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臺灣用戶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
|
share:
|
||||
|
新書推薦: ![]() 《 平常的恶(思想剧场) 》 售價:HK$ 60.5 ![]() 《 食在味道--一份主食 舌尖上的中国美食书籍 》 售價:HK$ 46.2 ![]() 《 剑桥十八世纪政治思想史 》 售價:HK$ 305.8 ![]() 《 多周期技术分析掌握股市运行周期 抓住投资赢利的钥匙股价运行周期性趋势交易量价关系金融投资 》 售價:HK$ 85.8 ![]() 《 高胜算操盘:成功交易员完全教程美马塞尔林可著十年十二国版本帮助数百万交易者建立交易优势股票书籍 》 售價:HK$ 107.8 ![]() 《 亲子战争:全景解读2-6岁孩子的行为与心理,32个精选案例化解幼儿常见教养问题 》 售價:HK$ 65.8 ![]() 《 胡僧东来:汉唐时期的佛经翻译家和传播人 》 售價:HK$ 107.8 ![]() 《 电磁频谱中的战斗: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电子战飞机、作战与装备 》 售價:HK$ 107.8 |
| 內容簡介: |
| 本书初版于2007年,重印过1次。已售出英文版权。近年来不断有译者申请翻译此书,故作者计划增订两章,主要讨论民国时期关于“五教”的观念与实践。一方面补充了民国时期儒学作为一种宗教形态的新的发展状况,另一方面,也在具体、坚实的宗教史、宗教社会学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一些相关的宗教学和宗教哲学的理论课题。本书以"宗教"和"人文主义"这两个在现代汉语中几乎完全成为西文中译的观念为参照来考察儒家传统,意在揭示儒家传统中与"人文主义"和"宗教"两头相通但又并非单向相同的特征。 |
| 關於作者: |
| 彭国翔,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兼任国际中西比较哲学学会(ISCWP)会长、国际儒联理事、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以及《欧洲宗教哲学学报》(European Journal for Philosophy of Religion)、《比较哲学与欧陆哲学》(Comparative and Continental Philosophy)、《中国宗教研究》(Studies in Chinese Religions)、《中国哲学前沿》(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等国际学术期刊编委。曾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以及夏威夷大学、哈佛大学、波鸿鲁尔大学、法兰克福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台湾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世界多所大学与研究机构的客座教授与访问学者。曾获“2016年度北半球国家与文化克鲁格讲席” “2009年度贝塞尔研究奖”、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等。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哲学、思想史以及中西哲学和宗教的比较。除本书外还著有《良知学的展开:王龙溪与中晚明的阳明学》《儒家传统与中国哲学:新世纪的回顾与前瞻》《儒家传统的诠释与思辨:从先秦儒学、宋明理学到现代新儒学》《近世儒学史的辨正与钩沉》《重建斯文:儒学与当今世界》《智者的现世关怀:牟宗三的政治与社会思想》以及中英文论文近百篇,主编丛书与译丛多套。 |
| 目錄: |
|
增订版自序
导论 一 “人文主义” 释义 二 “宗教” 解说 三 人文主义与宗教之间的儒家传统 四 方法与意义 第一章 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章释义 一 引言 二 “我”“物”与“备”解 三 “反身而诚”与“强恕而行”释 四 结语 第二章 “万物一体”的宗教性人文主义——以《西铭》为中心的考察 一 引言 二 民胞物与:自我、他人与自然 三 乾父坤母:自我与天地 四 宗教性人文主义:儒家人文主义的特质 五 结语 第三章 身心修炼——朱子经典诠释的宗教学意涵 一 引言 二 经典诠释的重要性 三 作为身心修炼的经典诠释 四 朱子经典诠释中关于身心修炼的话语 五 朱子读书法与基督教圣言诵读的比较 六 结语 第四章 王畿的良知信仰论与晚明儒学的宗教化——一个比较宗教学的视野 一 作为信仰对象的良知 二 王畿良知信仰论的特质 三 晚明儒学的宗教化:方向、形态与形式 第五章 儒家的生死关切——以阳明学者为例 一 死亡:阳明学者的焦点意识之一 二 为何关注死亡与如何解脱生死:阳明学者的回应 三 儒释生死解脱之道差异的根源 第六章 多元宗教参与中的儒家认同——以王龙溪的三教观与自我认同为例 一 引言 二 王龙溪的三教观 三 王龙溪的自我认同 四 结语 第七章 儒家“理一分殊”的多元主义宗教观——以阳明学者的三教观为例 一 引言 二 王阳明的三教观 三 王龙溪的三教观 四 焦弱侯的三教观 五 “理一分殊”的多元主义宗教观 第八章 民国时期的“五教”观念与实践——以冯炳南为例/ 一 引言/ 二 冯炳南其人其事/ 三 举办“五教”演讲与出版《五教入门》/ 四 “五教”的思想观念/ 五 结语/ 第九章 再论民国时期的“五教”观念与实践——同源、同化与相处之道/ 一 引言/ 二 “五教”同源/ 三 “五教”同化/ 四 宗教观(修道)及其基础(率性)/ 五 “五教”相处之道/ 六 关于以儒教为国教的问题/ 七 结语/ 第十章 唐君毅论宗教精神 一 引言 二 为什么要肯定宗教精神 三 什么是真正的宗教精神 四 宗教精神与人类其他精神活动的关系 五 世界各大宗教传统宗教精神的比较 六 中国宗教尤其儒家宗教精神的特质 七 建立新的宗教精神 八 一些问题的观察和分析 第十一章德福一致——康德与牟宗三的圆善论 一康德之圆善论的撮要 二牟宗三圆善论的展示 三康、牟圆善论的比较 四康、牟圆善论的检讨 五笔者对圆善论的回应 第十二章 儒学与基督教的人生极致之辨——以齐克果人生境界说为中心的考察 一 齐克果的三层境界论 二 儒学境界观的基本模式 三 相通的说明 四 差异的分析 第十三章 儒家传统的身心修炼及其治疗意义——以古希腊罗马哲学传统为参照 一 引言 二 理解古希腊罗马哲学的另一种角度 三 儒家修身传统的身体向度 四 以日常生活为身心修炼 五 儒家身心修炼的治疗意义 第十四章 宗教对话——儒学第三期开展的核心课题 一 儒学第三期开展的再诠释 二 儒学是否是一种宗教传统 三 儒家传统的对话性 四 儒学传统对于宗教对话的应有贡献 第十五章 化解全球化过程中宗教冲突的儒学资源 一 问题:全球化与宗教冲突 二 理解:儒家传统的宗教性 三 资源:儒家多元主义的宗教观与实践 第十六章 儒学宗教性的世界意义——从西方儒学研究的新趋向前瞻21世纪的儒学 一 北美儒学宗教性研究的趋向 二 现当代新儒学的影响和意义 三 宗教性儒学全球发展的前景 附录 略说“儒学与宗教”研究的目标与视野 初版后记 征引与参考文献 |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
| megBook.com.hk | |
|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