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臺灣用戶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
|
share:
|
||||
|
新書推薦: ![]() 《 壹卷Yebook——《正义论》导读( 理解《正义论》关于哲学、科学、社会、历史和人类未来的批判性思考 》 售價:HK$ 90.2 ![]() 《 红楼梦脂评汇校本(平装版 全八册) 》 售價:HK$ 327.8 ![]() 《 万物皆有时:中世纪的时间与生活 》 售價:HK$ 96.8 ![]() 《 英特纳雄耐尔——《国际歌》的诞生与中国革命 》 售價:HK$ 184.8 ![]() 《 去看看!我们的世界自然遗产(全5册) 》 售價:HK$ 105.6 ![]() 《 爱丁堡古罗马史(上辑1-4卷) 》 售價:HK$ 306.7 ![]() 《 心悦读丛书·善与恶的距离:日常生活中的伦理学 》 售價:HK$ 74.8 ![]() 《 万有引力书系 · 崇祯七十二小时:大明王朝的最后时刻 》 售價:HK$ 85.8 |
| 編輯推薦: |
| 本书编写者顺着历史发展的轨迹将上海石库门建筑形态的演变全方位的记录,可以让读者从建筑的角度了解这一时期上海历史文化背景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书中还配有实景照片、房屋图纸、统计表格,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一份不可多得的研究资料。 |
| 內容簡介: |
| 石库门是中西建筑艺术相融合的石库门作为建筑和文化的产物,通常被认为是上海近代都市文明的象征之一,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作为时代建筑的典范,相对于外滩而言,老上海的石库门建筑群更多地体现了上海混血文化的精神,而与石库门有关的名词则成为老上海们温馨的记忆。 |
| 關於作者: |
|
田汉雄:
高级经济师、华东政法学院毕业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管理学院进修 上海市静安区延安中路房管所所长、静安区房地局修缮科科长、静安区土地局、规划土地局局长,上海市房屋土地管理局政策法规处处长、上海市公房管理办公室主任,上海市建委科技委员会委员。 宋赤民: 高级经济师、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 上海城建局党校、宣传处、办公室 干事,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办公室主任,市政局法规处处长,市建设交通委办公室、法规处 调研员田汉雄: 高级经济师、华东政法学院毕业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管理学院进修 上海市静安区延安中路房管所所长、静安区房地局修缮科科长、静安区土地局、规划土地局局长,上海市房屋土地管理局政策法规处处长、上海市公房管理办公室主任,上海市建委科技委员会委员。 宋赤民: 高级经济师、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 上海城建局党校、宣传处、办公室 干事,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办公室主任,市政局法规处处长,市建设交通委办公室、法规处 调研员 曾参与编纂《市政工程志》、《上海市通志》、《上海世博会志》等。 余松杰 国家注册房地产估价师, 华东师范大学毕业 上海市静安区房地局技校、上海市房地局技工总校 教师,上海市房地产学校 教务科长、研究室主任、校长助理,上海中华企业股份有限公司销售部项目经理等。 曾参与上海远东出版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务操作手册系列丛书的编撰,任《房地产实务手册》付主编之一,《物业管理实务手册》主编之一 |
| 目錄: |
|
第一章 绪言...............................1
第二章 租界的由来与华洋杂居(18431860)..........................3 一、租界由来 二、租界建立初期地多人少 三、小刀会、太平天国运动与华洋混居 第三章 早期石库门里弄房屋(18601900).............................12 一、租界人口与职业、企业分析 二、现代建筑业的出现和发展 三、租界建房管理部门演变 四、早期石库门里弄房屋 五、石库门考证 六、早期石库门里弄房屋的特点归纳 第四章 兴仁里石库门里弄房屋研究................................................41 一、兴仁里地块 二、《申报》上兴仁里地块广告探讨 三、兴仁里石库门房屋统计分析 四、兴仁里房屋、土地面积等问题 第五章 石库门里弄房屋发展与规范(19011920)..................52 一、上海人口快速增长 二、工部局加强建筑管理 三、大规模成片石库门里弄房屋的出现 四、石库门里弄房屋的变化与进步 五、国外建材(或仿制国外建材)的广泛运用 第六章 