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根源、制度和秩序:从老子到黄老学(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HK$
121.0
《
索恩丛书·北宋政治与保守主义:司马光的从政与思想(1019~1086)
》
售價:HK$
75.9
《
掌故家的心事
》
售價:HK$
85.8
《
农为邦本——农业历史与传统中国
》
售價:HK$
74.8
《
郊庙之外:隋唐国家祭祀与宗教 增订版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
售價:HK$
105.6
《
小麦文明:“黄金石油”争夺战
》
售價:HK$
97.9
《
悬壶杂记全集:老中医多年临证经验总结(套装3册) 中医医案诊疗思路和处方药应用
》
售價:HK$
135.1
《
无法忍受谎言的人:一个调查记者的三十年
》
售價:HK$
63.8
|
編輯推薦: |
●另类诺贝尔奖生物奖获奖图书,乍看令人发笑,细究发人深省。
2016年另类诺贝尔奖(Ig Nobel Prizes)生物奖获奖图书;
《纽约时报》畅销书;
英国知名非虚构写作奖贝里吉福德文学奖年度入围;
英国旅行文学更高奖温赖特奖年度入围;
法国3000万朋友文学奖;
Sovereign films电影公司已买下小说版权,即将拍成电影。
●当代知名博物学家,重新审视人与动物的区别与联系,让我们更好地认识人类,认识自我。
一位充满激情的现代博物学家通过像动物一样生活,与其他5种非人生命进行身心碰撞,试图真实、完整地理解动物,为想习得生物学思维的读者,找到了解动物的新方式。
●以动物为师,超越人类思维局限,掌握竞争社会的生存法则。
本书让你了解到另一种习得生物学思维的方式,其他生物学思维图书是教读者如何理解生物学思维,而本书则告诉你如何通过训练的方式向动物学习,以获得真实的生物学思维。尽管不是每个人都能向福斯特一样身体力行,但通过阅读这本书,你一定也能对福斯特的行为感同身受。
●复旦大学、中科院、《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金融时报》等国内外知名高校与媒体专家鼎力推荐
|
內容簡介: |
《动物思维》作者通过意识流的写作手法,描述了深入动物世界之后的所见所闻、所思所得。作者身体力行地观察并实践了人类学习身边的动物,利用生物学思维的更大可能性。
作为进化的适者,獾比很多强者具有更强的生命力;水獭为了适应生存规则,不断找寻更佳的生态位;狐狸适应了城市的变化,享受着多样性带来的红利;处于食物链底端的赤鹿,努力打破习得性无助的樊篱;雨燕翱翔于空中,时刻都在行动。通过本书,你能够观察到人类身边的动物如何在危机四伏的波动中找寻机会、生存甚至受益。
要在波动的世界更好地生存,你要习得生物学思维。
要从根本了解何为生物学思维,要看《动物思维》。
|
關於作者: |
查尔斯福斯特
●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博物学家拥有聪明的头脑、有趣的灵魂,勇敢的内心,强健的体魄,理性的思维和诗意的表达。
●他毕业于剑桥,工作于牛津,从小就是令人钦慕的别人家的孩子;他曾是一名高傲、自信、成功的律师,参与了许多重要的医疗法律案件,目前则是牛津大学法学院的客座教授,教授医学法律和伦理学,也是牛津大学格林坦普尔顿学院的研究员。
●他是英国地理学会和林奈学会的会员,也是一名探险与极限运动爱好者,参加过有地狱马拉松之称的 撒哈拉沙漠马拉松。
|
目錄:
|
序 言 动物的思维远比人类认识到的更复杂
一章 跨越物种:超越人类思维局限 - 001
贴近动物,以它为师 - 004
与动物共享感官体验,联结自然 - 008
