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同与不同:50个中国孤独症孩子的故事
》
售價:HK$
66.1
《
开宝九年
》
售價:HK$
54.9
《
摄影构图法则:让画面从无序到有序
》
售價:HK$
110.9
《
论僭政:色诺芬《希耶罗》义疏(含施特劳斯与科耶夫通信集)
》
售價:HK$
109.8
《
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
》
售價:HK$
109.8
《
传播与流动:移民、手机与集装箱(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学术前沿系列)
》
售價:HK$
109.8
《
大唐诡异录
》
售價:HK$
55.8
《
《证券分析》前传:格雷厄姆投资思想与证券分析方法
》
售價:HK$
134.3
|
編輯推薦: |
★他是千百年来被人景仰的大文豪
★他是有宋以来文人心中的精神典范
★他用跌宕传奇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人生*重要的能力,是无论多难,都能让自己快乐
|
內容簡介: |
大宋重文轻武,文臣地位高,东坡生逄其时,又才高艺大,为何还一生坎坷,遭受大难,吃尽苦头?
几乎所有关于东坡的著作,都归因于陷害东坡的无耻小人。这没错,小人不可得罪,得罪小人,自然会倒霉。可我觉得若止于此,太过肤浅,也很不够。毕竟人生一世,命运好坏,既有外因,又有内因,内外互动,因果相循,谁也不例外。
我因此产生冲动,要写部《苏东坡传》,由外而里,由里而外,解剖东坡大幸与大不幸的奇绝人生!
|
關於作者: |
肖仁福,20世纪60年代初出生,湖南城步人。20世纪80年代初做过四年中学教师,后一直在党政部门工作。业余从事文学创作,已出版《官运》《位置》《仕途》《家国》《手腕》《李鸿章》《大汉辅国霍光传》等长篇小说十部,小说和随笔集二十多部,计一千万字。
|
目錄:
|
开篇:应似飞鸿踏雪泥 兄弟首次别离 1
一、我少知子由 学业有成出眉山5
二、去访欧阳修 兄弟双双高中 12
三、天平地阔路三千 含泪南归葬母 19
四、天不遣斯民 喜雨亭会章惇 25
五、波是水之皮 效范滂直言犯上 35
六、宦游直送将入海 出任杭州通判 42
七、欲把西湖比西子 初识王朝云 51
八、不可居无竹 近结佛印远交文同 58
九、忧来不自寐 心系黎民疾苦 65
十、十年生死两茫茫 密州悼亡妻 72
十一、但愿人长久 对月怀君思亲 79
十二、南城夜半千沤发 徐州抗洪抢险88
十三、丑妻恶妾胜空房 民丰太守陶然97
十四、莫作使君看 位重不忘寒友105
十五、今日捉将官里去 打入乌台大牢112
十六、世间惟有蛰龙知 古今第一文字狱 119
十七、龙可喻君亦喻臣 章王出面营救 125
十八、魂飞汤火命如鸡 死里逃生出大狱 134
十九、不辞相送到黄州 凄惶南谪路138
二十、缥缈孤鸿影 心有余悸情寄海棠 146
二十一、身垢犹念浴 僧汤洗身又洗心 153
二十二、一蚁寄大磨 家人团聚南蛮地 159
二十三、佳人言语好 收纳朝云为妻165
二十四、雨洗东坡月色清 甘做识字耕夫 172
二十五、似花还似非花 耕读琴诗皆润身 178
二十六、刈草盖雪堂 偶成天下第三行书 185
二十七、一蓑烟雨任平生 好男人怕老婆 192
二十八、梦中一饱百忧失 东坡肉慰饥肠 200
