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穷人的银行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穆罕默德·尤努斯自传)
》
售價:HK$
76.2
《
绵延:文明分野与文化演进
》
售價:HK$
66.1
《
三神之战:罗马,波斯与阿拉伯帝国的崛起
》
售價:HK$
80.6
《
法国通史(全六卷)
》
售價:HK$
985.6
《
慢慢变富66招
》
售價:HK$
53.8
《
战国竹书复原综论
》
售價:HK$
98.6
《
走出内心的深渊:快节奏人群心理疾病与健康指南(原书第3版)
》
售價:HK$
77.3
《
如何成为一家千亿公司
》
售價:HK$
76.2
|
編輯推薦: |
本书整体而言并非以时间作主线,而是先以要素作为章节的基础,从地方行政制度的起源出发,再及于相关的各项基本制度的变迁特点与规律。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有关地方行政制度概论性质的专著,系统地阐述了两千多年来中国历史上地方行政制度(包括行政区划与地方行政组织两翼)变迁的全过程,并从各个视角概括了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特点,界定了许多前人未曾涉及的概念,分析了影响变迁的各方面因素,总结了行政区划幅员的伸缩规律、行政区域划界的两大原则及地方行政制度变迁中政治因素和文化因素的作用,使读者对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规律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
關於作者: |
周振鹤,1941年生于厦门,1959-1963就读于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矿治系;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读研究生,师从谭其骧院士,1983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为我国首批两名文科博士之一。现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兼职有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行政区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擅长政区地理、文化地理、地方制度史、近代新闻史、以及文化语言学、语言接触史的研究。
|
目錄:
|
第一章 从分土而治到分民而治地方行政制度 的由来9
第一节 对地方行政制度起源的误会9
第二节 县制的起源14
第三节 郡制的由来31
第四节 战国时期的郡县制33
第二章 两度回光返照郡县制的封建变形40
第一节 汉代部分封建制的恢复40
第二节 西晋封建的失误55
附说:封建与分封的异同60
第三章 两千年三循环行政区划与地方行政组织
层级的增减61
第一节 从郡县二级制向州郡县三级制的转化62
第二节 从州县二级制向道路州县三级制的
转化68
第三节 从省路府州县多级制向省县二级制的
简化78
第四节 层级变迁规律的探讨85
第四章 体国经野之道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91
第一节 战国秦汉时期行政区划92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区划99
第三节 隋唐时期行政区划107
第四节 辽宋金时期行政区划117
第五节 元明清时期行政区划129
第五章 上下相维、轻重相制历代地方行政
组织沿革148
第一节 秦汉时期地方行政组织148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行政组织154
第三节 隋唐时期地方行政组织162
第四节 辽宋金时期地方行政组织176
第五节 元明清时期地方行政组织195
第六节 地方行政组织变迁的基本特点209
第六章 量地制邑、度地居民行政区划幅员的
伸缩214
第一节 政区幅员的尺度215
第二节百里之县幅员的相对稳定217
第三节千里之郡幅员的缩小倾向221
第四节万里之州幅员的起伏变化227
第五节 行政区划幅员变迁的特点239
第七章 犬牙相入还是山川形便?行政区域划界
的原则242
第一节 政区边界的概念242
第二节 山川形便原则的运用246
第三节 犬牙相入原则的萌芽与发展252
第四节 犬牙相入原则的极端化及肥瘠搭配
原则258
第五节 建置管理方面的犬牙相制265
第八章 外重内轻还是内重外轻?地方行政制度
变迁中的政治因素268
第一节 内外轻重的转换268
第二节 政治主导原则271
第九章 遥领、虚封与侨置虚幻畸形的地方行政
制度279
第一节 遥领与虚封制度279
第二节 侨州郡县282
第三节 畸形的双头州郡296
第十章 从北密南稀到南密北稀行政区划与地方
行政组织分布的变迁300
第一节 行政区划的置废分合300
第二节 古代经济重心从北到南的转移306
