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新民说·知宋:写给女儿的大宋历史

書城自編碼: 3485579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中國史
作者: 吴钩
國際書號(ISBN): 9787559814135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03-01
版次: 1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45.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成吉思汗传:看历代帝王将相谋略 修炼安身成事之根本
《 成吉思汗传:看历代帝王将相谋略 修炼安身成事之根本 》

售價:HK$ 61.6
爱丁堡古罗马史-罗马城的起源和共和国的崛起
《 爱丁堡古罗马史-罗马城的起源和共和国的崛起 》

售價:HK$ 76.8
自伤自恋的精神分析
《 自伤自恋的精神分析 》

售價:HK$ 52.8
大宋悬疑录:貔貅刑
《 大宋悬疑录:貔貅刑 》

售價:HK$ 74.8
不被大风吹倒
《 不被大风吹倒 》

售價:HK$ 65.9
人生解忧:佛学入门四十讲
《 人生解忧:佛学入门四十讲 》

售價:HK$ 107.8
东野圭吾:分身(东野圭吾无法再现的双女主之作 奇绝瑰丽、残忍又温情)
《 东野圭吾:分身(东野圭吾无法再现的双女主之作 奇绝瑰丽、残忍又温情) 》

售價:HK$ 64.9
浪潮将至
《 浪潮将至 》

售價:HK$ 86.9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78.2
《新民说·宋仁宗:共治时代》
+

HK$ 153.4
《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
+

HK$ 147.6
《宋:现代的拂晓时辰》
+

HK$ 105.3
《新民说·谁的历史》
+

HK$ 65.7
《原来你是这样的宋朝2》
+

HK$ 282.6
《一看就懂的中国史:大宋、大元、大明、大清、五代十国(共5册)》
編輯推薦:
畅销书作家吴钩全新力作,写给女儿的历史读物;关于大宋何以繁荣的深刻思考,兼具硬派知识与趣味故事,讲述宋朝繁华300年背后的制度根源。

本书为“吴钩说宋”系列的第三本。图书颠覆了传统上对宋朝“积贫积弱”“腐败窝囊”“党争不断”的认知,展示了宋代政治文明的优越性。作者认为,除了在艺术、文化领域取得巨大成就,在政治上也同样表现出色,甚至可说,文化领域的成就正是源于政治上重视法治、理性治国、近代化萌芽。宋朝有多项制度创新,例如虚君共治、台谏系统、文官制、公议、科举制、封驳制、独立审判等,这些保证了宋朝社会、文明的繁荣。
內容簡介:
 尽管从军事和国土面积来看,宋朝是个虚弱的朝代,但就经济和社会角度来看,宋朝却*繁荣昌盛、极具人文精神。那么,宋朝何以如此辉煌?作者认为,这是因为宋朝拥有一套理性、完备的政治制度。
 在本书中,作者通过给女儿讲故事的形式,选取了25个极具代表性的历史典故,温情讲述了宋朝的种种政治制度,包括仁祖之法、虚君共治、台谏系统、文官制、公议、科举制、封驳制、回避制、独立审判等,完整地呈现了大宋的政治文明成就。通过分析宋朝权力的架构、制衡、运作和得失,作者为“宋朝何以如此繁荣”以及“后来如何走向没落”提供了一个生动而形象的答案。

 图书写作形式独特,以给女儿讲故事的形式,从故事说人物,从人物说历史,从历史说文明,趣味故事与硬派知识的结合,有趣有料有温度。
   ·开国之君宋太祖,为何在立法创制之时先给自己设了一堆条条框框?
   ·宋朝的科举有什么创新,使得政府新招人员中寒门子弟远超贵族子弟?
   ·寒门子弟范仲淹如何成就拜相的“大宋梦”?
   ·缔结了宋辽两国百余年和平的澶渊之盟真是屈辱?
   ·一国之君的皇帝想内定一名官员,为何屡屡被百官阻挠,始终无计可施?
   ·朝廷的赐谥之制如何成为约束官员的一大政治利器?
   ·官员通奸与平民通奸结果为何大不同?
   ·苏辙在科考中痛骂皇帝非但没被治罪,反得入朝为官?
   ·包拯骂皇帝,唾沫都喷到皇帝脸上了居然一点也不怕“掉脑袋”?
   ·宋代公款吃喝、召妓饮酒会有什么结果?
   ·宋代的党争有利于形成健康的政治秩序?*后为何没能演变成现代的反对派?
   ·宋人追求“虚君实相”距离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仅有一步之遥?


