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臺灣用戶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
|
share:
|
||||
|
新書推薦: ![]() 《 micro:bit 硬件编程快速入门与综合实战 》 售價:HK$ 74.8 ![]() 《 南宋新出碑志文献辑补 》 售價:HK$ 217.8 ![]() 《 故宫博物院百年百事 》 售價:HK$ 140.8 ![]() 《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 》 售價:HK$ 94.6 ![]() 《 中国ESG卓越实践(2024) 探索创新ESG中国实践的路径和方法 》 售價:HK$ 217.8 ![]() 《 大浪淘沙:从五代到十国 王宏杰五代史三部曲系列 一部生动而富有深度的乱世长卷 一幅反映人性的丰富画卷 》 售價:HK$ 105.6 ![]() 《 第八个侦探 》 售價:HK$ 65.8 ![]() 《 情结(精装)俄狄浦斯情结/该隐情结/自卑情结/救世主情结…… 在诉说与倾听中打开心灵的窗户,探索情结 》 售價:HK$ 60.5 |
| 內容簡介: |
| 《百济的宗教与社会》由分析百济国的政治生活及与其密切相关的文化史、社会史的多篇研究论文构成,内容涵盖祭祀、道教、巫术、生死观念等诸多方面。张寅成综合运用了汉唐时期汉文史料和韩国全罗、忠清等地的本土考古资料,利用遗物和遗迹等物质资料来研究百济人的祈愿、人生观、世界观等精神世界,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值得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东亚考古学等领域的学者借鉴和参考。全书包括仪礼和国家形成武王时期的道教术数和生活古人的疾病观和医疗从武宁王陵墓志看生死观等五章及三个附录。 |
| 關於作者: |
|
張寅成,
1972-1979 韓國國立忠南大學歷史學系學士 1981-1985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 1981-1985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 現任:韓國國立忠南大學歷史學系教授(1997-) 專長: (1)中國史張寅成, 1972-1979韓國國立忠南大學歷史學系學士 1981-1985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 1981-1985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 現任:韓國國立忠南大學歷史學系教授(1997-) 專長: (1)中國史 (2)韓國史 著作 專書 張寅成,《中國古代禁忌》,台北:稻鄉出版社,2000。 學術期刊論文 張寅成,〈百濟的術數〉,《百濟研究》,24(1994),頁135-146。 張寅成,〈中國古代障塞的山現與形態〉,《百濟研究》,28(1998), 頁397-417。 張寅成,〈百濟的道教〉,《百濟研究》,29(1999),頁49-67。 張寅成,〈南朝皇帝喪禮的重建-從百濟王室祭祀遺址談起〉,《鄭欽仁教 授榮退記念論文集》,1999,頁71-80。 全莹,韩国忠南大学百济研究所历史学博士,现为延边大学朝鲜韩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专攻百济史。 |
| 目錄: |
|
插图目录3
致谢7 前言9 第一章 仪礼和国家形成15 第二章 武王时期的道教53 第三章 术数和生活81 第四章 古人的疾病观和医疗103 第五章 从武宁王陵墓志看生死观141 附录一 南朝的丧葬仪礼研究 以皇帝的仪礼为中心159 附录二 百济金铜大香炉的功能和意义180 附录三 古代韩国的道教和道教文化206 参考文献231 |
| 內容試閱: |
|
致谢
感谢迄今为止在笔者学术生涯中所有给予我帮助和批评的人们。 首先要感谢笔者在台湾大学留学期间攻读中国古代国家宗教和社会生活史时指导笔者的杜正胜教授和高明士教授。杜正胜教授(现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曾对笔者提出了各种关于韩国历史和文化的问题,而正是这些疑问成为笔者关注韩国历史和文化的契机。高明士教授虽然是中国史研究者,但其视野也涉及韩国史和日本史领域,他给了笔者研究韩国史的勇气。 忠南大学百济研究所是笔者在韩国史中选择研究百济史的缘起。笔者在参加由百济研究所主办的各种学术讨论会、公开讲座、读书讨论会等的过程中了解了百济史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动向,这些都成为笔者致力于研究百济史的资产。在此谨向引导笔者参加百济研究所各种学术活动的崔槿默教授、金寿泰教授以及引领笔者关注百济考古学的朴淳发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是对笔者在上述期间所发表论文修改和补充后的汇总。在此对每次发表论文时都给予笔者帮助和批评的韩国古代史以及考古学领域的学者们表示感谢,因为这些批评给了笔者一个检讨自己的契机。最后要感谢对笔者不吝批评和帮助,并且和笔者一起为了此书的问世而费尽心血的人生伴侣和学习同伴金仁淑。 前言 小时候老家后面有一座低矮的小山丘。在山丘上面有一处天然的游乐场,笔者和小伙伴们常在上面玩耍。从这个山丘向远处望去,可以看见更高的山,这景象在年少时的笔者的眼里便是最广阔的世界。青年时期,笔者离开了故乡便也忘记了老家的山丘。 大学时,笔者梦想着广阔的世界而决心研习中国史,并选择到中国台湾留学。在学习中国史的时候,指导笔者的老师总是会问笔者各种各样关于韩国历史和文化的问题,这个时候笔者才开始回顾韩国自己的东西,开始理解在老家山丘上所看到的高山的意义。 这座山便是孕育百济武王和善花公主传说的弥勒山。这座蕴含着百济历史和文化的老家山丘,成了笔者寻找百济人崇高理想及其体...... |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
| megBook.com.hk | |
|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