第三节 南方和北方政区分布密度的逆转309
第四节 东南地区经济发展与政区分布的关系313
第五节 移民和政区置废与分布的关系315
第六节 交通路线与政区分布的关系318
第七节 非经济因素对政区分布的影响321
第十一章 赤、畿、望、紧、上、中、下行政区划和
地方行政组织的等第变化330
第一节 县级政区的等第331
第二节 统县政区和高层政区的分等343
第三节 政区分等的意义和作用351
第十二章 都尉、都督、都护府和都司卫所军管型
的特殊地方行政制度356
第一节 两汉魏晋的都尉356
第二节 两晋南北朝之都督区、总管区与行台区360
第三节 汉唐的都护府373
第四节 北魏的镇戍375
第五节 明代的都司卫所378
附说:宋代的军382
第六节 军事因素对于行政区划的影响383
第十三章 道、左郡和土司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
行政制度388
第一节 秦汉的道和初郡389
第二节 南朝的宁蛮府、左郡左县和俚郡僚郡391
第三节 魏晋十六国与北朝的诸部护军和部落
酋长制399
第四节 唐宋羁縻州郡与明代羁縻都卫402
第五节 元明清的土司制度409
第六节 清代边区的特别行政制度417
第十四章 六六三十六地方行政制度变迁中的
文化因素422
第一节 地方行政建置和数的关系422
第二节 地方行政建置与宗教的关系425
第三节 行政区与文化区的契合428
余论433
第一节 历史的回顾433
第二节 现状的分析436
第三节 将来的展望441
索引449
|
內容試閱:
|
绪言 地方行政制度的研究应由两方面的内容所组成:一为行政区划,二为地方政府,亦即地方行政组织。恩格斯曾说:国家和旧的氏族组织不同的地方,第一点就是它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这种按照居住地组织国民的办法,是一切国家共同的。因此,任何一个国家,除非版图特别狭小,必然要将国土分成有层级的区域这些区域就是各级行政区划,并在相应各级区域中设置地方政府,才能对国民进行施政治理。除了极特殊的情况,很少有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国民之事。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行政制度发展十分完善的国家,《周礼》一书就是理想与现实行政制度的反映,该书在每篇的开头都有这样的话: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分官设职,以为民极。在这里,体国经野与分官设职正是划分行政区域与建立地方政府最简捷的说法。中央政府必须通过各级地方政府才能管理国家,因此国家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无不赖于中央与地方行政制度的协调与完善,尤其地方政府是联系中央与民众的中介机构,基层地方政府更是直接管理的行政机构,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地方行政组织的重要性有时还超过中央政府。但历来研究行政制度,都是重中央而轻地方,至今专门研究地方行政制度的著作还很少见。而在少数研究地方行政制度的著述中,又是只偏向于地方职官制度的探讨,极少将行政区划也作为研究对象,对于政府运转机制的研究也同样不引人注目。另一方面,对于行政制度的研究历来又较偏重于一般和正常的制度,于特殊制度则寓目较少。而在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有特殊地方行政制度的存在,而且只有在特殊制度与一般常规制度并行的情况下,才得以使国家管理正常化。与此同时,对于历代行政制度的研究,一般多纵向进行沿革的叙述。沿革的叙述只使人看到制度发展的纵向脉络,不易发现各项制度之间的横向联系与某项制度内部存在的合理内核,因而难以表现行政制度赖以产生的基础与得以发展的原因,以及所以发生变迁的规律。横向的写作则应该弥补这一缺憾,将有关制度以类相从,先横向剖析,再纵向梳理,以期在说明历史事实的同时,揭示事物演变的内涵与规律。基于上述的思想,本书并重行政区划与地方政府两方面的研究,而不偏废任何一方。全书的基本结构大致如下:首先分析地方行政制度之由来,说明这一制度并非自古就已存在,而是国家发展至一定阶段,伴随中央集权制的形成而产生的。接着以行政区划与地方政府层级的循环变化作为主线,去理解两千年中地方行政制度变迁的实质。然后分别以两章的篇幅简述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划和地方职官的具体演变过程。在此之后再从政区的幅员、边界、政区和地方政府的等第、地理分布等要素的变化去分析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背景对于地方行政制度发展的影响。最后是各种特殊地方行政制度的阐述,这些制度多实行于民族区域和边疆地带,是地方制度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研究的目的不单在于历史面貌的复原,还在于明晓历史现象产生的背景,因此地方行政制度史一方面要有丰富的史实作依据,依靠这些史实去展现历史上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全过程,另一方面又要从变迁的过程中去发现产生变迁的原因和规律,以便能为将来地方制度的改革提供借鉴的基础。