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亚述: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帝国的兴衰
》
售價:HK$
107.8
《
大处着眼:持久战与《论持久战》
》
售價:HK$
85.8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采煤机智能制造
》
售價:HK$
96.8
《
未来漫游指南:昨日科技与人类未来
》
售價:HK$
97.9
《
新民说·逝去的盛景:宋朝商业文明的兴盛与落幕(上下册)
》
售價:HK$
173.8
《
我从何来:自我的心理学探问
》
售價:HK$
119.9
《
失败:1891—1900 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
》
售價:HK$
85.8
《
送你一匹马(“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看三毛如何拒绝内耗,为自己而活)
》
售價:HK$
64.9
|
編輯推薦: |
《红军长征〈回民地区守则〉研究论文集》是一部研究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途经少数民族形成的*个文字性的民族宗教政策的论文集。来自全国各地的二十多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梳理考证,钩沉史海,不仅注重史料的整理和历史的叙述,而且在此基础上注重分析,并结合对中国革命史全局的考察,提出了一些颇有新意的独特见解。书稿经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宣传局和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相关专家审读后,一致认为书稿从不同视角对党在红军长征途中提出的《回民地区守则》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所收论文基本观点正确,主要史实准确。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献价值,对于人们进一步认识红军在陇南革命实践的历史地位,完整认识红军长征史和党的民族工作历史,都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欢迎各界关注、收藏。
|
內容簡介: |
《红军长征〈回民地区守则〉研究论文集》一书收录了来自全国各地20多位专家学者的有关研究论文,主要论证了《回民地区守则》颁发的重大历史背景及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将这个问题的探讨推进到一个相当的深度。编著者强调这是红军长征途径六个少数民族地区以来,形成的*个文字性的民族宗教政策,也是早期我党民族宗教政策的纲领性文件,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献价值,对于人们进一步认识红军在陇南革命实践的历史地位,完整认识红军长征史和党的民族工作历史,都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
關於作者: |
主编:马超,回族,甘肃宕昌人。曾任陇南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现任陇南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秘书长。曾获全国民委系统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称号,2014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第四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主编了《同心筑梦》《陇南市卧尔兹演讲集》等著作。
|
目錄:
|
目 录
《回民地区守则》的启示 曹建民/1
略论我党最早的民族宗教政策《回民地区守则》 马 超/6
长征时期红军的回族政策 胡云生/10
长征中的民族宗教工作 王志平/19
长征中红军尊重回族清真饮食习俗的政策及其实施 周瑞海/32
红军在哈达铺军民同乐 赵新平/39
红军长征中的民族政策 吴学良/44
红军在哈达铺首次颁布《回民地区守则》 马 超/47
红军长征时期民族工作的巨大成就 马贤伦/51
永恒的纪念红军长征与少数民族 黄道炫/66
中国共产党在红军长征中的回族政策及其伟大实践 周瑞海/75
长征胜利 我党坚持民族团结政策 马红梅/85
论红军长征中民族政策的运用与发展 李 蓉/93
长征时期我党对少数民族的思想政治工作 梅 宏/104
红军长征为什么能顺利通过少数民族地区 黄耕辉/113
红军长征对我国西部发展的影响 温贤美/120
论红军西征在宁夏回民聚居区开展民族统战
工作的历史经验及其深远影响 郭全忠/130
浅议红军长征中的宗教政策 张巧利/144
浅谈陕甘宁边区民族政策及现实启示 朱波强 乔 健/151
论红军长征时期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莫曲波/164
1936~1945年党在三边地区的民族宗教工作 张树林/169
陕甘宁边区时期党对回族民族宗教政策回顾 李健彪/183
红一方面军在哈达铺述略 杨田金/188
哈达铺在红军长征中的历史地位 郑子文/195
红军长征时期在陇南的民族政策及启示 马勤学/200
红军长征途经甘肃时留存的文物 周银霞 李永平/208
长征时期红军在四川建立的回族政权及其影响 苏 杰/219
编者的话/225
|
內容試閱:
|
序一:以古鉴今 资政育人 2016年盛夏,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中国民族报社组织了重走长征路大型采访活动。在有红军长征加油站之誉的哈达铺及所在县宕昌采访时,笔者结识了陇南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马超主任。马主任对红军当年在哈达铺的情况如数家珍,令人至今难忘。采访期间,承蒙马主任馈赠由其编著的《红军长征在陇南的民族宗教工作》《红军长征〈回民地区守则〉研究论文集》《陇南回族红色征程》等三本书稿,并嘱为之作序。回京后,细读书稿,获益良多。书稿立意明确,条理清晰,内容丰满,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
串珠成链,立传陇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史上,陇南这片多民族地区也是一方热土。20世纪30年代初的两当兵变就发生在这里;长征中,红军各大方面军曾先后路过该地,留下了十分丰富的革命斗争实践和民族宗教工作经验;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当地回汉等各族群众也踊跃投身其中。然而,长期以来,这些实践和经验多以碎片的形态留存于有关档案、报刊或民间传说之中,缺乏系统性的整理和研究。有鉴于此,马超同志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组织查阅了大量档案和报刊资料,采集了大量流传于民间的口述史料,甄别辨析,整理研究,积多年之功,终成三本书稿。这一成果为陇南回族的革命活动和红军在当地的民族宗教工作实践,首次勾勒出一幅相对完整、清晰的图景,无疑有着开拓性的价值。
