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创伤与记忆:身体体验疗法如何重塑创伤记忆 [美]彼得·莱文
》
售價:HK$
64.9
《
复原力
》
售價:HK$
75.9
《
近代中国思维方式的演变(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HK$
209.0
《
我可以近乎孤独地度过一生
》
售價:HK$
96.8
《
二十四节气生活美学
》
售價:HK$
74.8
《
古文观止(上+下)(2册)高中生初中生阅读 国学经典丛书原文+注释+译文古诗词大全集名家精译青少年启蒙经典读本无障碍阅读精装中国古代著名文学书籍国学经典
》
售價:HK$
96.8
《
问物:可触摸的意义
》
售價:HK$
82.5
《
宠物革命:动物与现代英国生活的形成
》
售價:HK$
79.2
|
編輯推薦: |
批判性思维领域圣经套装更新,批判性思维领域的经典之作!
一套授人以渔的智慧之书,独立思考者的起点。已更新至第11版专家说得再动听,也不能帮我们救急。拥有批判性思维才是应对混沌世界的正确姿势!
中国学校里学不到的批判性思维方法,打开心智提早具备未来创新型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华为、小米、腾讯等创新型企业看重的能力批判性思维!
公务员考试、考研、托福、雅思、日常写作、公开演讲、辩论,多领域通行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法则。
|
內容簡介: |
学会提问(原书第11版)》
如果你家乡的企业因为防治雾霾而限产停产,你会支持还是反对?
如果你所在城市的地铁因为安全因素升级了安检程序,你会配合还是愤怒?
如果微信群里,家人时不时发来一些标题为秘密必看的养生文章,你会支持还是劝阻?
无数专家都说股市要跌、房价要涨,或者激烈地唱着反调,你相信谁?质疑谁?结论是的吗?
所有这些问题背后,你自己的观点是什么?你的理由是什么?有确凿的证据来证实吗?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嘈杂、喧嚣,每时每刻都被泛滥的信息所包围,大到涉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小到个人生活的决策,如果你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就只能全盘接受别人兜售的观点他们热衷于让你相信这是事实,但所说的话往往真假参半。
专家说得再动听,也无法替我们救急,我们有必要依靠自己的大脑,激发批判性思维,提出关键问题,让众说纷纭的争论立见分晓。 学会提问(原书第11版)》
如果你家乡的企业因为防治雾霾而限产停产,你会支持还是反对?
如果你所在城市的地铁因为安全因素升级了安检程序,你会配合还是愤怒?
如果微信群里,家人时不时发来一些标题为秘密必看的养生文章,你会支持还是劝阻?
无数专家都说股市要跌、房价要涨,或者激烈地唱着反调,你相信谁?质疑谁?结论是的吗?
所有这些问题背后,你自己的观点是什么?你的理由是什么?有确凿的证据来证实吗?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嘈杂、喧嚣,每时每刻都被泛滥的信息所包围,大到涉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小到个人生活的决策,如果你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就只能全盘接受别人兜售的观点他们热衷于让你相信这是事实,但所说的话往往真假参半。
专家说得再动听,也无法替我们救急,我们有必要依靠自己的大脑,激发批判性思维,提出关键问题,让众说纷纭的争论立见分晓。
在本书中,我们特意增加一章新的内容,专门探讨认知偏见及批判性思维会遭遇的障碍。另外还吸收了丹尼尔卡尼曼所著的《思考:快与慢》里的真知灼见,并贯穿全书,我们尤其强调慢思考的重要性。
当你能够坦然面对立场和你完全相左的意见,理性判断而不会党同伐异时,当你面对提问和质疑,有能力组织更多确凿的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而不只把声高当有理,或认为别人是没事找茬,有意和自己过不去时,当你能够在对话和辩论中拨开迷雾,识别出对方的逻辑谬误和感情操纵时,世界在你眼中将变得更加有趣、开阔。不草率、不盲从,不为感性和无事实根据的传闻所左右,尽力理解那些价值观和我们背道而驰的分析推理方式,克服偏见对判断的影响,这样才有可能得出更为正确、理性的结论。我们需要靠自己去问为什么,不要让自己的大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思考的艺术(原书第11版)》
思维活动是自动完成的吗?能不能通过主观努力来管理和控制它?
做白日梦是一种思维活动吗?
感情可以有效替代思维吗?
