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投机苦旅:一位投机客的凤凰涅槃
》
售價:HK$
88.5
《
重返马赛渔场:社会规范与私人治理的局限
》
售價:HK$
69.4
《
日子慢慢向前,事事慢慢如愿
》
售價:HK$
55.8
《
场景供应链金融:将风口变成蓝海
》
售價:HK$
111.8
《
汗青堂丛书146·布鲁克王朝:一个英国家族在东南亚的百年统治
》
售價:HK$
91.8
《
人生是旷野啊
》
售價:HK$
72.8
《
甲骨文丛书· “安国之道”:英国的殖民情报系统及其在亚洲的扩张
》
售價:HK$
88.5
《
台北人(2024版)
》
售價:HK$
87.4
|
內容簡介: |
埃德蒙德古斯塔夫阿尔布雷希特胡塞尔出生于1859年4月8日,辞世于1938年4月27日。为了纪念他诞生160周年诞辰和逝世80周年,编者于两年前开始收集和挑选一批关于他的回忆文章,邀请一批同仁与同学参与,陆续将它们译成中文,现在结集于商务印书馆的《现象学文库》中出版。
这些文章共计30篇,其作者均为胡塞尔的同时代人,而且其中大部分是他的学生,包括他的几位*重要的和*亲近的学生。他们与胡塞尔交往以及对他的观察或是因距离近、或是因时间长而弥足珍贵。当然其中还有几个例外:首先,*篇回忆录是他的太太马尔维娜对他的一生的回忆与记录;而*后一篇则是他的未曾谋面的追随者范布雷达关于胡塞尔遗稿之拯救和胡塞尔文库之创建的回忆录。其次,还有两篇文字则不是对胡塞尔的回忆,而是出自胡塞尔自己之手的回忆文字:一篇是他的日记,一篇是他自己的回忆,主要是对他与自己老师布伦塔诺交往的回忆。*后,还有两篇不能算是回忆,而更多是对胡塞尔思想的总体回顾与展示;这两篇均出自他弗赖堡时期的两位研究助手的手笔,一篇为贝克尔所撰,另一篇为芬克所撰。埃德蒙德古斯塔夫阿尔布雷希特胡塞尔出生于1859年4月8日,辞世于1938年4月27日。为了纪念他诞生160周年诞辰和逝世80周年,编者于两年前开始收集和挑选一批关于他的回忆文章,邀请一批同仁与同学参与,陆续将它们译成中文,现在结集于商务印书馆的《现象学文库》中出版。
这些文章共计30篇,其作者均为胡塞尔的同时代人,而且其中大部分是他的学生,包括他的几位*重要的和*亲近的学生。他们与胡塞尔交往以及对他的观察或是因距离近、或是因时间长而弥足珍贵。当然其中还有几个例外:首先,*篇回忆录是他的太太马尔维娜对他的一生的回忆与记录;而*后一篇则是他的未曾谋面的追随者范布雷达关于胡塞尔遗稿之拯救和胡塞尔文库之创建的回忆录。其次,还有两篇文字则不是对胡塞尔的回忆,而是出自胡塞尔自己之手的回忆文字:一篇是他的日记,一篇是他自己的回忆,主要是对他与自己老师布伦塔诺交往的回忆。*后,还有两篇不能算是回忆,而更多是对胡塞尔思想的总体回顾与展示;这两篇均出自他弗赖堡时期的两位研究助手的手笔,一篇为贝克尔所撰,另一篇为芬克所撰。
由于各个作者对待胡塞尔哲学所持的态度不一,对他的现象学哲学的熟悉程度不一,与他的私人关系的亲疏程度不一,与他建立个人联系的年代先后不一,以及还有其他如此等等不一,例如男女作者在各自印象、记忆与表达风格方面的不一,因而这里展示出的胡塞尔形象给人的感觉可以说是千姿百态。但无论如何,在这个万千现象后面的本体仍然是轮廓分明的,触手可及的。这个意义上的本体,具有交互主观意义上的客观性。