通过对话理解其他生命的思维 - 019
二章 适者比强者更有生命力:獾 - 023
以獾为始 - 026
重组大脑 - 029
打破人类的幻象 036
适者比强者更适应天择 - 065
三章 动态寻找生态位:水獭 - 071
水獭也有资产负债表 - 073
处境艰困时需争分夺秒 - 079
危机四伏,也能获益 - 085
残酷的背后是公平的规则 - 100
四章 多样性才能带来红利:都市之狐 - 107
成为狐狸的条件 - 109
向狐狸学习更具多样性的三种能力 - 113
与生存环境的关系决定你的生存状态 - 131
五章 打破习得性无助的樊篱:赤鹿 - 143
来自猎食者的反思 - 146
死亡源于对变化的猝不及防 - 154
群体生存的三个真相 - 163
六章 时刻做个行动派:雨燕 - 177
雨燕的生存法则 - 182
从时间视角理解工作的价值 - 186
持久改变始于行动 - 190
只有不停奔跑,才能留在原地 - 195
结语 唯有融入生态之中,才能在波动的环境下获益 - 203
致 谢- 209
注释与参考文献-211
|
內容試閱:
|
动物的思维远比人类认识到的更复杂
我想知道动物在野外生存是怎么一回事。或许我有办法知道答案。神经科学可以替我解惑,一点哲学思考和大量约翰克莱尔(John Clare)1 的诗作也可以。但若要了解野外生存的动物,就要一点一滴地深入进化树,钻进威尔士山坡的一处洞穴,搬开英国德文河(Devon River)河床的石块,了解失重状态、风的形状以及枯燥乏味的时光,把鼻子埋进土里,感受死之将至的颤抖,聆听生命的断裂声。
许多自然写作中,人类都如殖民者般大批入侵自然领域,这类作品记录的都是人类从近2 米的视角看到的现象,或者将动物拟人化,假装它们也要穿衣服。本书试图从全身赤裸的威尔士獾、伦敦狐狸、埃克斯穆尔水獭、牛津雨燕、苏格兰岛与英国西南部赤鹿的视角看世界,了解在嗅觉或听觉超越视觉的情况下,用双脚或翅膀横越景观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这里面简直是乐趣无穷。
当走进一处林地时,人类会和其他生物共同感受到森林里的光线、颜色、气味和声音。但是人类眼中的林地和其他生物看到的林地,是同一处吗?每个生物都会在脑中建构各自的世界,并在那个世界里生活。我们的周遭存在着上百万种世界,而探索其他世界是一项充满刺激的神经科学与文学挑战。
神经科学迄今已经取得了许多重大进展,我们可以得知(或根据相似物种的研究合理推测),当獾在树林之间穿梭的时候,鼻子和大脑的嗅觉区域分别会发生什么变化。但是文学探索还在原地踏步。当獾在闻蛞蝓气味的时候,看着獾的脑部核磁共振扫描图,指出发出亮光的是哪一个区域是一回事,而用语言描绘獾看到那片树林时的感受,又是另一回事。
传统自然写作有两大罪状:人类主义(anthropocentrism)和拟人主义(anthropomorphism)。人类中心主义会把大自然写成人类眼中的模样。既然书是写给人看的,从商业角度来说,这是个聪明的做法,但若是这样,内容就会变得很无聊。拟人主义则是把动物当作人类来看待,替它们穿上无形 或有形的衣物,并赋予它们人类的感官认知。我已经在尽量避免重蹈覆辙,但是可想而知,还是会以失败收场。
我将从獾、狐狸、水獭、赤鹿和雨燕的视角,描述它们感知到的世界。方法有二:一是埋首钻研相关的生物学文献,研究这些动物的生活习性。二是身临其境,扮演獾的时候,我就住进獾巢,以蠕虫为食;扮演水獭的时候,我就试着用牙齿捕鱼。动物的感官比人类的敏锐,它们眼中的色彩比任何一位人类艺术家的调色盘都丰富,它们的思维比我们认识到的更复杂。人类从新石器时代起就开始耕种,但即使翻遍地表所有的土块,人类与土地的亲密程度仍比不上动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