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臺灣用戶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
|
share:
|
||||
|
新書推薦: ![]() 《 财报防坑指南:20分钟看透企业真实现金流与盈利陷阱 》 售價:HK$ 76.8 ![]() 《 安逸哲学:锦绣天府人生智慧“安逸四川”三部曲第一部 安逸是中华文明为世界贡献的人生智慧 》 售價:HK$ 96.8 ![]() 《 风月狩(全二册) 》 售價:HK$ 71.5 ![]() 《 大学问·改过自新:清代以来自首制度的表达与实践(以丰富案例生动还原清代以来自首制度在基层的运行图景, 》 售價:HK$ 74.8 ![]() 《 DK照亮未知的灯塔 》 售價:HK$ 74.8 ![]() 《 超越高绩效团队教练实战篇(第3版) 》 售價:HK$ 153.9 ![]() 《 全新借力赢利 负债翻盘副业变现新商机 》 售價:HK$ 65.8 ![]() 《 人生舍弃清单 》 售價:HK$ 65.9 |
| 內容簡介: |
| 近年来,经济学以外的学科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运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一进程被21世纪初的金融危机加速了。《牛津金融社会学手册》共有26章,由欧洲、北美和亚洲的国际知名学者撰写,全面涵盖了金融在全球化世界及其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的各种主题。主题包括现代金融的全球性制度、参与金融交易和支持技术的行动者类型、抵押贷款市场、评级机构以及金融经济学的作用。特别专辟一部分关注了金融危机,同时也关注了替代性金融,包括中国的崛起。这本手册将是当代金融和经济社会学学者、研究者和学生不可或缺的工具,并将作为从广义的社会学角度研究这些领域的不断扩大的国际学者群体的参考。 |
| 關於作者: |
| 译者,艾云,社会学博士。2011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美国斯坦福大学弗里德曼国际研究中心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组织与制度社会学、经济社会学,研究兴趣有国家治理与基层政府组织与行为、市场与企业组织、城市化与乡村制度变迁、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等。主持2013年国家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县域治理机制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社会发展研究》、《The China Quarterly》、《Research in the Sociology of Organizations》等杂志发表论文数篇。 |
| 目錄: |
|
图目录
表目录 作者简介 引言 第一部分 金融制度与金融治理 第1章 全球金融及其制度空间 第2章 政治与金融市场 第3章 金融与机构投资者 第4章 作为新兴现象的商业集团和金融市场 第5章 中央银行和技术理性的胜利 第二部分 金融市场的运行 第6章 什么是金融市场?作为微观制度和后传统的社会形态 第7章 拍卖与金融 第8章 交易中的互动与决策 第9章 交易员和市场道德 第10章 套利中的实体社会学 第11章 透过他者视角的观察:场内和场外的不协调 第三部分 信息、知识和金融风险 第12章 市场效率:基于社会学的分析视角 第13章 金融分析师 第14章 评级机构 第15章 会计和金融 第四部分 金融危机 第16章 国际货币制度与国内政治经济: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 第17章 漫长的奇异之旅:1968~2010年的国家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第18章 致命的抵押权:抵押贷款的时间和空间 第19章 作为象征和仪式的金融危机 第20章 金融欺诈的社会学 第五部分 丰富多彩的金融市场 第21章 金融的非统一性:对西方金融的替代性实践 第22章 伊斯兰银行业和金融业:替代性选择或是表象? 第23章 金融地理:中国的国家-企业集群 第24章 艺术品的金融化 第六部分 金融的历史社会学研究 第25章 历史社会学视角下的现代金融 第26章 性别与金融 第27章 信心在金融中的作用 第28章 现代经济学思想中的金融学 第29章 金融自动化:过去、现在和未来 索引 译后记 图目录 图1-1 1917~2005年美国前10%高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例 图3-1 美国大公司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 图3-2 首席执行官收入结构及其变化 图3-3 经理层持股比例 图3-4 首席执行官薪酬与所有其他雇员的平均收入之比 图3-5 多元化的平均水平(熵指数) 图3-6 债务股本比 图3-7 声明缩减公司规模的公司占比 图3-8 养老金计划的净资金情况 图4-1 家族对企业家能力和商业集团发展的影响 图12-1 社会评估和金融市场定价的三个视角与三个原则 图13-1 由分析师亨利布洛杰特(Henri Blodget)和乔纳森科恩(Jonathan Cohen)构建的 亚马逊网站的两个计算框架(Beunza and Garud,2007:27) 图14-1 企业和市政信用评级的过程 图16-1 1950~2008年美国国防和主要战争费 图16-2 减税的财政效应 图16-3 1950~2008年美国联邦政府的公共事务支出 图23-1 中国大陆期货市场中的经纪公司和行业协会所理解的市场结构 图23-2 香港证券交易所向当地媒体展示的市场结构 图23-3 交易所Q与其他交易者会员之间的关系 表目录 表1-1 分区域前五名最具影响力的市场指数 表13-1 根据信息来源对分析师重要性的排序(Barker,1998) 表14-1 评级行业历史上重大事件的时间谱系 表22-1 符合伊斯兰教法的资产最多的25个国家和地区(2010年) 表23-1 2004~2006年中国期货市场的佣金费率 |
| 內容試閱: |
|
《牛津金融社会学手册》中译本序言
刘世定 受剩余策略(即避开经济学的研究领域)的影响,美国社会学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很少对金融领域的变化及该领域与其他社会生活领域的关系予以关注,而这种策略对社会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近二十年来,这种状况有所改变,特别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发生以后,社会学介入金融领域的研究获得了新的动力。《牛津金融社会学手册》的出版,反映了这一变化,甚至可以看作社会学将成规模地介入金融研究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中国社会学自1979年恢复重建以来,在费孝通等老一辈社会学家引领下,以中国的现实发展问题为导向,并没有循着剩余策略的路径发展。伴随中国的经济、社会的变迁和发展,社会学很自然地将社会经济生活纳入其研究视野之内,一些经验研究也自然地关注金融在经济制度变迁中的作用和特有机制。进入21世纪以后,一些社会学者对金融与社会的关系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他们意识到,不仅随着当代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金融的影响随之扩展,成为改变社会生活诸多方面的重要力量,而且世界范围内正经历着一场金融技术革命,这场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结合在一起,正深刻地改变着社会结构,值得社会学者给予高度关注。例如,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2002年组织的第一届金融、技术与社会研讨会的通知中写道: 从20世纪60年代起,首先在经济发达国家中出现了金融资产超过实物资产的现象,而这一变化又逐渐向更大的范围扩展。与此相联系的是社会财富分配和再分配的机制,乃至社会分化和整合机制发生了变化。在微观层面,这种变化和金融工具的日益多样化、金融组织的日益复杂化联系在一起。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金融运作对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和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密切联系。金融和技术,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已经成为改变社会生活的两大杠杆。社会学有必要对这一变迁做出积极的反应。 虽然中国社会学没有主动遵循剩余策略...... |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
| megBook.com.hk | |
|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