编者坚信,无论是没有哲学理论背景的读者,还是专业的哲学研究者,甚至谙熟现象学运动史的现象学者,都可以通过这些回忆录而获得观察胡塞尔及其现象学的特殊视角以及进入他的思想领域的特殊路径。
|
關於作者: |
埃德蒙德古斯塔夫阿尔布雷希特胡塞尔出生于1859年4月8日,辞世于1938年4月27日。为了纪念他诞生160周年诞辰和逝世80周年,编者于两年前开始收集和挑选一批关于他的回忆文章,邀请一批同仁与同学参与,陆续将它们译成中文,现在结集于商务印书馆的《现象学文库》中出版。
这些文章共计30篇,其作者均为胡塞尔的同时代人,而且其中大部分是他的学生,包括他的几位最重要的和最亲近的学生。他们与胡塞尔交往以及对他的观察或是因距离近、或是因时间长而弥足珍贵。当然其中还有几个例外:首先,第一篇回忆录是他的太太马尔维娜对他的一生的回忆与记录;而最后一篇则是他的未曾谋面的追随者范布雷达关于胡塞尔遗稿之拯救和胡塞尔文库之创建的回忆录。其次,还有两篇文字则不是对胡塞尔的回忆,而是出自胡塞尔自己之手的回忆文字:一篇是他的日记,一篇是他自己的回忆,主要是对他与自己老师布伦塔诺交往的回忆。最后,还有两篇不能算是回忆,而更多是对胡塞尔思想的总体回顾与展示;这两篇均出自他弗赖堡时期的两位研究助手的手笔,一篇为贝克尔所撰,另一篇为芬克所撰。埃德蒙德古斯塔夫阿尔布雷希特胡塞尔出生于1859年4月8日,辞世于1938年4月27日。为了纪念他诞生160周年诞辰和逝世80周年,编者于两年前开始收集和挑选一批关于他的回忆文章,邀请一批同仁与同学参与,陆续将它们译成中文,现在结集于商务印书馆的《现象学文库》中出版。
这些文章共计30篇,其作者均为胡塞尔的同时代人,而且其中大部分是他的学生,包括他的几位最重要的和最亲近的学生。他们与胡塞尔交往以及对他的观察或是因距离近、或是因时间长而弥足珍贵。当然其中还有几个例外:首先,第一篇回忆录是他的太太马尔维娜对他的一生的回忆与记录;而最后一篇则是他的未曾谋面的追随者范布雷达关于胡塞尔遗稿之拯救和胡塞尔文库之创建的回忆录。其次,还有两篇文字则不是对胡塞尔的回忆,而是出自胡塞尔自己之手的回忆文字:一篇是他的日记,一篇是他自己的回忆,主要是对他与自己老师布伦塔诺交往的回忆。最后,还有两篇不能算是回忆,而更多是对胡塞尔思想的总体回顾与展示;这两篇均出自他弗赖堡时期的两位研究助手的手笔,一篇为贝克尔所撰,另一篇为芬克所撰。
由于各个作者对待胡塞尔哲学所持的态度不一,对他的现象学哲学的熟悉程度不一,与他的私人关系的亲疏程度不一,与他建立个人联系的年代先后不一,以及还有其他如此等等不一,例如男女作者在各自印象、记忆与表达风格方面的不一,因而这里展示出的胡塞尔形象给人的感觉可以说是千姿百态。但无论如何,在这个万千现象后面的本体仍然是轮廓分明的,触手可及的。这个意义上的本体,具有交互主观意义上的客观性。
编者坚信,无论是没有哲学理论背景的读者,还是专业的哲学研究者,甚至谙熟现象学运动史的现象学者,都可以通过这些回忆录而获得观察胡塞尔及其现象学的特殊视角以及进入他的思想领域的特殊路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