二十九、米芾和杨世昌 蜜酒酿制有秘方 207
三十、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赤壁词赋天下闻 213
三十一、小舟从此逝 太守见词心惊219
三十二、此心安处是吾乡 柔奴一语释前惑 225
三十三、千里快哉风 承天寺无眠人232
三十四、惟愿孩儿愚且鲁 人生难去欲 238
三十五、别酒劝君君一醉 吾归何处行复止 245
三十六、不识庐山真面目 李白诗题在前头 250
三十七、从公一吊兴亡处 半山园拜会王荆公 257
三十八、春江水暖鸭先知 人老不纳小妾 264
三十九、十年归梦寄西风 荣升翰林学士知制诰 271
四十、一肚子不合时宜 夹在新旧两党间278
四十一、前度刘郎今又来 出任杭州太守284
四十二、苏堤风光美 浚井治湖功在千秋290
|
內容試閱:
|
开篇:应似飞鸿踏雪泥 兄弟首次别离
大雪一直在下,似柳絮,若芦花,如白蝶,漫天飞舞,给旷原披上厚厚银妆。一车一骑,车在前,骑在后。车辙辗过,马蹄踏过,转瞬便有飞雪填充上去,若隐若现。
车与骑皆来自京都开封。坐在车里的是西去赴任的兄长及其妻儿,骑在马上的是专门出城送行的弟弟。兄长叫苏轼,字子瞻。弟弟叫苏辙,字子由。轼者,车前横木也,扶木可远瞻识路。辙者,车轮痕迹也,循迹可走向远方。兄弟名字其实更是隐喻,暗示其宦游生涯永远在路上,难有片刻止歇。
上年亦即仁宗嘉祐五年(1060)二月,远离老家四川眉山的苏家父子三人,抵达京城开封。苏洵拿钱出来,在仪秋门外选购一处不错的房产,一家老小一起迁入。庭院足有半亩大,远离繁华街市,垂柳环绕,古槐耸立,倒也宜居宜读。欧阳修闻得三苏归来,赶紧向皇上举荐。苏洵免试任为校书郎,不久继授新职,为当朝皇帝撰写传记。苏洵本属文章大师,树碑立传,自是拿手好戏,领命后便开始翻阅相关档案,埋头苦干起来。
苏轼与苏辙兄弟也没闲着,先参加新仕学子必考的京都部务,继遵圣意,呈递制策,批评朝政,受到欧阳修等大臣激赏和推崇。兄弟才华熠煜,然为官需要历练和积累,得从基层步步干起,朝廷命苏轼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苏辙为商州军事通官。只是父亲年老,居京为官,须有儿子在侧,兄弟几经商量,决定苏轼赴任,苏辙辞职留京,照顾父亲。
来年即嘉祐六年(1061)仲冬,苏轼带着妻儿,辞父登车,踏雪西行,苏辙策马相送。兄弟俩从小一起长大,一起读书,一起赴京赶考,一起高中授官,二十多年来还是头回离别,甚是难分难舍。途中苏轼数度下车,要苏辙复返,苏辙不愿,一直送出四十里外,才下马与兄惜别。正好飞雪已停下来,万籁俱静,兄弟站在古道旁雪地里,背对西沉夕阳,面向来路深深浅浅的车辙和马蹄印,执手相看泪眼,弟请兄先登车西行,兄要弟先上马东归。
相让许久,苏辙拗不过兄长,才爬上瘦马,迎着初升冷月,踯躅东返,回首频频。苏轼伫立原地,目送瘦马上的弟弟,晃悠着瘦长的身子,在雪地里起伏隐显,一时心酸不已。马踪和人影渐行渐远,渐远渐小,苏轼又躬腰爬到高处,踮起脚,远望弟弟头上的乌帽,在月影下一晃一晃,终至消失无迹,再没浮现。唯有鸿雁低翔,降落皑皑雪原,敛翅挺胸,张目四顾。继而缩回脖子,举起劲爪,尝试前行,似在寻觅旧迹。旋即又惊啼一声,离地射向半空,留下爪痕数枚。顷刻间呼啸声厉,一阵大风骤然而至,卷起漫天雪尘。风止声歇,雪地鸿爪已被覆平,仿佛什么也没发生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