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南方谈话:邓小平在1992
》
售價:HK$
82.8
《
纷纭万端 : 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
售價:HK$
109.8
《
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第四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售價:HK$
172.5
《
朋党之争与北宋政治·大学问
》
售價:HK$
102.4
《
甲骨文丛书·波斯的中古时代(1040-1797年)
》
售價:HK$
90.9
《
以爱为名的支配
》
售價:HK$
64.4
《
台风天(大吴作品,每一种生活都有被看见的意义)
》
售價:HK$
55.2
《
打好你手里的牌(斯多葛主义+现代认知疗法,提升当代人的心理韧性!)
》
售價:HK$
66.1
|
內容簡介: |
2016年3月,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和日本笹川和平财团共同启动"历史认识与中日关系的未来一一中日有识者的战略对话"研究项目,力图通过中日学者共同考察中日关系的历史,就1931-1945年中日战争的原因及背景,以及战后中日关系的发展状况达成一定共识,然后在双方关于历史认识的共识基础上梳理两国面临的现实问题,并就未来中日合作关系进行探讨。《中日历史认识共同研究报告 (战前篇):中日战争何以爆发》为该项目*阶段研究成果的汇编,计有中方学者执笔的七篇文章和日方学者执笔的八篇文章。文章内容包括双方总论、中日两国现代化比较、1920年代的国际秩序与外交、战前中日经济关系、战前中日文化关系、中日迈向全面战争的国内因素,以及中日迈向全面战争的国际因素等,采取中日双方学者就相同题目分别执笔的形式。中日历史和国际关系学者共同研讨和联手打造的这部论文集的出版将进一步加深我们对中日战争爆发之原因和背景的认识。
|
關於作者: |
汪朝光,江苏南京人,著名民国史学家。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研究所所长。曾赴斯坦福、哥伦比亚等大学访问研究,任日本京都大学、东京大学客座教授等,是权威版本的《中华民国史》的主要编著者之一,也是《中国近代通史》的主要作者之一。
于铁军,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东亚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理论、国际政治思想史和国际安全。
|
目錄:
|
总报告
中日历史共同研究报告 汪朝光/3
日中战争的原因与背景 〔日〕波多野澄雄(刘星 译)/15
第一章 近代化比较中日两国的国家建设
1930年代中期以前中日两国近代化进程与工业化模式比较研究 严立贤/37
近代世界中的日本和中国 〔日〕吉泽诚一郎(刘星 译)/62
第二章 国际关系外交1920年代
从国际秩序的变化看九一八事变之前中日冲突的根源 王缉思 孙樱/83
东亚国际秩序的变动与日中两国的应对 〔日〕中谷直司(刘晓慧 译)/106
第三章 经济关系1910年代以来的贸易、投资、企业活动
20世纪前35年的国际经济秩序与中日经贸关系 闫庆悦/133
现代中国经济的变迁和1930年代 〔日〕久保亨(刘星 译)/153
关于日中战争之经济原因的诸学说
以日本帝国史研究为视角 〔日〕 木越义则(刘星 译)/176
第四章 文化关系1910年代以降
从文化合作到对抗中国人眼中的东方文化事业 徐志民/201
日中文化关系合作与背离 〔日〕熊本史雄(刘星 译)/227
第五章 全面战争国内因素
关于中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原因 臧运祜/257
日中两国决策机制的变化与走向全面战争的原因 〔日〕光田刚(刘星 译)/277
第六章 全面战争国际因素
再论1930年代中日走向全面战争的国际背景 于铁军 李卓/301
满洲事变、日中战争与国际关系
以与德国的关系为中心 〔日〕田岛信雄(刘星 译)/324
中文版作者简介339
后记346
|
內容試閱:
|
前面的话
中方专家委员会主任蔡武
战后中日关系与历史问题合作研究项目自2016年初启动以来,已经取得了重要的成果,第一阶段的论文和报告即将面世。能够取得这样的积极成果,是双方专家、学者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认真研究、坦诚交流的结果。事实证明,当初双方的有识之士为这个合作项目确定的宗旨和基本框架是适宜的、有远见的。这个合作项目的意义就在于,双方的有识之士通过深入的研究就有关中日关系,特别是中日战争的历史认识进行交流,力图就历史认识达成一定的理解,取得积极的共识,加深彼此间的互信,并在这种互信和共同认识的基础上,整理中日关系目前面临的一些问题,提出政策建议,从战略的视角来认真检视中日关系未来的发展,为中日关系的健康平稳发展,为中日合作的不断扩大和深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们这种完全民间性质的交流,虽然不能替代双方官方对双边关系的界定和判断,但我们期待着这种交流与合作,能够影响两国的舆论积极看待中日关系的未来发展,能够推进两国国民之间的信息共享与沟通。我们常说,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也常说,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寄希望于两国人民。如果我们的合作研究能在上述两方面发挥一些积极的影响和作用,那我们的努力就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中日两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有许多共同的渊源,也有许多共同的智慧。我们常说,以史为鉴,可以知过往、示当下、警未来。在中日两国两千多年的交往史上,友好交流、相互借鉴、共同发展始终是主流,对立、敌对和发生战争的只是很短的一段时期。过去的这几年,中日关系经历了一段时期的波折,现在迎来了冰雪消融的暖春。作为无法选择的一衣带水的近邻,作为在当今世界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影响的两个大国,终究是要和平友好相处,平等互利相交。发展中日睦邻友好合作关系是由两国长期历史往来、文化联系、友好传统和人民根本利益所决定的。和则共荣斗则俱损,是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
进入新世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