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让内的理性主义 发现无意识之旅
》
售價:HK$
66.1
《
苏美尔文明(方尖碑)
》
售價:HK$
132.2
《
知命不惧:从芝诺到马可·奥勒留的生活艺术
》
售價:HK$
110.9
《
Zemax光学设计从基础到实践
》
售價:HK$
132.2
《
全球化的黎明:亚洲大航海时代
》
售價:HK$
109.8
《
危局
》
售價:HK$
84.0
《
穿裙子的士:叶嘉莹传
》
售價:HK$
53.8
《
肌肤会说话 : 听懂自己肌肤的语言,呵护肌肤
》
售價:HK$
98.6
|
內容簡介: |
本书分为七篇。开篇先介绍了中国信用债市场基本知识点、历史以及现状。投资策略和信用风险篇,是笔者对信用债二级市场投资研究*重要两种技能的研究心得,笔者的切身感受是信用债投资策略偏重宏观经济研究和中观行业研究,而企业信用风险识别更偏重微观会计研究。本书也是从宏观开始,逐步向个券和行业延伸,逐一研究。从实践感受来看,同时涉略这两方面的研究,和单独侧重某一方面相比,更有助于投资研究问题的思考。信用债超额收益复盘笔记篇,回顾了国内信用债市场的几次典型超额收益行情;大类资产配置篇,简述了中国债券市场和其他大类资产的相关性研究;债券基金及其他篇,介绍了国内债券基金和分级A基金的基本情况;*后在 随笔和漫谈篇中记录了笔者的一些思想感悟。
|
關於作者: |
赵婧,厦门大学经济学硕士,长期从事债券研究工作。2011年至今就职于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担任固定收益分析师,侧重于宏观利率和信用债研究。
|
目錄:
|
第一篇 基础知识
第一章 债券及债券市场
第二章 中国信用债发展简史
第三章 中国信用债市场现状
第二篇 投资策略
第四章 信用债投资框架
第五章 信用债投资框架扩展行业利差
第六章 债券估值体系
第三篇 信用风险
第七章 信用风险分析最看重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
第八章 财务报表粉饰识别
第九章 信用风险分析中其他值得关注的信息
第十章 合并报表制度下关注母公司和子公司的独立性
第十一章 破产流程梳理
第十二章 债券违约案例信用风险分析
第四篇 信用债超额收益复盘笔记
第十三章 城投债的超额收益
第十四章 高收益产业债的超额收益
第十五章 房地产债的超额收益
第十六章 未来可能的机会:民企债
第五篇 大类资产配置
第十七章 债券与股票
第十八章 信用债与可转债
第十九章 债券与商品
第二十章 债券与汇率
第六篇 债券基金及其他
第二十一章 货币基金
第二十二章 债券基金
第二十三章 上市交易型基金分级A、B浅析
第七篇 随笔与漫谈
第二十四章 信用风险演变的两个逻辑要点
第二十五章 中国信用债各评级估值曲线的纵向可比性
第二十六章 关于信用利差历史上的一些争论
第二十七章 也来谈谈行情的演绎
第二十八章 技术和基本面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2008年以前,中国信用债市场发展较缓慢,企业债务融资主要依赖银行贷款。从2008年开始,随着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成立,中期票据推出,中国信用债市场开启了破冰之旅。截至2018年底,企业债券融资额占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10%,过去的十多年中国信用债市场实现了飞速成长。
笔者作为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的一名债券研究员,正好经历了中国信用债市场的发展和变迁。在此期间笔者时刻关注市场的变化,思考未来的投资方向,积累了较多的资料。虽然笔者在工作中写过无数研究报告,但是笔者一直认为自己的文学素养没有达到写作成书的程度。
在2018年和董德志老师交流时,他谈到国内信用债研究存在空白,建议我将这些年的研究进行总结出版。笔者回想工作这些年走过的路,也想起刚入行的时候,曾在网上搜索是否有相关书籍、是否有美国信用债市场相关的资料等等。思索再三,笔者决定写作本书,权当抛砖引玉。笔者能力和时间有限,不足之处望读者海涵。
就信用债二级市场投资研究而言,笔者认为最好能掌握两种技能:一是信用债投资策略,二是信用债信用风险识别。这两部分分别对应本书的投资策略篇和信用风险篇。笔者的切身感受是信用债投资策略偏重宏观经济研究和中观行业研究,而企业信用风险识别更偏重微观会计研究。笔者的研究生涯是从宏观开始,逐步向个券和行业延伸,逐一研究。从实践感受来看,同时涉略这两方面的研究,和单独侧重某一方面相比,更有助于投资研究问题的思考。
笔者相信大道至简,所以研究中偏爱提炼主线,本书的内容也是笔者认为最核心的要点。让笔者欣慰的是,根据摸索的研究框架,笔者曾较准确地抓住了2015年城投债和2016年产业债的超额收益机会,研究框架经受过考验。
另外,笔者书中投资策略篇涉及的行业分析主要是针对发债较多的行业,其实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发展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发债企业越来越多样化,其他行业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要。
最后,感谢董德志老师的鼓励,没有他的鼓励,我可能也想不到要写下这本书;同时也感谢这些年他作为我们团队的领导给我的帮助和支持。感谢国信证券的培养,感谢带我入行的李怀定老师,感谢好友郑亚斌的宝贵建议,感谢所有同事的关照及我家人的全力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