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辛德勇读书随笔集(套装全6册)

書城自編碼: 3596126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历史随笔
作者: 辛德勇
國際書號(ISBN): 9787108070340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 2021-0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428.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穷人的银行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穆罕默德·尤努斯自传)
《 穷人的银行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穆罕默德·尤努斯自传) 》

售價:HK$ 76.2
绵延:文明分野与文化演进
《 绵延:文明分野与文化演进 》

售價:HK$ 66.1
三神之战:罗马,波斯与阿拉伯帝国的崛起
《 三神之战:罗马,波斯与阿拉伯帝国的崛起 》

售價:HK$ 80.6
法国通史(全六卷)
《 法国通史(全六卷) 》

售價:HK$ 985.6
慢慢变富66招
《 慢慢变富66招 》

售價:HK$ 53.8
战国竹书复原综论
《 战国竹书复原综论 》

售價:HK$ 98.6
走出内心的深渊:快节奏人群心理疾病与健康指南(原书第3版)
《 走出内心的深渊:快节奏人群心理疾病与健康指南(原书第3版) 》

售價:HK$ 77.3
如何成为一家千亿公司
《 如何成为一家千亿公司 》

售價:HK$ 76.2

 

編輯推薦:
《辛德勇史学随笔集》,分为《版本与目录》《天文与历法》《读史与治史》《金铭与石刻》《史事与史笔》《正史与小说》六种。 随笔集六种之划分,依据各书之主要内容。这样划分,便于集中体现辛德勇先生在各个领域的研究。名曰随笔集,意在与论文集区分,表明其所收录之文章非专业性很强的论文,而是作者近年来的演讲文字、报章撰文、序跋以及在微信公众号中首发的文章。其中多篇文章均曾引起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內容簡介:
这是一套很有特点的学者读书随笔集,每册都有集中的主题与话题,从不同的维度将一位学者的读书体会与治学心得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虽为随笔,但许多文章的内容却很硬核;虽然形散,但作者的治史态度与写作风格却一以贯之。通过这套书,相信读者在中国古代文化的诸多方面都会有所获益。
關於作者:
辛德勇,男,1959年生,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古地理与古文献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中国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研究,兼事中国地理学史、中国地图学史和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主要著作有《隋唐两京丛考》《古代交通与地理文献研究》《历史的空间与空间的历史》《秦汉政区与边界地理研究》《建元与改元:西汉新莽年号研究》《旧史舆地文录》《石室賸言》《旧史舆地文编》《制造汉武帝》《祭獭食蹠》《海昏侯刘贺》《中国印刷史研究》《〈史记〉新本校勘》《发现燕然山铭》《学人书影(初集)》《海昏侯新论》《生死秦始皇》《辛德勇读书随笔集》等。
目錄
版本与目录
天文与历法
读史与治史
金铭与石刻
史事与史笔
正史与小说
在线试读三联书店这次同时帮我出版六册小书。册数多了,内容又显得七零八落,于是需要对此做一个总的说明。
人生在世,本来有很多事可以做;即使像我这样的书呆子,除了自己读书,还是可以兼做一些社会工作的,我也很愿意去做一些这样的工作。
当年之所以从社科院历史所断然离去,并不是因为我太清高,不想做俗事。对自己的学术研究,我从来就没有什么高远的期许。像我这样中小学教育都接近荒废的人,在那样一个特殊的文化断层年代,连滚带爬地竟成了个做学问的人,没有任何自负,只有暗自庆幸,庆幸自己的侥幸。要是能够在这个国家融入世界的过程中,有机会直接为社会做出一些努力,同样会感到十分庆幸,那是难得的福分。
可是,当你尝试做一些事儿的时候,很快就会明白:你面对的是一块铁板,实际上什么也做不了。剩下的,就只有困守书斋,自得其乐了。