史论结合,颇具新意。阅读三本书稿,发现编著者不仅注重史料的整理和历史的叙述,而且在此基础上注重分析,并结合对中国革命史全局的考察,提出了一些颇有新意的独特见解。譬如,对于1935年9月中央红军在哈达铺颁布的回民地区守则,就组织收录了20多位学者专家的有关研究论文,将这个问题的探讨推进到一个相当的深度。编著者提出,回民地区守则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民族工作的成文第一个规定,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献价值。编著者还认为,1936年成立的徽县回民自治委员会,是党史上第一个回民县级自治政权,比长期以来史学界公认的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要早一个月时间,等等。这些成果对于人们进一步认识红军在陇南革命实践的历史地位,完整认识红军长征史和党的民族工作历史,都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以古鉴今,观照现实。为现实提供镜鉴,是我国史学的重要作用和目的所在。应该说,书稿编著者很好地秉承了这一传统。书中讲述的虽然是发生在陇南的历史,但却十分注重对其历史经验的提炼,对其借鉴意义的开掘。譬如,笔者在论及红军在陇南的民族宗教工作对于今天的启示时,就谈到要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大量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等,还写到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常常是交织在一起的,宗教对许多少数民族的思想、情感、风俗习惯等都有深刻影响,提出妥善处理宗教问题是正确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保证。这种识见,对于我们做好今天的民族宗教工作,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与宗教的关系,不无启示。
在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的民族和宗教工作面临着不少新的挑战。而善于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是我们应对挑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马超同志作为一名民族宗教工作者,在这方面进行了颇有成效的努力。其编著的三本书稿,为人们提供了这方面探索的陇南版本。笔者相信,三本书稿的出版,不仅具有学术探讨的可贵价值,也将发挥资政育人的积极作用。
魏新生
2016年8月
(魏新生,时任中国民族报社总编)
序二 马超同志热衷于党的民族宗教工作。在担任陇南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的十四年中,一面积极从事民族宗教工作的管理与实践,一面努力进行民族宗教政策理论的研究,致力于搜集整理红军长征时期在陇南开展的有关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政策,回族群众和伊斯兰教界人士受红军革命宣传的影响,为红军积极筹粮筹物提供物质保障,踊跃参加红军队伍的史实。在他的带领下,陇南市民族宗教系统完成了《红军长征〈回民地区守则〉研究论文集》《陇南回族红色征程》《红军长征在陇南的民族宗教工作》三本书稿。书稿集中反映了红军长征途经陇南时期我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工作实践,讴歌了陇南少数民族尤其是回族,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感召下,积极参加革命,投身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建立新中国的光辉业绩。
三本书稿的编纂,抢救和发掘了大量珍贵的史料,既填补了对我党早期民族工作开展及理论政策形成研究的空白;也反映了陇南回族在陇南红色革命中所占的历史地位及陇南回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无不体现回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衷心爱戴和真挚情怀。这些珍贵资料真实再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民族宗教工作的历史,为后人研究党的民族宗教工作源流,把握党的民族宗教工作真谛,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宗教工作提供了借鉴。
长征时期,红军各主要部队都途径了少数民族地区,跟少数民族有了直接接触,了解了各少数民族的现状,也使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了民族宗教问题的重要性。没有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奋斗,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在长征途中经过少数民族地区时,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民族实际相结合,根据当时的革命和现实,结合当地少数民族的不同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探索性地制定出了诸多重大的民族宗教政策,圆满地解决了红军长征期间的民族宗教问题,为中国革命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逐步创立和完善了我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理论,创建了中国特色民族宗教理论体系,走出了一条解决我国民族宗教问题的正确道路。
