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素描简史:从文艺复兴到现代艺术
》
售價:HK$
436.8
《
智慧宫丛书028·神工智能 诸神与古代世界的神奇造物
》
售價:HK$
87.4
《
街头健身训练指南
》
售價:HK$
266.6
《
留学早规划
》
售價:HK$
76.2
《
文化的演化:民众动机正在重塑世界
》
售價:HK$
88.5
《
布鲁克林有棵树(孩子喜欢的阅读经典读本 基于真实生活的全球经典成长小说 走出成长困境 追逐梦想 人生励志 自我塑造小说)
》
售價:HK$
76.2
《
构建未来教育图景: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模式
》
售價:HK$
87.4
《
技术统治(未来哲学系列)
》
售價:HK$
53.8
編輯推薦:
多年前读过,现在重读,仍有收获。它是一本常读常新的书。
大师经典,硬精装加持,它会是一本令你爱不释手的书。
一些人认为,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学派的思想,很简单,也很死板。甚至有人认为,在咨询过程中,罗杰斯的技术不过是简单重复来访者话语的后几个字,或者不断的嗯嗯嗯。在本书中,罗杰斯从介绍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价值观发展道路开始,一步一步阐述自己的治疗技术和哲学观点。
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言人,罗杰斯提出了个人中心取向无条件积极关注会心团体疗法等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概念和技术,从而影响了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政治学等各个方面。这些理论至今魅力不减。
內容簡介:
本书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的经典之作。在此书的*部分,罗杰斯大师回顾了自己的人际关系经历、成长体验,以及人生观的起源等。此书的第二部分,罗杰斯详细介绍了其个人的专业观点和参加的各种活动。书中的第三部分,重点讨论了教育问题,他提到了自己对于教育性质的认识以及展望。在本书的*后一部分中,罗杰斯发表了他对文化巨大改变的看法,也推测了我们的世界改变的方式。 罗杰斯相信每个人有其自身的力量,能够在混乱中找到出路。此书讨论的内容,已不局限于心理疗法,而是一种观点,一种哲学,一种存在方式。这种存在方式,是任何国家、任何职业的人都能非常热衷的、使生命得以扩展的方式。
關於作者:
卡尔罗杰斯(Carl R. Rogers,1902年1月8日1987年2月4日),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实践与研究,主张以当事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方法,首创非指导性治疗,强调人具备自我调整以恢复心理健康的能力。他提出了个人中心取向无条件积极关注会心团体疗法等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概念和技术,这些理论的魅力至今不减。他于1947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56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目錄 :
第一部分 个人体验和观点
第一章 关于沟通的经验
第二章 人际关系及其成长的哲学
第三章 四十六年以来
第四章 变老还是变成熟
第五章 我们需要一个现实吗?
第二部分 关于个人中心取向
第六章 个人中心取向的基本理念
第七章 共情:一种饱受争议的存在形式
第八章 埃伦万斯特:孤独
第九章 建立个人中心的团体:对未来的启示
第十章 六篇短文
第十一章 助人职业的新挑战
第三部分 教育过程及其未来
第十二章 学习能够涵盖观点和感受吗?
第十三章 超越分水岭:现在在哪里?