杰出的思想者是否也会像普通人那样经历思维阻塞、不能专心和困惑?
创造力是与生俱来不能习得的?
富有创造力的行事方法就是忽略传统方式?
只有高智商的人才具有创造力?
服用药物可以提高创造力?
你对思维这件事了解多少?以上这些问题哪个是正确的,哪个是错误的?
这本独特的书将打破你思考的局限,克服思考的障碍,帮你学会创造性、批判性地思考问题,并有效地沟通想法、说服别人。请不要错过书中俯首皆是的珍宝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策略与技术、一步一步解决问题的过程。它强调创意和积极的思维过程,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对于任何有兴趣探讨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读者,这无疑是一本不折不扣的经典之作!
|
目錄:
|
《学会提问(原书第11版)》
前言
01 正确提问的好处和方法 1
在这个真实的世界里,总有人坚称我们一定要按他们所说的那样去做,因为他们最懂行,最知道我们该穿什么、吃什么、相信什么。可是他们的看法到底有哪些可以笃信不疑呢?你需要发展相关技能,树立正确态度,这样才能自行判断出哪些观点能为我所用,从而形成你自己的观点。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嘈杂、混乱的 1
专家说得再动听,也无法替我们救急 4
我们有必要依靠自己的大脑 6
激发你的批判性思维 7
两种思维方式: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 9
弱势批判性思维和强势批判性思维 12
价值观决定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14
让对话进行下去 18
02 干扰批判性思维的障碍 23
虽然我们的认知能力无穷无尽,但有一系列的思维习惯却会限制和背叛我们。这些认知偏见经常会左右我们,除非我们约束住它们。
正确提问带给人的不快 24
思考过快 24
刻板印象 25
这些思维习惯会背叛我们 27
自我中心 32
一厢情愿批判性思维最大的障碍 34
03 论题和结论是什么 38
如果找不准作者、演说者的结论,你就会曲解别人的意图,这样做出的回应也就显得驴唇不对马嘴。
论题的种类 39
寻找论题 41
寻找作者或演说者的结论 43
发现之旅的几点线索:怎样才能找到结论 44
批判性思维与你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46
04 理由是什么 53
只有问一问别人为什么持有这样的观点,并得到一个明确的答复,才能公正地判断为什么应该同意它。
开始质疑的过程 57
找到理由有提示词来帮忙 59
理由的类型 60
让理由和结论一目了然 62
使用这个关键问题 63
批判性思维与你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63
05 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确 71
如果每个词都只有一种潜在的含义,而且大家都认同这个含义,那么迅捷有效的交流就更有可能实现。可惜的是,大多数词语都有不止一种含义。
词语的多义性和易混淆性 73
找准关键词和短语 74
检查有没有歧义 76
使用这个关键问题 77
判定歧义 77
语境与歧义 80
使用这个关键问题 82
歧义、定义和字典 82
歧义与附加感情色彩的语言 85
谁想说服你,谁就要负责解释清楚 87
歧义与你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87
06 价值观假设与描述性假设 95
在所有的论证中,都有一些作者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特定想法,但通常情况下他们却不会明说出来。就好像你眼看着魔术师把手帕放进了帽子里,出来的却是一只兔子,而你压根儿就不知道魔术师暗地里到底玩的什么把戏。
到哪儿去找假设 98
价值观冲突和价值观假设 99
从价值观到价值观假设 101
典型的价值观冲突 102
将立论者的背景作为寻找价值观假设的一个线索 103
将可能发生的后果作为寻找价值观假设的重要线索 104
找到价值观假设的其他提示 106
了解其他人价值倾向的价值所在 107
使用这个关键问题 108
价值观与相对性 108
找出并评价描述性假设 109
描述性假设举例说明 110
常见的描述性假设 112
定位描述性假设的一些线索 113