新中国成立前的陇南,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回族乡村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加之反动当局的民族歧视政策,回族地位低下,群众生活十分贫困,挣扎在死亡线上。1935年9月18日,毛泽东率领的中央红军突破天险腊子口后到达宕昌哈达铺休整,当时此地物质丰富,民众汉回各半,十分热烈地拥护红军,三个半月来脱离群众的痛苦现在改变了。当天晚上,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布《回民地区守则》。该守则虽然仅有104个字,但简明扼要,内涵丰富,宣布了保护清真寺、信教自由、尊重回民风俗习惯和宗教生活的相关政策法规,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关于回族的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由于红军将士严格遵守纪律,模范地执行了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赢得了回族同胞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一致拥戴。回族群众积极为红军筹粮筹物,为红军休整作战提供了物质保证。部分回族青年踊跃地参加了红军,回族阿訇丁振邦在清真寺招待中央领导,并与毛泽东互赠物品留念,又收留掩护了一个病重的小红军。杨成武将军在回忆这一段历史时满怀深情地说:中央军委考虑到我们进入了回民聚居地区,为了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给我们临时颁布了《回民地区守则》。《红军长征〈回民地区守则〉研究论文集》结集了二十多位省内外专家学者对《回民地区守则》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理论研究成果,对于我们学习党史和党的民族宗教工作史,搞好当前和今后党的统战及民族宗教工作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哈达铺是红军长征路上名副其实的加油站。《陇南回族红色征程》以两当兵变和红军长征时期陇南回族人民感知中国共产党、了解中国共产党、追随中国共产党为开端,叙述了陇南回族优秀儿女在红军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的革命征程以及对中国革命的贡献。1932年4月2日凌晨,习仲勋领导的两当兵变播下了陇南地区最早的革命火种;红二十五军过境陇南、红军长征两次经过陇南许多回族村庄,进一步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在回民群众中的影响,促使了陇南各族人民的觉醒。当中央红军途经陇南,回族群众不畏反动压迫积极为红军办粮办物,为红军休整作战提供物质保证。1936年9月,红二方面军在徽县东关清真大寺门前由贺龙同志主持,成立了徽县苏维埃政府,推荐回族青年阿訇马克仁为县长,之后又动员大批回族青年积极报名参加红军。解放战争期间,许多回族进步青年、饥苦百姓、阿訇满拉络绎不绝地加入党组织,投身于地下革命斗争。1949年12月陇南全境解放陇南回族从对中国共产党不了解,到216名少数民族群众成为中共党员;从最初的陌生,到建立境内十几座清真寺地下党秘密联络站,为地方武装斗争和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陇南回族革命史》打开了陇南回族从红军长征过境到全境解放近五十年间的民族革命画卷,是回族人民积极参加革命、投身中国社会改造、致力于国家进步的缩影和写照。
《红军长征在陇南的民族宗教工作》讲述了红军在陇南期间,为了尽快让百姓认识红军、了解红军,消除国民党对红军共产共妻红军杀人放火,洗回灭教反动宣传的影响,根据陇南的民族宗教现实,探索性地制定了有关回族和伊斯兰教政策,并派出工作团队四处奔波,宣讲革命道理,帮助回族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与回族群众建立了深厚的友情。红军用铁一般的纪律模范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受到了回族群众和伊斯兰教界人士的热烈欢迎,红军与回族群众的互识、互敬、互爱,更使回族群众感念不已,有的回族群众协助红军筹粮筹物,有的群众毫不犹豫地参加了红军队伍。陇南各族人民淳朴敦厚、热情豪放的性格,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品质,兼容并蓄、开放豁达的胸襟,在历史的长河中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在中国现代革命史进程中,无数陇南各族儿女把热血洒在了鲜红的旗帜上,表达着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华大家庭深沉的爱,也给后人留下了难以忘却的红色印象,成为中华民族追求进步的共同记忆。
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由56个民族构成,少数民族有一亿多人口,分布在全国各地,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面积的64%,西部和边疆绝大部分地区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没有各民族的相濡以沫,文明并生,荣辱与共,团结奋斗,就不能抵御外辱,不能维护祖国版图的完整统一,也就没有中华民族的繁荣强盛。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民族宗教问题始终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也决定了民族宗教工作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讲道:只要我们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任何人任何政治势力可以挑拨我们的民族关系,我们的民族团结统一在政治上就是有充分保障的。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无疑,马超同志主编的这三本民族宗教红色丛书,就是对学习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最好体现。
知史明志,继往开来,搞好民族宗教工作,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各族干部群众义不容辞的责任。马超同志主编的这三本民族宗教红色丛书,为我们展示了我党早期民族宗教工作之一斑,从中可以汲取到很多精神食粮。让我们坚持党的民族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紧紧抓住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统筹推进两个共同示范区建设,巩固民族宗教领域意识形态阵地,维护各民族大团结,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是为序。
2016年8月
(黄选平,时任甘肃省政协副主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