讲这话的背景,是我这一代人的社会理想。所谓我这一代人,实际上是指与七七、七八级大学生同期的那一个群体。这些人中年龄大的,比我上大学的年龄要翻个番,我属于那一批人中年龄垫底的小字辈儿。但我们还是有大体相似的成长经历,因而也有着相似的社会理想和人生情怀。
时光荏苒,世事沧桑。现在,到这一代人渐渐离去的时候了。伴随自己的,只剩下房间里的书。
一个人的生活,单调到仅仅剩下读书,不管写什么,当然也就都离不开读书。因读书而产生的感想,因读书而获得的认识,还有对读书旧事的回忆,等等。所以,这套小书总书名中的读书二字,就是这么来的。
如果一定要说自己在读书过程中有什么比较执着的坚持, 或者说有什么自己喜欢的读法的话,那就是读自己想读的书, 用自己觉得有意思的方式去读。多少年来,我就是这么走过来的。
细分开来,大致可以举述如下几个方面的做法来说明这一点。
一是读书就是读书,没什么读书方法可谈,更没什么治学方法可说。读书方法和治学方法,是合二而一的事情。论学说学的人,问学求学的人,不管教员,还是学生,讲究这一套的人很多,或者说绝大多数人都很讲究这一套,都很喜欢谈论这一套。可对于我来说,或许勉强可以算作一种读书治学方法的东西,好像只有老师史念海先生传授的读书得间和另一位老师黄永年先生传授的不求甚解这八个字(两位老师对我都非常好,估计也不会另有什么锦囊妙计秘而不传)。除此之外,别无他法。我一直是随兴之所至,想读什么就读什么,读到哪儿算哪儿。既没有能力,也没有丝毫意愿去参与这类所谓方法论问题的议论和纷争。三联书店这次同时帮我出版六册小书。册数多了,内容又显得七零八落,于是需要对此做一个总的说明。
人生在世,本来有很多事可以做;即使像我这样的书呆子,除了自己读书,还是可以兼做一些社会工作的,我也很愿意去做一些这样的工作。
当年之所以从社科院历史所断然离去,并不是因为我太清高,不想做俗事。对自己的学术研究,我从来就没有什么高远的期许。像我这样中小学教育都接近荒废的人,在那样一个特殊的文化断层年代,连滚带爬地竟成了个做学问的人,没有任何自负,只有暗自庆幸,庆幸自己的侥幸。要是能够在这个国家融入世界的过程中,有机会直接为社会做出一些努力,同样会感到十分庆幸,那是难得的福分。
可是,当你尝试做一些事儿的时候,很快就会明白:你面对的是一块铁板,实际上什么也做不了。剩下的,就只有困守书斋,自得其乐了。
讲这话的背景,是我这一代人的社会理想。所谓我这一代人,实际上是指与七七、七八级大学生同期的那一个群体。这些人中年龄大的,比我上大学的年龄要翻个番,我属于那一批人中年龄垫底的小字辈儿。但我们还是有大体相似的成长经历,因而也有着相似的社会理想和人生情怀。
时光荏苒,世事沧桑。现在,到这一代人渐渐离去的时候了。伴随自己的,只剩下房间里的书。
一个人的生活,单调到仅仅剩下读书,不管写什么,当然也就都离不开读书。因读书而产生的感想,因读书而获得的认识,还有对读书旧事的回忆,等等。所以,这套小书总书名中的读书二字,就是这么来的。
如果一定要说自己在读书过程中有什么比较执着的坚持, 或者说有什么自己喜欢的读法的话,那就是读自己想读的书, 用自己觉得有意思的方式去读。多少年来,我就是这么走过来的。
细分开来,大致可以举述如下几个方面的做法来说明这一点。
一是读书就是读书,没什么读书方法可谈,更没什么治学方法可说。读书方法和治学方法,是合二而一的事情。论学说学的人,问学求学的人,不管教员,还是学生,讲究这一套的人很多,或者说绝大多数人都很讲究这一套,都很喜欢谈论这一套。可对于我来说,或许勉强可以算作一种读书治学方法的东西,好像只有老师史念海先生传授的读书得间和另一位老师黄永年先生传授的不求甚解这八个字(两位老师对我都非常好,估计也不会另有什么锦囊妙计秘而不传)。除此之外,别无他法。我一直是随兴之所至,想读什么就读什么,读到哪儿算哪儿。既没有能力,也没有丝毫意愿去参与这类所谓方法论问题的议论和纷争。
正因为如此,这六册小书里虽然也有个别文稿,由于种种原因,看似谈及所谓读书方法问题,但是:其一,这些话都卑之无甚高论,根本上升不到方法论的高度;其二,写这些文稿都有特殊的原因,一定程度上乃不得已也。大家随便看看就好,把它更多地当作一种了解我个人的资料来看或许会更恰当一些。
二是喜欢读书,这只是我自己的事儿,既与他人谈论什么无关,也与学术圈关注的重点、热点无关。以前我说过两句像是自己座右铭的话:学术是寂寞的,学术是朴素的。做学术研究,首先就是读书,因而也可以改换一个说法,即读书是寂寞的,读书是朴素的。对于我来说,读书生活的寂寞,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静下心来读自己的书。天下好玩儿的书有好多,我对那种一大堆人聚在同一个读书班里读同一段书的做法,一直觉得怪怪的,很是不可思议。