避免分析无意义的假设 116
假设与你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117
07 论证中有没有谬误 122
判断交流者的推理是不是以错误的假设为基础,是不是通过逻辑上的错误或带有欺骗性的推理来糊弄你,就要特别小心推理过程中的那些诡计花招。
用质疑的方法找出论证中的谬误 125
让我们从评价各种假设出发 126
发现其他常见的论证谬误 130
找出分散注意力的干扰项 137
愚弄人的循环论证 140
利用以下这个关键问题 141
推理错误小结 141
扩展关于谬误的知识 142
谬误与你的书面和口头交流能力 143
08 证据的效力如何:直觉、个人经历、典型案例、当事人证言和专家意见 148
如果有人对出示证据这一简单要求的反应是怒火中烧或退避三舍,往往是因为他们觉得尴尬难为情,因为他们意识到,没有证据,他们对自己的看法本来不应该那样底气十足。
我们需要证据 149
找出事实断言 151
证据的来源 153
将直觉作为证据 154
个人经历作为证据 156
将典型案例作为证据 157
将当事人证言作为证据 159
将专家意见作为证据 161
使用这个关键问题 165
你的学术写作与证据 166
09 证据的效力如何:个人观察、研究报告和类比 171
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类比都是错误的,因为它们做出了错误的假设:两样东西在一两个方面有相似之处,它们在其他重要方面也必然会有相似之处。
个人观察作为证据 171
研究报告作为证据 172
从研究的样本来概括 180
从研究的测量方法来概括 183
片面的调查和问卷 185
将类比作为证据 188
专家观点什么时候最可信 193
10 有没有替代原因 201
人类都有这种强烈的倾向,愿意相信如果两件事紧随前后发生,那么第一件事肯定导致了第二件事。比如你可能在写出一篇极出色的论文的同时戴了某一顶帽子,所以现在你一逢到写论文就坚持非要戴同一顶帽子不可。
什么时候应该去寻找替代原因 203
替代原因的说服力 203
找到替代原因 206
唯一的原因,还是原因之一 206
多种视角可作为寻找替代原因的指导 208
组间差异的替代原因 209
相关性不能证明因果关系 211
混淆在这之后与因为这个之间的关系 214
很多事件并非只有一种解释 215
评价替代原因 216
替代原因和你自己的表达和交流 217
发掘潜在的原因 218
11 数据有没有欺骗性 224
当你遇到听起来让人动心的数字或者百分比,一定要当心!你可能需要其他信息来判定这些数字到底有多让人动心!
不知来历和带有偏见的数据 226
令人困惑的平均值 228
把一件事的结论用来证明另一件事 231
通过省略信息欺骗 233
在自己的写作中使用统计数字 234
12 有什么重要信息被省略了 240
推理说服力不够强,并不是因为说出来的不顶用,而是因为省略掉的太关键。就像马所戴的一副眼罩,眼罩让马心无旁骛全神贯注于正前方的道路,但同时也阻止它去关注某些特定的信息也许是至关重要的信息。
找到省略掉的信息有好处 241
不完整的论证在所难免 242
可以帮你识别省略信息的问题 244
但是我们需要知道确切的数字 247
考虑是否有负面效果 248
省略的信息还是找不到 250
13 能得出什么合理的结论 255
很少有重要的问题我们可以用简简单单的是或斩钉截铁的不是来回答。
二分式思维方法:妨碍我们考虑多种可能的
结论 256
两面还是多面 258
寻找多个结论 259
条件句的衍生能力 261
备选的解决方法作为结论 262
让思维更灵活 263
小结 264
最后的话 269
译后记 271
《思考的艺术(原书第11版)》
前言
第一部分 了解思考
第1章 培养思考能力 : 概述 2
什么是思考 4
思考的重要性 5
大脑与思维的运转 7
优秀的思考是一种习惯 9
本书的结构 10
让你的努力产生最大成效 11
利用情感 13
学会专心 14
应对挫折 14
让讨论有意义 15
预备思考策略 18
样题练习和解题思路 21
第2章 奠定基础 30
自由意志与决定论 31
什么是真相 33
什么是知识 35
知道的途径 37
记忆的问题 40
什么是意见 42
理解因果关系 44
讨论道德问题 51
道德判断的基础 53
应对困境 57
一个特殊的思考策略 57
第3章 拓宽你的视野 65
成为有个性的人 68
妨碍思考的习惯 71
克服坏习惯 82
第4章 批判性地阅读、倾听和观看 88
批判性评价的定义 89
做出重要的区分 91
批判性阅读的策略 96
评价与判断范例 103
批判性倾听的策略 105
批判性观看的策略 108
批判性分析与写作的关系 110