第十四章 大团体中的学习:它们对未来的意义
第四部分 展望未来:一个自我中心的剧本
第十五章 明天的世界和明天的人
內容試閱 :
为自己代言
在卡尔罗杰斯的第一份教学工作中,他与一群心理学系的学生打成一片。在他快四十岁的时候,磁带刚刚出现,罗杰斯和他的学生们兴奋地听着心理治疗访谈的录音磁带。罗杰斯会时不时地按下暂停,回放某些访谈片段。他这样做一方面能够指出访谈时咨询师出现的失误,另一方面可以指出访谈中来访者表现出的显著进步。
这是罗杰斯的这本《论人的成长》中的一幕。试想,二十年以后,又会是什么样的场景。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大家讨论一位在数十年前自杀的病人艾伦韦斯特的案例。罗杰斯表达的观点的深度和思想的强度让在场听众为之震惊:仿佛艾伦韦斯特是他熟知的老友,仿佛她昨天才喝药自杀。罗杰斯不仅为她悲惨荒芜的一生感到悲痛,也对精神病医生通过毫无人情味和带有偏见的精确诊断,将其移情为一个物体(object)而感到愤怒。罗杰斯问,他们怎么可以这样做?如果他们知道,将人看成物的疗法永远无法成功;如果他们能尊重她,将其看成一个真实的个体,体会到她的现实生活,他们就有可能化解来访者这种致命的孤独。
另外一出场景出现在十五年之后。七十岁的卡尔罗杰斯被邀请在美国心理学大会上发表荣誉演讲。听众们放松地靠在椅子上,等着他来富有涵养地回顾大家盼望已久且备受推崇的七十年。然而,罗杰斯用一系列挑战晃醒了他们。他督促学校心理咨询教师不要仅仅满足于治疗那些被过时的、没有意义的教育系统摧残的学生,而要努力改变这种系统,以及参与设计一个新系统,从而解放孩子的好奇心,增强其学习的乐趣。随后,他还斥责专业主义的局限。他认为,证书和执照弊大于利:赢得了大众信任的江湖骗子太多,而很多有天赋的治疗师却被拒之门外;过去美国心理学会严格的官僚主义已经将这个领域变得刻板,也扼杀了创造性。在这次演讲中,没有人打瞌睡。
从这些场景,还有那些《论人的成长》这本书中提到的场景中,卡尔罗杰斯对他人成长的贡献显而易见。罗杰斯喜欢用个人中心(person-centered)这个术语来概括他的疗法。自从在罗切斯特治疗过失足青年和贫困儿童后,罗杰斯工作中的首要一点就是关心和尊重来访者的经验世界。他在那里工作了十二年。他开始渐渐形成自己关于治疗方法的观点。他认为,咨询师必须依靠来访者勾画出治疗工作的方向因为来访者知道自己哪里不舒服,什么样的经历需要吐露,什么样的问题是关键性的。在他三十多岁的时候,他的一篇关于治疗儿童问题的文章获得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因此被聘为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他在当地开设了咨询先锋课程。(记得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期,我们所知的临床心理学是不存在的。)很快,随着他关于治疗的观点日益完善,他写了一本教材《咨询和心理治疗》(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但是出版商不愿意将其出版。出版商说,他们更希望看到已有的课程或领域的教材。最终,这本《咨询和心理治疗》和罗洛梅的《咨询的艺术》(The Art of Counseling)注定在临床心理学的诞生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决定了人本主义疗法的未来。
卡尔罗杰斯是个坚强的战士,他参与了许多战斗与医学和精神病学领域的战斗,因为他们阻止心理学家去治疗病人;与还原论者(如斯金纳)观点上的斗争,因为还原论者否定了选择、意愿和目的的中心地位;与精神分析论者程序性的斗争,精神分析论者认为来访者中心疗法太过简单和反智。
如今,半个世纪过后,通过几十年的心理疗法的研究,罗杰斯的疗法似乎非常正确、自我证实、非常确凿。这些研究很难归功于那些激烈的战斗,因为这些战斗甚至不能理解其内容。如今,有经验的治疗师赞同罗杰斯职业生涯早期就领会的观点治疗的关键是治疗关系。当然,治疗师与病人真诚地联系在一起很有必要治疗师越真实,越能避免自我防御、职业面具和角色限制,病人就越容易有回报,向着建设性的方向变化。当然,治疗师需要无评判和无条件地接受病人。同时,治疗师需要共情地进入来访者的未来世界。
然而,罗杰斯有一个新奇的想法,强迫自己将工作记录下来。他的主要工具是客观的证据。他还是提倡用实证研究说明心理疗法过程和结果的活跃分子。他的关于治疗师来访者关系的重要方面的研究共情、真诚和无条件积极关注继续被社会科学家看成相关研究的典范。