三是读书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就自己思索,很不喜欢凑集一大堆人七嘴八舌地讨论同一个问题。若是遇到的问题超出自己既有的知识范围,那么,就去找相关的书籍阅读,推展自己的知识范围,学习新的知识。我一直把治学的过程,看作学习的过程。自己觉得,这样读书,有些像滚雪球,知识这个球就会越滚越大。我习惯用平常的知识来解决看似疑难的历史问题,而不是依仗什么玄妙的方法。所以,安安静静读书求知,对我很重要。
读书之义,介绍如此,下面再来谈随笔的意思。
随笔二字既然是上承读书而来,单纯就其字面含义来讲,倒容易解释,即不过是随手写录下来的读书心得而已。不过这样的理解,只适合于这六册小书中的一部分文稿, 若是就全部文稿而言,这样的解释显然是很不周详的。
总的来说,我写这些随笔并不随便,都是尽可能地做了比较认真的思考,或是比较具体的研究,其中相当一些文稿还做了比较深入细致的论证和叙说,只是在表现形式上,绝大多数文稿,从文体到句式,都没有写成那种八股文式的学术论文而已。另外,从这六册小书的书名可以看出,这套随笔 所涉及的范围,从专家的标准来衡量,似乎稍微有点儿过泛过杂,或者说太有点儿随心所欲,不过这倒和随笔的随字很搭。
综合内容和形式,收录在这六册小书里的文稿,大致包括如下几类。
第一类是追念学术界师友或回忆自己往事的文稿。不管是旧事,还是旧情,都是当代学人经行的痕迹,在很大程度上也都体现着我本人的心路历程。年龄越来越大了。虽然没有什么了不得的经历和见识,但时光在飞速流逝,当年寻常的故事,后来人也许会有不寻常的感觉。以后在读书做研究的余暇,我还会继续写一些讲述以往经历的文稿。
第二类是一般意义上的学术随笔。读书有得而记,有感而发。其中有的内容,已经思考很长时间,有合适的缘由,或是觉得有写出的必要,就把它写了下来;有的内容则是偶然产生想法,一挥而就。虽说学术随笔归根结底只不过是一时兴到之作,但我不管写什么,都比较注重技术性环节。这是匠人的本性使然,终归没有什么灵性。
第三类是一些书序和书评,其中也包括个别拙著的自序。写这些文章,虽然有时候免不了会有情谊的成分,会有程序性的需求,但我仍一贯坚持不说空话废话,而是努力讲自己的心里话,谈自己对相关问题的思考、感想和看法。这些话,有的还不够成熟,写不成专题论文;有的就那么一星半点的知觉,根本就不值得专门去写;有的以前做过专门论述,但论证往往相当复杂,或者这些内容只是庞大论证过程中的一个很小环节,读者不一定注意,现在换个形式简单明了地写出来,更容易让大家了解和接受。总之,不拘深浅,不拘形式,更不管别人高兴还是不高兴,我总想写出点儿自己的东西。
第四类是最近这几年在各地讲演的讲稿。近些年,社会文化生活的形式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很多非专业的人士,对历史文化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不再满足于戏说滥侃,需要了解一些深入严谨的内容。由于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在阅读相关书刊之后,这些人士很愿意通过面对面的接触与互动,更好地理解相关的知识。另一方面,一些大学在读的本科生、研究生,也有同样的需求。这样,就有许多方面组织了学者与读者的会面,我也参加过一些这样的活动。收录在这六册小书里的讲稿,大多就是我参加这类活动时的作业。当然也有部分讲稿是用于其他学术讲座的稿子。
这些讲稿有的是很花费工夫的专题研究,只是因为有人让我去讲,我就用讲稿的形式把相关研究心得写了出来;还有的讲稿,是为适应某种特别的需要而临时赶写,难免不够周详。相信读者很容易看明白这一点。
另有很大一部分讲稿,是为我新出版的书籍或者已经发表过的论文,面向读者所做的讲说。其中,有的是概括介绍拙作的主要内容、撰著缘起、内在宗旨、篇章结构等;有的是对书中、文中相关内容的进一步引申、发挥或更加深入的研究;有的是针对某些异议,说明我的态度和思辨方法。
我的目的不是想让读者或是他人一定要接受我的学术观点,但我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能够帮助那些想要了解敝人学术看法的人尽可能准确地理解我想说的到底是什么。这一点看似简单,其实却很不容易。我只能尽力而为,但无须与人争辩。当然在这样的讲述过程中,我常常还会谈到一些其他的知识, 希望这些内容也能够对关心我的读者有所帮助。
总的来说,我自己是比较喜欢这些随笔的,它不仅拉近了我和读者的距离,更给了我机会,在这些文稿里讲述一些不便写在正规学术文章中的内容。希望读者们也能喜欢。
至于这六册小书的归类,不过是按照内容大体相近而略作区分而已。不然,一大本书太厚,没法看。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