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做财富的朋友:巴菲特慢慢变富的投资智慧
》
售價:HK$
82.5

《
一群数学家分蛋糕:提升逻辑力的100道谜题
》
售價:HK$
60.5

《
无解的困局:大明最后的60年
》
售價:HK$
66.0

《
女校(人气作家孩子帮·鹅随“北番高中”系列代表作!)
》
售價:HK$
60.5

《
万历十八年之风起辽东
》
售價:HK$
85.8

《
实战ANSYS Icepak电子热设计
》
售價:HK$
97.9

《
水库式经营
》
售價:HK$
61.6

《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
》
售價:HK$
57.8
|
編輯推薦: |
本书以大量珍贵的*手图片资料和初步的调研结果介绍越南梅山陶瓷产生、发展和当今的传承。通过本书的编撰与出版,能为石湾窑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提供新的例证,也为今天方兴未艾的海洋史、全球史研究提供鲜活的个案,对学习和理解新时代一带一路建设有所帮助。
|
內容簡介: |
19至20世纪石湾工匠在越南南圻创建陶业的历史,迄今在文献记载上仍是空白,更遑论基础性的介绍与研究。本书作者,亲赴越南南部进行初步的田野考察,认真考察了胡志明市和芹苴市等地多所华人会馆庙宇的艺术瓦脊,参观了胡志明市历史博物馆、美术馆、古窑遗址和收藏家的丰富藏品,访问了当地的教授学者和仍在生产的陶业作坊主,初步梳理了石湾工匠越洋创办的以同和窑、宝源窑为代表的传承了石湾风格的梅山陶瓷以及后梅山陶瓷的历史脉络。
|
關於作者: |
黎丽明,女,1979年生,博士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文物博物副研究员,现供职于广州艺术博物院陈列研究部,主要从事石湾陶瓷史、广东美术史等方面的研究与展览策划,发表相关论文多篇。
李燕娟,女,1971年出生,文物博物馆员,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副馆长。长期从事石湾陶艺的研究、保管和宣传工作,著有《石湾龙窑营造与烧制技艺》一书及《浅析石湾陶业行会的历史作用》《关于石湾窑釉色多样性的探讨》等论文。
刘孟涵,男,1946年出生,退休前任佛山陶城报社出版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编辑。著有《石湾公仔》《刘传》,主编《中国传统工艺杂萃石湾陶卷》《石湾陶器艺术》《石湾窑精粹》等,现为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
|
目錄:
|
001第一章缘起远赴越南调查的因由
009第二章初见胡志明市的前世今生
013第一节越南南圻的开发
019第二节越南南圻的华人移民群体
021第三节堤岸的华人移民群体
027第三章问因梅山陶瓷的出现与发展
028第一节华人会馆所见之瓦脊陶塑
033第二节堤岸陶瓷业的兴起
035第三节以北部为主的越南陶瓷史
039第四节"梅山陶瓷"的出现及其影响
051第四章穿越从19世纪的"梅山陶瓷"到20世纪的"后梅山陶瓷"
052第一节穗城会馆:穿越时光的起点
114第二节成行成市:梅山九店
124第三节后梅山时期:从堤岸到那条
128第四节走向现代:边和陶瓷
131第五章余响南圻陶瓷的鉴藏与影响
132第一节文化融合:"古西贡文化"与梅山陶瓷
150第二节收藏本土:私人收藏梅山陶
164第三节同源异趣:梅山陶、后梅山陶与石湾陶之比较
178第四节余唱:冯源昌窑
194后记
|
內容試閱:
|
19至20世纪石湾工匠在越南南圻创建陶业的历史,迄今在文献记载上仍是空白,更遑论基础性的介绍与研究。本书作者,亲赴越南南部进行初步的田野考察,认真考察了胡志明市和芹苴市等地多所华人会馆庙宇的艺术瓦脊,参观了胡志明市历史博物馆、美术馆、古窑遗址和收藏家的丰富藏品,访问了当地的教授学者和仍在生产的陶业作坊主,初步梳理了石湾工匠越洋创办的以同和窑、宝源窑为代表的传承了石湾风格的梅山陶瓷以及后梅山陶瓷的历史脉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