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臺灣用戶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
|
share:
|
||||
|
新書推薦: ![]() 《 绝美克孜尔:细品中国石窟奇迹 》 售價:HK$ 184.8 ![]() 《 隋唐与东亚 》 售價:HK$ 63.8 ![]() 《 理解集(1930-1954)(阿伦特作品集) 》 售價:HK$ 118.8 ![]() 《 智慧储能革命 揭示储能行业的技术路线与底层逻辑 洞见能源革命的未来图景 》 售價:HK$ 86.9 ![]() 《 身体知道幸福:发现感恩、幸福与喜悦的意想不到的方式 》 售價:HK$ 86.9 ![]() 《 海外中国研究·道家与中国治道(国际汉学泰斗顾立雅集大成之作,一部打破哲学迷思的中国治道探源经典。开辟 》 售價:HK$ 63.8 ![]() 《 人体雕塑解剖学 》 售價:HK$ 140.8 ![]() 《 投喂AI:人工智能产业的全球底层工人纪实 》 售價:HK$ 75.9 |
| 編輯推薦: |
|
法国史学之父米什莱的经典之作;
重回女巫审判现场, 看审判者的大义凛然, 听受审者的强词夺理, 感受其他人的冷眼旁观。 |
| 內容簡介: |
| 在中世纪的帷幔下,任何自然灾祸和人为反抗都会被视为有魔鬼作祟,对强大力量的畏惧之情将邪恶的始作俑者女巫推上了审判席。教会带着一种阴沉的狂怒,宁枉勿纵地将她们绑缚在火刑柱上付之一炬,直到18世纪,欧洲各地仍旧在实行火刑,仅在西班牙就烧死了一千六百人但真正作祟的其实是恶意,在重重迷雾的遮掩下,任何女性在任何时间与任何地点都有可能被任何目击者指认为女巫,所以,令人畏惧的强大力量并不是邪恶的始作俑者,而是罪名的百口莫辩。 |
| 關於作者: |
|
儒勒米什莱(17981874)
法国历史学家,在近代历史研究领域成绩卓越,被学术界誉为法国最早和最伟大的民族主义和浪漫主义历史学家,还被誉为法国史学之父。代表作有《法国史》《法国大革命史》《论人民》等。 |
| 目錄: |
|
出版说明
英译者序 引言 上卷 第一章 诸神之死 第二章 中世纪为何陷入绝望 第三章 炉边的小恶魔 第四章 诱惑 第五章 魔鬼附身 第六章 契约 第七章 逝者之王 第八章 自然王子 第九章 魔鬼为医 第十章 符咒与春药 第十一章 反叛者的圣餐、巫魔会与黑弥撒 第十二章 续篇: 爱情与死亡,撒旦消失 下卷 第一章 女巫没落;撒旦数量倍增,变得常见 第二章 女巫之锤 第三章 法国的百年宽容: 反抗 第四章 巴斯克女巫:1609年 第五章 撒旦成神父 第六章 戈弗瑞迪:1610年 第七章 卢敦的魔鬼附体者于尔邦格兰迪耶:16321634年 第八章 卢维埃的魔鬼附体者,玛格达伦巴文:16331647年 第九章 魔鬼在17世纪获得胜利 第十章 吉拉德神父与卡蒂埃尔:1730年 第十一章 修道院里的卡蒂埃尔:1730年 第十二章 审判卡蒂埃尔:17301731年 后记 权威参考资料 |
| 內容試閱: |
|
出版说明
女巫是一个充满了神秘的词汇,在童话故事、神话传说中,女巫往往是能呼风唤雨的人物,既令人心生畏惧,又让人顶礼膜拜。但在中世纪,这种暗含着臆想成分的断言却是误读,因为这时的女巫不再只是一种人物身份,或者一个隐秘标记,在社会环境的潜移默化下,女巫已经成了一种禁忌,成了能将任何一位女性从其所生活的世界隔离出去的病原。 在尚缺乏理性的时代,自然灾祸与人为反抗都会被视为有魔鬼作祟,任何参与其中的人都会被定性为异端,为了扼制这种邪恶力量,宗教裁判所便应运而生。在狂热的宗教审判中,女巫成了站在被告席上的主角,也许只是因为她在吵架中说了一句咒骂的话,马上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审判甚至不需要任何确凿的证据,而且这些女巫往往会被施以极重的刑罚,甚至直接被处以火刑。 与单纯以史料为基础所写成的学术研究著作不同,米什莱先生更擅长以细腻的笔触来结合实例。本书既有生动的情节推动,又有翔实的史料支撑,再加上他特有的暗喻和反讽,这样一来,就产生了这样一部有着优雅文学色彩的历史著作。 而且,米什莱先生一向对女性抱有深切的同情与悲悯之心,在这部《中世纪的女巫》中,他延续了自己对女性群体的关怀,通过上下两卷的内容,勾勒了女性在中世纪的压抑氛围中令人心悸的遭遇。在上卷中,米什莱先生运用深厚的学识和丰富的想象力,以冷静的笔调和多重的意境展示了中世纪女性的生活图景。她们在生活中遭遇各种波折与困难,于是在魔鬼精灵符咒等通往幸福的引诱刺激下,这些普通女性踏上了成为女巫之路。这一决定的代价是惨重的,本书的下卷便进入了女巫审判环节。对巴斯克、卢墩、卢维埃三地的女巫案例的重现与解读将这些女巫推至台前,让我们从中看到这些邪恶的女巫不过是一个个平凡的女子,甚至有些还是懵懂无知的少女。 