今天的现状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我们不可能割断历史去理解现状。尤其地方行政制度,更尤其是其中的行政区划,不但有可变性的一面,更有承继性、延续性的一面。中国政区的现状并非凭空而来,是历史上长期发展演变的结果。例如省的创置自元代以来已有七百年,而某些政区边界的划定至今已有上千年,个别县的幅员甚至长达两千年没有大的变化。地方政府组织表面上可变性较强,但实质上与历史上的制度也有承继性的关系,无论是层级的划分或机构的设置都不能与前代无关。地方行政制度得当与否,与国家的巩固、民族的团结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任何制度都必须适时地进行调整和改革,才能适应社会不断进步的需要。鉴往知来,为了理解现在,规划未来,我们必须了解过去,分析历史时期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仅在设置新省方面,就有三个不同的结果,平原省的教训,三峡省的谨慎即将建立,而终于撤销以及海南省的水到渠成,都与历史背景与地理基础有关。目前的中国正处于地方行政制度变革时期,新型政区以及相应行政组织的出现正在迫使人们去思考其合理性,试图从历史的启示中寻找更加合适的行政改革途径,以适应经济制度大变革的越来越迫切的要求。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整县改市和市管县体制的推行十分迅猛,这一改革利弊如何还处于实践的检验之中,在这方面,以古为鉴与以洋为鉴都是必要的。近年来,对于地方行政制度的改革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例如通过缩小省区幅员以简化政区及地方政府层级的建议已见诸有关著作,在这样的形势下,更多的人想了解历史上行政制度的变迁过程,以加深对现状的了解和对未来的规划,就是很自然的事了。本书的写作正希图能对关心过去的读者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中国历来重视行政管理工作,因此留下丰富的有关地方行政制度的史料。在正史中有职官志百官志记述官员的名称与职掌,有地理志郡国志、州郡志记载某一断代行政区划的实况。正史中的记载多是本朝之事,合而读之,就大略显出历代的官制和政区的沿革,从中可以透视行政制度的变迁过程。但在职官志中,中央官制是重点所在,地方官制则往往语焉不详,只占很小的篇幅;同时在地理志中能直观看到的只是各级政区地名的变化,对于政区的层级、幅员、边界和地理分布情况的变化是不加说明的,而这些变化却是研究地方行政制度变迁的重要关键。除了正史以外,传世的史籍还有政书一类的文献,如《通典》、《通志》与《文献通考》合称三通及其延伸性的同类著作十通中,也有职官典、州郡典等篇章可资参考。除十通外,专述典章制度的史书还有会要、会典一类,如《唐六典》、《唐会要》、《宋会要辑稿》、《明会典》、《大清会典》等;专述地理的还有全国地理总志,如《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大清一统志》等;专述官职的还有《职官分纪》、《大明官制大全》、《历代职官表》等。此外,还有大量的笔记、文集、奏议、档案也都包含有官制、政区、行政管理、运转机制方面的史料。除了传世的文献而外,中国历史上,尤其是近代以来,还有大量出土文物,或以文献面目出现,或以器物形式问世,也都有第一手史料或佐证材料的价值。但所有这些史料还必须进行爬梳整理、考证订讹,才能用来作为著述地方行政制度史的基本材料。 史料可能相互矛盾,可能残缺不全,除了整理以外还要有研究工作,或化解矛盾,或以推理弥补史料不足,才能明白制度真相。但即便经过研究考证,由于文献记载包括传世与出土两方面缺佚过甚,也不一定就能完全复原历史本来面目,例如对于辽代的地方官制,至今尚未研究清楚,不清楚的部分只能暂时阙以存疑。在史料齐备的情况下还有研究方法的问题。是就史料平铺直叙复原史实了事,还是以发现制度的内在机理为目的,而采用新的研究方法,例如不但要总体认识政区变迁过程,而且还应从其层次、幅员、边界、地理分布、等第高下来分析其变迁的本质。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但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互为消长的表征,也是经济开发程度的标志,文化地域差异的体现,有时甚至是军事行动的结果。除了可变性的一面,行政制度还有稳定性的一面,任何朝代的制度都是由前朝承袭而来再加以改造,而不可能无中生有。承袭的部分叫沿,改造的部分叫革,本书就试图从新的角度来理解地方行政制度的历史沿革过程,因此书中不少内容都是个人研究的心得,而非学术界已有成果的总结。当然,要完全做全新的研究并不容易,必须靠政治学、历史学、地理学和其他学科的共同努力。笔者不敏,只是做了初步的尝试,效果如何,敬待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