早期华界石库门里弄房屋....................................................89 第七章 石库门里弄房屋的完善和质量提高(1920 1941)....99 一、上海市人口膨胀、人口结构变化 二、石库门房屋设计、施工趋于规范化和优质化 三、高质量石库门里弄房屋选介 四、经典石库门住房不完全统计(1900年后) 第八章 上海(租界)里弄的变迁..................................................117 一、上海租界的市政建设发展 二、里弄的出现 三、弄的形成 四、里弄的优点 第九章 石库门里弄房屋的营建演变..............................................123 一、早期石库门里弄房屋的建造 二、中期石库门里弄房屋的建造 三、晚期豪华型石库门里弄房屋的建造 第十章 石库门里弄房屋的经济分析..............................................143 一、石库门里弄房屋的经济背景 二、石库门房屋的建筑成本和收益 三、上海市民(华人)收入 四、上海市民的租房支出 第十一章 新式石库门里弄房屋(1924年后)............................158 一、新式石库门里弄房屋 二、部分新式石库门里弄房屋选介 三、不同年代典型石库门里弄房屋演变 第十二章 战争停滞了上海石库门里弄房屋建设........................175 一、抗日战争(19381945) 二、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第十三章 石库门里弄房屋拆除和保护..........................................183 一、石库门里弄房屋的拆除 二、石库门里弄房屋保留与保护 三、石库门里弄房屋的新天地保留、保护模式 四、石库门里弄房屋保留保护的探索 参考文献目录..........................................................................................195 作者简历...................................................................................................200 后记............................................................................................................201 |
| 內容試閱: |
|
第一章 绪言
上海自1843年开埠至20世纪40年代末的一个世纪里,在上海原县城以北一片荒凉的滩涂上兴建起一座亚洲最大的城市,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在城市发展的背后,蕴藏着城市建设、人口集聚、经济发展、文化多元、社会变迁等诸多因素,而城市建设中的房屋建造则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 城市发展是以城市建设、建筑物为标志的。历数上海百年城市建设,既出现了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的外滩现代优秀建筑群,也存在拥挤破烂的棚户区、滚地龙等,而占上海建筑物一半以上的,是人们居住的房屋,住房占比最大的,是具有上海本地特色建筑上海石库门里弄房屋。据专家估计,当时全上海有一半以上的居民居住在石库门里弄房屋中,石库门就成了具有上海特色、全国罕见的里弄民居。中国邮政发行的全国民居邮票,将上海石库门里弄房屋作为上海民居的典型代表,就是一个佐证。 当时,石库门里弄房屋成为上海市民最常见的房屋,成为上海市民最常住的房屋,成为上海市民最喜爱的房屋,成为上海老一辈市民最值得回顾和记忆的房 屋。 甚至可以说,石库门里弄房屋就是孕育上海人这个群体的孵化器,是上海人一种身份的特殊标记。 本书编写者作为上海石库门里弄房屋的居住者、管理者、维修者1,出于对石库门里弄房屋自年幼起日积月累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石库门里弄房屋发展历史的浓厚兴趣,认真收集有关资料,试图对石库门里弄房屋在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建筑材料、建筑工艺等全方位的发展变化进行实录,又以城市变迁、经济变迁、文化变迁、社会变迁等诸多历史发展轨迹为背景,全景式介绍上海石库门里弄房屋的过去和现在,让读者对这种建筑形态有一个立体式的了解。 任何对历史事物的描写,大多充满了对历史的怀念和敬畏,随着时代车轮滚滚向前,某些事物也在历史进程中逐渐淡化甚至消亡,就像一大批石库门里弄房屋因城市更新而拆除,被更舒适先进的公寓式楼房取代的现象一样。于是我们怀着对历史的珍爱和对未来的期待,编著了这本小册子。 想起了鲁迅先生在《坟》一书中的名言,略加修改:既是对过去的怀念,也是对过去的告别。 |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
| megBook.com.hk | |
|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