唐宋两朝蓬勃兴起的中国文明,似乎超过欧洲是毫无疑问的。 ——费正清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陈寅恪
關於作者:
吴钩,宋史研究者,资深宋粉,腾讯大家的签约作家。多年来致力于研究宋朝文明,主张“重新发现宋朝”“重新阐释传统”,著有《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宋:现代的拂晓时辰》等作品。
目錄
父亲序:故事里的宋朝制度
女儿序:从宋朝故事中感受一朝盛衰
一位开国之君的角色意识
一枚“吃瓜群众”的发迹变泰
一场缔结百年和平的谈判
一个受到褒奖的“贰臣”
一位“百事不会,却会做官家”的君主
一位贵族的梦想
两处名胜背后的腐败故事
一名仕途受拦截的皇亲国戚
一代名臣留下的千年传奇
一场今人难以理解的议谥之争
一名婢女之死
一起由买房子引发的政坛震荡
一名“愤青”对皇帝的抨击
一场关于皇帝应怎么称呼生父的争论
一次司法大辩论
一场针对小人李定的阻击战
一起劫杀案的余波
一桩弑母案激起的权争
一宗著名“文字狱”的另一面
一次通奸行为的罪与罚
一位经筵官的“顶层设计”
一场为了捍卫封驳权的抗议
一个“坑爹”的衙内
一块党人碑后的朋党政治
一个王朝的最后挣扎
內容試閱
父亲序
故事里的宋朝制度
吴 钩

大约十八年前,我还是一名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对各类知识都充满饥渴。我居住的小城并无图书馆,也没有多少书店,书店里摆放的也多半是中小学教辅书籍,那时候互联网也未如今天这般普及,想获得知识远不如现在便利。因此,我每次到省城广州办事,都要顺便到购书中心一趟,带几本书回去。
记得是在2000年左右,我带回的是旅美作家林达夫妇的三本“近距离看美国”:《历史深处的忧虑》(1997年三联书店初版)、《总统是靠不住的》(1998年三联书店初版)、《我也有一个梦想》(1999年三联书店初版)。对于一名对美国制度其实并无多少了解的小伙子来说,这三本书带给我的阅读体验是难忘的。林达夫妇用非常平实的笔触,在致国内友人的通信中,讲述了一个又一个具有制度史意义的美国故事,通过娓娓道来的故事,我第一次真切地看到美国制度的种种精妙,比阅读枯燥的论著论文体会得更深切、更真实。
转眼十几年过去。如今资讯之发达已远非昔日可比,对许多中国人来说,大洋彼岸的制度已不复陌生,我们已经可以自己写文章,洋洋洒洒阐述美国人的立国精神与制度构建,追溯美国制度背后的普通法传统与基督教信仰渊源。事实上,我的许多朋友,都已具有了对西方制度演进“说三道四”的知识储备,回头再看林达夫妇的“近距离看美国”,未免又觉得有些“浅显”了。
而我自己, 也搬入省城, 立志于探索中国传统制度的演变,或者更准确地说,我对宋朝制度更有研究的兴趣。而在探究宋朝制度的过程中,我越发强烈地希望,能够将中国优秀的传统与文明推广给众多读者。
许多人言必称“两希文化”,却对中国的“孔孟”有一种本能的排异反应。传统文化于他们而言有如陌生的“他者”,而遥远的西方文明则成了他们熟悉而亲切的“知音”。我们有部分政治、法学、制度等方面的历史叙述以对待“他者”的笔调来讲述本国传统,这构成了一百年来中国比较奇特的一道文化景观。
排异,是出于“他者”的心态。而“他者”的心态,或许来自“陌生化”,对本土传统的“陌生化”。譬如说宋朝文明,尽管学界对于宋代的政治制度、军事制度、经济制度、司法制度等,都有比较突出的成果,但学界的研究成果于大众而言,其实是陌生的学术知识。而很多通俗历史写作者对宋朝的讲述,则基本上还是深陷于“皇权专制”、“积贫积弱”的成见,或者只猎奇地关注“宫闱”与“官场”。
那个时候,我生出了一个心愿:能不能借鉴十八年前林达夫妇的写作经验,也来讲述一组具有制度史意义的宋朝故事?


