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风声(珍藏纪念版,全4册)
			》 
			 售價:HK$ 
			173.8
			 
			 
	
			  
			《 
			美学四讲
			》 
			 售價:HK$ 
			71.5
			 
			 
	
			  
			《 
			不可辨识的生命—影像 融合文化研究、后现代视角与图像学,评析戏剧影视艺术,洞察社会思潮,思想美学并重
			》 
			 售價:HK$ 
			85.8
			 
			 
	
			  
			《 
			大国重器—中国盾构机创新发展之路
			》 
			 售價:HK$ 
			118.8
			 
			 
	
			  
			《 
			长路行(带你看民国顶级书香世家的真实生活日常)
			》 
			 售價:HK$ 
			74.8
			 
			 
	
			  
			《 
			人体脂肪的秘密
			》 
			 售價:HK$ 
			75.9
			 
			 
	
			  
			《 
			社会史:理论与实践(增订版)(德国著名社会史学家于尔根·科卡重要文集。全面展现德国社会史学派的兴起与
			》 
			 售價:HK$ 
			107.8
			 
			 
	
			  
			《 
			津巴多时间心理学 首次系统论述时间观疗法 菲利普·津巴多 著 自我觉察 活在当下 津巴多 心理学 当
			》 
			 售價:HK$ 
			75.9
			 
			 
	
 
       | 
     
      
      
         
          | 編輯推薦: | 
         
         
           
            ◎ 20世纪美国文学的代言人罗伯特洛威尔,被誉为我们时代的诗人历史学家美国*后一位声名卓著的公众诗人
 ◎ 《时代》杂志封面人物,阅读美国诗歌绕不开的大师
 ◎ 保存至暗时刻的美好与纯真,教你看穿真相而依然热爱生活
 ◎ 被《纽约时报》称赞他改变了美国诗歌,深刻影响当代英语诗歌的写作潮流,毕肖普、普拉斯、默温等当代重要英语诗人均在受影响之列
 ◎ 备受希尼、米沃什、布罗茨基、沃尔科特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推崇
 ◎ 2次普利策奖、1次美国国家图书奖、1次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
 ◎ 权威选本,详尽注解,美国20世纪地位崇高的经典诗人,作品首次结集引进国内
 ◎ 曾译有辛波斯卡、鲍勃迪伦等人的诗作,著名诗人胡桑担纲翻译,并撰写万字译后记
           | 
         
       
      
      
      
      
         
          | 內容簡介: | 
         
         
          |  
            《生活研究》是凝结洛威尔毕生创作精华的诗歌选集,收入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奖作品《生活研究》、两部普利策奖获奖作品《威利老爷的城堡》《海豚》,以及《为联邦军阵亡将士而作》《日复一日》等覆盖洛威尔整个创作生涯的多种诗集中的重要篇目,包括《臭鼬时光》《丹巴顿》《历史》《中央公园》等脍炙人口的名篇。
           | 
         
       
      
      
      
         
          | 關於作者: | 
         
         
           
            罗伯特洛威尔 Robert Lowell(1917-1977)
 美国诗人、散文家、翻译家。被誉为我们时代的诗人历史学家美国最后一位声名卓著的公众诗人。美国第六任桂冠诗人,曾获美国国家图书奖、普利策奖、美国书评人协会奖、美国艺术暨文学学会奖等多种文学大奖。其作品影响了包括希尼、米沃什、布罗茨基、沃尔科特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以及毕肖普、普拉斯、默温等著名诗人在内的多位同代及后辈诗人。
 1911年生于波士顿。先后就读于哈佛大学、凯尼恩学院和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1947年,洛威尔结识伊丽莎白毕肖普,并与她在之后的三十年中保持终身友谊。1954年,他受聘前往波土顿大学讲授诗歌,学生中有西尔维亚普拉斯和安妮塞克斯顿等人。
 1960年,诗集《生活研究》出版,被认为是美国自白派诗歌运动的开创性作品。1967年,洛威尔登上美国《时代》杂志封面,被誉为美国同代中最好的诗人。《纽约时报》则称洛威尔改变了美国诗歌。1977年,洛威尔逝世于纽约,享年60岁。
 胡桑 | 译者罗伯特洛威尔 Robert Lowell(1917-1977)
 美国诗人、散文家、翻译家。被誉为我们时代的诗人历史学家美国最后一位声名卓著的公众诗人。美国第六任桂冠诗人,曾获美国国家图书奖、普利策奖、美国书评人协会奖、美国艺术暨文学学会奖等多种文学大奖。其作品影响了包括希尼、米沃什、布罗茨基、沃尔科特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以及毕肖普、普拉斯、默温等著名诗人在内的多位同代及后辈诗人。
 1911年生于波士顿。先后就读于哈佛大学、凯尼恩学院和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1947年,洛威尔结识伊丽莎白毕肖普,并与她在之后的三十年中保持终身友谊。1954年,他受聘前往波土顿大学讲授诗歌,学生中有西尔维亚普拉斯和安妮塞克斯顿等人。
 1960年,诗集《生活研究》出版,被认为是美国自白派诗歌运动的开创性作品。1967年,洛威尔登上美国《时代》杂志封面,被誉为美国同代中最好的诗人。《纽约时报》则称洛威尔改变了美国诗歌。1977年,洛威尔逝世于纽约,享年60岁。
 胡桑 | 译者
 诗人、译者。著有诗集《赋形者》、诗学论文集《隔渊望着人们》、散文集《在孟溪那边》。译著有《我曾这样寂寞生活》(辛波斯卡诗选)、《鲍勃迪伦诗歌集》(合译)、《染匠之手》(奥登散文集)等。现任教于同济大学中文系。
           | 
         
