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夏天,19岁的肖像(青鲤文库)岛田庄司两次入围日本通俗文学奖直木奖的作品 ,同名电影由黄子韬主演!
》
售價:HK$
49.5
《
图解机械工程入门
》
售價:HK$
96.8
《
股市长线法宝(第6版)
》
售價:HK$
140.8
《
中文版SOLIDWORKS 2024机械设计从入门到精通(实战案例版)
》
售價:HK$
98.9
《
纯数学教程
》
售價:HK$
85.8
《
威尔士史:历史与身份的演进
》
售價:HK$
107.8
《
黄金、石油和牛油果:16件商品中的拉丁美洲发展历程
》
售價:HK$
86.9
《
母亲的选择:看不见的移民保姆与女性工作
》
售價:HK$
74.8
|
編輯推薦: |
1. 《论家:个体与亲亲》以双重本体立意,在西学与中学双重视野下,重新审视家在现代世界的意义。
2. 孙向晨教授以其新作《论家:个体与亲亲》纪念五四新文化运动一百周年,在中国当下极具现代性的处境下,重新反思中国传统文化中显要的家问题,具有时代意义。
3. 作者创作此书的意图在于疏通血脉:让现代文明的成就在中国的文化中扎下根来,同时让中国文化传统能在现代世界开花结果,重新具有一种普遍意义
|
內容簡介: |
家的问题在当代中国学界悄然而成一重要论题。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如此显要的主题在近现代却迟迟难以进入主流话语,五四新文化运动激进立场无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家的价值观被认为是中国人进入现代世界的巨大障碍。
一百年过去了,我们应该更从容地面对这个问题。针对以往或中体西用或西体中用的偏颇,本书以双重本体立意,坚持现代个体的自由,尊重传统亲亲的价值;以此双重视野重新审视家在现代世界的意义,个体与亲亲以一种相反相成的方式确立其在现代世界的内在关系。
家在现代西方伦理中曾一度失落,从霍布斯到康德,现代个体的价值无疑取代了家庭的独到地位,但家的理念仍不时出现。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由生生而亲亲,由孝而仁,再到家国天下,这绝不是简单地建构一种伦理规范,家更具有一种本体论的地位。
|
關於作者: |
孙向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主要研究列维纳斯哲学,以霍布斯、卢梭、黑格尔等人为代表的近代政治哲学,近年来致力于中国传统思想现代阐释的研究。主要成果:《十七世纪形而上学》(合著,2006)、《面对他者:莱维纳斯哲学思想研究》(2008)等。主要学术兼职:《通识教育评论》(联合主编)、复旦通识丛书主编、国际哲学团体联合会(简称FISP)指导委员会委员、世界汉学大会理事会理事、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副理事长等。
|
目錄:
|
序 1
第一部分 双重本体
第一章 双重本体:形塑现代中国价值形态的基础 3
一、现代的,还是西方的 4
二、反思五四,还原自身文化的逻辑 12
三、重新定位中国文化传统 19
四、生活世界的双重视野 27
五、双重本体的概念 32
六、双重本体的关系形态 43
第二章 现代个体权利与儒家传统中的个体 57
一、个体之于现代性的意义 59
二、个体本位的消极影响及西方文化传统的抵御力量 67
三、个体在近现代中国的发现与陨落 72
四、儒家的道德自主性与非道德性的权利观念 77
五、儒家传统之于个体的现代意义 89
第三章 个体主义与家庭主义:新文化运动再反思 94
一、个体主义的倡导及个体的沉沦 95
二、家庭主义的批判及家庭的没落 102
三、现代中国的文化复兴需要建构双重命题 109
第二部分 迂回西方
第四章 家在近代伦理话语中的缺失及其缘由 115
一、亚里士多德论家的问题 116
二、近代家庭的契约化理解 121
三、财产问题的个人化处理 125
四、亲情问题的同情化理解 129
五、教育问题的自然化倾向 135
六、婚姻问题的法律化关系 138
七、家的双重性及家的瓦解 142
第五章 现代社会中的家庭及其所代表的伦理性原则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家庭问题解读 148
一、近代家庭的契约化理解及黑格尔的批判 150
二、家庭的伦理性原则 156
三、家庭与个体 164
四、家庭与市民社会 168
五、家庭与国家 175
第六章 关于家的一种现象学分析基于莱维纳斯《总体与无限》第四部分 184
一、爱欲中的女性她者的他异性 186
二、生衍与跨世代的实体转化 193
三、父子关系与子亲关系 197
四、兄弟关系与社会关系的重构 202
五、绵延不绝的时间观 207
第三部分 重建家的哲学
第七章 生生:在世代之中存在 217
一、向死存在与生生不息 218
二、在世代之中存在与此身 228
三、亲亲作为源初情感的结构 235
四、孝的共世代结构 239
五、家与代际共在 247
六、在家存在之乐 253
七、学作为跨世代的筹划 258
八、世代性与历史性 264
九、世代之中的死亡问题 269
第八章 亲亲相隐之隐的机制及其本体论承诺 276
一、隐的训诂问题 277
二、隐作为道德困扰解决的机制 280
三、沉默权与容隐权 284
四、亲亲相隐的本体论承诺 288
第九章 重建家在现代世界的意义 294
一、现代世界关于家之理解的多重误区 295
二、饱含个体自觉的现代家观念 302
三、现代世界中的修齐与治平 308
四、家的本体论意义 312
附录:民族国家、文明国家与天下意识 318
后记 344
|
內容試閱:
|
序
(节选)
近些年,家的问题隐然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话题。应该说这纯粹是一个中国哲学传统的论题,检视西方哲学的文献,相关的哲学论述少之又少。为什么这个在新文化运动以后屡屡被作为负面现象的家,在经历了一百年之后,又渐趋成为中国哲学界一个不可回避的论题?这远不止是一个话题的再现,更昭示了中国哲学界对于自身文化传统的一种新姿态。中国哲学已不像冯友兰先生讲的那样,将中国历史上的学问,以西方所谓哲学之名目者,选出而叙述之。家作为中国哲学的一个自主论题的再次出现,意味着有了一种理解中国文化传统的新框架。