在罗洛梅的强力召唤下,罗杰斯用了毕生努力创造和发展了心理治疗的人本疗法。虽然这两位对此种疗法的目标和方法的观点基本一致[而且也都在联合神学院(the Union Theological Seminary)学习过],但他们取得成功的途径不同:卡尔罗杰斯是从实证研究中获得成功,罗洛梅则是从文学、哲学和神话研究中获得成功。
在职业生涯中,罗杰斯因其疗法看似过于简单而受人攻击。而且很多实操者将来访者中心疗法仅理解为咨询师需要重复来访者谈话的最后几个字。然而,那些熟知罗杰斯、看过他的访谈,或者仔细读过他著作的人知道,他的疗法既不简单也不死板。
事实上,罗杰斯总是从下而上,而不是从上而下深入访谈的。也就是说,他首先立足于对自己和其他治疗师治疗工作的直接观察,然后产生初级但是可验证的假设。(这是罗杰斯疗法与精神分析疗法最主要的不同点,因为精神分析是先做出高层次推断,从而建立一个没有办法验证的假设,最后再推导和规范精神分析疗法。)然而,在罗杰斯的职业生涯初期,他确实得到了几个基础的假设,而他后面的工作也都建立在这几个假设基础上。他相信实相(reality)和人们选择的重要性;他相信,相比于知识的理解(intellectual understanding),经验式学习(experiential learning)更有利于个人的理解和成长变化,是更强有力的方法;他还相信每个个体内在都有自我实现的趋势(an actualizing tendency)一种内在的朝向成长和完善的倾向。罗杰斯经常提到他深信不疑的一种在所有有机体中都有的成长冲动(formative impulse,一种平衡的熵力量)。因为相信人类自我实现的趋势,他加入了人本主义思想者的队伍。这支队伍有尼采、克尔凯郭尔、阿德勒、戈尔茨坦、马斯洛和霍妮,他们都相信每个个体都存在一种自我理解(self-understanding)和个人变化(personal change)的巨大潜力。因此,尼采说过关于人类的完美性(human perfectibility)的第一句金句就是成为你自己;卡伦霍妮,一个特立独行的心理分析学家,她认为,就像橡树果实长大了会变成橡树一样,孩子长大后会成为成人。从这一观点产生的治疗任务并不是一种建构、一种重建、一种操作,或者一种塑造;相反,这是一种促进,移除成长中的障碍以及帮助个体释放一些本来就存在的东西。
罗杰斯相信,个人中心取向可以给人们的改变带来如此巨大的力量,以至于没有什么原因可以将其局限于心理学的诸多问题中。因此,他试图在许多非临床领域中应用此疗法。在数十年中,他在教育项目中主张以下观点:教育应该既包括认识学习,也包括情感学习;教师应该关注学生这个整体,应该创造一个接受、真诚和共情的环境;教师和学校的员工应该接受个人中心取向的培训,应该付出努力建造学生的自尊,以及激发他们与生俱来的求知欲。
会心小组(encounter groups)常常被视为正常人团体疗法。它们徘徊在教育和治疗之间,或者没那么恭敬地说,它们是处于头脑收缩和思维扩展(head shrinking and mind expansion)之间。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罗杰斯就懂得细腻的团体体验包含着令人改变的巨大潜力。他投身于会心小组运动中,而且在团队领导力技术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与强制的、控制的领导风格不同,他认为个人中心取向不仅适用于个人咨询,在团队体验中也同样重要。团队领导者既是领导者,也是参与者;他们可以通过自身来创造出最有利的环境。罗杰斯遵循着自己的方法,他与组员的协议也揭示了他那惊人的真诚:在他的个案工作中,他不仅公开了自己的私人问题,也揭示了其他成员的梦想他认为这些会引导其他人进行建设性的内省。
对小团体有效的方法对大团体依然有效。在罗杰斯七十五岁时,他带领了几百名社区建设成员,他相信个人中心小组是解决人类冲突的强有力的工具:无论这种冲突是民族的还是世界的。为了能在跨文化和种族矛盾问题中有所建树,罗杰斯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中四处游走。他在南非组建了黑人和白人的沟通小组;在巴西就个人自由与自我实现话题进行了大规模演讲;促成了十七个中美洲国家的高层行政人员的冲突解决工作坊;在苏联众多的工作坊中演示了来访者中心咨询。他参与了非常多国际活动,因此还被诺贝尔和平奖提名。
此书首先介绍了罗杰斯关于沟通的观点,他认为对自己感觉和想法准确而真诚的沟通非常重要。他避免任何畏惧、劝说或操纵。在某种程度上,这样的介绍有点肤浅。虽然很少有人需要更多的介绍,也没人想要更少的介绍。就像读者们将要看到的,罗杰斯用极度的清晰和极大的魅力为自己代言。
欧文亚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