本书是根据英国历史学家特罗特的英译本而翻译的,在保留了米什莱先生优雅的法文笔调的同时,又增添了英国人的认真严谨,而且书中补充了大量的文化背景注释,我们力图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女巫这一群体在中世纪的演变过程。 如今,火刑柱在历史演变中已无迹可寻,随之而消殒的生命也青烟不再,我们只能通过这样一部作品来一窥中世纪社会的女性,为被误读了的女巫文化荡清些许笼罩着的阴霾,这是一个黑暗的时代,但这也是一个即将迎来光明的时代,希望读者在最后也能获得和米什莱先生同样的感受:让我们满怀希望,静候阳光的拥抱吧。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9年6月 英译者序 在翻译这部充满独特风采之美,而作者的不足之处也早已为英国公众所熟知的作品时,译者力图重现米什莱先生那种鞭辟入里的幽默、那种蔑视一切的口才和妙语连珠的行文风格;无论我们怎么形容,对这位语言大师来说,都不过分。他究竟步了别人的多少后尘,这个问题不妨留给后人去评说。只有一点,那就是他很清楚,自己并没有完全坚守初衷,没有达到从理论上来说他一定会达到的效果。文中的有些段落,他只是草草地一笔带过,或者是稍做改动;法国读者认为这样做无可厚非,但由于英国读者接受的教育不同,故应当避免。简而言之就是,法国作家的作品适于男性阅读,英国作家的作品却更适于女士们坐在客厅里品味,因为她们只能容忍戏剧与报纸专栏的粗劣。米什莱先生的论述主题及其晚期所做的研究,使得他深入探究了诸多的细节,其中既有精神方面的细节,也有生理方面的细节;而我们自己呢,却很少将这些方面与一般性的讨论主题混杂起来。虽说我们已经剔除了那些最粗俗的内容,但书中或许仍然留有一些东西,会让特别正经的读者大吃一惊。然而译者却觉得,在让这些读者大感震惊和违背作者初衷之间,译者并无选择。身处一种大的文化当中的读者,自会体谅译者的这种苦恼,对一些直言不讳、本身既非不道德而整体上也非不恰当的说法,并不会那么觉得害怕。假如把受到正经理论谴责的内容全都删掉,他可能会让这部作品显得更加传统和正派;可那样的话,米什莱先生就是莫名其妙地承认自己这么一个可怜的残废,是一个打着米什莱之名的跛子了。 就连眼光一般的读者,也不会误解一本受到了帝国爪牙封禁的书中的宗教主题;本书之所以受到封禁,既非出于宗教利益,也非出于道德考量,而完全是出于最残暴的罗马天主教Popery的利益。就算书中对罗马教廷的抨击看似偶尔涉及基督教Christianity本身,考虑到调查研究的性质,我们也应当允许某种过激之语才是;因为正是这些调查研究,彻底暴露出了一种宗教种种腐朽的衍生物,而这种宗教本身还是人类所知的最纯洁的一种。在研究所谓的信仰时代Ages of Faith时,作者发现它其实只配得上那个更真实、更古老的名称,即黑暗时代Ages of Darkness。针对当时的暴政、封建制度和僧侣制度,作者发出了一种义愤填膺的疾呼,并且几乎始终都有事实来证明,而一种更可笑的哲学却拒绝看到这些事实。就算他的结论有时过于仓促和片面,就算那个时期的教会和封建制度在当时发挥出了各自的作用,把这个主题的另一面呈现在我们面前,与当下盛行的种种教义相抗衡,也仍然是有所裨益的。我们不一定是眼睛里容不下一点儿沙子,而罗马天主教也依然存在。 从整体来看,我们并不能将米什莱先生的这部作品说成是一部反基督教的作品。与当时绝大多数有思想的人士一样,他是渴望看到一种比神学家们鼓吹的更加高尚、眼界更加开阔的教义;他向往的,是一种理解了大自然,因而与大自然之神和谐共存的教义。我们也不能说他不虔敬,说他像法国人一样,带着谈论世俗之事时的那种直率态度来谈论宗教;这样说,对他并不公平。或许,他的内心深处也充满了对宗教的虔诚,且其虔敬程度并不亚于那些称科伦索博士为异教徒,并且对弗雷德里克罗伯逊那种可疑的神学理论大摇其头的人。不管怎么说,任何一位译者,若是将本书这种极有特色的法国情调全然摒弃或者加以忽视,都是对如此显著的一部原作不公。 对于早已熟悉本国作家怀特先生Mr. Wright那些简洁而冷静之作品的英国读者而言,本书主要是让他们可以对作者本人进行一番饶有兴味的研究。它将狂想曲与充分的理性、历史与浪漫、粗糙的现实与动人的诗意古怪地结合到了一起;这样的一种风格,就算是在法国作家当中,除了米什莱先生,也少有人能够做到。尽管以真相与细致的研究为基础,但本书读来更像是一首诗,而非一部严肃的历史著作。作为一部出色的思辨之作,它近乎却又没有完全抓住各个时代巫术与假象这一整个历史背后的根本原因,因此在如今这个盛行庸俗通灵术的时代,看看本书既会带来益处,也会让人觉得饶有兴味。不过,巫术的真实历史,还有待头脑更加冷静的某位史家来写就。 L.J.T. 1863年5月11日 |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
| megBook.com.hk | |
|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