第二部分 要有创造性
第5章 创造的过程 124
有关创造力的关键事实 125
创造型人才的特征 128
应用创造力来解决问题和争议 131
创造过程的阶段 136
第6章 寻找挑战 143
好奇心的重要性 144
好奇心是怎样丧失的 146
重获好奇心 147
6个有用的技巧 148
第7章 表述问题或争议 159
区分问题与争议 160
表述问题 161
表述争议 162
当问题变成争议 163
问题和争议表述的指导原则 164
谨慎表述的好处 165
问题实例 168
争议实例 169
第8章 调查问题或争议 174
调查什么 176
用好图书馆 184
使用互联网 187
保持质疑的态度 189
安排访问 189
避免抄袭 191
完成你自己的研究 197
保持活跃的创造力 198
第9章 产生想法 204
激发你的想象力 206
追求独创性 212
不要轻易下判断 213
克服障碍 214
顿悟是怎样发生的 216
问题范例 217
争议范例 221
第三部分 要有批判性
第10章 批判性思维的作用 228
为什么批判性思维必不可少 229
聚焦于你的想法 230
克服批判性思维的障碍 231
运用好奇心 231
不要臆断 232
改进你的解决方案 234
问题范例 235
改进你对争议的看法 236
争议范例 237
针对争议采取行动 238
第11章 改进问题的解决方案 243
改进的三个步骤 244
两个问题范例 250
第12章 评价你对争议的推理 259
影响真实性的错误 260
影响有效性的错误 265
一个特殊问题:隐藏的前提 268
识别复杂论证 270
评价论证的步骤 271
家长抗议电视节目的案例 272
智障女孩的案例 274
第13章 改进争议的解决方案 281
第一步:决定应该采取什么行动 282
第二步:识别并克服困难 283
儿童是否应该宣誓效忠 284
是否应该废除米兰达法则 286
第四部分 沟通你的想法
第14章 说服别人 292
弄清楚人们为什么排斥新想法 294
了解你的受众 296
预测受众的反对意见 298
有效地展现你的想法 301
时机的重要性 305
第15章 有效地写作和演讲 309
有效写作的特点 310
按部就班的写作方法 312
培养可读性强的写作风格 316
写作范文 318
有效演讲的挑战 321
演讲的类型 321
组织你的演讲材料 322
提纲和演讲范例 324
练习演讲的发表 327
附录 范例问题的答案 333
注释 335
|
內容試閱:
|
我知道做个慎思明辨的人挺好的,会问很多恰到好处的问题也挺不错,可我就是不知道该问哪些问题,不知道怎么个问法。很多人不知道怎样切实有效地提出一些批判性问题,希望我们能提供较为详尽的指导,鉴于此,我们专门撰写了这本书,以满足大家的需求,目前这已是本书第11次修订了。只有公众都能独立思考和判断,民主制度实行起来才会最有成效;也只有经过批判性问题的层层考验后形成的决定和信念,才让我们觉得更加理直气壮。任何东西想要进入我们的头脑,首先就得接受我们信奉的一些特定标准的检验,我们为此备感自豪。
从开始写作时起,本书就一直处于不断改进之中,我们不断汲取来自我们的学生以及使用本书的广大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一方面,我们为本书的大获成功以及来自很多国家的广大读者的积极反馈而感到无比振奋,另一方面我们又觉得任重而道远,觉得还需要付出前所未有的巨大努力来教导公众如何提出正确的问题。新的意见和建议一多,对哪些需要牢牢把握,哪些可以不予考虑,以及诸如此类的取舍也就越来越难做。每天都有人想尽一切办法要说服我们,跟我们死缠烂打,其中很多人都喜欢钻牛角尖走极端,而他们的论说诉诸情感的成分多,诉诸理智的成分少。记不清在多少次的公开讨论中,我们遭遇到普遍的极度无视证据、语言草率、错把声高当有理的情况。满足于似是而非,或者说对真相漠不关心的态度正变得越来越普遍。
我们一心追求的是,希望修订本既能保持这本书的主要特色,同时又能适当调整内容以适应我们新的思考重点和读者不断演化的新需求。比如说,我们首先想保留本书简明扼要、清楚易懂以及篇幅短小的特色。经验告诉我们,这本小书出色地完成了它的既定目标传授批判性思考和提问的技能。40多年向学生传授批判性思维技能的经验也让我们确信,尽管学生们能力有差异、术业有专攻,只要我们用简单易懂的方法向他们传授批判性思维的技能,他们很快就能成功地将其应用于各种实践。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他们的信心逐步增强,在重大社会问题和个人问题方面,他们做出理性抉择的能力也与日俱增,哪怕面对从前极少经历过的重大问题,他们也一样可以应对自如。
