深化改革,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5年6月28日) 464
走出去战略中的企业与政府的角色(2005年8月1日) 469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在于体制创新(2005年8月9日) 472
十一五时期要尽快解决困难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2005年8月) 479
关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思考(2005年10月7日) 486
改革是推动和谐社会的根本动力(2005年10月23日) 490
用历史唯物主义评价中国改革(2005年12月) 501
下更大决心加快推进改革(2006年2月13日) 508
海南要走自己的发展之路(2006年3月22日) 515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由之路(2007年10月26日) 518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2007年11月17日) 520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建设服务型政府(2007年11月24日) 523
让均等化理念融入公共财政(2007年12月15日) 540
解放思想与体制创新(2008年1月14日) 542
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2008年10月7日) 567
改革正未有穷期(2008年12月15日) 570
在扩大内需中改善民生、深化改革(2009年1月14日) 574
继续深化改革应坚持的几个原则(2009年2月10日) 576
把打破垄断作为深化改革的突破口(2009年6月12日) 580
篇四 新时代的全面深化改革阶段(2012年至今)
关于党的十八大的三点建议(2012年5月) 587
改革是我国发展的最大红利(2013年4月18日) 591
关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主题的建议(2013年5月) 593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2013年5月) 596
从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2013年11月25日) 607
法治政府: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关键(2014年1月) 613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体现市场经济规律(2014年3月26日) 619
思想转型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前提条件(2014年3月) 623
依法治国与国家治理现代化(2014年3月) 629
我亲历的中国改革的十个故事(2014年12月11日) 637
三创可以改变中国(2015年2月) 653
互联网将推动农村巨变(2015年7月20日) 659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补齐农村短板(2015年11月9日) 664
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的重大进展(2016年1月) 668
以供给侧改革引领新常态(2016年2月3日) 674
关于如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2016年4月) 678
潍坊诸城调研有感(2016年8月) 686
关于深化改革提升民心的三点建议(2017年1月) 694
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2017年3月) 699
中国金融改革的进展和新的任务(2017年11月) 708
新时代的全面深化改革(2017年11月)从改革角度解读党的十九大报告 717
新时代 新思想 新体制(2017年12月17日)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新年论坛上的讲话 728
让改革精神薪火相传(2018年3月27日) 734
如何写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篇大文章(2018年3月) 739
亲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2018年4月) 746
党领导改革四十年(2018年6月) 753
附录
高尚全的改革观 765
高尚全在国内外出版的主要著作目录 789
|
內容試閱:
|
前言
时间都去哪了?这是这几年流行的一首歌曲的主题,所吟唱的是80 后对光阴逝去的感叹。作为另一个层次的80 后,当我蓦然回首,发现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已经40 周年的时候,偶尔也会感叹,时间都去哪了?但是,作为一名已经耄耋之年的改革者,我内心十分清楚,这40 年的光阴并无一丝浪费,改革的岁月从来只争朝夕。40 年来改革的光辉岁月早已融入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当年轻的朋友们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却又为减肥而烦恼的时候,他们难以想象40 年前忙时吃干、闲时喝稀的饥饿;当大城市的有车族堵塞在车流中按着喇叭火冒三丈的时候,他们难以想象上世纪80 年代骑自行车出来兜风吸引到的回头率;当爱美的人们网购衣物后抱怨买家秀和卖家秀区别太大的时候,他们难以想象40 年前无论男女一水陈旧的绿灰军装、中山装的色调。凡此种种,只要略作比较,就能够直观地了解到我们40 年来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像我国这样担负着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落后的农业经济体到现代工业经济体的双重转型任务的改革前无古人、世所罕见。在这样巨大的挑战面前,我们要克服保守的思想禁锢,在毫无经验的情况下去开创、确立新的体制。这一过程中,人们往往难以快速确定哪些问题是战术性问题,哪些问题是战略性问题,中间又掺着意识形态的偏见,情况就变得复杂。比如我们搞特区建设,打开对外开放窗户的同时,也有一些犯罪行为、不良风气夹杂而生,有人就以此认为特区搞错了,要批判搞特区。如果不是负责决策的和在特区建设一线的各级领导同志们明晰问题的所在并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改革可能就会走很大的弯路。改革又不能脱离现实的国情,去一步到位马上解决所有问题,所以我们没有采用休克疗法,而是采取了渐进式的改革路线,包括阶段性改革目标的设置,譬如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提出。历史证明,这是睿智且成功的。
这样的坚定和睿智并非一朝一夕的偶得,无数改革者、建设者用他们的勇气、智慧、勤劳坚持了40 年。这40 年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从计划经济到商品经济的改革探索阶段(19781991 年);二是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建立阶段(19922002 年);三是改革的深化阶段(20032012 年);四是新时代的全面深化改革阶段(2012 年至今)。本书也以这个标准来划分,收集整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在《人民日报》等重要刊物上刊发的文章和在中央党校的讲课内容等,从一个侧面对我国40 年来的改革开放作一个系统的梳理和回顾。
为了切实地反映改革的历史进程,所选文稿都是原汁原味。40 年来的改革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也走过不少弯路,有过很多宝贵的经验教训。专门出这样一本书来梳理和回顾过去的改革,是为了总结这些经验,一方面,更好地抓住重点推进新时期的改革;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能够避免改革的决策和执行再走同样的弯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已经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我们要推动改革事业的不断前进,需要了解改革的来龙去脉,了解过去,才能更好地把握未来,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40 年来,从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几乎所有重要改革的决议进程,我都曾不同程度地参与,提出建言,因此对改革的整个历程,我比很多人都要更了解一些。
当然还有许多曾经为改革奋斗终生的同志们,比如杜润生同志、安志文同志、马洪同志等等,他们的智慧、勇气以及对改革的认知都非常杰出,但是岁月的流逝使改革老兵逐渐凋零,这些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在遇到现在的新问题前就很早地离开了我们。我时常在想,如果同志们还在一起,他们遇到今天改革的新情况、新问题,他们会如何解放思想?如何在满足现有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创造性的解决办法?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改革事业在诸多过去的难点方面有所突破。党的十九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的改革所面对的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新的判断,对改革作出了更加细致全面的部署。改革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新情况、新问题主要需要依靠今天的年轻人自己去面对和解决,我们相信新时期的改革者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肯定会有更大作为。但是正如我时常考虑的如果同志们还在一起的假设,改革老兵的经验是宝贵的。从党的建设到国企改革、从市场作用到依法治国,许多改革的议题一脉相承,把握改革开放40 年来这些改革议题的脉络对当前改革的推进十分重要。有的放矢,改革就能够事半功倍。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已经88 岁了,为什么仍然要朝九晚五坚持在工作岗位上?就是希望能够帮助新时代的改革开拓者有更多的经验可以借鉴,有更多的方法可以适用。改革是我这一生的追求,也是我这一生的牵挂。唯愿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蒸蒸日上,直到永远。
高尚全
2018 年5 月18 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