       
      
      
      
      
         
          | 目錄: 
           | 
         
         
           
            生活研究(1959)
 003 丹巴顿
 008 父亲的卧室
 010 出售
 012 高烧时
 015 离家三月后回来
 018 男人与妻子
 021 谈及婚姻的烦恼
 023 臭鼬时光
 威利老爷的城堡(1946)
 029 圣婴
 031 纪念亚瑟温斯洛
 033 玛丽温斯洛
 036 醉酒的渔夫
 039 彩虹消失之处
 042 福光之子
 为联邦军阵亡将士而作(1964)
 047 水
 050 旧恋人
 054 中世纪
 056 1961年秋
 059 佛罗伦萨
 063 阿尔弗雷德康宁克拉克
 066 儿歌
 068 公共花园
 070 近视:一个夜晚
 073 霍桑
 077 卡里古拉
 081 华盛顿七月
 084 软木
 087 纽约1962:片段
 089 为联邦军阵亡将士而作
 在大洋附近(1967)
 097 中央公园
 101 在大洋附近
 历史(1973)
 109 历史
 110 亚历山大之死
 112 马库斯加图,前234前149
 114 马库斯加图,前95前46
 116 西塞罗,献祭的杀戮
 118 尤维纳利斯的祷告
 120 阿提拉,希特勒
 122 玛丽斯图亚特
 124 伦勃朗
 126 拿破仑
 127 贝多芬
 128 柯勒律治
 130 失落的曲调
 132 兰道尔贾雷尔
 134 T. S. 艾略特
 136 罗伯特弗罗斯特
 138 更糟的时代
 140 尤利西斯
 142 发烧
 143 两堵墙
 145 出版日
 147 作为英雄的虚无主义者
 149 阅读自己
 151 为伊丽莎白毕肖普而作
 为丽齐和哈丽特而作(1973)
 155 哈丽特
 157 伊丽莎白
 159 这些风(哈丽特)
 161 圣诞树
 162 亲爱的忧伤
 163 哈丽特的梦
 164 永恒的女性
 166 我们的二十周年结婚纪念日(伊丽莎白)
 168 艰难的道路(哈丽 特)
 169 艾雷穆苏露营的结束(哈丽特)
 171 带一只乌龟回家
 173 乌龟放生
 175 长夏
 176 长命的人(哈丽特和伊丽莎白)
 海豚(1973)
 179 渔网
 181 窗子
 182 症状
 184 秋日周末在米尔盖特
 188 美人鱼
 190 在邮件里
 192 夫妻
 193 美人鱼出现
 194 海豚
 诗选(1976)
 199 初恋
 200 1930 年代(其一)
 202 1930 年代(其二)
 203 不会归来
 日复一日(1977)
 207 我们的来生
 210 为约翰贝里曼而作
 214 在病房
 218 日子
 220 为谢里丹而作
 222 草丛起火
 225 圣马可,1933
 229 十分钟
 232 留意
 234 轻视
 237 结语
 最后的诗(1977)
 241 夏潮
 245 译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