之所以选择以讲故事的方式来呈现宋朝制度文明,主要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
首先,我相信对大众来说,阅读一个情节曲折的故事,会比阅读干巴巴的论文更有兴趣与热情。再说,历史(history)本来就是由故事(story)构成,有故事的历史叙述才是生动的,没有故事的历史叙述,倘若只剩下一堆生硬的数据、概念、术语,那只会拒人于千里之外。我希望本书能够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将华夏历史上的宋朝文明成就展现给大家,让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了解和理解本国的传统。
其次,从制度史研究的角度来说,故事里出现的制度,都是彼时执行的制度。我讲宋朝故事,当然并不是仅仅想讲几个有趣的故事(情节),而是尝试通过故事来讲述宋朝制度被执行的过程。
宋史研究大家邓小南教授曾经倡导“‘活’的制度史”研究:“官僚政治制度不是静止的政府型态与组织法,制度的形成及运行本身是一动态的历史过程,有‘运作’、有‘过程’才有‘制度’,不处于运作过程之中也就无所谓‘制度’。”我觉得,故事就是呈现制度的形成及运行这一动态过程的最好载体,从故事的发生、参与人物、演绎过程、结局,我们往往可以发现一系列制度如何被激活,如何相互发生关系,又如何发挥效用。
也因此,对于选择哪些宋朝故事来讲述,我设了两条标准:其一,故事本身要好看,具有一定的情节性,最好有点“一波三折”的感觉,能够引人入胜(但这一点似乎可遇不可求);其二,故事的演绎能够体现宋朝制度被执行的动态过程。
这些年,我写过不少介绍宋代政治、司法、社会救济诸方面之成就的文章,有些观点的确得到了认可,也引来了一些反驳,其中的一个反驳理由是:纸面上的规定都是很动听的,执行起来呢?那么,现在我讲述发生在故事里(而不是写在纸面上)的制度及其运作过程,是不是更有说服力一些呢?
这里我还要顺便申明,本书中所有的故事,均出自史料记载,基本上都可以在《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列传》中找到,我只是用自己的方式将它们转述出来,并略加阐发,阐发的无非是故事蕴含的制度意义。
宋朝人理解的“故事”,通常指“过去存在之事例”,含有“先例”“故典”“习惯法”之义,与英伦的普通法精神颇有相通之处。我这里愿意使用的“故事”定义,实际上更接近宋人的理解。在我的期待中,宋朝“故事”并不是“他者”的传说,而是内在于传统的历史经验。