家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扮演的角色,绝不是一个社会组织的概念所能涵盖的。不仅像人类其他文明一样,家是人类繁衍的一种基本机制;更重要的是,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家具有一种本体论地位,基于家而延展出一种蔚为大观的文明。因此,我们必须非常严肃地对待家,不回避其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要让哲学真正面对自己的生活,由此我们才能谈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家作为理解世界的一种基本模式才有可能站得住。这是我们重新理解家之问题的一个根本出发点。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在现代中国要全面回归到传统的家文化,现代文明尊重每一个个体的自由、权利与尊严,视每一个个体为自主的主体,个体成为人类表达对自身尊重的最基本单位;故而现代文明尊重人权有其历史必然性,也是文明进步的应有之义。这是现代个体主义的积极意义,是不容忽视的。
在尊重个体的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人类的生存样态远远不是个体性的,个体本位的种种消极后果在现代世界已展露无遗。单纯个体的生存无疑会有一种自我萎缩,其意义体系则有一种塌陷的危险。个体需要自己的情感生活,需要自己的伦理生活,需要自己的意义体系。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支撑个体最源初的情感无疑是亲亲,经过一系列环节的递进,最终达致民胞物与的境界。这既不是希腊式的爱欲(Eros),也不是基督教式的圣爱(Agape),而是生活中最普通的亲人之爱,并由此推展出仁民而爱物,这也是中国文化传统一向强调道不远人的具体体现。
王国维在追问中国文化传统奠基方式的《殷周制度论》中,以亲亲与尊尊来总结殷周之际的大变迁,以生活中最为切近的经验亲其所亲与尊其所尊作为周以来中国文化传统的两大根本性原则。亲亲在现代世界中依然有其深厚基础,有其顽强的生命力,而尊尊作为一种等级性观念,在现代世界则失去了某种正当性。个体的平等原则,早已成为现代世界的浩浩大势。因此,今天的中国,我们主张以个体与亲亲替代亲亲与尊尊。传统文化以亲亲与尊尊的结合,形成古典中国的礼制文教。在现代世界则需要对传统有所损益,以个体与亲亲相结合,形成现代中国的公民文教体系。因此现代文明与文化传统构成了我们理解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双重视野,在其背后折射的则是双重本体。这也正是王国维先生所说的,泰西通商以后,修齐治平之道乃出于二。虽然王国维认为由此国是混淆,无所适从,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看到,中国文化传统的再次复兴绝对离不开现代文明的洗礼,在此聚焦的家概念也离不开现代个体的中介。由此,中国文化传统才可能具有全球与未来之意义。这正是本书所持的基本立场。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以亲亲为基础而衍生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一系列条目,构成了我们生存的意义世界。修齐治平在现代世界转化为个体家庭国家天下的结构。个体作为现代世界的基础,关于它的论述可谓汗牛充栋,隐含着个体前提的论述更是不计其数;现代国家是政治学论述的主题,它支撑起整整一个学科的研究;在现代国家之上则是所谓的国际社会,现代世界体系的研究流行于世,中国学者则提出天下的概念,新天下主义也正呈现出欣欣之势。在所有四个环节中,唯有家的问题在学术界与思想界依然有些落寞,而家却是中国文化传统的支柱性观念。只有敢于直面现代世界中家的问题,中国文化传统才有可能在现代社会得以复兴。
由亲亲而积淀为德性之始的孝,由孝而支撑起家,在家的温暖是个体在世界之中存在最基本的保障,而天下一家更是人类生存最美好的愿景。家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是人类理解世界的基本路径,家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意义非凡。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是传统家文化在现代中国衰落之始,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高扬个体而批判家的文化传统。看上去,批判的只是一种组织形态的家族,但掘断的却是一种根本性的价值形态。今年正好是五四一百周年,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细究学理,固然是两个概念,但五四运动无疑更加重了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面向,并形成我们今天所接受的遗产,所以,我们还是以五四新文化运动并称。今天再来反思新文化运动的遗产,那就不应只是简单地坚持抑或反对新文化运动;而是要在哲学上重思新文化运动的前提与预设,指出其合理性与局限处,重建中国文化自我理解的构架。我们要懂得以更复杂、更成熟的方式理解自己,理解历史,理解现代。这本书希望以这样的方式从哲学上纪念这场伟大的运动,在现代世界,重新为家正名;让我们在新文化运动一百多年之后重新出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