正因如此,本书才能实现其一贯秉持的,而其他书籍却无法实现的一系列目标。它将使学生掌握一整套提问的技能,并且这些技能还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对这些技能的训练都是在轻松、自然的讨论中展开的。(我们的读者对象是普通大众,而不是什么专业人士。)
本书最为显著的特色之一就是它的适用范围远远超出了你的想象,延伸到形形色色的生活实践之中。与批判性思维联系在一起的种种习惯和态度,可以被灵活运用到消费、医疗、法律及一般伦理和个人的抉择当中。当外科医生说需要动手术时,为本书所倡导的关键问题(critical questions)寻找答案就有可能变成生死攸关的事情。此外,坚持用这些批判性思维提问也可以巩固我们不断增长的知识,帮助我们更快地发现世界运行的规律,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以及怎样做才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谁会觉得本书特别有用呢?鉴于我们的教学经验里涵盖了各种不同水平和层次的学生,我们很难想象出这本书对哪一门专业或课程派不上用场。事实上,本书前10版曾被广泛应用于法律、英语、制药学、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宗教学以及各种门类的社科课程,同时还被普遍应用于无数的中学教学课堂里。
本书特别适合在以下几个领域中应用。普通教育学课程的老师在第一堂课时就可以布置学生阅读这本书,这样当学生刨根问底地想知道他们能从这门课当中学到什么的时候,本书就能一股脑儿地回答他们的问题。当教师在英语课上训练学生写作说明文时,也可使用本书,不仅在构思文章前可用它来参考怎样客观评价各种不同的议论,而且同时还能用它来提醒学生在写作中应当设法避免的一系列问题。对于那些专门用来培养学生批判性阅读和思考技能的课程,本书自然可以成为课堂上的重中之重。
新版的特色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首先,我们特意增加一章新的内容,专门用来探讨各种认知偏见以及缜密的批判性思维会遭遇的其他障碍。
其次,我们吸收了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所著的《思考,快与慢》(Thinking, Fast and Slow)里的真知灼见,并将它们贯穿到全书当中。我们尤其强调慢思考的重要性。
再次,在第11版中,我们继续在练习的前几篇文章里采取设问的方式来自问自答,即对所读的文章边思考、判断,边加以解答,这好比一个人正努力思考如何评价这篇文章,而读者则在这个人的脑海里旁观整个思考的过程。
我们认为,与其直接让读者看答案,不如让他们切身感受一下接受、拒绝、修正和组织这个答案的点滴过程,这样他们可以获得更现实的画面,了解用来获取答案的批判性思维的实际应用过程。我们在这里借著名教育家约翰加德纳(John Gardner)的一个知名比喻,他曾严厉批评一些教师和培训师,批评他们只向学生展示知识园地里采摘的缤纷花朵,而不给学生看使那束美丽的花环得以呈现的种植、除草、施肥和修剪的整个过程。
第四,我们同时强调了批判性思维的社会属性(或称互动属性)及其现实特征,即一个人提出批判性思考问题的方式,可能会极大影响到他探询行为的价值。例如,很多读者在与人交往时刚要跃跃欲试地秀一秀自己批判性提问的能力,就发现并不是每个人都乐于见到别人对他们的信念展开批判性地盘问。有些互动方法能在批判性的思考者与演说者作者之间激发出更多令人满意的对话,而另一些方法则难以奏效。我们建议,读者一定要注意提问和倾听的策略,以使对话得以顺利进行,而不是迫使对方关闭对话的渠道。比如说,有人一听完问题就会来这么一句:你怎么单单就盯上我了呢?而这样的做法常常会让批判性追问的进程就此戛然而止,没了下文。
最后,我们添加了许多新的例子和练习文章,更频繁地触及当前的热点问题,体现批判性思维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和应用。
虽然本书主要是从我们的课堂教学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但它的目标在于指导绝大多数人培养更佳的阅读和倾听习惯。对于它旨在培养的种种技能,任何一个不盲从、盲信的读者都需要将之拿来用作理性判断的基础。本书所反复强调的批判性问题可以提高我们的论证能力,不管我们受过的正规教育有多少。你在书里的收获,相信会大大出乎你的意料。
尼尔布朗
斯图尔特基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