讲故事的时候,我对故事的时代背景并未刻意进行筛选,只要是发生在宋朝,并且符合我前面提到的两条标准就行。等到一组故事讲完,才发现我讲述的故事,正好始于宋太祖开国,终于靖康年北宋灭亡,庶几可以呈现北宋的兴亡盛衰。
更有意思的是,我讲的大部分故事都发生在宋仁宗朝与宋神宗朝。这样的背景分布,也跟宋代制度演进的轨迹恰好相契合。自宋太祖、宋太宗开国创制,宋真宗守成、巩固之后,宋仁宗时代可谓是宋朝制度最为完备和稳定的时期。从发生在仁宗朝的故事中,我们更多地看到了君主与宰相、政府与台谏的相互制衡;看到了礼官的据“礼”力争、台谏官的据理力争;看到了仁宗皇帝宽松的君主风格;也看到了他偶尔凌驾于制度之上,最终被制度逼回到按规办事的正常轨道上的生动过程。
而宋神宗时代则是宋朝祖制面临变革的重要时期,原来比较稳定的分权制衡制度开始有些动摇了,以礼相待的政治温情也逐渐让位于“法庭上见”的法治理性。因而,我们从发生在神宗朝的故事中,更多地看到了君臣之间、政府与台谏之间的紧张关系;看到了政治制衡方面的因素正在弱化,法治方面的因素正在强化,于是我们讲述的几个神宗朝的故事都跟司法、诏狱有关。反观仁宗朝四十余年,诏狱比较少见。
宋朝的制度由宋太祖奠定,由于我们并没有用太大篇幅讲述太祖时代的故事,因此我要借着写这篇小序的机会,补充一点我对太祖皇帝创制的理解。
宋太祖开国,从制度构建的角度来看,似乎有两种选择:一是完全推倒残唐-五代乱糟糟的政制,另起炉灶,设计出一套全新的制度。但即便人有天纵之圣明,也是理性有限,如何可能设计出完美制度?二是因循承袭既有制度,萧规曹随。但残唐-五代的政制杂乱无章,为乱世产物,又如何能够维持长治久安?
赵匡胤选择了第三条道路:承认既成事实,沿用唐-五代形成的制度框架,并在内部做渐进之改良,其中他对诸州“马步院”的改造,堪称中国司法制度史上的“神来之笔”。
按唐制,各州郡设有州院,置司法参军,掌一州司法。但唐季以降,藩镇专权,私设马步院,架空州院,滥用酷刑,恣意杀人。马步院之设,可谓是五代最黑暗的几项制度之一。但宋太祖立国后,并没有一举废除诸州已普遍设立的马步院,而是保留下来,并加以改造:将马步院更名为司寇院(后又改称司理院);选派及第进士取代武人出任司理参军;重新划定司理参军的权限,让其负责审清刑事被告人的犯罪事实。原来的司法参军也保留下来,但将其职权调整为“议法断刑”。这便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鞫谳分司”制度,有点像英美普通法体制下,陪审团负责确认犯罪是否属实,法官负责法律的适用,“事实审”与“法律审”相分离。
设立“鞫谳分司”的司法制度,并不单纯是为了迁就马步院的历史遗留,更是出于“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的分权制衡之考虑,用宋人的话来说,“狱司推鞫,法司检断,各有司存,所以防奸也”。这一分权制衡的制度构建原则,其实贯穿于宋朝的一整套政治与司法制度安排之中。
所以,如果让我总结宋太祖的立法创制智慧,我会用这么一段话来概括:以“渐进的改良”为建立制度之路径,以“分权与制衡”为建立制度之宗旨,“自成一王之法”。
从太祖立国到宋哲宗朝,宋朝的制度尽管在具体层面累有修补、修订,但“分权制衡”的大框架与基本精神一直未有变化。到宋徽宗朝,“分权制衡”之制才被昏君权臣大面积破坏,而此时,离北宋亡国也为时不远了。
宋室南迁,历史进入南宋时期。不过南北宋之分,只是后人看历史的习惯,历史上的两宋其实是一个整体,皇室血统是一脉相承的,国祚是连接的,宋太祖确立的治理体系与基本制度、北宋时期取得的文明成就,也延续至南宋时期。我们讲的故事,虽然主要发生在北宋,但故事背后的制度文明,包括不诛大臣与言官的祖宗家法、相权与台谏相制相维的权力制衡结构、中书舍人与给事中的封驳机制、鞫谳分司与翻异别勘的司法程序、慎刑恤狱的司法理念,等等,都由南宋朝廷继承、发展。因此,我要特别说明,本书所呈现的大宋制度文明,是贯穿整个两宋时期的,并非北宋独有。

我讲述的宋朝故事,形式上都是写给我的大女儿看的。
我大女儿吴桐今年读高中。她一直接受的都是国际教育,对英文的熟悉程度远胜于对中国历史的了解。不过,不知是不是受了家庭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她对历史也表现出兴趣。
我记得她读初中时,有一次上语文课,语文老师在介绍宋词时,顺便批判了李后主,说李后主沉溺于享受,导致亡国云云。我女儿很不服气,站起来说老师误解了李煜。老师说你还是小朋友,还应该好好学习。我女儿看过几本李煜的传记,对李煜的词很喜欢,她又上网搜集了很多南唐史料,写了一篇跟她老师辩论,也是为李煜辩护的作文,交给老师。
我女儿的具体观点其实并不重要。我比较赞赏的是她独立思考、搜集史料挑战老师成见的学习态度。也许对于历史与传统,对于宋朝故事与制度的理解,我们都应该告别人云亦云的习惯,重新体认属于我们自己的文明渊源。
以我大女儿现在的年龄,读得懂这些宋朝故事了。她也是本书的第二个读者,我要求她读完打印稿,既可以帮我校对错漏之处,同时也可以让她稍深入一点去了解宋朝历史,进而能够理解以宋制为代表的传统的中国制度文明。对了,本书的“宋朝诏敕流程示意图”也是她绘制的。
本书其实也是写给我女儿的同龄人,以及所有对宋朝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们的。我真诚希望,我讲述的这些宋朝故事有助于一些朋友纠正过去对华夏历史与传统的偏见、成见。
本书的第一个读者是我的太太杨娜。我将每一篇故事写出来之后,都请她读一遍,帮我校对文字上的错漏、失误。本书也献给她。
在我敲打键盘的日子里,我的小女儿吴歌正在成长中,我当然希望她长大以后也能够喜欢爸爸讲述的历史故事。不过,等到十几年之后,也许人们对于宋朝历史与华夏传统已经有了更新的认识与感情,那么这本小书也应该失去它的价值了。
我期待传统历久弥新,而我的小书不妨速朽。
是为序。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