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臺灣用戶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
|
share:
|
||||
|
新書推薦: ![]() 《 全球基础研究人才指数报告(2025) 》 售價:HK$ 327.8 ![]() 《 投资的心法:从传统文化视角看清投资中的规律 》 售價:HK$ 75.9 ![]() 《 如何使孩子爱上阅读:家长和教师能做些什么(基于科学原理,培养孩子阅读水平与内在动机) 》 售價:HK$ 54.9 ![]() 《 博物馆学辞典 博物馆学核心工具书,权威专家联合编纂,理论与实践的指南! 》 售價:HK$ 270.6 ![]() 《 战时的博弈:教宗庇护十二世、墨索里尼与希特勒的秘史(理想国译丛075) 》 售價:HK$ 162.8 ![]() 《 明亡清兴 1618—1662年的战争、外交与博弈 》 售價:HK$ 74.8 ![]() 《 北大版康德三大批判 》 售價:HK$ 308.0 ![]() 《 建安 统一北方之战(201—207) 》 售價:HK$ 53.9 |
| 內容簡介: |
| 本书是作者近年所写有关傅雷的专栏随笔以及读信札记的结集,内容大多围绕傅雷以及他的朋友圈的文人手迹而展开,叙述灵动,资料详实,融学术性、艺术性、可读性为一炉。作者在艺术界、书画评论界具有极高的知名度,读者群极为广泛。另外,书中还配有数十幅珍贵的手迹、照片等有助阅读理解文章的内涵。 |
| 關於作者: |
| 张瑞田,吉林市人。生于一九六三年。兰亭书法社社员。现为中国作家书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北京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一九八三年开始发表作品。二00一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随笔集《在政治的浪尖上我对首脑们说》《向水倾诉》《新南腔北调集》(书法评论家,合著)、《百札馆闲记》等十余部。 |
| 目錄: |
|
目录
读傅记 003重读《傅雷家书》 007傅雷与黄宾虹八十书画展 010傅雷眼里的张大千 013作为书法家的傅雷 016一九四三年傅雷致黄宾虹书 030傅雷的手札 036傅雷与张弦 040钟情李流芳 043谁看到了汉印傅雷 046傅雷眼里的吴湖帆 049傅雷的一首情诗 053收藏黄宾虹 056微词扬州八怪的理由 060傅雷维权 065那种陈腐的霉宿味儿 068悠远的诗意 072摹古的局限 075为夏丏尊求画 078为什么低调 082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 086此为晚数年夙志 089黄老头与《高老头》 092过去三年我多学老舍 095游与记 099对鲁译的微词 102藏画与赠画 旧信记 111一九九七年唐达成致叶延滨 114一九八七年乔象钟致刘再复 117一九九四年刘湛秋致吴正 121十月十一日陈荒煤致雷加 124五月五日陈荒煤致仲锷、匡满 127一九九七年浩然致叶延滨 131十一月二十二日陈涌致仁山 135二十八日周良沛致光孚 ⅢⅣ142一九七三年张光年致杨匡满 146一九七二年郭小川致匡满、敏歧、周明 151一九八二年刘心武致李文合 153一九九年丁力致程代熙 156一九九五年白桦致吴正 158六月十八日陆石致周扬、夏衍 161一九九七年杜导正致定邦 164一九九七年光耀致刘亮 168六月十八日张长弓致植材 171四月十日袁行霈致李易 谈札记 181笺纸的温度 190俞樾的手札 196笔路即心路 梁启超的手札与题跋 206读沙孟海青年时代的四通手札 216史学价值与书法意义 龙榆生藏文化名人手札摭谈 227最后的手札 龙榆生友朋手札浅释 236花香冉冉愁予 读吕碧城致龙榆生两通未刊手札 243手札的结构 兼谈邵燕祥的手札 247于明白晓畅中见深情 诗人晓雪的手札 251文人书法,偶露峥嵘 254方英文手札一瞥 258手札的魅力 读黄君《鉴斋丛帖初编》 261馆中置喙(代后记) |
| 內容試閱: |
|
馆中置喙(代后记)
百札馆中拜观文人书信,想着文人的抚古与察今,自大与自信,愤懑与忧愁,风华与风流,总觉得有话要说,于是,有了《百札馆三记》。 读傅记,是读傅雷书信的启悟。他与友人书,谈天论地,衡文言艺,独有的经历,特殊的识见,为我开启了一扇陌生的窗口,凭栏眺望,思接千载。 读傅雷的译作,再读傅雷的书信,感觉殊异。书信中的傅雷特别文人,性情、趣味,涵养、才华,常常勾起我对那个清癯的江南文人的想象。丁香花、细雨、咖啡、莫扎特、法语、烟斗、罗曼?罗兰、傅聪与傅敏 一个个有着音乐一样节奏的意象,在我的生活中拼接出一幅氤氲迷离的水墨画。 读傅雷,一天天读,一天天记,慢慢成长。 旧信记,是读作家旧信的感想。始于少年时代,就把作家当成偶像,因此喜欢读书,喜欢看作家的信,一路崇拜。有了收藏意识,就专心积攒作家的旧信,朋友赠送,作家朋友来函,在拍卖行竞买,积少成多,觉得富足。 作家旧信是无形的财富,得闲阅读,既欣赏作家独有的笔墨,也会在作家驰笔行文中有了新的发现。作品中的作家、媒体中的作家、书信中的作家,应该是作家三个侧面,试图理解、认识一位作家,这三个侧面缺一不可。 读作家旧信,遇见新信息,如作家的观点修正、人物臧否,左倾或右倾,以及转瞬即逝的伤感,喋喋不休的喜悦,即刻让我振作。这时,写旧信眉批,记录读信的感想,放大作家的这一个侧面,使之产生公共性。 作家旧信,能不能成为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不能成为文学研究独立的一部分,想入非非了。 谈札记,是我研究手札的点滴结果。临帖是自己的日课,所临的古人的帖,庶几是手札,比之现代书信,手札的形式更为考究,手札的内容更为宽泛,手札的载体信封、笺纸,更为精美。如果把手札仅仅理解成书信不行,它的确有书信的功能,然而,手札的形式与内容,需要书法、文辞、笺纸、信封同构,当传递世俗信息的第一功能实现后,书法、文辞、笺纸、信封,又同构了手札的审美功能。 读信,要读出天地;谈札,要谈出文化。自觉才疏学浅,激情有了,能力不逮,读傅雷,记旧信,谈手札,难免隔靴搔痒,不抵肯綮,方家见笑。 二一八年四月于百札馆 |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
| megBook.com.hk | |
|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