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偶然事件(命运总是欺软怕硬,你不认命就会赢!)
》
售價:HK$
54.9

《
余下只有噪音:聆听20世纪(2025)
》
售價:HK$
206.8

《
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行动
》
售價:HK$
76.8

《
助人技术本土化的刻意练习
》
售價:HK$
87.9

《
中国城市科创金融指数·2024
》
售價:HK$
107.8

《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摆渡船上的人生哲学
》
售價:HK$
65.9

《
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梁方仲著作集
》
售價:HK$
148.5

《
反乌合之众——跳出羊群,逆向获利
》
售價:HK$
76.8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司法制度为研究对象,但又不拘泥于制度的描述,而是侧重于制度背后的价值与文化的剖析。本书虽然聚焦于中国的司法制度,但不局限于中国,始终在中西比较的意义上寻找中国司法领域问题出现的根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本书虽然强调对当代中国司法制度的研究,但是并不仅停留在当下,而是力求从中国传统司法文化中挖掘可供借鉴的资源来完善当下的司法制度。本书以司法制度为研究对象,但又不拘泥于制度的描述,而是侧重于制度背后的价值与文化的剖析。本书虽然聚焦于中国的司法制度,但不局限于中国,始终在中西比较的意义上寻找中国司法领域问题出现的根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本书虽然强调对当代中国司法制度的研究,但是并不仅停留在当下,而是力求从中国传统司法文化中挖掘可供借鉴的资源来完善当下的司法制度。全书共十章:*章,在本体论的意义上阐释司法的特征、功能及原则。第二章,从制度发生学的角度阐释了人类司法的发展轨迹。第三章,介绍了司法民主化的核心表现形式——陪审制度的中外经验,指出中国人民陪审制度的完善路径。第四章,对当下的法官绩效考核制度进行了系统的反思,提出了在司法规律意义上构建良性的法官管理制度的设想。第五章,系统地反思了当下司法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破解这些问题的具体路径。第六章,以“掏鸟窝案”为例,分析了当下司法裁判中合法性与合理性冲突产生的具体原因,提出克服这一冲突的具体路径。第七章,系统地阐释了判例法在克服成文法之局限性方面的功用,进而提出以案例指导制度为基础完善中国判例制度的具体设想。第八章,从中国人“比”的思维传统出发,指出当下中国应该在司法中充分利用“比”的技术来化解法律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第九章,系统阐释了司法仪式对一个社会文化构建方面的功能,指出在当下中国司法仪式应该成为法律信仰主义文化建构的重要力量。第十章,针对以主体性为价值核心的现代司法产生的滥讼、未来指向性缺失等问题,提出以主体间性为价值指引重建一套以合意为核心的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的构想。全书内容全面、详实。作者运用价值分析、文献实证、社会实证、案例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从传统到现代、从国内到国际、从理论到实践、从文化到制度、从一般理论到具体实践,对陪审制度、判例制度、法官绩效考核、司法改革、司法仪式、司法技术等司法领域的重要问题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对人类纠纷解决方式的历史变迁和司法的宏观走向作了具体阐述,同时也深刻地反思存在的具体问题。作者在诸多问题上都有独到见解,给人以深刻的启发,并从中国的立场上提出解决对策。
|
關於作者: |
李拥军,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吉林大学法理学国家级教学团队骨干教师,中国法理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吉林省法学会法治文化建设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吉林省司法体制改革专家顾问组顾问。曾获吉林省、长春市五一劳动奖章,吉林省“师德标兵”,第三届“吉林省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已出版专著2部,参编教材4部,发表论文60多篇。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0余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